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人物隐私权的限制及司法保护(一)_第1页
公众人物隐私权的限制及司法保护(一)_第2页
公众人物隐私权的限制及司法保护(一)_第3页
公众人物隐私权的限制及司法保护(一)_第4页
公众人物隐私权的限制及司法保护(一)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公众人物隐私权的限制及司法保护 一 摘要 当前 公众人物隐私权与知情权日显冲突 由此而来的名人官司 日益增多 本文对公众人物及其隐私权作了概述 并就其侵权认定作 了介绍 提出了一些立法 司法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 公众人物隐私权知情权 一 公众人物及其隐私权概述 一 公众人物的含义 公众人物的概念源于 1964 年美国的沙利文诉 纽约时报 案 在该 案中 布伦南大法官首次提出了 公共官员 Publicofficial 的概念 并树立了 确有恶意 原则 三年后 在 足球教练诉退伍军人案件 中 法院提出了公众人物的概念 首席大法官沃伦认为 公众人物是指 其在关系到公共问题和公共事件的观点与行为上涉及公民的程度 常 常与政府官员对于相同问题和事件的态度和行为上涉及公民的程度相 当 1 此案的判决显示法院认为公众人物都涉及到公共利益 1971 年的 罗森布鲁诉大都会新闻有限公司案 将 确有恶意原则 确立 为适用于任何有关公共利益的对个人报道的场合 后成为新闻法制的 一项重要内容 在西方 公众人物 PublicPerson 已成为一个专门的术语 指一定范 围内广为人知的 与社会利益密切相关的重要社会人物 根据学者史 宾塞 DaleR Spencer 的解释 公众人物包括政府官员 公职候选人 发明家 作家 运动员 艺术表演家 罪犯 被控诉的人以及其他易 受注意的人物 在我国公众人物又称社会知名人士 始见于 2002 年范志毅诉 东方 体育时报 案 指的是因其特殊才能 成就 经历或其它特殊原因而 广为公众熟知 与社会公共利益密切相关的重要社会人物 包括党政 高级官员 著名科学家 艺术家 影视明星 体育明星 著名企业家 社会活动家 劳动模范 罪犯 被告人 犯罪嫌疑人以及其他公众人 物 理论上 以行为人的主观意愿为标准 可以将其划分为自愿性公众人 物和非自愿性公众人物 从公法的角度和以对公共官员的特殊要求为 标准 又划分为政治性公众人物和社会性公众人物 美国联邦法院还 从时间属性上将其划分为完全公众人物和有限的公众人物 二 隐私权的含义及其特点 隐私 也称个人生活秘密 是指公民个人生活中不愿公开且不愿为他 人知悉的秘密 如个人日记 生活习惯 财产状况 隐私权 therighttoprivacy 是公民对自己个人生活和以个人生活自由为内容 从根本上排斥他人干涉的一种人身权利 是人格权的一种 我国尚未确立隐私权制度 但有关公民隐私权的保护在我国现行法律 体系中已有规定 如 宪法 39 40 条和最高法院 关于审理名誉案 件若干问题的解答 明确将隐私权作为名誉权来进行保护 与普通公民相比 公众人物隐私权的特点是 1 公众兴趣性 公众人物因其特殊的社会地位和影响 其生活和工 作都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和兴趣 2 与公共利益的相关性 由于公众人物具有广泛的社会知名度和一 定的社会影响力 所以公众人物的工作 生活 言行举止与社会公共 利益密切相关 甚至构成了公共利益的重要内容 3 法律保护的限制性 有权利就有义务 有权力就有限制 公众人 物作为社会的特殊群体 拥有更多的权力和地位 在权利的行使上同 样受到限制 在隐私权方面享有的法律保护范围就要比普通公民小 当隐私权与公共利益发生冲突时 法律的天平就要向公共利益倾斜 4 与知情权的冲突性 知情权 therighttoknow 是指公民知悉 获 取信息的自由和权利 按其内容划分为知政权 社会知情权 公众知 情权和个人知情权 知政权指公民享有的知道国家事务 国家机关及 其工作人员的活动及背景资料的权利 社会知情权是对一切社会公共 权力机构 公众团体的知情权 公众知情权是指在对公众人物的知情 权 个人信息知情权是指公民了解与自己有关的他人的情况和资料的 权利 隐私权重在保护个人信息 具有保守 封闭和自控的特点 知 情权重在公众了解社会各种信息 具有公开 开放和外向的特点 二 者具有天然的对抗性 该冲突反映到公众人物身上就更突出和尖锐 三 公众人物隐私权与知情权的冲突表现 1 知政权与政府官员隐私权的冲突 知政权赋予了公民进行民主参 政 监督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权利 政府官员接受全体公民的委 托行使公共权力 管理公共事务 其权力行使的基础是全体公民的认 可 因此 公共官员不希望可能降低其威信的私人信息为公众所知 公民的年龄 学历 健康状况 财产来源 社会关系等属于普通公民 的个人私人信息 但对于政府官员来说 还是其能否恰当行使权力履 行职责的必要条件 关系到公民选举 罢免的权利问题 2 公众知情权与公众人物隐私权的冲突 公众人物主要是通过传媒 而广为人知并获利的 他们是人们关注的焦点 采访报道的目标 他 们自身及其言行等都具有新闻价值 其遭受侵犯的概率远远高于普通 公民 普通公民热衷于知道被传媒采访报道的公众人物 为了吸引和 满足公众知情权的要求 传媒就会更加广泛报道公众人物的信息 稍 不注意就会侵犯到公众人物的隐私权 2002 年范志毅状告 东方体育 时报 案等 都突出地反映了公众知情权与公众人物隐私权的冲突 二 公众人物隐私权的侵权认定 一 范围界定 司法实践中对公众人物隐私的公开程度应限于与其社会地位和社会声 誉相关的私人信息的了解和评价 除此之外的其他私人信息 若非公 众人物地位 职位 身份之需 且非公众的合理兴趣范围内的情况下 不违背社会利益 国家利益和商业利益 就应属于隐私权的范围 1 对纯粹私人信息的侵犯 例如身体的隐私是私人生活中最私秘 最敏感的领域 属于私人信息 擅自暴露他人的身体隐私 披露他人 的裸体照片 则会损害他人的名誉 贬低他人的人格 随着社会经济 的发展 人们的私权观念日益强烈 但新闻从业人员出于不同的动机 越来越过分地侵犯到公众人物的隐私权 从 台湾艺人白冰冰之女遭 绑匪残害事件 香港艺人刘嘉玲早年裸照遭 东周刊 刊登风波 可 窥一斑 2 侵犯私人空间 凡是私人支配的空间场所 无论是有形的 还是 虚拟的 都属于个人隐私的范畴 空间隐私除个人合法占有的房屋之 外 还包括私人合法支配的空间 如更衣室 电话厅等 公众人物对 这些私人空间也享有隐私权 任何人未经其许可不得擅自闯入其私人 所有的 合法占有的房屋以及其他空间 也不得非法采用红外线扫描 高倍望远镜探测 长焦距拍照等手段窥视个人空间 3 恶意侵害私人生活私事 严重贬损他人人格尊严的行为 该行为 已经超出了公众利益的界限 属于基于个人目的的恶意加害行为 故 应当由行为人承担责任 可见 公众人物隐私权的客体包括个人信息 个人私人活动和个人隐 秘空间 个人信息包括不愿为外人公开的居住条件 身体上生理或心 理状况 社会关系等信息 个人的私人活动是指与所从事的职业完全 有关的活动 个人的隐秘空间包括自己的住宅 休息室等个人物质领 域及其个人日记 往事等精神领域的空间 虽然公众人物在以下方面 的隐私应该受到保护 1 某住宅不受非法侵入或骚扰 2 私生 活不受监视 3 通信秘密 4 夫妻两性生活不受他人干扰或调 查 5 与社会政治和公共利益及其行使职务行为完全无关的私人 事务 但是 国家为防止个别政治性公众人物在无人监督管理的情况 下 放松对自己的严格要求 干出影响国家机关或政府形象甚至是违 法乱纪的事 从而采取有效措施 对其 八小时以外 监督建立机关 家庭 社会全方位互动监督网络 如果公众对这些公众人物的在八小 时之外的违法乱纪行为 如赌博 嫖娼 对其进行以披露 批评等方 式予以监督则是对公众人物这一特殊主体在特殊场合予以隐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