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水工程复习题_第1页
排水工程复习题_第2页
排水工程复习题_第3页
排水工程复习题_第4页
排水工程复习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GB 50014 2006 规定 在污水处理系统或水 泵前 必须设置 A 沉淀池 B 格栅 C 沉砂池 D 气浮池 2 污水物理处理重力分离法的主要设备有 A 筛网 格栅 滤池与微滤机等 B 离心机 旋流分离器等 C 沉砂池 沉淀池 隔油池与气浮池等 D 平面格栅和曲面格栅等 3 沉砂池的功能是去除污水中 A 密度较大的悬浮物 B 密度较大的漂浮物 C 分子量较大的金属离子 D 相对密度较大的无机颗粒 4 工业污水处理是否需要设置沉砂池 A 必须设置 B 不必设置 C 根据具体的水质情况确定是否设置沉砂池 D 沉砂池分格数应不少于 2 个 5 曝气沉砂池 A 去除了大量的有机物 B 克服了平流式沉砂池沉砂中夹杂 15 有机物的缺点 C 去除了大量的重金属离子 D 去除了大量的悬浮物质 6 以下对城市污水处理厂沉淀池的设计规定中 错误的是 A 当污水自流进入时 沉淀池的设计流量按最大日最大时设计流量 计算 B 沉淀池超高不应小于 0 3m C 初次沉淀池的污泥区容积宜按大于 2d 的污泥量计算 D 对于城市污水处理厂 沉淀池数量不应少于 2 座 7 下列关于沉淀池的论述错误的是 A 初次沉淀池设在生物处理构筑物的前面 B 初次沉淀池只能处理悬浮物质 不能处理 BOD C 二次沉淀池设在生物处理构筑物的后面 D 二次沉淀池用于沉淀活性污泥或腐殖污泥 8 当校核发现沉淀池的出水堰负荷超过规定的出水堰最大负荷时 在设计上应 使之满足规范要求 A 减小设计停留时间 B 减少固体负荷 C 增加出水堰长度 D 增加池深 1 多选题 初次沉淀池在城镇污水处理流程中的功能是 A 污水预处理 B 去除有机悬浮物 C 去除水中部分 BOD D 分离活性污泥与处理水 3 多选题 被摄入活性污泥微生物细胞体内的有机污染物 A 全部被微生物氧化分解 形成 CO2 和 H 2 0 等稳定的无机物 B 全部被微生物氧化分解 并被微生物用于合成新细胞 C 一部分被氧化分解 形成 CO2 和 H 2 0 等稳定的无机物 D 一部分为微生物用于合成新细胞 4 多选题 活性污泥微生物的净增殖量 A 是微生物合成反应和内源代谢两项生理活动的综合结果 B 等于剩余污泥的产量 C 与出水中残留的有机物浓度成反比 D 在一定负荷范围内 随活性污泥的 BOD5 污泥负荷的增加而增加 5 能够影响微生物生理活动的因素包括 A 铅 镉 铬 铁 钢 钵等重金属离子 B 碳源 氮源 无机盐及某些生长素等 C 溶解氧含量 pH 值 D 水温 1 某城镇污水处理厂的曝气沉砂池设计流量为 1 2m3 s 曝气沉淀池最大设计流量时的水平流速 为 0 lm s 有效水深 2m 则沉沙池总宽度应为 A 6m B 0 24m C 0 06m D 24m 2 某城镇污水处理厂辐流式沉淀池的表面水力负荷为 1 5m3 m2 h 停留时间为 2 0h 则沉淀池的有效水深应为 A 3 5m B 0 75m C 3m D 0 5m 3 从活性污泥爆气池取混合液 250mL 在量筒内静置沉降 30min 沉淀污泥体积 60mL 该污泥的污泥沉降为 A 0 24 B 24 C 0 76 D 76 4 从某活性污泥曝气池出口处取混合 在 100mL 30min 静置沉降后 沉淀污泥体积为 22mL 测得该活性污泥池混合液浓度为 2800mg L 则活性污泥容积指数为 A 7 9mL g B 7 9mg L C 79mL g D 79mg L 1 活性污泥处理法中 A 只有分解代谢能够去除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 B 只有合成代谢能够去除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 C 无论是合成代谢还是分解代谢 都能够去除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 D 无论是合成代谢还是分解代谢 都能够将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分 解成 CO2 和 H2O 等稳定的无机物 2 是对活性污泥微生物增殖速度影响的主要因素 也是 BOD 去除速度 氧利用速度和活性污泥的凝聚 吸附性能的重要影响因 素 A 有机物量与无机物量的比值 B 有机物量与微生物量的比值 C 污水总量与细菌量的比值 D 污水总量与微生物量的比值 3 活性污泥增殖曲线的对数增长期 又称增殖旺盛区 这个时期内 必备的条件是 A 微生物依靠内源代谢维持其生理活动 B 微生物细胞内各种酶系统适应新的环境 C 摄食细菌的原生动物数量充分 D 营养物质 有机污染物 非常充分 4 污泥指数 SVI 值能够反映活性污泥的凝聚 沉淀性能 A SVI 值过低 说明污泥的沉降性能不好 缺乏活性 SVI 值过高 说明泥粒细小 无机物质含量高 并且可能产生污泥膨胀现象 B SVI 值过低 说明污泥的沉降性能不好 并且可能产生污泥膨胀 现象 SVI 值过高 说明泥粒细小 无机物质含量高 缺乏活性 C SVI 值过低 说明泥粒细小 无机物质含最高 可能产生污泥膨 胀现象 SVI 值过高 说明污泥的沉降性能不好 缺乏活性 D SVI 值过低 说明泥粒细小 无机物质含量高 缺乏活性 SVI 值 过高 说明污泥的沉降性能不好 并且可能产生污泥膨胀现象 6 某活性污泥处理系统 曝气池容积 700m3 曝气池混合液浓度 3g L 每日从二沉池排放剩余污泥 30m3 剩余污泥浓度 10g L 则 该活性系统的污泥龄为 A 0 14d B 7d C 23 3d D 77 8d 7 某辐流式沉淀池池径 直径 28m 有效水深 2 7m 超高 0 3m 缓冲层高度 0 3m 沉淀池底坡落差 0 7m 污泥斗高度 1 8m 则沉淀池的径深比为 A 4 8 B 7 C 8 5 D 10 4 4 多选题 氧化沟 A 一般呈环状沟渠型 平面多为椭圆或圆形等组合型 总长可达几 十米 甚至百米以上 B 单池的进水比较复杂 C 双池以上平行工作 宜设配水井 D 出水由水泵抽出 5 多选题 活性污泥 A 具有将污水中有机污染物转化为稳定的无机物质的活力 B 其固体物质的有机成分主要是由污水带入的惰性有机物 C 组成物质中不含无机成分 D 包括具有代谢功能活性的微生物群体 微生物内源代谢 自身氧 化的残留物 污水带人的难以被细菌降解的惰性有机物质 污水带 入的无机物质 1 双膜理论的基本点包括 A 在气液接触界面两侧存在着处于层流状态的气膜和液膜 B 气相主体和液相主体均处于层流状态 其中物质浓度差别较大 C 在液膜中存在着氧的分压梯度 在气膜中存在着氧的浓度梯度 D 氧转移决定性的阻力集中在气膜上 3 水温对氧的转移影响较大 A 水温上升 K La 氧转移系数 增高 反之 K La 降低 B 水温下降 K La 氧转移系数 增高 反之 K La 降低 C 水温上升 K La 氧转移系数 增高 液相中氧的浓度梯度也增大 D 水温降低 不利于氧的转移 1 污水的生物膜处理法 A 是一种广泛采用的污水厌氧生物处理技术 B 一般不需要二沉池 C 对原污水水质和水量变化的适应性较差 D 产泥量一般较活性污泥法低 3 下列关于生物膜处理法具有较好硝化效果的叙述中 正确的是 A 生物膜是高度亲水性物质 容易吸收污水中的氮 B 生物膜中可生长原生动物 有利于氮的去除 C 生物膜沉降性能好 氮随脱落的生物膜排放 D 生物膜污泥龄长 能存活世代时间长的微生物 4 高负荷生物滤池的高滤率是通过 保证生物滤池供氧充足 以维持正常运行 A 限制进水 BOD5 值和采用污泥回流等技术措施而达到降低滤池进 水有机物浓度 B 限制进水 BOD5 值和采用处理水回流等技术措施而达到降低滤池 进水有机物浓度 C 限制进水种类和流量 采用处理水回流等技术措施而达到降低滤 池进水有机物浓度 D 限制进水种类和流量 采用污泥回流等技术措施而达到降低滤池 进水有机物浓度 5 多选题 以下关于污水生物膜处理法的描述正确的是 A 活性微生物漂浮在污水中 B 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被生物膜上的微生物吸附降解 C 该方法是在污水自净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D 是土壤自净过程的强化 6 多选题 处理水回流对生物滤池产生的作用有 A 均化与稳定进水水质和水量的波动 B 加速生物膜更新 抑制好氧层发育 使生物膜保持较高活性 C 抑制滤池蝇的滋生和减轻散发恶臭 D 当进水缺氧 缺少营养元素或含有有害 有毒物质时 可改善生 物滤池的处理效果 7 多选题 以下关于高负荷生物滤池的正确描述是 A 滤池内外的温度差能够决定空气在滤池内的流速 流向等 B 滤池内部的温度大致与气温相等 C 在夏季滤池内温度低于池外气温 空气由上而下 D 在冬季滤池内温度低于池外气温 空气由上而下 1 塔式生物滤池的工艺特点是 A 内部通风良好 C 水流稳定 B 污水从下向上进入塔内 D 充氧效果不好 2 曝气生物滤池 A 是集生物降解 固液分离于一体的污水处理设备 也可用于给水 处理 B 池内底部设承托层兼作滤料 C 原污水可从底部进入池体 并通过由填料组成的滤层 在填料表 而形成活性污泥 D 原污水中的悬浮物及由于生物膜脱落形成的生物污泥随处理水排 出 5 多选题 高负荷生物滤池 A 主要特征是采用人工曝气方式供氧 B 为避免滤池堵塞 要求滤池进水 BOD5 不超过 200mg L C 比普通生物滤池有更高的 BOD 容积负荷和水力负荷 D 污泥增长率低于普通生物滤池 6 多选题 曝气生物滤池的特点有 A 出水无需沉淀池 B 可用于微污染水处理 C 滤料密度可小于水的密度 D 充氧效率低 7 多选题 以下关于生物转盘处理系统的描述正确的是 A 生物膜上的固着水层从空气中吸收氧 并将其传递到生物膜和污 水中 B 转盘上附着的生物膜与污水及空气之间进行有机物 O2 CO2 NH3 等的传递 C 老化的生物膜脱落后形成污泥 密度较小 不易沉淀 D 只能有效地去除有机污染物 9 多选题 以下关于生物转盘处理系统工艺流程的描述正确的是 A 多采用单级处理方式 B 生物转盘级数主要根据污水的水质 水量 处理水应达到的程度 以及现场条件等因素确定 C 对于城镇污水多采用四级转盘进行处理 D 设计时应特别注意第二级 第二级承受高负荷 如供氧不足 可 能使其形成厌氧状态 10 计算 某普通生物滤池表面积 800m2 滤料容积 1200m3 池 体上部高出滤料表面 0 6m 池底排水系统的高度 0 5m 则该滤池 总高 A 1 1m B 1 5m C 2 1m D 2 6m 1 多选题 生物接触氧化技术 A 易出现污泥膨胀现象 B 污泥生成量较多 且不易沉淀 C 在间歇运行条件下仍能保持较好的处理效果 D 运行管理方便 2 多选题 生物接触氧化处理技术二段式处理流程中 A 在一段接触氧化池内 微生物增殖不受污水中营养物质的含量所 制约 处于对数增殖期 BOD 负荷率高 生物膜增长较快 B 在一段接触氧化池内 微生物增殖受污水中营养物质的含量所制 约 处于内源呼吸期 C 在二段接触氧化池内 微生物增殖处于对数增殖期 BOD 负荷率 高 生物膜增长较快 D 在二段接触氧化池内 微生物增殖处于减数增殖或内源呼吸期 BOD 负荷率降低 处理水水质提高 5 多选题 稳定塘对污染物的净化作用包括 A 稀释作用 B 沉淀和絮凝作用 C 微生物的代谢作用 D 浮游生物和水生维管束植物的作用 6 多选题 稳定塘存在的弊端有 A 占地面积大 B 污泥处置和处理难度大 C 污水处理效果受季节 气温和光照等影响 D 容易散发臭气和滋生蚊蝇 8 多选题 稳定塘净化过程的影响因素包括 A 光照 B 温度 C 有机负荷 D pH 值和营养元素 9 多选题 属于污水土地处理系统 A 地下渗滤 B 湿地处理 C 生物滤池 D 氧化沟 10 多选题 人工湿地处理系统 A 由基质植物一微生物复合生态系统的物理 化学和生物的综合作 用使污水净化 B 主要利用活性污泥的净化能力使污水净化 C 能达到污水深度处理的目的 D 可种植莲藕 1 下列对污水中含氮化合物的氨化和硝化过程的叙述 错误的是 A 氨态氮在亚硝化菌的作用下被氧化成亚硝酸氮 B 亚硝酸氮在硝化菌的作用下被氧化成硝酸氮 C 在硝化菌和反硝化菌的作用下 亚硝酸氮被氧化成硝酸氮 D 水体缺氧时硝化反应不能进行 2 A O 法脱氮工艺中 将缺氧反应器前置的主要目的是 A 充分利用内循环的硝化液进行脱氮 B 使回流污泥与内循环硝化液充分接触硝化 C 改善污泥性质 防止污泥膨胀 D 充分利用原污水中的碳源进行脱氮 3 反硝化菌 A 在有氧条件下 它会以 O2 为电子受体进行反硝化反应 在缺氧条 件下 当有 NO3 或 NO2 存在时 它则以 NO3 或 NO2 为电子受体 以有机物为电子供体体 进行氨化反应 B 在有氧条件下 它会以 O2 为电子受体进行反硝化反应 在缺氧条 件下 当有 NO3 或 NO2 存在时 它则以 NO3 或 NO2 为电子受体 以有机物为电子供体 进行硝化反应 C 在有氧条件下 它会以 O2 为电子受体进行好氧呼吸 在缺氧条件 下 当有 NO3 或 NO2 存在时 它则以 NO3 或 NO2 为电子受体 以 有机物为电子供体 进行反硝化反应 D 在有氧条件下 它会以 O2 为电子受体进行好氧呼吸 在缺氧条件 下 当有 NO3 或 NO2 存在时 它则以 NO3 或 NO2 为电子受体 以有机物为电子供体 进行硝化反应 4 多选题 生物除磷的基本过程包括 A 厌氧释磷过程 B 好氧吸磷过程 C 混凝沉淀 D 晶析除磷 6 多选题 AN O 法脱氮工艺 A 缺氧反应器的功能是反硝化脱氮 B 好氧反应器的功能是去除悬浮物 C 好氧反应器的功能除去除 BOD 还有硝化功能 D 设置内循环系统 7 多选题 A A O 工艺 A 是同步除磷脱氮工艺 B 污水首先进入厌氧反应器 回流的含磷污泥在这里充分释放磷 C 第二个反应器是缺氧反应器 主要功能是生物反硝化 有从第三 个反应器 好氧反应器的出水回流进入 D 第三个反应器是好氧反应器 同时具有降解 BOD 和除磷的功能 但不能发生硝化反应 3 多选题 重力浓缩法 A 利用沉降原理浓缩污泥 B 按其运行方式可分为间歇式和连续式 C 间歇式重力浓缩池浓缩时间不应大于 12h D 间歇式重力浓缩池不需设置排出污泥水设施 1 以下关于污泥的描述正确的是 A 初次沉淀池污泥含水率达 99 剩余污泥含水率介于 95 97 之间 B 污泥浓缩的目的在于回收其中的水分 C 污泥可采用好氧工艺处理 D 污泥浓缩主要去除污泥颗粒表面的吸附水 4 污泥厌氧消化池设计中 关于有机物负荷率的概念 下面论述中 正确的是 A 消化池单位容积在单位时间内能够接受的新鲜湿污泥总量 B 消化池单位容积在单位时间内能够接受的新鲜干污泥总量 C 消化池单位容积在单位时间内能够接受的新鲜污泥中挥发性湿污 泥量 D 消化池单位容积在单位时间内能够接受的新鲜湿污泥中挥发性干 污泥量 5 污泥厌氧消化采用中温和高温两种 实际工程中一般采用中温 原因是 A 反应速度较快 B 消化池体积较小 C 甲烷产量较高 D 污泥加热需要能耗较低 8 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A 污泥脱水前进行预处理的目的是减少污泥体积 B 城镇污水处理厂的污泥含水率高 但水与污泥的亲合力不强 C 衡量污泥脱水难易程度的指标是污泥的比阻 D 有机污泥比无机污泥更容易脱水 10 多选题 影响污泥厌氧消化的因素有 A 消化温度 B 消化时间 C 消化池的污泥投配率或有机物负荷率 D 消化池的搅拌和混合方法 11 多选题 污泥消化 根据是否需氧可分为厌氧消化和好氧消化 A 厌氧消化可产生新能源 B 好氧消化可依靠自然充氧进行 不需对消化池曝气 C 好氧消化不能回收能源 运行费用高 D 好氧消化适合于小规模污泥的处理 1 某城镇污水处理厂的沉砂池设计流量为 1 8m3 s 沉砂池的设计 停留时间为 2 5min 水平流速 v 0 1m s 则曝气沉砂池的池长为 A 25m B 0 25m C 1500m D 15m 2 某城镇污水处理厂设计人口数 20 万人 每人每天的污泥被初沉池 截留量为 0 5 L 设 2 座初沉池 两次排泥时间间隔为 2 天 则每 个沉淀池的污泥区容积为 A 25m3 B 50m3 C 100m3 D 200m3 4 某城镇污水处理厂辐流式沉淀池有效水深 2 7m 超高 0 3m 缓冲层高度 0 3m 沉淀池底破落差 0 7m 污泥斗高度 1 8m 则沉淀池总高为 A 3 3m B 4 0m C 5 5m D 5 8m 6 从活性污泥曝气池取混合液 0 5 L 过滤后置于烘箱内烘干 得到 污泥干重为 1 5g 再将于污泥用马福炉焚烧 得到焚烧灰分为 0 375g 则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 MLSS 和混合液挥发性悬浮固体浓 度 MLVSS 分别为 A 3000mg L 2250mg L B 3000mg L 750mg L C 1500mg L 1125mg L D 1500mg L 375mg L 7 某活性污泥曝气池容积 400m3 设计流量 80m3 h 进水 BOD5 浓度为 210mg L 要求出水 BOD5 降低到 20mg L 取曝气池污泥浓 度为 3000mg L 则该池污泥去除负荷为 A 0 013kgBOD5 kgMLSS d B 0 30kgBOD5 kgMLSS d C 0 34kgBOD5 kgMLSS d D 0 91kgBOD5 kgMLSS d 7 某活性污泥曝气池容积 400m3 设计流量 80m3 h 进水 BOD5 浓度为 210mg L 要求出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