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9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电 子 科 技 大 学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硕士学位论文MASTER THESIS论 文 题 目: 基于二分网络模型的模拟电路网络 特性分析及测点选择学 科 专 业: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指 导 教 师: 程玉华 副教授 作 者 姓 名: 付家敏 班 级 学 号: 201021070536 分类号 密级 UDC 学 位 论 文基于二分网络模型的模拟电路网络特性分析及测点选择付家敏 指导教师姓名 程玉华 副教授 电子科技大学 成都 (职务、职称、学位、单位名称及地址)申请学位级别 硕士 专业名称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论文提交日期 论文答辩日期 学位授予单位和日期 答辩委员会主席 评阅人 年 月 日独 创 性 声 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据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电子科技大学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电子科技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电子科技大学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规定)签名: 导师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摘 要模拟电路系统故障测试与诊断是电子系统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而测点选择是其中一个重要研究方向。随着电路系统复杂度与集成度的不断增加,模拟电路系统测点选择也越来越复杂。目前为止,复杂网络理论在电子电路系统的网络特性分析和测点选择中的研究成果较少。本文基于复杂网络理论,采用二分网络模型,重点讨论模拟电路系统的网络特性分析和测点选择问题。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 基于二分网络模型的模拟电路网络特性研究。本文分析了二分网络模型较传统的网络模型在模拟电路系统研究中的优势,采用二分网络模型的两种研究方法(投影法和直接分析法)对模拟电路进行了网络参数计算以及网络特性研究,并将研究结果进行了比较。发现两种方法的研究结果能够更全面地反映模拟电路的网络特性,并且该网络特性与电路的故障传播及测点选择有密切关系。2 模拟电路测点网络的节点重要性及测点选择研究。首先,本文从拓扑和数据两种角度对测点的重要性进行了研究。一方面,从拓扑节点中心性角度,结合了网络的拓扑节点中心性判断方法和模糊决策方法,对测点的重要性进行判断。另一方面,从数据节点中心性角度,基于 Pspice 数据仿真,采用 Granger 因果关系(GCCA)分析测点网络的节点因果流,研究了测点的重要性。其次,根据测点的重要性,提出了基于节点中心性的测点选择算法。最后,在节点中心性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模拟电路测点网络的脆弱性。通过实际模拟电路验证发现,采用节点中心性的测点选择算法得到的测点选择结果与前人的研究结果相符,从而验证了该算法的正确性。3 模拟电路二分网络分析及测点选择系统的软件设计。本文基于 Matlab 软件完成了模拟电路系统的二分网络模型分析及测点选择系统,实现了模拟电路系统的测点网络和元器件网络的参数计算、网络特性分析、测点重要性分析及测点选择功能。关键词:模拟电路,测点选择,二分网络,节点中心性,模糊决策,Granger 因果关系ABSTRACTThe problems of analog fault testing and diagnosis are hot issues in the research of electronic systems and the test points selection is an important direction of these studies. With the increasing complexity and intergration of circuit systems, the test points selection becomes more and more complicated. So far, there are a few research in analyzing network properties and the test points selection on account of the complex network theory. Therefore, in this paper, it focuses on the network characteristics and measuring point selection problem of analog circuit systems based on the theory of complex networks with the bipartite network model. The main research results are as follows:1 The complex network features are studied for analog circuits based on the bipartite network model. Advantages for analog circuit systems are analyzed and displayed based on the bipartite network model in this paper. The complex network parameters and characteristics are studied by two kinds of the bipartite network model methods (one is the projection method and anther is the direct analysis method) for analog circuits. And the research results by these two methods are compared. It is shown that the results of the two methods can display the complex network characteristics of analog circuits comprehensively, and these complex network characteristics of circuits have close relationships with the fault propagation and the test points selection.2 The networks of measuring points for the analog circuits are further studied by the projection method. First of all, the importance of test points is research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both topology and data. On the one hand, the importance of measuring points is analyzed by the way combining with the bipartite network model, judgment methods of the network node centricity and fuzzy decision methods based on the topological node centricity. On the other hand, to study the importance of measuring points, the data of test points by simulation with the Pspice software are researched by using Granger causality connection analysis (GCCA) based on the data node centricity. Second, the algorithm with the node centricities for testing points selection is proposed based on the importance of test points. Finally, the vulnerability of testing points networks for analog circuit systems are analyzed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node centricity. It is verified by actual analog circuits that test points selection results by the proposed aigorithm are in accord with the predecessors research results, which verify the correctness of this algorithm proposed.3 The software system with bipartite network model anlysis and test points selection for analog circuit systems is designed and implemented. By using the software of Matlab, the complex network parameters and network chanracteristics of test points networks and components networks for analog circuit systems can be analyzed by this analysis system. And the importance for the test points and the test points selection also can be commplished with this system.Keywords: Analog Circuits, Test Points Selection, Bipartite Networks, Node centricity, Fuzzy Decision, Granger Causal Connectivity Analysis目 录第一章 绪论 .1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2 模拟电路测点选择研究国内外发展现状 .21.2.1 解析法 .21.2.2 仿真法 .41.3 本文研究方法 .51.4 本文内容与章节安排 .6第二章 复杂网络基本理论与相关软件介绍 .92.1 复杂网络模型 .92.1.1 无权网络模型 .102.1.2 加权网络模型 .112.2 复杂网络的小世界性、无标度性和社团结构 .132.2.1 复杂网络的小世界性 .132.2.2 复杂网络的无标度性 .152.2.3 复杂网络的社团结构特性 .152.3 复杂网络软件介绍 .182.3.1 Pajek 软件 .182.3.2 UCINET 软件 .202.4 本章小结 .22第三章 模拟电路系统的二分网络特性 .233.1 模拟电路系统的二分网络建模原理 .233.1.1 二分网络模型 .233.1.2 二分网络模型在模拟电路系统研究中的优势 .243.2 基于二分网络模型的模拟电路系统研究方法 .253.2.1 二分网络模型的研究方法 .253.2.2 模拟电路系统的二分网络研究流程 .293.3 基于投影法的模拟电路系统二分网络实例分析 .303.3.1 线性网络电路 .313.3.2 带通滤波器电路 .353.3.3 四阶椭圆低通滤波器电路 .403.4 基于直接分析法的模拟电路系统二分网络实例分析 .443.4.1 直接分析法实例 .443.4.2 投影法与直接分析法的网络特性分析结果比较 .463.5 本章小结 .47第四章 网络节点中心性与测点选择 .494.1 复杂网络节点中心性 .494.1.1 网络节点中心性判断方法 .494.1.2 网络节点中心性判断方法关系分析 .534.2 基于测点网络中心性的模拟电路测点选择方法 .544.2.1 基于拓扑的节点中心性判断方法 .554.2.2 基于数据的节点中心性判断方法 .564.3 测点重要性实例分析 .564.3.1 基于拓扑节点中心性 .564.3.2 基于数据节点中心性 .574.3.3 基于节点中心性的测点选择算法 .594.3.4 基于节点中心性的测点选择实例分析 .604.4 脆弱的可测性 .624.4.1 测点网络故障分析 .624.4.2 测点网络故障实例分析 .634.5 本章小结 .67第五章 模拟电路二分网络分析及测点选择系统的软件设计 .695.1 总体设计流程 .695.2 软件界面 .715.2.1 模拟电路系统的网络参数特性界面 .725.2.2 模拟电路系统的网络特性界面 .745.2.3 模拟电路测点重要性分析及测点选择界面 .755.3 本章小结 .77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786.1 本文工作总结 .786.2 未来工作展望 .80致谢 .82参考文献 .83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87攻读硕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88第一章 绪论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随着电子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电子电路系统的日趋复杂化、集成化和小型化, 使得电子电路系统的故障诊断与测试难度急剧增加。经典的测试技术与方法已经难以实现现在电子电路系统的故障诊断和测试要求。并且早期的电子电路系统,几乎没有展开过测试性设计与验证,这造成了系统的测试性极差,测试故障所用的时间较长。长达数小时、数十小时甚至数百小时的测试时间消耗在一般的集成电路的电子设备中。先前的电子设备并不仅仅测试耗时较长,高昂的测试费用也是及其不划算的方面。因此,可测性设计在电子电路系统中的研究势在必行。1962 年,R.S.Berkowitz 1给出了电路系统的外端点(测点)数目具有下界性:一个无源电路网络的故障诊断的必要性条件是 。其中 是电路(1)2kmk系统的外端点数目(即测点数目) , 代表电路系统待诊断参数个数。这也是电m路系统故障诊断中的一个基本定理,对实际电子电路系统的可测性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性意义。同时该条件也表明电子电路系统的故障诊断与测点选择是密不可分的。在电子电路系统中, 是由数字电路部分组成,但是,模拟部分发生故障80%概率却占到了 。并且,自动测试和故障诊断方面是相对成熟的数字电路系统。然而,在模拟电路系统方面,由于难以建立简便的元器件故障模型,并且各种元器件存在不同的容差,以及电路系统呈现出非线性特性,使得其发展仍然还处在一个相当低的水平上。因此,要想电子电路系统的测试性问题,模拟电路部分成为电子电路系统的可测性设计重点。但是模拟电路部分的测试性问题较数字电路部分难度系数更高。一方面,与数字电路不同,模拟电路元器件参数量的连续性使故障参数集十分庞大,故障状态比较复杂;而且由于模拟电路中的各个元器件的容差特性也使得故障状态更加复杂,测试难度更大。另一方面,随着电子电路系统复杂化集成和小型化的不断提高,测试时的能够可测的节点较少,并且环境因素对测试的精度等造成很大的影响;再者,由于电子电路系统故障参数集的庞大和电路系统的多样化导致故障模型的建立比较困难。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后,可测性逐渐成为大家研究的热点问题,电子电路系统可测性的研究成果也愈来愈多。针对电子电路系统的可测性设计,国际测试会议 、国际设计自动化会议 等一些重要的国际会议也开展了重点性OTC或 或DAC研究。集成电路设计工业也逐步开始重视电子电路系统的可测性设计,并且已经开始把某些可测性设计作为其相关的工业制造和生产的标准。因此,电子电路系统的可测性设计已经成为目前研究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而测点选择是其中的一个十分关键因素,原因主要有:(1)电子电路系统可测性设计的主要和重要工作是系统测试的故障类别产生(如模拟电路系统的信号类型的选择,电源频率参数的确定) 、系统的各种参量以及实际系统中的测点的选择问题。(2)由于模拟电路系统本身的特性造成测试过程中需要处理巨大的数据集,对待测向量进行维数和规模压缩方法的应用也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3)电路系统中在实际能够测得的节点数目比较有限,在满足电路网络的故障诊断的必要性条件和提高可测性指标的同时,选择较优可及测点以达到减少物理测点数量,是目前电子电路系统可测性设计的研究重点。1.2 模拟电路测点选择研究国内外发展现状对于模拟电路系统,传统的测点选择方法主要分为解析法和仿真法两种。若选择的测点用于故障诊断时,是通过求解电路方程来完成的,则测点选择常用电路方程求解来评估和实现,这就是解析法。相对于解析法,采用电路仿真的策略来进行故障诊断,使得故障诊断及与之关联测点选择依赖于信号分析和特征提取,且将信号分析的结果转化为故障字典等技术,从根源上依赖于仿真技术,属于仿真法的讨论范畴。1.2.1解析法解析法指通过求解电路方程来进行电路系统的故障诊断。解析法的提出者认为通过严谨的数学分析与推导,建立起模拟电路可测性测度的表述是测点选择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基于解析法的测点选择方法直接针对电路系统的故障诊断,可同时考虑元器件的容差、测量误差等因素。主要方法包括:基于灵敏度矩阵的方法、基于电路传输函数的方法、符号分析和拓扑图分析法等。在早期的解析法研究中,参考文献3给出了将元器件灵敏度组成矩阵的列秩作为被测系统的可测性测度,从而奠定了后续大部分基于元器件灵敏度矩阵的测点选择的的基本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文献 45分别提出了基于灵敏度矩阵的QR 分解和奇异值分解的方法,避免了没有进行测点选择时的随机测试所带来的测试高昂成本。而更多的方法不仅看到了灵敏度矩阵分析与测点可测性之间的关系,将灵敏度矩阵分析与各种智能优选算法、仿真实验、数值计算与测量相结合,进一步提高了测点选择的精度,采用组合迭代算法和系统灵敏度矩阵分析对电路系统进行测点选择。将解析法与仿真法相结合;文献 6Varaprased 通过测试频率的压缩解决了频率选择没有目的性使得仿真与求解仿真的工作量较大该方法的缺陷,减少了测试时间,同时恰当的敏感频率选择并不损伤测点选择精度。1995 年, 等人 8通过建立电路系统的传输函数,然后研究系统中Mohamed A待选测点实际的响应属性,研究结果发现在一定的故障诊断标准下,可以选择出测点以用于硬故障故障诊断。 9等人也发现,若能建立其电路件的参数模Xi Han型,进而确定出电子电路系统的系统函数,则可找出需要被诊断的故障所需要的测点。更多的方法以导纳矩阵为前提,或通过行列式判决图的计算分析可测性测度,或通过写出测点上被测电压向量与故障电流向量的函数关系,进而判断故障诊断的可测性,同时选择出最佳测点集合。考虑到以上方法中浮点运算误差在计算机辅助诊断中带来的对测点选择的影响,李润梅给出传递函数组所得到的符号矩阵,用符号矩阵的秩来求解可能的测点组合,事实表明,可以获得正确有效的测点选择结果。则可能会面对复杂电路,其传递函数不易写出和不易求解的囧境。在电路传递函数的求解中, 9的方法由于需要求解系统函数,使得其方法Xi Han可能对复杂系统而言是不实用的。符号矩阵法由于需要在处理过程中列举所有的测点组合,使得计算的复杂性一开始就会达到很高的水平。针对无源电路系统,文献10提出了一种基于图论分析的电路系统测点选择的方法。通过用边代表电路系统中的支路情况,节点表示电路系统的测点。这种策略可以很好地解决该系统测点选择的问题,但是对其他类型的模拟电路诊断,可测性设计与测点选择(如带有运算放大器的模拟电路)则无法实用。文献11将电路系统的拓扑结构抽象为图的模型,从而得到系统的映射矩阵,结果由于不用灵敏度矩阵或传递函数方程组的秩而是用映射矩阵的列秩来判断电路故障的可测性,避免了传递函数难解,灵敏度矩阵分析困难的缺陷,其测点选择可通过选择映射矩阵中最少的列,使其线性独立来完成。在文献7中使用了集成运算放大器件的模拟滤波器电路,从故障传播的角度出发,理解和认识测点可测性,通过建立故障传播因果图,及合理的推理机制寻找故障诊断所需要的测点。1.2.2仿真法相对于解析法中的所有方法,仿真法具有的优势是既不需要求解复杂的电路方程,也不需要构建复杂的拓扑结构后进行复杂的图论分析,这无疑对测点选择和相应的故障诊断都具有积极的意义。直到目前为止,仿真法一直都是较为有效和简便的方法,众多的研究学者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仿真法主要包括基于响应信号分析的方法,以及基于故障字典技术(可测性矩阵)的方法。关于响应信号分析法,文献12提出采用结合激励信号的频率选择和测点选取的方法,通过将电路系统的测试波形空间映射到元器件参数空间,并设法使得测试激励的选择和测点选择在通过空间映射后可以反映出较为精确的反应电路参数,从而发展出不使用电路传输函数即可进行测点选择的新思路。针对具体的模拟电路类型,如级联滤波器,文献 13认为,通过比较阶跃激励下的故障响应与正常响应之间的偏离,可以选择出最合适的测点,这种方法的弱点是适用范围窄,且诊断标准客观性差,从而使得对应的测点选择也缺乏说服力和通用性。14提出一种通过分析输出信号特征来选择测点的方法,其M.FAbuEl-Yazed方法的主要特点是基于傅立叶的频谱特性分析和使用人工神经网络来进行分析和分类,该方法主要问题是信号特征的分析与列举过程非常复杂,使得由此形成的故障字典过于庞大,运行神经网络算法时时间复杂度非常高,并不适用于复杂电路。在文献7 中,针对时频分析与神经网络在故障诊断的应用提出了更简洁的故障特征提取和分析策略,从而充分利用多特征建模获得的有效特征向量简化了神经网络应用时的必用的故障特征维数,不过,如何较好的应用到测点选择中去,却未深入研究。不过,信号分析+特征提取+模式识别与智能分类,一直在故障状态的分析与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合理的特征提取,完全可以压缩测点规模到更小。加入反馈回路,将滤波器,放大器电路构建为振荡器,通过级联系统得到最后输出的震荡频率,这一简单而且自然的特征测量,其优点在于特征提取与测点选择简单直接,可用最少一个测点即可获得相当好的故障诊断结果。关于故障字典法 2,在测点选择方面,其主要方法的统一特点就是将电路测点的选择问题,转化为在一定条件下的优化问题,利用合理和有效的测点评估标准,使用约束逻辑规划( )方法,启发式搜索,遗传算法,模糊理论,蚁群CLP算法等方法来实现测点选择。在此之中, 15提出测点选择问题转化为布尔rasd求解问题以获得所有可能的测点选择解。讨论了测点选择的评估标准,并对多种测点选择策略进行了定义。不是所有的方法都能从理论上得到验证,因此在大规模故障字典的应用中的可行性也无法证明。1.3 本文研究方法模拟电路系统广泛存在于通信、控制、信息技术等各个领域。传统的电路系统故障诊断与测点选择方法主要针对中小型电路系统。电子电路系统的不断发展,而模拟电路系统的复杂度急剧增长,系统可靠性需要要得到良好的保证,然而,这也对系统测试以及故障诊断的研究提出了更具有挑战性的任务。由于电路系统复杂度与集成度的不断增长,对系统的故障诊断与测点选择复杂度也愈来愈高。目前,复杂网络理论正是研究具有大规模,高复杂程度网络的一门交叉性和综合性学科。复杂网络存在于各个领域,包括科技,文学,社会等领域,如国内国际的航空运输网,公路运输网络以及水路运输网,小说著作中的人物关系网,人类的社会关系网络等。复杂网络在电子电路系统的研究早在二十一世纪初就开始了。2001 年,等人将模拟电路系统和数字电路系统映射成相应的网络模Ramon Feri Cacho型,发现这些网络都具有小世界性( ) 16。吕金虎,陈关荣等人对Smal-Word复杂网络结构及同步的研究 1718,提出网络的边权能够更加细致地描述实际网络。2004 年, 研究了复杂网络的加权网络模型。复杂网络的加权分M. EJNewan析方法更能够很好地体现和描述出电子电路系统的特点 19。 等人 20Minfag Pe于 2011 年给出一种适用于大规模电路系统故障诊断的复杂网络方法。 和HuTn21在 2012 年提出了一种最小化模拟电路参数故障诊断的模糊组的infag Pe复杂网络方法。各个领域的学者对复杂网络的研究推动了复杂网络理论的不断发展,但该理论在其他陌生领域的普适性和实用性还有待复杂网络研究学者的进一步深入专研。而根据一定的规则,能够将模拟电路系统映射成为相应的网络模型,元器件之间的联系以及元器件可以构成电路系统的一种网络模型,而测点之间的联系以及测点亦可以映射成电路系统的另一种网络模型。其实利用测点或者元件在电路中可以抽象为网络模型,基于复杂网络理论可以研究电路系统的测试和故障诊断能够得出采用传统方法所不能得到的研究结果。但是到目前为止,复杂网络理论和电子电路系统的故障诊断、测点选择所结合,得到的研究成果还较少,主要研究成果仅限于电子电路系统的小世界性。并且,大都采用传统的网络建模方法,只能研究电路系统的单一网络模型:元器件网络模型或者测点网络模型,这种方法丢失了原始电路系统的许多有用信息。鉴于目前研究的诸多缺陷,而二分网络模型能够弥补其一些相应的不足,因此本文提出采用二分网络模型对模拟电路系统进行深入研究。二分网络模型是复杂网络中的一种,在该网络模型中,节点有两种类型。实际网络中,如科学家合作网络,人类疾病网络,企业精英网络等都属于二分网络。目前,二分网络模型主要应用在社会科学网络中,本文首次将二分网络模型应用到模拟电路系统的分析与研究中,主要研究方面包括模拟电路的拓扑网络特性、测点网络节点中心性以及模拟电路系统的故障诊断测点选择等。1.4 本文内容与章节安排本课题根据目前模拟电路系统测试和故障诊断的研究发展情况,以及复杂网络理论的迅猛发展和复杂网络的各种特性,将复杂网络理论应用到模拟电路系统的测试和故障诊断研究中来,这也是目前研究的一个新方向。本文将结合电路系统自身的特性,采用二分网络模型对模拟电路系统进行分析和研究,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工作:首先,介绍复杂网络的基本知识,方便后面的研究工作。 (1)初步介绍复杂网络模型。从无权网络和加权网络的角度分别介绍复杂网络的基本参数以及参数计算公式,如度、度分布、平均最短路径长度、平均集聚系数等;(2)简单地介绍复杂网络的三种基本的网络特性:小世界性( ) 、无标度性(Smal-Word)以及社团结构特性( ) ;(3)为了方便研究,将Scale-Fr Counity rcte对复杂网络分析软件进行简略介绍。其次,运用二分网络模型对模拟电路系统进行细致而深入地研究。 (1)简单介绍二分网络模型,并对本文采用二分网络模型来研究模拟电路系统的原因进行详细分析;(2)介绍二分网络模型的主要研究方法,并给出本文基于该模型的模拟电路系统的研究流程;(3)采用投影分析法与直接分析法分别对三种模拟电路系统进行实例分析与验证,详尽深入地分析三种电路的二分网络参数,讨论各个电路相对应的二分网络的小世界性、无标度性以及社团结构特性;(4)将两种二分网络方法对电路系统的研究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再次,将网络节点中心性应用到模拟电路故障诊断测点选择研究问题中。(1)介绍两类网络节点中心性的判断方法,一类是基于拓扑结构的节点中心性判断方法,另一类是基于数据仿真的节点中心性判断方法,并对节点中心性进行分类,分析之间的联系性;(2)基于模拟电路系统的测点网络,分析测点的重要性,并给出基于节点中心性的测点选择算法和利用该算法得到的模拟电路系统的测点选择结果;(3)分别从拓扑结构的节点中心性与数据仿真的节点中心性对模拟电路系统的测点网络进行脆弱性分析。最后,基于 Matlab 软件,完成模拟电路的二分网络分析及测点选择系统软件设计,该系统主要包括测点网络和元器件网络的网络参数计算界面、网络特性分析界面以及模拟电路的测点重要性分析及测点选择界面。本文根据上面提出的研究内容,给出本文写作安排:第二章:首先从无权网络和加权网络分别介绍复杂网络的各种统计特性描述。然后,介绍复杂网络的小世界性、 性以及社团结构特性。最后对复杂网Scale-fr络软件 , 等进行简单介绍。PajekUCINET第三章:首先分析对于模拟电路系统,介绍模型的定义,分析本文采用二分网络模型的原理,目前的研究方法以及相应的研究流程。其次,采用投影法对三种电路进行二分网络参数计算,并对网络的小世界性、 性以及社团结构Scale-fr特性进行分析。最后,基于模拟电路系统的原始二分网络模型,采用直接法进行分析研究。将两种二分网络研究方法得到的分析结果进行比较和进一步地分析。第四章:对第三章中采用投影法得到的模拟电路系统的测点网络进行进一步分析,采用网络节点中心性研究测点的重要性,并提出基于节点中心性的测点选择算法。首先,分别介绍两类节点中心性以及测点重要性研究的方法,七种网络节点中心性判断方法:节点度中心性判断方法( ) 、介数中心性判断方法(DC) 、凝聚度中心性判断方法( ) 、网络流中心性判断方法( ) 、随机行走BCCFC中心性判断方法( ) 、子图中心性判断方法( )以及特征向量中心性判断RS方法( )是属于拓扑结构类,而节点因果流是属于数据仿真类。基于两类中E心性,给出相应的分析实例。然后,基于模拟电路系统的测点网络,分析测点的重要性,从而提出基于节点中心性的测点选择算法,并且利用该算法得到的模拟电路系统的测点选择结果;最后分析模拟电路测点网络的脆弱性。第五章:完成了模拟电路的二分网络模型分析及测点选择系统软件设计。基于 软件,给出软件设计的总体流程和该系统的界面实现。Matlb第六章:对全文进行工作总结,给出今后基于复杂网络在模拟电路系统的测试和故障诊断的研究方向和内容。全文的结构框架如 图 1-1 所示:绪论复杂网络模型介绍复杂网络特性介绍复杂网络相关软件介绍模拟电路的二分网络建模原理二分网络主要研究方法模拟电路二分网络实例分析投影法分析直接法分析网络特性分析结果比较节点中心性介绍测点重要性分析测点选择研究系统软件设计总体流程系统软件的界面实现全文总结与展望基于数据的节点中心性判断方法各种中心性判断方法关系分析基于拓扑的节点中心性判断方法测点网络的脆弱性分析图 1-1 论文结构框图第二章 复杂网络基本理论与相关软件介绍复杂网络理论的系统研究源于 世纪 年代匈牙利数学家 Erds 和 Rnyi 建206立的随机图理论 2425。随着小世界网络模型、无尺度网络模型在 20 世纪末被提出来,通过对众多不同领域的实际网络进行研究,分析其拓扑结构特征,并且对这些网络模型进行了深入的实证分析与研究,复杂网络理论得到了飞速发展,逐渐成为了各个科学领域的研究和探讨的热点。复杂网络的社团结构特性与计算机图形学中的分割( )以及社会科学中的分层聚类(graph tion)的关系比较密切。虽然它的研究已经有很长的历史,但是hieracl ustein随着近些年来,复杂网络的蓬勃发展,社团结构已经成为复杂网络的一个重要分析和研究方向。为了方便有效地研究复杂网络,各类复杂网络研究软件不断产生,如 38、 31、 3637等。UCINETetVisPajek2.1 复杂网络模型复杂网络是一个由节点集 和边集 组成的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公务员考试试卷省直公布试题及答案
- 公务员考试实操试题及答案
- 齐河教师招聘题库及答案
- 2026年云南外事外语职业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考试必刷测试卷附答案
- 2025年湖北省省直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真题试卷 公共基础知识完整参考答案详解
- 2025年湖南郴州永兴县竞聘乡镇(街道)所属事业单位工作人员16人参考题库及一套完整答案详解
- 2026年重庆科技职业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考试题库汇编
- 2026年莱芜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必考题
- 2026年青海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单招综合素质考试必刷测试卷及答案1套
- 2025年甘肃省事业单位招聘考试模拟试卷 公共某础知识(三)及一套完整答案详解
- 浙江凯美餐饮设备有限公司年产20万台商用制冷设备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 旅游前台接待管理制度
- 小规模纳税人与一般增值税纳税人区别
- 便民服务中心考勤制度
- 课后答案(固体枯燥)
- (34)-妇人病证治特点解读《金匮要略》
- 麦西纪腰坡铝土矿 矿业权出让收益计算结果的报告
- GB/T 42044-2022空间站应用有效载荷通用设计要求
- GB/T 35230-2017地面气象观测规范蒸发
- GB/T 12970.4-2009电工软铜绞线第4部分:铜电刷线
- 江苏开放大学组织行为学期末复习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