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 发展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 1 早期经济发展思想2 当代发展理论3 发展经济学与中国经济学的发展 发展经济学形成于20世纪40 50年代 但其思想源头 可以追溯到古典经济学甚至更早 经济学说史上的有关经济发展思想 亚当 斯密ADAMSMITH 1723 1790 斯密是经济学的主要创立者 古典自由市场经济理论的奠基人 他于1723年出生在苏格兰的克科底 青年时就读于牛津大学 1751年到1764年在格拉斯哥大学担任哲学教授 他于1776年在克科底去逝 斯密一生未娶 没有子女 在任拉格斯哥大学教授期间发表了他的第一部著作 道德情操论 确立了他在知识界的威望 但是他的不朽名声主要在于他在1776年发表的伟大著作 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 简称 国富论 该书一举成功 使他在余生享受着荣誉和爱戴 返回 亚当 斯密 首先对经济增长问题作出全面系统分析 分析了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 提出经济增长表现为国民财富的增长 而国民财富的增长决定于劳动生产率的高低和从事生产性劳动人数的多少 劳动生产率取决于分工的程度 原因 第一 劳动者的技巧因业专而日进 第二 由一种工作到另一种工作 通常损失不少时间 第三 许多简化劳动和缩减劳动的机器的发明 使一个人能做许多人的工作 从事生产劳动的人数则取决于人口和资本的数量 资本积累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条件 提出了资本配置原则 首先把资本配置在最有利的部门 然后资本溢出 注入其次有利的部门 如此次第配置下去 对外贸易可以使一国的剩余产品实现其价值 从而鼓励人们去改进劳动生产力 努力增加其产量 使国民财富和收入都有所增加 同时 国外贸易还增进消费者的利益 斯密成为自由贸易的热心鼓吹者和贸易限制的坚定反对者 大卫 李嘉图DAVIDRICARDO 1772 1823 英国古典经济学的完成者 近代国际贸易理论的奠基人 出生于伦敦 幼年在英受教育 12岁时赴荷兰留学 2年后返英 即结束学生生活 随父经商 21岁时即任交易经纪人 27岁时 偶然阅读 国富论 对经济学发生兴趣 从此一面经商 一面研究经济问题 师承亚当斯密的经济自由放任主义 他同马尔萨斯多次展开论战 但友谊与日俱增 传为佳话 1817年出版 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 1823年突患耳疾去世 年仅51岁 返回 大卫 李嘉图 对经济增长的基本观点与斯密基本一致 也认为经济增长表现为社会物质财富的增长 也认为社会财富的增长取决于劳动力数量的扩大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也认为资本积累的扩大是国民财富增长的根本原因 也主张自由放任和自由贸易 但是强调报酬递减规律 由于土地资源约束 经济增长速度将逐步放慢 对经济增长的前景持悲观看法 在对外贸易方面 用比较成本学说分析了对外贸易的基础 论证了自由贸易给一国带来的利益 主张扩大国际贸易来促进经济增长 罗伯特 托马斯 马尔萨斯ROBERTTHOMASMALTHUS 1766 1834 1766年 马尔萨斯出生在英国萨里郡多金附近 他就读于剑桥大学耶稣学院 是一位优秀的学生 他毕业于1788年 同年被委任为英国国教牧师 1791年他获得硕士学位 1793年成为耶稣学院的一名牧师 1798年 马尔萨斯出版了代表作 人口原理 1804年马尔萨斯结婚 时年38岁了 1805年他被任为海利伯利东印度公司学院历史和政治经济学教授 他在余生中一直担任此职 马尔萨斯晚年享有很多荣誉 1834年他在美国巴斯去世 终年六十八岁 返回 罗伯特 托马斯 马尔萨斯 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是他的人口理论 把人口与经济增长联系起来 认为 人口以几何级数增加 而生活资料只以算术级数增加 人口增长有超过生活资料增长的经常趋势 从长期看 经济增长所导致的任何生活水平的提高 都会被人口的增长抵消掉 同时认为土地 财产 收入过度集中会降低有效需求 但过于分散也不利于分工和技术创新 因而分散与集中的比例是财富增长中的重要问题 即把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联系起来 卡尔 马克思KARLMARX 1818 1883 1818年5月5日 马克思诞生于普鲁士莱茵省特利尔市的一个律师家庭 父亲是律师 卡尔17岁时进入波恩大学功读法律 随后又转入柏林大学 最后在耶拿大学获得哲学博士学位 马克思毕生大量的时间都在伦敦搞研究 撰写有关政治学和经济学著作 资本论 第一卷于1867年问世 1883年马克思去世 另两卷还没有写完 后来恩格斯根据马克思遗留下来的笔记和手稿编辑整理出版 返回 卡尔 马克思1 以历史唯物论为工具 具体剖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生 发展至灭亡的历史进程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其内部矛盾对抗的作用下 不断地调整着自身的形态 从简单协作发展为机器大工业 从自由竞争走向资本集中和垄断 2 分析了既定制度下经济的稳定和增长问题 这一思想集中体现在他的扩大再生产理论中 他的增长方程 Y C V M 全部年产品在价值形态上可分解为三个部分 约翰 斯图亚特 穆勒JOHNSTUARTMILL 1806 1873 英国著名经济学家 李嘉图国际贸易学说的著述者与补充者 生于伦敦 为历史学家 经济学家詹姆士 穆勒之子 从孩提时期其父即授以严格教育 13岁时已完成相当于大学的学业 并开始攻读政治经济学 1820年14岁时去法国 颇受萨伊 圣西门的影响 翌年回国 继续钻研 1823年起任职于英属东印度公司 长达30余年 1858年公司解散 退休 1848年出版 政治经济学原理 是现代经济学的第一次综合 1865年被选为国会下院议员 1868年继续当选 1873年去世 返回 约翰 穆勒他集中地分析了经济增长对投入要素价格的影响 把人口增长 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逐个地作为变化条件来观察投入要素价格的变化 这种分析方法被当代发展经济学家所继承 在穆勒之后 对经济发展的研究从注重长期研究和整个经济为研究对象 转变为对资源配置问题的研究 1870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被称为西方经济学发展史上 静态的插曲 总体而言 经济发展理论呈现出停滞甚至消失的状态 约瑟夫 阿洛伊斯 熊彼特JOSEPHA SCHUMPETER 1883 1950 1883年生于摩拉维亚的特利希镇 熊彼特在维也纳的一所高等中学读书 后在维也纳大学学习法律和经济学 他在1911年成为克拉兹大学的经济学教授 从1919年春到同年10月 他在伦纳内阁中任奥地利财政部长 1925 1932年 熊彼特是波恩大学的教授 在克拉兹大学和波恩大学任教期间 接受了维也纳私人银行 彼德曼银行总裁的职位 1932年 他成为哈佛大学经济学终身教授 1950年熊彼特在康涅狄格的塔克尼克辞世 主要著作 经济发展理论 经济周期 资本主义过程的理论 历史和统计分析 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和民主 从马克思到凯恩斯十大经济学家 经济分析史 返回 约瑟夫 阿洛伊斯 熊彼特他认为创新是经济发展的源泉 以创新理论为核心 提出一个独特的经济发展理论体系 堪称发展经济学的早期先驱者 他认为 创新是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 这本身就是一个动态的质变过程 就是经济发展 创新包括五种情况 产品创新 工艺创新 市场创新 生产要素创新 原材料来源 组织创新 制度创新 创新的主体是企业家 除利润动机外 经济发展最主要的动力是 企业家精神 企业家精神是由五个要素构成的 首创性 成功欲 冒险和以苦为乐 精明与敏锐 强烈的事业心该经济发展理论对当代发展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对发展的动力与机制 发展的因素分析以及地区经济发展理论等 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第二节当代发展理论 罗伯特 索洛ROBERTM SOLOW 1924 1924年生于纽约 1950年从哈佛大学获得博士学位 他于1950年开始在麻省理工学院任教 除了在牛津大学工作一年外 他曾是位于波士顿的联邦储备银行理事会的理事和主席 1961年 他荣获美国经济协会的约翰 贝茨 克拉克奖 在1964年 他曾任经济计量学会的会长 因其对经济增长理论的突出贡献而于1987年被授予诺贝尔经济学奖 他在增长理论和资本理论上进行了开创性的研究 提出了新古典增长模型 论证了长期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技术进步 而不是依靠资本和劳动力的投入 其在发展和捍卫新凯恩斯经济学方面也久负盛名 主要著作包括 直线性规划与经济分析 资本理论与报酬率 增长理论 一种说明 返回 肯尼斯 约瑟夫 阿罗KENNETHJ ARROW 1921 阿罗是当代美国著名经济学家 现代数理经济学的代表人物 197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 哈佛大学教授 1921年生于纽约市 1940年获纽约市立大学社会科学学士学位 1941年获哥伦比亚大学数学硕士学位 1947至1949年先后为芝加哥大学副教授和考尔斯经济委员会的副研究员 1949年至1968年任斯坦福大学副教授 教授 1956年被选为国际计量经济协会会长 1962年任肯尼迪总统的经济顾问 并长期担任兰德公司顾问 1963年任管理科学研究会会长 1968至1975年任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 973年至1974年任美国经济学会会长 1975至1980年任哈佛大学特约教授 在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研究中 提出了 一般均衡论 现在 一般均衡论 的分析方法在西方经济学中已被广泛应用 主要著作 社会选择与个人价值 存货与生产的数学理论研究 公共投资 报酬率与最适财政政策 等 返回 罗伯特 卢卡斯ROBERTE LUCAS 1937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 1959年成为芝加哥大学历史学学士 1964年获芝加哥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 任教于芝加哥大学 因其对经济学的卓越贡献 在1995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他倡导和发展了理性预期与宏观经济学研究的运用理论 是理性预期学派的创始人 深化了人们对经济政策的理解 并对经济周期理论提出了独到的见解 也是新增长理论的主要代表之一 返回 保罗 罗默PAULM ROMER 1955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 现任教于斯坦福大学 因其对经济增长理论的巨大贡献而闻名 罗默对新增长理论的研究带来了增长理论的复兴 他最为突出的贡献是对内生增长模型的发展 返回 威廉 阿瑟 刘易斯ARTHURLEWIS 1915 1990 刘易斯于1915年出生于英属西印度群岛的圣卢西亚 1937年获伦敦经济学院士学位 1938至1948年在该校任教 在40年代早期先后从曼彻斯特大学和伦敦大学获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 1948年起 先后在曼彻斯特大学 西印度学院 普林斯顿大学任教 并曾任一些国家政府的经济顾问 1982年任美国经济学会会长 1979年获诺贝尔经济学奖 主要著作 当代经济问题 经济计划原理 经济增长理论 发展计划 经济发展的某些方面 国际经济秩序的演变 1870 1913年的增长波动 刘易斯经济论文选 等 返回 西蒙 库兹列茨SIMONKUZNETS 1901 1985 俄裔美国人 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 任哈佛大学教授 197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 库兹涅茨是英国皇家统计学会 美国科学促进协会 美国经济史学会名誉会员瑞典皇家科学院 国际统计研究所 美国哲学学会 美国计量经济学会成员 英国科学院通讯院士 英国剑桥大学经济学 统计学荣誉教授 宾夕法尼亚大学 哈佛大学科学博士等荣誉学位 长期致力于各国经济统计资料的收集 整理 比较和分析 是经验统计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 在国民收入核算研究领域走在前列 建立了现代国民收入核算的基本结构 为西方现代宏观经济学奠定了基础 提出了各国经济增长的长周期平均为20年的观点 并证明这种周期在很大程度上受人口增长率变化的影响 人称 库兹涅茨周期 运用大量历史统计资料阐释各国经济增长的特点和各种变量的变化趋势及相互关系 并对如何实现经济增长提出了许多深刻见解 在经济增长研究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西方经济学界有影响 返回 罗纳德 科斯RONALDH COASE 1910 1910年生于伦敦 1932年和1951年分别获伦敦大学学士和伦敦大学博士学位 1932年 1934年任丹迪经济暨商业专校助理讲师 1934年 1935年任利物浦大学助理讲师 1935年 1951年任教于伦敦经济学院 后任布法罗大学经济学教授 吉尼亚大学经济学教授 1964年 1970年任芝加哥大学法学院经济学教授 1982年任芝加哥大学法学院慕瑟经济学荣誉教授及法律与经济学资深研究员 1991年任堪萨斯大学法律与经济学荣誉客座教授 并于1991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他提出和研究了生产的制度结构问题 提出了 交易成本 概念和 科斯定律 揭示并澄清了经济制度结构和函数中交易费用和产权的重要性 创立了新制度经济学 改变了对经济体系运行的分析方式和对经济政策的思考方式 返回 一 发展经济学理论分类 1 结构主义 狭义结构主义把世界经济分为中心和外围 发达国家是中心 发展中国家是外围 二者生产结构有很大差别 普雷维什的 中心 外围 结构理论 广义结构主义认为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对发展中国家并不适用 认为价格机制作用有限 变迁只能通过其他方式实现 结构主义者都是国家干预论者 结构主义思路根据发展中国家的社会经济特点 提出了不少特殊理论 平衡增长 理论和 不平衡增长 理论罗丹主张由政府制订统一的内容不同的投资计划 以实现平衡增长为目标 赫希曼等把农业放在次要地位 认为农业发展对带动相关产业起飞的意义不大 这一看法对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政策制订曾产生过很大影响 两缺口 模型 钱纳里 2 新古典主义 是与结构主义相对的一种世界观 认为市场价格机制是促进经济发展的最好机制 反对政府干预 持 单一经济学 观点 认为理论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适用市场价格机制能有效地配置资源 有效地调节企业的生产和个人的经济行为 在企业和个人追求自身利润或效用最大化的同时 社会也达到了和谐 经济发展是以边际调节来实现的 均衡状态是稳定的 而市场价格机制是一切调节的原动力 认为应该重视市场的作用 很多国家市场的失败并非市场本身的原因 而是由于政府的干预使事情变得更糟 从50年代到60年代 不仅拉美 很多亚非国家也奉行进口替代工业化政策 进口替代政策的弊端越来越明显 人们逐渐认识到一国的资本积累和发展是不可能与国际经济的联系分开的 新古典主义在此情况下再次得到了复兴 新古典主义认为 认为贸易自由化 国际资本流动和国际技术扩散对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有利 从发展的观点看 所有的国家都从市场和贸易中得到了好处 一国总是出口本国要素丰裕的产品而进口要素贫乏的产品 因而 在国际贸易中 相关的要素价格是趋向于均等的 3 激进主义 激进主义发展经济学家一般都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影响 也被称为 新马克思主义者 认为发展中国家是发达国家获得原料来源 大量利润和投资出路的地方 后者出于经济利益而控制前者 反对前者的工业化 认为发展中国家的不发达状态是由不公平的世界经济秩序所造成的 以中心 外围论为基点 形成了 支配 依附 的关系 二 发展经济学的理论演变阶段 第一阶段 1940s至1960s初 第二阶段 1960s中期至1970s末 第三阶段 1980s至今 第一阶段 从20世纪40年代到60年代中期 结构主义学派是主流 观点 1 强调物质资本积累的重要性2 强调工业化的重要性3 强调政府计划的重要性 唯资本论 认为投入三要素中资本的匮乏是制约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最主要因素代表性的理论 如纳克斯 Nurkse R 的 贫困恶性循环 理论 纳尔逊 Nelson R 的 低水平均衡陷阱 理论 缪尔达尔 Myrdal C 的 循环累积因果关系 理论 罗森斯坦 罗丹的 大推进 理论 莱宾斯坦 Leibenstein H 的 临界最小努力 理论 罗斯托的 起飞 理论 钱纳里 Chenery H B 的 两缺口 理论等这些理论都强调要提高储蓄率 加速资本形成 唯工业论 工业化的作用 工业化是发达国家经济的主要特征 也是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经济上的主要差别之一 通过工业化 可以减少进口 减轻外汇约束 并扩大外汇储备 增加进一步促进工业生产所需的生产资料 进而提高国内生活水平 工业化还被视为吸收农业剩余劳动力并由此提高农业生产率的唯一途径 代表性理论 如刘易斯 Lewis W A 的 二元经济 理论 罗森斯坦 罗丹的 平衡增长 理论和赫希曼 Hirschman A O 的 不平衡增长 理论 普雷维什 Prebisch R 的 贸易条件恶化 理论等等 唯计划论 理论 认为发展中国家的市场无论在结构上还是功能上都不完善 价格不能正确地反映经济信息 市场体系不能起到有效地配置资源的作用 为更好地促进经济发展 需要牺牲一些短期利益 需要制定某种发展战略 这些超出了市场的作用范围 实证 英国战时动员 苏联 马歇尔计划 的支持凯恩斯主义 罗丹 丁伯根在 大推进 理论 平衡增长理论等思想中 都包含着计划化 国家干预的意味 带来的现实问题 受第一阶段发展经济学的影响 这一时期发展中国家大多走的是一条封闭式的 以物质资本积累为核心 高度计划化的进口替代型工业化发展道路虽然其中有些国家经济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但总的来说 经济发展并未达到预期结果 反而暴露出许多新的问题反倒是经济比较开放 注意发挥市场作用 实行出口导向的一些发展中国家经济取得了较快的增长 第二阶段 从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末期 这是新古典主义复兴时期 观点 在早期发展理论的基础上 进行了新的改正对发展有了更广泛的认识 范围扩大 纠正对农业的偏见重新评估市场机制的作用强调对外开放的作用 纠正对农业的偏见 农业成为 糟糕经济学的很大牺牲品 舒尔茨 农业不仅仅是工业扩张的工具 农业本身的发展 农业现代化也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发展劳动密集型农业对就业的作用 尽可能把劳动力保留在土地上 减少城市化过程中的就业压力 只要采取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及合适的政策 农民利用土地 劳动和技术的能力是明显的 巨大的为了促进农业发展 应该对小农采取适当倾斜的租税政策和价格政策 并加强农业的基础设施建设 重新评估市场机制的作用 市场机制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市场能够有效地配置资源 完成政策目标 广泛提供信息 而且刺激经济增长 刺激物质资本的积累 刺激人力资本投资与易于产生低效率和腐败的计划机制相比 市场机制是一种更为可取的经济发展工具重视市场不等于取消计划和政府干预 政府干预应与利用市场机制相结合 强调对外开放的作用 发展经济学家对进口替代战略的批评 这种政策造成价格体系的扭曲 不利于国际收支状况的改善 而且从长期看也起不到扶植国内新兴工业的效果出口鼓励战略的好处 如普雷维什 哈伯勒 Haberler G 等的观点 出口鼓励对经济的扭曲较小 可以吸引更多的外国投资 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有利于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还能够改善国际收支状况东南亚和东亚一些国家 马来西亚 泰国等 的经济成就 第三阶段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现在 这时期发展经济学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发展 1 强调制度因素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影响 2 强调政治对经济决策的影响3 认为发展中国家政府对经济管制会导致寻租现象 三发展经济学的发展趋势 研究内容更趋具体化 劳动力问题 人力资本问题 农业问题 环境问题 收入分配问题 人口 教育等问题都有专门学科进行研究研究范围趋于国别化 80年代中期以来 越来越多的发展经济学家转而关注发展中国家的异质性和对各国不同经济绩效的阐释 对发展中国家进行分类 构建特定的 个别的经济发展模型与主流经济学的理论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郴州市市直事业单位招聘真题
- 2025年中国园林规划设计行业发展潜力分析及投资方向研究报告
- 飞机雷达安装调试工技能测试题库及答案
- 中国涂附磨具行业发展趋势预测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
- 涡轮喷气发动机项目安全评估报告
- 饲料加工中控工上岗证考试题库及答案
- 中国OTT机顶盒行业市场全景评估及投资前景展望报告
- 2025年中国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市场运营态势分析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 电气电子产品环保检测员基础技能培训手册
- 工艺、美术品制作人员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 护理针刺伤课件
- 合资企业股权分配及经营管理协议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知识考试题库及答案
- 投资项目协议书合作合同
- 2025银行笔试题库及答案大全
- 机场直签合同协议书
- QC培训-创新型课题-详细讲解各个步骤和内容讲解-分享案例
- 2025公需课《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试题及答案
- 工程兵战术课件
- 延安市社区工作者招聘真题2024
- 2025-2030中国聚氟乙烯(PVF)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