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召公谏厉王弭谤》赏析_第1页
《召公谏厉王弭谤》赏析_第2页
《召公谏厉王弭谤》赏析_第3页
《召公谏厉王弭谤》赏析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召公谏厉王弭谤召公谏厉王弭谤 赏析赏析 作品介绍 国语 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按国记事的国别史 它记载了西周穆王征犬戎 前 967 到东周智 伯被杀 前 453 500 多年的历史 全书 21 卷 包括周语 鲁语 齐语 晋语 郑语 楚语 吴语 越语八个部分 以记述各国贵族言论为主 它的思想比较驳杂 它重在记实 表现 出来的思想随所记之人不同而各异 它的文风也不统一 它的作者 司马迁等认为是左丘 明 现在一般认为是先秦史家编纂各国史料而成 和 左传 相比 从史学角度看 它比 左传 多出两百多年 有些史实是 左传 没有的 从文学角度看 它的文字简明质朴 不及 左传 精炼蕴藉 叙事情节一般也无波澜起伏 不及 左传 婉转多姿 但它善于 记言 有些谏对之辞写得十分出色 如本文 解题 本文选自 国语 周语上 标题是后加的 召公又作 邵公 姓姬 名虎 谥号穆公 是周厉王的卿士 厉王 即周厉王 名胡 是西周有名的暴君 他对外用兵失败 对内进 行 专利 即把本属各级领主共有的山林川泽之利收归王室所有 厉王垄断山林川泽之利 的行为 引起 国人 的强烈不满 纷纷议论 严厉批评 为了压制舆论 厉王使卫国神 巫监视国人 禁止批评 违者杀头 这时召公用 防民之口 甚于防川 的道理进行劝谏 厉王不听 以致矛盾愈来愈尖锐 到了公元前 841 年 终于爆发了国人暴动 围王宫 袭 厉王 厉王出逃 这篇文章写的就是这件事 其中主要记述了召公的谏言 谏言说理透彻 且具有民主因素 谏 规劝在上者 君主 尊长 使之改正错误 弭 m 制止 遏制 谤 公开指责过失 这个词原来没有贬义 以后才成为贬义词 弭谤 制止 群众的 公开批评 注评 厉王虐厉王虐 厉王 公元前 878 年即位 在位 37 年 虐 暴虐 指推行暴虐的政令 即 专利 法 国国 人谤王 人谤王 国人 住在国都里的人 国 国都 京城 国人是西周春秋时对住在国都里的人的通称 属 于统治阶级 有议论国事的权利 谤 公开指责批评 召公告曰 召公告曰 召公 即召穆公 告 告 之 的省略 告戒厉王 民不堪命矣 民不堪命矣 堪 经得住 忍受 命 命令 指周厉王推行的暴虐的 政令 召公首先为民请命 王怒 得卫巫 王怒 得卫巫 卫巫 卫国的巫者 巫 以装神弄鬼替人祈祷为职业 的人 使监谤者 使监谤者 使 使 之 的省略 派卫巫 监 监视 谤者 指公开批评厉王推行暴虐政令 的人 以告 则杀之 以告 则杀之 以告 是 以 之 告 王 的省略 把谤者告诉厉王 则 就 连词 之 代词 代谤者 用杀人的办法制止批评 残暴至极 国人莫敢言 国人莫敢言 莫 没有谁 否定性无定代词 不仅不敢 谤 连话都不敢说了 道路以目 道路以目 道路 名词用作状语 在道路上 相遇 以目 介 宾词组作状语 用眼神 示意 两者后面都省略了谓语 古文观止 评 道路以目 四字妙甚 极 写莫敢言之状 不堪命之极也 第一段写周厉王用杀人的办法来制止国人的批评 国人敢怒而不敢言 王喜 王喜 喜 与上文 怒 相对 一 喜 一 怒 暴君形象突出 告召公曰 告召公曰 吾能弭谤矣 吾能弭谤矣 弭 制止 谤 公开的批评 乃不敢言 乃不敢言 句前省略主语 国人 乃 终于 副词 完全是暴 君口吻 召公曰 召公曰 是障之也 是障之也 是 代词 这 指 弭谤 的作法 即 以告 则杀之 障 堵塞 之 代词 指国人的口 先否定 弭谤 再分四层进行申述 防民之口 防民之口 防 堤坝 用作 动词 有 堵塞 的意思 甚于防川 甚于防川 比堵塞河流 造成的后果 还严重 甚 严重 于 比 介词 川 河流 川壅川壅 y ng 而溃 而溃 壅 堵塞 溃 水冲破堤坝 伤人必多 民亦如之 伤人必多 民亦如之 民 指 防民之口 如之 像这一样 之 代词 指 川壅而溃 伤人必多 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 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 是故 因此 所以 连词 为 治理 为川者 治理河道的人 决 疏浚 之 代词 指壅塞的河道 使 导 使 它 畅通 使 后省略的兼语 之 代词 指水流 导 畅通 为民者宣之使言 为民者宣之使言 宣 放 这里是 引导 的意思 宣之 引导他们 之 代词 指代 民 使言 使 之 言 让他们敢于说话 第一层 用比喻从反面说明 防民之口 的严重后果 故天子听政 故天子听政 听政 处理政事 使公卿使公卿 至于列士献诗 至于列士献诗 公 指三公 周代设立太师 太傅 太保 统称三公 卿 指六卿或九卿 周代设立 天管家宰 地官司徒 春官宗伯 夏官司马 秋官司寇 冬官司空 统称六卿 再加上少师 少傅 少保 统称九卿 三公六卿是可以和周天子 坐而议政 的高级 官员 至于 连词 一直到 列 众 士 周 代士分上士 中士 下士三等 足下级官员 诗 指能反映民情 能据以考察政治得失的民间歌谣 有如 诗经 的 风 瞽瞽 g 献曲 献曲 瞽 无目曰瞽 即盲人 这里指乐官太师 周代乐官由盲人担任 曲 乐曲 指民间的能反映民情的民歌民调 史献书 史献书 史 太史 史官 书 指史书 能让天子吸取 历史教训 师箴师箴 zh n 师 少师 低于太师的乐官 箴 箴言 这里作动词用 是 进献箴言 的 意思 箴言是一种近于格言的规劝性韵文 瞍瞍 s u 赋 赋 瞍 没有瞳人的盲人 赋 朗诵 诗 这里 指朗诵公卿 列士所献的诗 朦朦 m ng 诵 诵 朦 有瞳人但看不见东西的盲人 诵 朗读 这里指朗 读箴谏之语 百工谏 百工谏 百工 百官 谏 规劝君主 使之改正错误 庶人传语 庶人传语 庶人 平民 传语 即传话 庶人没有官爵 不能上朝廷 他们的意见只能通过官吏传给天子 近臣尽规 近臣尽规 近臣 指天子左右的侍从 尽规 尽力规劝 亲戚补察 亲戚补察 亲戚 指包括父母兄弟在内的同族亲属 不同于 现代义 补 弥补过失 察 监察是非 瞽史教诲 瞽史教诲 瞽 史掌管阴阳 天时 礼法之书 这句是说 瞽 史用这些书教导天子 耆耆 q 艾修之 艾修之 耆 六十岁的人 艾 五十岁的人 耆艾 指年高有德的 天子的师傅和元老重臣 修 修理 之 代词 指 瞽 史教诲 最早注 国语 的三国时期的韦昭解 释这句说 师 傅修理瞽 史之教 以闻于王也 而后王斟酌焉 而后王斟酌焉 而后 然后 连词 斟酌 权 衡 考虑 焉 相当 于之 对这些 即对上述各种规谏 是以事行而不悖是以事行而不悖 b i 是以 由介宾 结构演变而成的连词 因此 事行 政令通行 而 转折连词 但是 悖 违背 情理 第二层 用传 统从正面说明 宣之使言 的重要意义 民之有口 民之有口 之 用于主 谓之间的助词 变主谓句为词组 作全句主语 犹土之有山川也 犹土之有山川也 犹 就像 如同 土 土地 地上 之 助词 变主谓句为词组 作全句谓语 财用于是乎出 财用于是乎出 财用 费用 指钱财 于是 从这里 介宾词组 是 代词 指山川 乎 句中语气词 无义 出 生产出来 犹其有原隰犹其有原隰 x 衍沃也 衍沃也 其 代词 指土地 原 广而 平的土地 隰 低而湿的土地 衍 低而平的土地 沃 有水灌溉的土地 衣食于是乎生 衣食于是乎生 是 代 指 原隰衍沃 以人民的 口 比作能创造出财富 衣食的山川土地 口之宣言也 口之宣言也 宣言 发表 言论 是动宾词组 不同于现代的复音词 宣言 善败于是乎兴 善败于是乎兴 善 指国人好的议论 败 指 国人不好的议论 于是乎兴 从这里发表出来 是 代指 口 兴 兴起 这里是 发表 的意思 行善而备败 行善而备败 行善 推行国人认为好的政令 备败 防范推行国人认为不好的政令 其所以阜其所以阜 f 财用 衣食者也 财用 衣食者也 其 副词 表示揣测 这 大概 就是 阜 动词 生长 增加 所以 者 用 来的办法 第三层 再用比喻进一步说明 宣之使言 的重要作用 夫民虑之于心而宣之于口 夫民虑之于心而宣之于口 虑之于心 在心里考虑某政令 之 代词 指考虑的内容 宣之于口 在口里发表考虑好的意见 之 代 指对某政令考虑好了的意见 成而行之 成而行之 成熟了意见自然要流露出来 成 形成 指考虑成熟的意 见 行 这里是 自然流露 的意思 胡可壅也胡可壅也 胡 怎么 副词 壅 这里指堵塞 民 之口 若壅其口 若壅其口 若 如果 连词 其与能几何 其与能几何 那能堵塞多久呢 其 句中语气词 表示反问 与 句中助词 无义 据 词诠 和韦昭注 几何 多少 这里是 多久 的意思 最后说明 民 之 口是堵塞不住的 壅 字照应前面的 川壅而溃 回顾警密 第二段 写召公反复阐明 防民之口 有大害 宣之使言 有大利的道理 劝谏厉王 这 是文章的主要部分 王不听 于是国人莫敢言 王不听 于是国人莫敢言 于是 连词 同现代汉语 于是 表示上下两件事之间 在时间上有先 后相承关系 在事理上有因果关系 三年 三年 过了三年 乃流王于彘乃流王于彘 zhi 乃 终于 副词 流 流放 放逐 于 到 介词 彘 地名 在今山西省霍县境内 这句前面省略了主语 国人 据 史 记 周纪 三年 乃相与畔 通 叛 袭厉王 厉王出奔于彘 厉王是因 国人 暴动而出逃的 此事发生在公元前 841 年 第三段 写厉王不听忠告 强行 弭谤 终于自食其果 用事实证明道理的方法作结 是 国语 常用的写法 译文 周厉王 推行 暴虐的 专利法 住在京城里的老百姓都公开批评厉王 召公告戒厉王说 老百姓忍受不住暴虐的专利法了 厉王大怒 找到一个卫国的巫者 派他监视批评 专 利法 的人 卫巫把批评者报告厉王 厉王就杀死批评者 于是京城的老百姓没有谁敢讲话 人们在路上相遇只用眼神示意 周厉王很高兴 告诉召公说 我能制止批评了 老百姓终于不敢谈论 专利法 了 召公 说 您这是堵塞老百姓的嘴巴 堵老百姓的嘴巴 比堵河流 造成的后果 还要严重 河 流堵塞了会决口 那样伤害的人一定很多 堵塞老百姓的嘴巴 后果 也会像 河流决口 一 样造成危害 所以治理河流的人 疏浚河道 使水畅通 治理老百姓的人 引导他们 让 他们敢于讲话 所以 以前 天子处理政事 让三公九卿以至下级官吏进献民间诗歌 乐官 太师进献民间乐曲 太史进献史籍 少师进献箴言 没有瞳人的盲人朗诵献的诗歌 有瞳 人的盲人朗读献的箴言 百官规劝 老百姓 通过官吏 传达意见 左右侍从尽力规劝 本 族亲属弥补 王的 过失 监察 王的 是非 乐师和史官 用阴阳 天时 礼法之书 教诲 年 长的天子的老师整理这些教诲 报告天子 然后天子对以上各种意见斟酌取舍 付之实 施 因此政令通行而不违背常理 老百姓有口 就像大地有山河 社会财富从这里产出 又像地上的平原 湿地 低地 沃土 人类衣食从这里生产 嘴巴是发表言论的 好的言 论 坏的言论从嘴巴里发表出来 我们要 推行老百姓认为好的政令 防止老百姓认为不 好的政令 出台 这大概就是增加财富衣食的好办法 老百姓在心里考虑好了 在口里发 表出来 考虑成熟了自然要流露出来 怎么可以堵塞呢 如果要堵塞老百姓的口 那能堵塞 多久呢 周厉王不听 召公的劝谏 以刑杀压制批评 于是京城里的老百姓没有人敢讲话 过了三 年 老百姓终于把周厉王流放到彘 简析 本文写周厉王推行剥夺 国人 利益的 专利 法 引起国人强烈批评 厉王则以刑杀压 制批评 并拒绝召公劝谏 结果激起民愤 厉王被国人赶下了台 这一历史教训是深刻的 它说明 对于老百姓的批评 是 宣之使言 还是 防民之口 这是关系国家兴衰治乱 的大问题 召公提出的 防民之口 甚于防川 的论断 已成为流传千古的富有哲理的名 言 至今仍有借鉴意义 本文在写作上详于 记言 而略于 记事 1 文章详于记言 记言部分既阐明了事理 又表现了人物的思想境界 如召公的谏辞 首 先用 防民之口 甚于防川 川壅而溃 伤人必多 的比喻 从反面说明压制批评 会造 成严重后果 继而用 天子听政 要从 12 个方面纳谏求治的历史事例 从正面说明广开言 路 才能 事行而不悖 第三 再从正面设喻 民之有口 犹土之有山川也 财用于是 乎出 犹其有原隰衍沃也 衣食于是乎生 更深一层说明按老百姓的意见办事 是国家生 存的基础 最后得出结论 老百姓的口是堵不住的 最后一句 其与能几何 是暗示不久 会出乱子 这些喻证和例证 既把 弭谤 之害从正反两方面阐述得非常透彻 很有逻辑 性和说服力 又表现出了召公的丰富的政治经验和善于言辞 2 文章略于记事 记事部分非常简略 但记事与记言交错进行 并且 言 为 事 发表 事 为 言 验证 这是 国语 常用的方法 如本文 召公劝谏之 言 是由厉王弭 谤之 事 引出的 而国人放逐厉王之 事 正好验证了召公之 言 记言 记事相辅 相成 相得益彰 字词句基础知识举要 百工 百工 在古代汉语里有三项意义 指各种手工工匠 论语 子张 百工居肆 作坊 以成其事 指艺作 这个意义现代汉语仍在用 指众官 尚书 益稷 百工熙 高 兴 哉 百工 即百官 周代主管营建制造等事的官职名称 周礼 冬官考工记 国有六职 百工与居一焉 注 百工 司空事官之属 掌营城郭 建都邑 立社 稷宗庙 造宫室车服器械监百工者 本文 百工谏 的 百工 应是百官 有一些选本 注为 各种手艺人 恐不妥 因为手艺人是不可能直接向天子进谏的 宣言 这个词在现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