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八章第八章 表面化学表面化学 思考题与习题解答思考题与习题解答 1 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如不正确 请说明原因 1 表面张力是指存在于液体表面的粘附力 答答 错 表面张力是垂直作用在液体表面单位长度边界上的收缩力 弯曲液面表面张力的合力 附加压力 的方向是指向其曲率圆的中心 2 物质的表面张力只与其温度 压力和组成有关 答答 不确切 还与其第二相组成等因素有关 3 因表面活性剂分子为 双亲分子 故表面活性剂分子有一半是亲水基 一半是亲油 基 答答 不确切 其双亲性是指一侧有极性 另一侧没有极性 或两侧极性不同 并非 一 半 4 液体对固体的润湿程度可用接触角来衡量 接触角 90 时称为润湿 接触角 90 时称为不润湿 接触角 100nm 的固体分散相 分散在液体中的多相体系 直径为 100nm 的液体分散相 分散在液体中的多相体系 直径为 1nm 100nm 分散 相分散在液体中的多相 体系 5 表面现象产生的实质 是其表面分子的能量较高或有剩余价力 6 实验室常用硅胶吸收空气中水分的原因是 极性吸附剂容易吸附极性的吸附质 硅 胶属于极性吸附剂 活性炭属于非极性 弱极性 吸附剂 水是极性吸附质 3 25 时把半径为 1mm 的水滴分散成半径为 1 m 的小液滴 比表面增加了多少倍 表面 吉布斯函数增加了多少 完成该变化时 环境至少要做多少功 已知 25 时水的表面张 力为 72 53J m2 解 解 水滴的体积V1 4 3 R3 4 3 3 14 0 53 5 23 1 0 1 mm 3 小水滴的体积V1 4 3 r3 4 3 3 14 5 0 1 0 4 3 5 23 10 10 mm 3 该水滴分裂为 5 23 1 0 1 5 23 10 10 109个小水滴 水滴的表面积A1 4 R2 4 3 14 0 52 3 14 mm 2 小水滴的总表面nA1 109 4 r2 109 4 3 14 5 0 1 0 4 2 3 14 103 mm 2 表面扩大了 3 14 1 03 3 14 103 倍 W G A 72 53 3 14 103 3 14 10 6 2 28 10 1 J m2 4 有实用价值的表面活性剂 其烃链中的碳原子数在什么范围 过大或过小对表面活性有 什么影响 答答 碳链不同时其作用不同 碳原子数在12 18 的 直链烃表面活性剂的润湿 或去污效果比较好 碳链过长 时 在水中的溶解度降低 碳链太短时 所形成的膜韧性 降低 5 什么叫临界胶束浓度 它有什么实际意义 答答 临界胶束浓度是指表面活性剂在溶液中形成胶团 时的最低浓度 在达到临界胶束浓度时溶液的许多性质 表面张力 去污力 导电性 图 8 4 临界胶束浓度和 增溶性等 都发生明显的变化 如图 8 4 所示 表面活性剂性质的关系 6 氧化铝瓷件上需镀银 当烧至 1000 时 液态银能否润湿氧化铝瓷器表面 已知在 1000 时 各物质的表面张力如下 1000 J m 2 920 J m 2 1770 J m 2 g sOAl 32 g Al l s OAl Al 32 l 解解 90 不润湿 84 0 920 17701000 cos gl lsgs 1 163 7 胶体颗粒为什么会带电 在何种情况下带正电 在何种情况下带负电 为什么 答答 憎液溶胶 胶粒 带电原因 吸附 电离 摩擦 取代 以吸附为例 稳定剂中正离子与胶核成分相同 则其正电荷首先被胶核吸附 成为决 定电位离子 胶粒带正电 反之带负电 再以取代为例 天然粘土的化学式为 当 或OHOAlSiO 2322 xmn Si 被或所取代时 粘土带负电 形成胶体时的 胶粒 带负电 Al 2 Mg Na 8 欲制备 AgI 的正溶胶 问在 25mL 0 016mol L 1的 AgNO3溶液中最多加入多少毫升 0 005 mol L 1的 KI 溶液 并写出该溶胶胶团结构 若用 MgSO4和 K3 Fe CN 6 两种电解 质 哪一种电解质更容易使该溶胶聚沉 解解 欲使胶粒带正电 则需加过量的 AgNO3 V AgNO3 25 0 016 0 005 80 ml 应该加 100ml 以上 胶团结构式为 AgI m xAg yNO3 x y x y NO3 K3Fe CN 6 的聚沉能力较大 因为 价态 较高 的与扩散层反离子具有相同电荷 与胶粒带相反电荷 的离子具有较大的聚沉能力 第九章 化学与材料 思考题与习题解答思考题与习题解答 1 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如不正确应如何改正 请说明原因 1 金属晶体有三种密堆积方式 其中第一层金属原子只有一种排列 方式 第二层有两种排列方式 第三层有三种排列方式 因而形成密集六方 立方和体心 立方三种晶格 虽然三种晶格形式不同 但它们都是 8 配位 空间占有率都是 74 05 答答 不对 三种晶格中密集六方 立方空间占有率是 74 05 而体心立方的空间占 有率为 68 02 2 按照能带理论 金属之所以能够导电 是因为有未被电子填满的能 带 答答 对 3 氮化硅陶瓷材料中的粒子是靠离子键结合的 因此具有高熔点 高硬度和高绝 缘性等优点 答答 不对 氮化硅陶瓷材料属原子晶体 其中的粒子是靠共价键结合的 具有高熔点 高硬度和高绝缘性等特点 4 如果把某些氧化物加热 或者用其他方法激发 使外层电子获得足够的能量 以 克服原子核对它的吸引力 摆脱原子核对它的控制成为自由电子 于是氧化物陶瓷就成为 电子导体或半导体 答答 对 5 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没有确定的相对分子质量和确定的聚合度 它由许多链节结 构不同而聚合度也不同的大分子化合物混合而成 答答 不对 它是由链节结构相同 而聚合度不同的大分子化合物混合而成的 6 聚乙炔类高分子 键共轭体系延伸到整个高分子链上 使 电子的自由行程 变长 因而显现出导电性 答答 对 7 涂料通常是由四种主要成分组成 即成膜物质 颜料 溶剂和助剂 成膜物质是 形成涂膜 或称漆膜 也叫涂层 的物质 颜料不仅使漆膜具有颜色和覆盖力 还可以增强 机械强度 耐久性和具有某些功能 如防蚀和防污等 溶剂不仅能降低涂料的黏度 以符 合施工工艺的要求 对漆膜的形成质量也很关键 助剂对涂料的贮存 施工性以及对所形成 漆膜的物理性质都有明显作用 答答 对 8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按基体分为三类 树脂基复合材料 金属基复合材料和陶瓷基复 合材料 答答 对 9 一种金属单质只能有一种晶体结构 答答 不对 例如纯铁在 910 以下具有体心立方晶格 称为 Fe 当温 度在 910 1320 时 则转变为立方晶格 称为 Fe 2 填充题 填充题 1 半导体和绝缘体能带结构的区别是其禁带宽度不同 绝缘体的禁 带宽度为 5 7eV 而半导体的禁带宽度在 2eV 以下 2 形状记忆合金具有 形状记忆效应 的原因是 在其合金内部的原子排列成一种稳定的晶体结构 冷却时 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形变 但是 其原子的结合方式未变 重新升温至转变温度以上时 原子获得向稳定晶体结构转变所需 的能量 回到原来的位置 使合金恢复原形 3 加成聚合和缩合聚合反应的主要区别 加聚反应过程中没有小分 子生成 而缩聚反应过程中有小分子生成 4 非晶态链状高聚物无固定的 熔点 只有熔程 在不同的温度范围 内可呈现三种不同的物理形态 即 玻璃态 高弹态 粘流态 5 制备功能高分子材料的方法主要有两种 一是先合成含有功能基团 的单体 然后再聚合 二是通过化学反应 在原有高分子链上引入功能基团 6 导电高分子材料有两种 一是具有共轭碳链的高分子 如聚乙炔 聚苯等 二是主链含有杂原子的共轭高分子 如聚苯胺 聚吡咯 7 聚合物光纤一般是由两种高折射的均匀塑料芯材和低折射的塑料涂 层 又称鞘材 聚合物制成的芯 鞘形复合丝 8 高吸水树脂的结构特点是 分子中具有强吸水基团 如羟基 羧基等 同时具有较 高分子量的体型高分子 9 涂料的成膜机理随涂料的组成和结构的不同而异 一般可分为 非转 化型 溶剂挥发 转化型 缩聚 加聚 和混合型 物理和化学结合 等三大类 10 复合材料按增强体的形态分为三类 分别是 纤维增强树脂复合材 料 纤维增强金属复合材料 和纤维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 1 与常规的高分子 无机材料的复合材料相比 纳米复合材料具有独特 的纳米尺寸效应 具有大的比表面积和强的界面相互 作用 3 下列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哪些适合于作塑料 哪些适合于作弹性材料 天然橡胶和硅 橡胶 哪一种耐候性更好 为什么 1 尼龙 66 tg 45 tf 160 2 天然橡胶 tg 73 tf 122 3 聚酰胺 tg 47 tf 223 4 硅橡胶 tg 125 tf 250 答答 尼龙 66 和聚酰胺在常温下是玻璃态 适合于做塑料 天然橡胶和硅橡胶在常温 下是高弹态 可以做弹性材料 而硅橡胶具有更宽的高弹态温度区域 耐候性更好 第十章第十章 化学与能源化学与能源 思 考 题 与 习 题 解 答 1 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如不正确 请说明原因 1 煤的气化是指在隔绝空气条件下加强热 使煤中有机物转化成焦炭和可燃性气体 的过程 答答 错 煤的气化是指在氧气不足的条件下进行部分氧化 使煤中有机物转化成可燃 性气体的过程 2 煤炭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主要污染物为 CO 和 SO2 石油 汽油 在燃烧过程中 产生的主要污染物为 CO 因此石油产生的污染比煤炭轻 答答 不确切 煤炭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主要污染物为 SO2 NOx和 CO 石油 汽油 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主要污染物为 CO NOx和 HC 相对而言 石油产生的污染比煤炭轻 3 汽油的辛烷值分布在 0 100 之间 并对应于汽油的标号 80 号的汽油表示汽油中 含有 80 辛烷和 20 的其他烃类 答答 错 汽油的辛烷值可衡量汽油的抗震性 并对应于汽油的标号 80 号的汽油表示 该汽油的抗震性相当于 80 异辛烷和 20 的正庚烷混合物的抗震性 4 为了避免含铅汽油对大气的污染 近年来世界各国普遍采用了甲基叔丁基醚 MTBE 甲基叔戊基醚 TAME 取代四乙基铅作汽油添加剂 答答 不确切 甲基叔丁基醚 MTBE 添加剂在某些国家 如美国 已被禁止使用 5 发展核能是解决目前能源危机的重要手段 近年来北欧和我国政府均采取了积极 的态度 加快核电站的建设 答答 不确切 欧美大部分发达国家 基本上停建核电站或提前关闭核电站 北欧国家 甚至通过立法 要求在 2010 年前关闭已有核电站 6 能引起环境污染的电池主要有铅蓄电池 镉镍电池 氧化汞电池等 由于锌 锰 元素对环境的危害很小 因此锌锰电池是无污染电池 答答 错 在生产的锌锰电池时 为了防止电池中锌溶解释放氢气 常在电池糊状液中 放入氯化汞 7 在燃料电池中并没有发生直接的燃烧反应 它通过原电池原理不断的将燃料直接 转变为电能 这种电池能量转换效率高 理论上可达 100 答答 正确 2 填空题 1 化石燃料包括 煤 石油和天然气 我国是以 煤 消费为主的国家 2 煤是由古代植物转化而来的 煤的煤化过程包括了 植物残骸 腐殖质 泥 煤 褐煤 烟煤 无烟煤 阶段 若根据煤化的程度不同可将煤分为 四类 若根据煤炭中硫的含量不同又可将煤分为 泥煤 褐煤 烟煤和无烟煤 四类 3 煤的综合利用方法主要包括 煤的焦化 煤的气化和煤的液化 4 为了提高汽油的辛烷值 可采取两种途径 一是 直链烷烃催化重整变成带支链的 烷烃 二是 向汽油中添加抗震剂 5 发展核电曾被国际上认为是解决电力缺口的重要选择 但有两个问题必须引起高 度重视 一是 电站的运行安全 一是 核废料的处理 6 核聚变反应比核裂变反应作为能源更有发展前途 但要实现核聚变反应发电 应 攻克的主要技术问题是 反应有足够的温度 能够控制反应速率 7 碱性锌锰电池是第三代锌锰电池 它克服了传统锌锰电池 石墨电极极化 电池 漏液 的缺点 其特征是 电解液由原来的中性电解液变为离子导电性更好的碱性电 解液 负极锌也由原来的锌片变为锌粉 8 制约氢能源大规模应用的因素为 廉价制取技术及氢的安全 方便贮存 运输 最有希望突破的途径有 热化学分解制氢法 光化学制氢法 太阳能电池电解水制氢法 和生物制氢法 3 区别下列概念 1 一次能源与二次能源 通常把存在于自然界中的可直接利用其能量的能源称为一次能源 而把必须用其它能源制取或产生的能源 称为二次能源 2 再生能源与非再生能源 不随人类的利用显著减少的能源称为再生能源 诸如风 流水 潮汐 地热 日光及草木 燃烧 而化石燃料和核燃料等随人类的利用减少的能源称为非再生能源 3 核聚变与核裂变 核聚变反应是由两种轻核结合成一个重核 同时释放出巨大能量的变化过程 核裂变反应 又称核分裂反应 它是用中子 轰击较重原子核 使之分裂成较轻原子核的反应 4 一次电池与二次电池 一次电池为放电后不能再重复使用的电池 二次电池是指电极活性物质经氧化还原反应向外输出电能 放电 而被消耗之后 可以用 充电的方法使活性物质恢复的电池 也称为可充电电池 5 锂电池与锂离子电池 锂电池是用金属锂作为负极活性物质的电池的总称 又称为锂原子电池 而锂离子电池的 活性物质为锂离子 在锂离子电池中正 负极材料为 Li 嵌入化合物 在充 放电过程中 Li 在两个电极之间往返嵌入和脱嵌 被形象地称为 摇椅电池 6 普通锌锰电池与碱性锌锰电池 早期的普通锌锰电池是糊式电池 外壳用锌皮作为负极 NH4Cl ZnCl2等制成糊状混 合物作电解质溶液 MnO2是正极 石墨碳棒起导电作用 糊式锌锰电池可用下式表示 Zn ZnCl2 NH4Cl 糊状 MnO2 C 碱性锌锰电池是第三代锌锰电池 其重要特征是电解液由原来的中性电解液变为离子 导电性更好的碱性电解液 负极锌也由原来的锌片变为锌粉 碱性锌锰电池可用下式表示 Zn KOH 7 9mol L 1 MnO2 C 7 煤的气化与煤的干镏 煤的气化是指煤在氧气不足的情况下进行部分氧化 使煤中的有机物转化为含有 H2 CO 等可燃性气体的过程 因此煤气的有效成分主要是 H2 CO 和 CH4等 煤的干馏又称煤的焦化 是指煤与空气隔绝加强热时 煤分解成固态的焦炭 液态的煤焦 油和气态的煤气 焦炉气 的过程 4 试根据不同的能源分类方法 对下列能源分类 1 石油 2 氢气 3 乙醇 6 沼气 7 锂离子电池 8 煤 9 核能 10 电力 11 风能 12 潮汐能 n 1 0 常规能 源 一次能源 新能源 可再生能源 如潮汐能 非再生能源 如煤炭 石油 沼气 核能 可再生能源 如风能 非再生能源 能源 二次能源锂离子电池 乙醇 电力 氢气 沼气等 5 写出下列几种电池的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 化学反应方程式 1 普通锌锰电池 锌锰电池可用下式表示 Zn ZnCl2 NH4Cl 糊状 MnO2 C 接通外电路放电时 负极上锌进行氧化反应 Zn s Zn2 aq 2e 正极上 MnO2发生还原反应 2MnO2 s 2NH4 aq 2e Mn2O3 s 2NH3 aq H2O 电池总反应为 Zn s 2MnO2 s 2NH4 aq Zn2 aq Mn2O3 s 2NH3 ag H2O l 2 碱性锌锰电池 碱性锌锰电池可用下式表示 Zn KOH 7 9 mol L 1 MnO2 C 负极反应 Zn s 2OH aq ZnO s H2O l 2e 正极反应 MnO2 s 2H2O l 2e Mn OH 2 s 2OH aq 电池反应 Zn s MnO2 s H2O l ZnO s Mn OH 2 s 3 铅蓄电池 铅蓄电池可用下式表示 Pb H2SO4 PbO2 放电时 反应为 负极反应 Pb s SO42 aq PbSO4 s 2e 正极反应 PbO2 s 4H aq SO42 aq 2e PbSO4 s 2H2O l 电池反应 Pb s PbO2 s 2H2SO4 aq 2PbSO4 s 2H2O l 4 氢镍电池 氢镍电池可用下式表示 一 H2 KOH NiO OH C 放电时 反应为 负极反应 H2 g 2OH aq 2H2O l 2e 正极反应 2NiO OH s 2H2O l 2e 2Ni OH 2 s 2OH aq 电池反应 H2 g 2NiO OH s 2Ni OH 2 s 5 锂离子电池 锂离子电池的符号表达式为 一 Cn LiClO4 EC DEC LiMO2 充放电时 反应为 正极反应 LiMO2 Li1 xMO2 xLi xe 负极反应 nC xLi xe LixCn 电池反应 LiMO2 nC Li1 xMO2 LixCn 6 碱性氢氧燃料电池 碱性氢氧燃料电池反应可由下式表示 一 C H2 KOH O2 C 负极反应 H2 g 2OH aq 2H2O l 2e 正极反应 O2 g 2H2O l 4e 4OH aq 电池反应 2H2 g O2 g 2H2O l 6 煤和由煤与水蒸气反应 C s H2O g H2 g CO g 而得的水煤气 CO 与 H2等物质量的混合物 都可用做燃料 设煤含碳 80 其余可燃成份忽略不计 试通过计算说明 在实际应用中以水煤气代替煤作燃料的优缺点 提示 在任何能量转换 过程中 总会有一些能量变成热而扩散到环境中 例如 欲往某体系输入 kJ 的热量 实际上提供的热量要远多于 x kJ 解解 1mol 纯煤完全燃烧放出热量为 C s O2 g CO2 g kJ mol 1 0 0 393 51 mfH 1 393 51 0 0 393 51 kJ mol 1 mrH 1mol 纯煤转化为水煤气 然后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由下列反应实现 1 C s H2O g H2 g CO g Ti Ni La Ni 充电 放电 充电 放电 放电 充电 kJ mol 1 0 241 82 0 110 525 mfH 110 525 241 82 0 131 295 kJ mol 1 mrH 2 CO g 1 2 O2 g CO2 g kJ mol 1 110 525 0 393 51 mfH 2 393 51 110 525 0 282 985 kJ mol 1 mrH 3 H2 g 1 2 O2 g H2O g kJ mol 1 0 0 241 82 mfH 3 241 82 0 0 241 82 kJ mol 1 mrH fH m 1 fH m 3 fH m 3 mrH 131 295 282 985 241 82 393 51 kJ mol 1 由计算可见两种方法释放的反应热相同 但是在实际应用中 由于煤与水蒸气反应的转化率不可能达到百分之百 同时能量的 转换过程中 总会有一些能量变成热而扩散到环境中 因此实际上由煤转化成水煤气燃烧 所放出的热量要远小于单纯煤燃烧放出的热量 但是由于水煤气燃烧过程中没有 SO2的污 染发生 因此其燃烧过程要比煤的燃烧过程洁净的多 7 某天然气的体积百分组成为 CH4 85 0 C2H6 10 0 其余为不可燃组分 气体 的温度为 298K 压力为 111kPa 试计算燃烧 1 00 m3 这种天然气的 rH 298 是多少 解解 1 00 m3天然气 CH4 和 C2H6分别占有的体积为 CH4 1 00 85 0 0 85 m3 C2H6 1 00 10 0 0 10 m3 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PV nRT CH4 和 C2H6的物质的量分别为 CH4 n PV RT 111 0 85 1000 8 314 298 38 08 mol C2H6 n PV RT 111 0 10 1000 8 314 298 4 48 mol CH4燃烧放出的热量 CH4 g 2 O2 g CO2 g 2H2O g kJ mol 1 74 85 0 393 51 241 82 mfH 393 51 2 241 82 74 85 0 802 30 kJ mol 1 mrH n rH m 38 08 802 30 30551 58 kJ 4 CH Q C2H6燃烧放出的热量 C2H6 g 5 2 O2 g 2CO2 g 3H2O g kJ mol 1 83 68 0 393 51 241 82 mfH 2 393 51 3 241 82 83 68 0 1428 8 kJ mol 1 mrH n 4 48 1428 8 6401 02 kJ 62H C Q mrH 1 00 m3这种天然气的 298 mrH 298 30551 58 6401 02 36952 60 kJ mrH Q 4 CH Q 62H C Q 答答 燃烧 1 00 m3这种天然气的 298 是 36952 60 kJ mrH 8 计算 1m3煤气 100kPa 273K 燃烧时所放出的热量 已知煤气组成为 组分CO2C3H8O2COH2CH4N2 含量 4 04 00 55 030 552 04 5 解解 1 00 m3煤气 C3H8 CO H2 CH4分别占有的体积为 0 04 m3 0 05 m3 0 305 m3 0 520 m3 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PV nRT C3H8 CO H2 CH4的物质的量分别为 C3H8 n PV RT 100 0 04 1000 8 314 273 1 76 mol CO n PV RT 100 0 05 1000 8 314 273 2 02 mol H2 n PV RT 100 0 305 1000 8 314 273 13 44 mol CH4 n PV RT 100 0 52 1000 8 314 273 22 91 mol 100kPa 和 298 15K 下 C3H8 g CO g H2 g CH4 g 的标准燃烧热 kJ mol 1 分别为 2220 0 282 985 241 82 890 3 1 00 m3煤气燃烧放出 mcH 的热量为 2220 0 1 76 282 985 2 02 241 82 13 44 890 3 22 91 28125 7 kJ 答答 1m3煤气 100kPa 273K 燃烧时所放出的热量为 28125 7 kJ 9 某油田原油的组成如下 计算此原油的燃烧热值是多少 kJ kg 1 组分CHONS灰分水分 含量 86 0412 140 540 200 150 030 7 解解 设原油的组成为 CnHmOxNyS z 则燃烧反应为 CnHmOxNySz l 2n m 2 2y 2z x 2 O2 g nCO2 g m 2 H2O g y NO2 g z SO2 g 每 kg 原油含 C H N S 的物质的量分别为 C 1000 0 8604 12 71 7 mol H 1000 0 1214 1 121 4 mol N 1000 0 0020 14 0 01429 mol S 1000 0 0015 32 0 0469 mol 原油燃烧热值为 n CO2 m 2 H2O y NO2 z SO2 mfH mfH mfH mfH 71 7 393 51 121 4 2 241 82 0 01429 33 18 0 0469 297 04 42882 45 kJ kg 1 答答 此原油的燃烧热值是 42882 45 kJ kg 1 10 一座每年发电量为 1 0 106 kW 的大型发电站 每年要耗标准煤 3 5 106t 标 准煤的高发热值为 30 106 J 1 试问同样规模的核电站 每年需要核燃料铀 235 多少 kg 秦山核电站某机组装机容量为 3 105 kW 每年需要核燃料铀 235 多少 kg 解解 煤燃烧放出的总热量为 3 5 106t 30 106 J t 1 1 05 1014 J 设每克铀 235 裂变释放 8 1 107 kJ g 1 则释放 1 05 1012 kJ 热量 需要铀 235 为 1 05 1014 8 1 107 1 29 106 g 1290 106 kg 秦山核电站某机组装机容量为 3 105 kW 需要铀 235 为 3 105 1 10 1 29 106 3 87 105 g 387 kg 答答 发电量为 1 0 106 kW 的核电站每年需要核燃料铀 235 为 1290 106 kg 机组装 机容量为 3 105 kW 每年需要核燃料铀 235 为 387kg 11 镭的放射性衰变反应为 88226Ra 86222Rn 24He 试计算若 1mol Ra 镭 226 放射性衰变释放出来的能量为多少 kJ 已知 He 4 2 的摩尔质量分别为 4 0015g mo1 1 222g mo1 1 225 9771 g mo1 1 Rn 222 86 aR 226 88 解解 1mol Ra 镭 226 放射性衰变质量的变化为 m 222 4 0015 225 9771 0 0244 g mo1 1 按照爱因斯坦质能关系式 E m c2 E m c2 0 0244 10 3 3 108 2 2 196 1012 J mo1 1 2 196 109 kJ mo1 1 答答 1mol Ra 镭 226 放射性衰变释放出来的能量为 2 196 109 kJ mo1 1 12 按照爱因斯坦质能关系式 E m c2试计算太阳的近似寿命 已知太阳质量 M 1 982 1027kg 太阳平均功率 W 3 865 1026J s 1 解解 按照爱因斯坦质能关系式 E m c2 m 1 982 1027 kg 太阳的近似寿命为 1 982 1027 3 108 2 3 865 1026 4 615 1017 s 1 463 1010 年 146 3 亿年 答答 太阳的近似寿命为 146 3 亿年 第十一章第十一章 化学与环保化学与环保 思 考 题 与 习 题 解 答 1 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如不正确 请说明原因 1 大气中悬浮颗粒物 尤其飘尘是大气中危害最久 最严重的一种污染物 答答 正确 2 汽车尾气中排放的 NOx 主要是由石油中氮化物燃烧所致 答答 错 汽车尾气中排放的 NOx 主要是由石油燃烧中高温条件下 空气中的氧气和氮 气反应所致 3 家用煤气泄露后会有特殊的臭味 这是由于煤气中的 CO 气味所致 答答 错 CO 气体无色无味 臭味是由煤气中添加的臭味指示剂所致 4 氟里昂之所以能破坏臭氧层 是由于氟里昂中含有氟原子 答答 错 氟里昂之所以能破坏臭氧层 是由于氟里昂中含有氯原子 5 通常把 pH 7 的雨水称为酸雨 答答 错 通常把 pH 5 6 的雨水称为酸雨 6 为控制汽车尾气污染的发生 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制定了严格的汽车尾气排放标准 目前世界上排放标准要求最为严厉的是欧洲标准 答答 错 为控制汽车尾气污染的发生 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制定了严格的汽车尾气排放 标准 目前世界上排放标准要求最为严厉的是美国加州标准 2 填空题 1 在汽车尾气净化中 普遍采用了三效催化剂 三效催化剂通常采用 贵金属铂 钯 和铑 为组合的催化剂 它能同时能对 CO HC x 和 NOx 三种组分起催化作用 2 烟气脱硫方法分为两类 一类是 湿法 另一类是 干法 3 国内外采用的控制 SO2污染物排放方法主要有三种 一是 燃烧前脱硫 一是 燃烧中脱硫 一是 燃烧后脱硫 其中目前世界上大规模商业化应用的脱硫方式是 烟 气脱硫 4 根据大气的物理性质 化学组成以及与地面的垂直分布特性 可将大气分成五个 层次 自下而上分别是 对流层 平流层 中间层 暖层和逸散 层 距地面约 15 0 km 间的层区臭氧浓度较大 又称臭氧层 5 环境污染的污染源或污染物主要来 化学方面 物理方面 生物方面 三方面 6 绿色化学的目标是 寻求能够充分利用原材料和能源 且在各个环节都洁净和无 污染的反应途径和工艺 国际化学界公认的绿色化学防止污染的基本原则共有 12 条 3 区别下列概念 1 大气与空气 大气与空气并无本质区别 一般对于某一特定场所和局部小地区供人和动植物生存的气 体常用空气一词 而以大区域或全球性的气流作为研究对象则常用大气一词 2 水与水体 水 和 水体 的概念是不同的 水体不仅包括水 而且也包括水中的悬浮物 底 泥及水生生物等 从自然地理的角度看 水体是指地表被水覆盖的自然综合体 3 化学需氧量 COD 与生化需氧量 BOD 化学需氧量 COD 是用强氧化剂 如 K2Cr2O7 KMnO4 在一定条件下氧化水中有机 污染物和还原性物质的需氧量 生化需氧量 BOD 是指水中有机污染物被好氧微生物分解时的耗氧量 4 生态平衡与环境自净 在生态系统中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总是不断地进行着 在一定时期内 生产者 消费 者和分解者之间能保持着相对的平衡状态 也就是说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能保持较 长时期的稳定 这种平衡状态就叫生态平衡 在自然界的生态系统中 生态平衡还表现为 生物种类和数量的相对稳定 生态系统能够保持相对的平衡主要是由于生态系统内部具有 自动调节能力 对污染物而言 这种能力就是通常所说的环境自净能力 5 绿色化学与清洁生产 绿色化学 是利用化学的原理 方法来防止化学产品设计 合成 加工 应用等全过程 中使用和产生有毒有害物质 使所设计的化学产品或生产过程更加环境友好的一门科学 其目标是寻求能够充分利用原材料和能源 且在各个环节都洁净和无污染的反应途径和工 艺 清洁生产是将整体预防的环境战略应用于产品的设计 生产 服务全过程中 其目标是 减少和消除污染 节能 降耗 6 环境问题与环境污染 环境问题是指由环境受破坏所引起的后果 或是引起环境破坏的原因 在环境中发生有害物质或能量积聚的状态称为环境污染 4 说明下述情况可能产生的结果 1 空气中颗粒物质浓度增加 对光产生吸收和散射 降低空气的可见度 危害人体健康 引起尘肺 癌症 呼吸 道疾病和心脏病等 引起其它污染反应的发生 导致 二次污染 2 降低高层大气中 O3分子浓度 高空中臭氧层能吸收来自太阳的 99 紫外辐射 若降低高层大气中 O3分子浓度 过量 紫外线将到达地表层 对地球生物造成危害 3 用氧化物矿而不是从硫化物矿提炼金属 例如用 Zn0 代替 ZnS 减少 SOx污染 4 发电厂由燃煤改为使用天然气 减少粉尘及 SOx污染 5 解释下列现象 1 空气中硫的氧化物使大理石雕像遭到破坏 空气中 SO2在光照以及有固体颗粒物作催化剂的情况下 能转变为 SO3 SO3遇水转变 成硫酸 硫酸能与大理石 CaCO3发生化学反应 2 在污水中加入聚丙烯酰胺或聚合硫酸铁 能使污水迅速分层澄清 向污水中投入聚丙烯酰胺或聚合硫酸铁 可以使污水中难以沉淀的胶体颗粒迅速 脱稳 而相互聚合 增大到自然沉淀的程度 使污水迅速分层澄清 6 一氧化碳进入人体内 能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化合生成配合物 CO g 血红蛋白 O2 1 O2 血红蛋白 CO 1 其平衡常数为 210 根据空气中氧气浓度为 8 2 10 3mol L 1 计算当血液中有 10 的血 红蛋白转化为羰基配合物时 CO 浓度为多少 mol L 1 解解 2101 0 102 8 CO 3 O CO CO O 2 2 CCC CC K 血红蛋白 血红蛋白 C CO 3 9 10 6 mol L 1 答答 CO 浓度为 3 9 10 6 mol L 7 假定空气与尿素反应为 H2N C NH2 4O2 CO2 2NO3 2H H2O 计算 100 L 含 1g 尿素的水的 BOD总 以 mg L 1表示 解解 尿素相对分子质量为 60 水中尿素的浓度为 0 01 g L 1 则 O g L 1 21 m g L 1021 0 60 432 01 0 答答 100 L 含 1g 尿素的水的 BOD总为 21 m g L 1 8 工业废水的排放标准规定 Cd2 降到 0 10mg L 1以下即可排放 若用加消石灰中 和沉淀法除去 Cd2 按理论值计算 废水溶液中 pH 值至少应为多少 Mg OH 2被认为是 替代消石灰等的绿色水处理剂 若采用 Mg OH 2替代消石灰处理 Cd2 欲使 5mg L 1 Cd2 达到工业废水的排放标准 每升废水至少加入多少克 Mg OH 2 解解 1 Cd OH 2 2OH Cd2 c Cd2 c OH 2 2 5 10 14 spCd OH K c Cd2 0 1 10 3 112 4 8 9 10 7 mol L 1 c OH 1 67 10 4 mol L 1 pH 10 22 2 c Cd2 5 10 3 112 4 4 45 10 5 mol L 1 Cd2 Mg OH 2 Cd OH 2 Mg2 K 2 Cd 2 Mg OH OH 2 2 cc cc Cd OH 2 sp spMg OH 2 K K 2 14 11 102 7 105 2 108 1 K 2 2 Cd Mg c c 2 5 Mg 102 7 1045 4 2 c c Mg2 3 2 10 2 mol L 1 每升水中加的氢氧化镁的量至少为 3 2 10 2 mol L 3 2 10 2 58 1 86 g L 1 答答 1 废水溶液中 pH 值至少应为 10 22 2 每升废水至少加入 Mg OH 21 86 g L 1 9 某种类型的煤含硫为 3 0 问 1 燃烧 100g 该种煤 将产生多少克二氧化硫 2 在 298K 与 100kPa 下 将产生多少体积的 SO2 3 如采用 1 00m3空气燃烧这部分煤 烟道气中 SO2的浓度为多少 解解 1 SO2相对分子质量为 64 S 相对分子质量为 32 燃烧 100g 煤产生 SO2 100g 3 0 64 32 6 g 2 在 298K 与 100kPa 下 SO2的体积为 V nRT P 6 64 8 314 298 100 2 32 L 3 采用 1 00m3空气燃烧这部分煤 烟道气中 SO2的浓度为 6 g m 3 答答 1 燃烧 100g 煤 将产生 6 g 二氧化硫 2 在 298K 与 100kPa 下 将产生 2 32 LSO2 3 烟道气中 SO2的浓度为 6 g m 3 10 1998 年我国产煤近 1 4 109t 若平均含硫量为 1 5 燃烧后有 60 均为质量分 数 的硫以 SO2形式排放入大气 试估算排放到大气中的 SO2总量是多少 解解 SO2相对分子质量为 64 S 相对分子质量为 32 燃烧 1 4 109 t 煤产生 SO2 1 4 109t 1 5 64 32 60 2 52 107t 答 排放到大气中的 SO2总量是 2 52 107t 11 某城市有 600 万人口 日产垃圾约 1 万吨 其组成大致如下 均为质量分数 纸布 6 69 硬废物 如水泥 砖瓦 沙石 8 54 塑料制品 6 7 金属 1 3 玻璃 0 7 竹木 2 23 厨余 29 02 水分 44 82 试提出一个合理处理这些垃圾的方案 答答 首先通过机械分选 将纸布 塑料制品 竹木 金属 硬废物及玻璃等与厨余分 离 其厨余可采用发酵处理制成肥料 第十二章 化学与生命 思思 考考 题题 与与 习习 题题 解解 答答 1 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如不正确应如何改正 并说明原因 1 凡是淀粉 遇碘就会变蓝色 答答 不确切 直链淀粉遇碘变蓝 2 纤维素分子为线性多糖大分子 系由葡萄糖以 1 4 葡萄糖苷键缩合得到 由 于动物的消化系统能水解 1 4 糖苷键 因而动物能以纤维素为主要饲料 答答 正确 3 牙齿和骨骼的主要组成是碳酸钙 当糖吸附在牙齿上并且发酵时 就会产生 H 引起碳酸钙的溶解 致使牙齿腐蚀 答答 错 牙齿和骨骼的主要组成是羟基磷灰石 Ca10 OH 2 PO4 6 当糖吸附在牙齿上并 且发酵时 就会产生 H 引起羟基磷灰石的溶解 致使牙齿腐蚀 4 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中都含有血红素 Heme 基团 它们是由 Fe 和原 卟啉形成的金属卟啉配合物 答答 错 Fe 与原卟啉的配合物 5 生物体中发现的元素达 81 种 已经确认有 28 种元素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物功能 必不可少的必需元素 答答 错 确认有 27 种元素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物功能必不可少的必需元素 6 DNA 分子中 两条长核苷酸链的碱基通过共价键结合形成了双螺旋结构 答答 错 两条长核苷酸链的碱基通过氢键结合形成了双螺旋结构 2 填空题 1 脂类是 脂肪和类脂 磷脂 固醇及固醇脂等 总称 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磷脂 是 磷脂酰胆碱 又名 胆碱磷酸甘油脂 商品名 卵磷脂 2 DNA 的双螺旋二级结构是在 1953 年 由 Watson 和 Crick 发现的 3 生物工程 是 指人们以现代生命科学为基础 结合先进的工程技术手段和其 他基础学科的科学原理 按照预先的设计改造生物体或加工生物原料 为人类生产出所需 产品或完成某种目的工程 它包括 基因工程 细胞工程 酶工程 发酵工程 等内容 4 基因是 具有遗传功能的单元 是 DNA 分子中最小的 具有完整功能的单位 人类基因组计划 HGP 的主要目标是 测定人类 23 对染色体的遗传图谱 物理图谱 和 DNA 序列 5 碳酸酐酶的生物功能是 催化 CO2的水合及 HCO 3的脱水过程 它的意义 在于 在酶的催化下 在 pH 7 生理条件下 迅速达到 CO2与 HCO 3平衡 从而满足在 血液循环中 CO2迅速传递的要求 6 蛋白质是由 20 种 L 氨基酸构成的 其中 10 种为儿童所必需 8 种为成年 人所必需 蛋白质结构非常复杂 通常可分为 四 级结构 7 核酸分为两类 即脱氧核糖核酸 DNA 和核糖核酸 RNA DNA 的碱基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版绿色能源项目执行经理聘用合同
- 制动电控基础知识考试题及答案
- 食品卫生考试题库及答案
- 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课件
- 达州出租车考试模拟题及答案
- 2025年世界牛奶日奶健康知识竞赛题及答案
- 2025年研学旅行指导员、师资格证考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2025护理感控相关理论知识考核试题及答案
- (2025)诗词知识竞赛题及参考答案
- 二级西点技师考试题及答案
- 四川省成都龙泉中学2025-2026学年英语高三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
- 保管员工勤技师综合测试试卷及参考答案
- 投资协议书对赌协议范本
- 2025年电子商务设计师国家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综合执法局执法考试试题库(附答案)
- 血透室溶血的应急预案演练记录范文
- 环境保护与节能减排课件
- 铁路十五五规划2026-2030年
- 汽车销售培训课程
- 工厂数据采集与分析系统方案
- 2025证券股份面试题目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