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我国企业海外投资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摘要 机遇与挑战并存 随着我国企业进军海外市场的深入 面临的问题与 摩擦也接踵而至 我们应该理性 客观 批判的看待贸易交往过程中存在的问 题 因此 系统地研究我国企业海外投资发展过程程 深入剖析海外投资中存 在的问题 并科学地提出解决对策 对我国企业在更大范围内进行专业化 集 约化 和规模化的跨国经营及全球战略的布局具有深远的意义 本文通过研究我国企业海外投资的现状及问题 探讨如何正确处理海外投资过 程中出现的问题 为我国企业海外投资提出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的对策 为我国 企业走出去战略铺垫根基 关键字 中国企业 海外投资问题 对策 Abstract Opportunity and challenge coexisting Along with Our country Enterprise March overseas market thorough faced with the question and the friction also follows on somebody s heels We should the rationality objective in the critique regarding trade contact process exist question Therefore systematically studies Our country Enterprise foreign investment developing process regulation thoroughly analyzes the question which in the foreign investment exists and proposed scientifically the solution countermeasure carries on the specialization the intensification to Our country Enterprise in the wide range and the formalization transnational management and the global strategy layout has the profound significance This article through studies Our country Enterprise foreign investment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the question how discusses correctly deals with the issue which in the foreign investment process appears for Our country Enterprise foreign investment proposed has pointed and the usable countermeasure walks the strategic upholstery foundation for Our country Enterprise Key words Chinese enterprise foreign investment issue Countermeasures 一 前言 为弥补 突破国内资源禀赋约束和谋求更大的更大的市场 我国企业 实施 走出去 战略已是势如破竹 尤其是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增 长以及海外投资程序的简化 我国企业海外投资的步伐正日益加快 中国 企业 走出去 既是商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我国推行国际战略的关键一 招 海外投资对我国企业 国家发展为弥补 突破国内资源禀赋约束和谋 求更大的更大的市场 都有深远的意义 二 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的现状分析 中国已经是国际投资舞台上重要的参与者 继2012首次位列世界第三大对 外直接投资国以来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继续保持强劲增长态势 2014年中国全 行业对外直接投资1160亿美元 同比增长15 5 如果加上第三地融资再投资 2014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规模在1400亿美元左右 约高出中国利用外资200亿美 元 中国已经成为直接投资资本净输出国 在行业分布上 见表 租赁和 商务服务业 以投资控股为主要目的 仍然是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最大行业 在2013年达到270 6亿美元 占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总流量的25 09 仅次于租赁 和商务服务业的是采矿业 248 1亿美元 23 01 金融业 151亿美元 14 以及批发和零售业 146 5亿美元 13 58 这四个行业占中国对外 直接投资流量的75 7 作为制造业大国 中国对制造业海外直接投资规模并 不算大 这与中国国内仍具有成本优势有关 2013年中国海外制造业直接投资 72亿美元 比上年还下降了16 96 但官方公布的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数据很 可能被低估了 混在了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中 王碧珺 2013 王碧珺 2014 根据 BVD ZEPHYR全球并购交易分析库 基于项目层面数据发现 制 造业在投资额上是中国海外兼并收购第二大行业 22 48 在项目数量上是 第一大行业 29 66 而且绝大多数制造业海外兼并收购以获取当地的先进 技术 品牌和市场渠道为首要投资目的 投资目的地集中在美欧等发达经济体 表1 2012 2013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行业分布 3年规模 亿美元 2年 3 年 占 3年 比重 变化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270 71 2025 09 采矿业 248 183 2323 01 金融业 151 049 2514 00 批发和零售业 146 512 2613 58 制造业 72 0 16 966 68 建筑业 43 634 154 04 房地产业 39 595 543 66 交通运输 仓储和邮 政业 33 110 703 07 农 林 牧 渔业 18 123 971 68 科学研究 技术服务 和地质勘查业 17 920 951 66 信息传输 计算机服 务和软件业 14 012 901 30 居民服务 修理和其 他服务业 11 326 971 05 电力 煤气及水的生 产和供应业 6 864 950 63 文化 体育和娱乐业 3 155 000 29 住宿和餐饮业 0 8 42 860 07 资料来源 2012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 和 2013年度中国 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 计算所得 表2 2013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前十位国家和地区 国家和地区流量 亿美元 比重 同比增长 1中国香港 628 2458 322 6 2开曼群岛 92 538 61018 9 3美国 38 733 6 4 3 4澳大利亚 34 583 259 1 5英属维尔京群岛 32 223 043 9 6新加坡 20 331 933 8 7印度尼西亚 15 631 514 8 8英国 14 201 3 48 8 9卢森堡 12 751 212 5 10俄罗斯联邦 10 220 930 数据来源 2012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 和 2013年度中国 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 计算 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前十位国家和地区的分布来看 离岸金融中心 发达经济体和资源类国家得到中国投资者的青睐 见表2 其中 中国香港是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最重要的目的地和中转地 2013年 58 3 的中国对外直接 投资流向了香港 达到628 24亿美元 中国对外兼并收购大多通过香港地区再 投资完成 例如中海油收购加拿大尼克森公司100 股权项目 中石化收购美国 阿帕奇公司埃及油气部分资产项目等 因此 以投资控股为主要目标的租赁和 商务服务业是中国对香港地区直接投资最重要的行业 占2013年流量 存量的 比例分别为28 1 35 8 除了香港地区之外 类似的投资中转地还包括开 曼群岛和英属维尔京群岛 2013年中国对这两地的投资大幅增长 达到92 53亿 美元和32 22亿美元 分别比上年增长了1018 9 和43 9 三 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的特征 一 行业结构不同 在中国的对外投资中 位于前三位的行业分别是租赁和商务服务 金融业 和采矿业 这三者在国外投资中占 60 这说明中国对外投资的领域主要是提 供服务 为中国城市化和工业积累资源和矿产品 而中国拳头产业一制造业 在国外投资中只占 60 这也说明虽然中国的劳动力优势大量下降 但对于传 统制造业来说 大部分还没有迁出国门 二 地区结构不同 在中国的对外投资中 70 以上的资金投向亚洲 还有 14 的资金投向拉 丁美洲 锄的资金投向了非洲 综合在一起可以看出 中国对外投资的 90 碉 蝶中在发展中国家 但中国的主要贸易市场却集中在美洲和欧洲等发达国家 大量对外投资集中在发展中国家 这种发展模式表现了很多发展中国家的发展 特征 体现了中国先周边再向外的发展思路 同时说明中国投资于发达国家的 条件还不成熟 投资能力有待进 步发展 三 投资主体结构不同 中国对外投资中 国有企业占投资总量的三分之二以上 再就是有限责任 公司 加在一起占投资总额 900 以上 三分之二以上的投资者 I 澈国有企业占 有 这种现象说明了我国国有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 同时也表明了国 有经济在国家投资方面与民营经济存在很大区别 因此要求国家必须改变制度 保证民营经济与国有经济的同等地位 使民营经济的发展活力得以释放 同时 也可以回避国外市场存在的大量投资风险 四 海外投资项目都具有约束性 海外投资项目的实施受到东道国政治 法律 风俗 文化 资金 技术等 诸多因素的限制 五 海外投资风险的复杂性 海外投资项目变化莫测 具有很多不确定因素 风险的防控涉及风险识别 主要风险评估 确定风险评级和应对策略以及风险监察等一系列过程 表3 中 美两国对外投资项目收益率年份 年 年份 年 投资地区的 平均参考收 益率 美国的收益 率 投资地区的 平均参考收 益率 中国的收 益率 20056 512 09 94 1 20068 312 410 95 9 20078 812 610 110 3 20089 112 49 59 7 20096 712 39 18 7 20106 09 39 15 2 20116 210 59 26 8 20126 310 79 46 9 20136 810 99 77 1 资料来源 商务部统计和 世界投资报告 整理所得 表3描述的两个国家是中国和美国的海外投资项目格子的收益率 我们通过 对比得知 相对于美国 中国开展的海外项目投资比较晚 并且中国的海外投 资收益率相对偏低 中国的海外投资项目收益率且明显低于项目投资地区的平 均参考收益率 由此得出 中国现在还不能有效的对海外投资项目风险控制进 行控制 也无法有效的利用海外投资项目所创造价值和财富 四 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的类型 目前 我国企业进行海外投资也是基于上述优势之一 投资方式归结起来 主要有四种类型 一 绿地投资型 即新建投资 这是海外投资早期的最直接的形式 包括新业务实体的创立 增添新的生产能力 分销渠道等 我国企业利用垄断优势投入资金在海外设立 独资或合资子公司 重点在家电 电子 轻纺领域 二 跨国并购型 这是近10 年来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常用的投资方式 也是推动海外投资增 长的主要动力源 而我国起步较晚 其投资目标是为了获得资源 扩大市场 降低成本和追求技术 三 研究开发型 我国企业通过与跨国公司在技术方面的联合 达到优势组合和跨国发展的 目的 典型的事例是深圳华为公司 华为的海外研究开发机构遍及8 个地区总 部和32 个分支 在美国硅谷设立了研究所 同摩托罗拉等公司成立了联合实验 室 截至2002 年底 华为已申请国内和国外专利198项 在发展中国家的企业 中居领先地位 五 中国海外企业投资遭受的风险 我国企业海外投资的主要特点直接或间接导致了我国企业海外投资中可能 面临的风险 在我国海外投资规模迅速增长的同时 我国企业海外投资遇挫的 情况亦经常出现 这些被搁置叫停的项目给我国企业带来了巨大的人力和财力 损失 一 环保风险 西方发达国家格外重视企业在环保法律方面的遵守和执行 如果企业不慎 违反了这方面的规定 不仅会遭受到巨额的罚款 还有可能被处以勒令关闭的 行政处罚 因此 我国企业如果对环保法律风险评估不足 也势必会给海外投 资的经营行为带来麻烦 据中国环境规划院2008 年公布的 中国对外投资和援 助中的环境保护 调查报告 我国对外投资的行业主要集中在采矿 大坝 建 筑 木材等行业 尤其是近年来我国对非洲的大坝建设和石油开采 这些行业 与当地的环境有着密切关系 在建设和开采时容易导致当地生态环境的破坏 造成许多资源类项目就因为环保问题屡次被西方媒体指责 如果不加强环境方 面的管理 很容易给当地带来一定的环保风险 二 劳工风险 国外的劳动法律制度十分苛刻 许多西方发达国家规定并购企业在收购企 业时 必须履行安置目标企业员工的义务 通常在收购前 目标公司已经和雇 员签订了劳资合同 并且在合同约定了员工失业和解约的高额经济补偿 并购 企业收购目标企业时必须严格遵守过去已经签订的劳资合同 不能随意修改合 同条款 否则将会引发包括政府罚款 工会抵制和雇员罢工等各类风险 与我 们国家不同的是 西方国家的工会建设十分成熟 西方工会是由一些律师和劳 资专家组成的独立机构 具有强大的能量 过去我国企业在进行海外投资时 通常都忽视了劳工风险 认为可以按照企业的意愿 随意解雇员工和降低员工 工资 导致我国企业在海外投资时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比如中国首钢集团 以 下简称 首钢 在1995 年收购秘鲁铁矿时 就忽视了劳工风险 2014 年8 月 秘鲁公司的铁矿工人再次向首钢提出增加工资和改善工作条件的要求 由 于首钢与秘鲁工会工人谈判破裂 工人进行大规模的集体罢工持续了20 多天 自首钢收购秘鲁铁矿近20 年来 工人大规模的集体罢工已经成了秘鲁铁矿每年 都会上演的戏码 甚至连首钢都无法统计秘鲁公司到底遭遇了多少次集体罢工 无休止的罢工事件让首钢疲于应对 劳资纠纷长时间成为困扰首钢的一道难题 而遭受类似的劳工风险的中国企业还很多 劳工风险已经成为我国企业海外投 资难以逾越绊脚石 逾越绊脚石 三 财务风险 由于中外财务会计制度存在差异 我国企业在进行海外投资时常常面临资 产评估和投资回报问题 许多企业在涉税风险 资产定价 融资成本 财务预 警等风险上缺乏经验 致使中国企业完成海外投资后 经常面临弥补高额亏损 的风险 难以实现预定的投资目标 2007 年底 中国平安保险在二级证券市场 买入了比利时富通集团4 18 的股票 投资金额高达18 1 亿欧元 随后 中国 平安保险又不断增资 一度将股份比例增持至4 99 并成为富通集团最大股东 2008 年初 中国平安集团再次对外宣称准备以21 5 亿欧元的价格收购富通集 团旗下资产管理公司的一半股权 然而 2008 年爆发了全球金融风暴 全球股 市均出现了大幅度下跌 富通集团的股票因为资金流动性问题下跌了80 在不 到1 年的时间里 中国平安投资的富通集团项目已经造成了高达157 亿元的浮 亏 面对资金和财务压力 平安不得不宣布放弃收购富通资产管理公司的计划 在2008 年一年间 平安保险由于缺乏在财务风险和宏观经济走势的风险控制 在富通这一个项目上的账面亏损就高达将近90 平安为其风险控制意识的缺乏 付出了惨痛的财务代价 四 东道国政府换届 领导人更迭 我国第一本企业国际化蓝皮书 中国企业国际化报告 2014 中的数据 显示 2005 2014年发生的120起 走出去 失败案例中 有25 系政治原因所 致 其中有17 是在运营过程中受东道国政治动荡 领导人更迭等影响而遭受损 失 2015 年1 月27日 希腊新政府宣誓就职 希腊激进左翼联盟胜选组阁后兑 现停止出售国有资产的承诺 主管海运事务的常务副部长兹里察斯称 不会出 售比雷埃夫斯港多数股份 新政府将根据希腊人民的利益重新考虑港口的私有 化方案 由于希腊各政党政见不同 政府换届后中远集团投资比雷埃夫斯港的 计划被搁浅 在亚洲 中国港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在斯里兰卡投资14亿美元填 海造地 建造科伦坡港口城 但斯里兰卡政府换届后 新政府表示要对该项目 进行重新评估 五 文化风险 在中国 本国企业从来不把工会及劳动合同当回事 以金钱刺激鼓励加班 用高压管制提高劳动强度和延长工时 遇到劳资矛盾时 习惯用甩钱 走路子 通关系和联络感情的方法解决 这种经营和管理文化带到海外后常常给进行海 外投资的中国企业带来很大风险 进而引发损失 如一些在非洲的中国企业老 板无视当地的法律 经常因为雇工不签合同 不缴纳各种保险 工资标准低于 所在国规定的最低保障工资 节假日强迫员工上班 加班不付加班费 随意解 雇劳工等问题与当地雇员发生冲突 2011 年7 月 南非纺织业协会向劳工法庭 投诉 要求劳工法庭对那些违反工人最低薪资规定的工厂执行处罚 由于给工 人支付的薪酬低于合法水平 纽卡索 Newcastle 大部分华人制衣厂都收到了 巨额罚单 六 法律风险 法律风险包括不了解东道国的投资法律环境和东道国政策变动引起的风险 1 不了解东道国的投资法律环境 中国企业海外投资常常仅仅被投资东道国丰富的资源吸引 而忽视对东道 国的投资法律环境做深入的调研了解 轻率做出投资决定 由此引发的法律风 险常常对投资项目的顺利进行造成负面影响 例如 很多矿业企业在进入刚果 民主共和国投资前 没有对这个国家的法律投资环境做充分了解 结果进入到 这个国家之后 才发现原矿不能直接出口 2010 年10 月中旬 赞比亚中资企 业科蓝煤矿主动给员工放假一周 但没有根据该国的劳动法支付矿工放假期间 的工资 与当地员工发生冲突 2011 年 中国富豪黄怒波在冰岛购买300 平方 公里土地用以修建豪华酒店和生态度假村的购地申请被冰岛政府否决 据悉 其中最大的原因是不符合当地法律 2 政策法律变动 东道国政府为达到政治或经济目的可能变更政策法规 另外在中东 非洲 等中国能源投资额大又经常发生动乱的发展中国家 法律机制不健全或者落后 这些都造成政策法律变动的风险 这些风险一旦发生 中国投资企业常常不可 避免地遭受损失 如2010 年5 月 澳大利亚政府公布税改费方案 对全部能源 非可再生资源征收高达40 的资源超额利润税 2015 年5 月初 在苏丹共和国 的所有中资金矿加工企业被苏丹地方安全部门命令在24 小时内撤离苏丹 否则 将会被逮捕 绝大多数中资冶金业企业被迫停产 少数企业被迫委托苏丹当地 人临时代管企业以勉强维持运转 七 其他风险 除了上述风险外 中国企业在海外投资还要面对很多其他风险 比如遭受 恐怖袭击 破坏自然环境 被认为没有承担社会责任等 已经发生了多起恐怖 袭击事件 例如 2009 年11 月1 日 紫金矿业集团在秘鲁北部的奥兰布科铜 矿遭遇武装人员袭击 3 名当地雇员死亡 矿场设施被焚 2012 年 苏丹 埃 及等地发生多起绑架 劫持中方工作人员的事件 五 我国海外投资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国的跨国投资群体已经凸现 也出现了一批初具规模的跨国企业 但是应清醒地看到 这些企业同国际上有实力的跨国公司比较还有相当大的差 距 海外投资中仍然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 一 政策不健全 立法迟缓 我国海外投资的管理依赖有关部门出台的一系列政策和条例 这些政策和 条例缺乏透明度和连续性 而在目前投资形势多样化 投资主体多元化 境外 加工贸易快速发展的背景下 我国海外投资尚未形成有效的法律依据进行投资 促进 投资保护和投资管理 已滞后于国 内外投资形势的发展和需要 如 1994 年7 月1 日实施了 对外贸易法 但至今未出台 对外投资法 使海 外投资经营的财务 税收 信贷 外汇 统计等制度不完善 缺乏对海外投资 企业资金管理 税费征收 投资利润汇回等方面的监控 二 企业海外投资信息不畅 面对瞬息万变 错综复杂的国际政治 经济 技术环境 企业开展跨国经 营必须有与之相适应的信息收集和反馈系统 而目前我国大部分跨国经营企业 中信息系统尚未建立 国内为之服务和支持的力度也不够 与国外相比 现有 的信息系统对国际信息的收集和处理 反馈功能都很弱 这也是跨国投资经营 发展的障碍和制约 三 企业海外投资战略不明确 投资回报率低 一些企业在做出投资决策前对东道国制度和政策没有进行分析 对投资环 境 投资风险 投资收益 技术适用性认识不够 缺乏总体的可行性分析和投 资经营战略 导致投资效益较差 据统计 我国的海外企业中盈利的占55 其中多为非生产性企业 收支平衡的占28 亏损企业占17 以生产性企业居 多 与国际跨国公司所处的主体地位和巨大规模形成鲜明对照 尽管我国企业 的海外投资还存在上述问题 但海外投资的整体成绩也是十分明显的 一方面 扩张了企业的全球生产能力和市场 为我国增加了就业 扩大了出口 另一方面 还提升了企业品牌的国际形象 为企业的全球发展创造了重要条件 四 跨国企业的经营自主权下放不够 我国企业到海外投资 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所面临的外部环境要比国内复 杂 要想在瞬息万变的国际市场中求得生存和发展 必须具备一系列的相应条 件 其中最基本的就是国家必须赋予企业一定的海外投资经营自主权 主要有 海外投资立项权 资金运营权等 目前 我国从事跨国直接投资经营的企业中 多数没有这些基本的权力 六 改善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的对策 纵观全球跨国公司海外投资的经验 在对应的海外投资风险与存在的问题 海外投资企业都要适当采取有效的海外投资风险管理的策略以及方法来规避风 险和解决问题 一 应对政治方面的风险 海外投资企业在投资之前 都需要进行全面的调查分析 在对应政治方面 风险是与海外项目投资国建立起友好的关系和稳固的密切合作 在签订投资项 目协议中 一定要尽可能的明确地签订我国海外投资企业与投资国政府之间沟 通的义务关系 投资企业管理层也可以在劳动合同签订时使用仲裁机构的辞令 更有利于解决劳动争端 还可以与当地职工建立起良好的关系等 投资企业还 应当加强与中国驻使领馆的沟通和联系 及时掌握当地局势和动态 提前加强 防范 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 二 建全国家宏观调控体系 我国应从新的国际 国内形势的需要出发 建立和完善适合中国企业特色 的海外投资宏观调控体系 1 加强立法 国家尽快研究制定涉及对外投资 对外工程承包 对外劳务合作等方面的 法律 法规及其实施细则 使得各专项经营活动有法可依 有章可循 2 加强对海外投资企业的监管 发达国家企业的跨国投资和经营也不完全是其自发行为 都有一定的国家 政策和产业的导向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 产业结构落后 在国际分工中处于不 利位置 要改变这一状况 必须依靠国家政策的正确引导和支持 就我国对外 投资的方向来讲 政府应鼓励我国企业选择产业内贸易量大 国内连锁效应强 产品供应链长的产业以及技术密集型产业进行投资 以带动国内整体产业结构 的升级 中航油事件的发生充分说明了加强对中央所属境外企业监管的重要性 如国资委预计在今年将对中央所属境外企业在投资决策 资本运营 财务管理 物资采购 工程招 投 标 产品销售等经营管理的制度建设方面进行一次全面 检查 三 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境外投资环境 商务部已于2004 年11 月11 日发布了 国别投资经营障碍报告制度 要 求我驻外使领馆经商机构 境外中资企业以撰写年度报告和不定期报告的形式 集中反映我国企业在境外开展投资经营和服务贸易活动中遇到的问题 障碍和 壁垒 对涉及双边经贸关系的重要议题 将通过政府解决 对涉及投资壁垒或服 务贸易壁垒的议题 商务部可以立案进行投资壁垒调查 该 制度 的出台 为企业创造了良好境外投资环境 增强了企业的维权意识 在执行的过程中 有待于其他配套措施的补充和完善 四 企业层面上 1 制定整套海外投资战略 要想在海外市场获得成功 我国企业必须制定强有力的战略或者制胜公式 企业应确定自己的品牌 技术优势是什么 如何在更大的市场范围内发挥企业优 势和将企业的技术 管理优势内部化等 2 培养跨国经营管理人才 根据调查 不管什么行业 居于该领域前5位的企业都具有全世界最好的人才 因此 我国企业必须建立全球化人才雇佣理念 把培养 教育 人员的招募建立 在全球化操作基础之上 3 向全球型组织转型 学会处理多元化组织文化 经济活动是文化活动的一部分 由于国与国之间经济基础不同 文化传统 各异 如果经济行为的结果是一方得益 另一方受损 经济争端必然会激化 因此 我国企业在研究如何融入东道国市场 取得投资收益的同时 应学会融 合当地文化环境 积累处理文化多样性经验 参加当地的一些公益事业 以避 免温州鞋在俄罗斯被烧事件的再次发生 五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养猪专业试题及答案
- 养殖专业试题及答案
- 财务相关专业试题及答案
- 绿化专业面试题及答案
- 甘肃省金太阳2026届高三9月开学联考(26-1002C)物理(含答案)
- 飞机多学科优化设计MDO提纲
- 火电燃料专业试题及答案
- 湖南省百师联盟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检测生物学试卷(含答案)
- 河北省石家庄高新区外国语学校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开学测试英语试卷(含答案)
- 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 海上保险法课堂笔记(国航上课版)
- 培智三年级上册生活数学全册教案
- 精选文档大跨度梁板混凝土浇筑方案
- 数学算24点题目
- 顾问式销售培训(PPT46页)
- 高考作文卷面书写
- 船舶驾驶台资源管理bridge team management
- 心律失常介入培训教材课后练习及答案
- 云因发行管理系统用户手册
- 工程现场踏勘调查报告记录
- 北邮课程设计实用低频放大电路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