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 全册练习(无答案) 新人教版选修3_第1页
高中化学 全册练习(无答案) 新人教版选修3_第2页
高中化学 全册练习(无答案) 新人教版选修3_第3页
高中化学 全册练习(无答案) 新人教版选修3_第4页
高中化学 全册练习(无答案) 新人教版选修3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第一章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第一节原子结构与性质第一节 原子结构原子结构 班级 学号 姓名 一 填空 1 根据多电子原子的核外电子的 不同 可以将核外电子分成不同的能层 符号分别是 若能层的序数为 n 则每一能层所能容纳的 最多电子数是 多电子原子中 同一能层的电子 也可能不 同 还可以把它们分成能级 若 n 代表能层 能级的符号分别是 各能级最多容纳的电子数分别是 能层的序数与该能层的能级个 数 2 根据构造原理 默写出从 1s 到 7p 的排布顺序 3 能量最低原理 基态原子是指 激发态原子是指 原子光谱产生的原因是 4 根据构造原理只要我们知道原子序数 就可以写出元素原子的电子排布 这样 的电子排布是基态原子的 请写出17Cl 氯 21Sc 钪 35Br 溴 Cl Mg2 的电子排布式 17Cl 21Sc 35Br Cl 2 Mg2 5 写出原子序数分别为 5 13 20 37 元素的简化核外电子排布式 6 画出下列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Be N Na Ne Mg 回答下列问题 在这些元素的原子中 最外层电子数大于次外层电子数的有 最外层电 子数与次外层电子数相等的有 最外层电子数与电子层数相等的有 L 层电子数达到最多的有 K 层与 M 层电子数相等的有 7 下列符号代表一些能层或能级的能量 请将它们按能量由低到高的顺序排列 1 EK EN EL EM 2 E3S E2S E4S E1S 3 E3S E3d E2P E4f 8 A 元素原子的 M 电子层比次外层少 2 个电子 B 元素原子核外 L 层电子数比最外 层多 7 个电子 1 A 元素的元素符号是 B 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2 A B 两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及名称分别是 9 下列表示的是第二周期中一些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 请根据每种符号的意义说出 从中获得的一些信息 3 10 用轨道表示式表示下列原子的价电子排布 1 N 2 Cl 3 O 4 Mg 11 以下列出的是一些原子的 2p 能级和 3d 能级中电子排布的情况 试判断 哪些 违反了泡利原理 哪些违反了洪特规则 1 2 3 4 5 6 违反泡利不相容原理的有 违反洪特规则的有 二 选择题 12 以下能级符号正确的是 A 6s B 2d C 3f D 1p 13 下列哪个能层中包含 d 能级的是 A N B M C L D K 14 同一原子的基态和激发态相比较 A 基态时的能量比激发态时高 B 基态时比较稳定 4 C 基态时的能量比激发态时低 D 激发态时比较稳定 15 生活中的下列现象与原子核外电子发生跃迁有关的是 A 钢铁长期使用后生锈 B 节日里燃放的焰火 C 金属导线可以导电 D 卫生丸久置后消失 16 比较多电子原子中电子能量大小的依据是 A 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 B 原子核外电子的多少 C 电子离原子核的远近 D 原子核外电子的大小 17 当氢原子中的电子从 2p 能级 向其他低能量能级跃迁时 A 产生的光谱为吸收光谱 B 产生的光谱为发射光谱 C 产生的光谱线的条数可能是 2 条 D 电子的势能将升高 三 问答题 18 写出 24 号 29 号元素的电子排布式 价电子排布轨道式 阅读周期表 比较 有什么不同 为什么 19 下列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中 那一种状态的能量较低 试说明理由 1 氮原子 A B 2s 2p 2s 2p 2 镁原子 A 3s2 B 3s13p1 5 20 核外电子排布式和轨道表示式是表示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两种不同方式 请你 比较这两种表示方式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21 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有何特点 科学家是怎样来描述电子运动状态的 以氮原 子为例 说明原子核外电子排布所遵循的原理 第二节第二节 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 班级 学号 姓名 一 填空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 26 号元素铁属于 d 区 B 主族族序数 其价电子数 最外层电子数 C 在周期表中 元素周期数 原子核外电子层数 D 最外层电子数 8 的都是稀有气体元素 E 主族共有 7 列 副族共有 7 列 F 元素周期表中第四周期第 VA 主族的元素与第三周期 IIA 元素核电荷数相差 13 2 元素周期表中的周期是指 第一 七周期中包含的元素数目分别为 若元素周期系发展到第 八周期 而且电子仍按构造原理填入能级 第八周期总共应为 种元素 卤族元素 6 中 F Cl Br 的原子序数分别为 碱金属元素中 Li Na K 的原子 序数分别为 体会上述数字之间的关系 找出同族元素原子序 数与周期中元素数目之间的关系 元素 周期律是指 3 用电子排布式表示 Al Cr 原子序数为 24 Fe 原子序数为 26 As 原子序数为 33 等元素原子的价电子排布 并由此判断它们属于哪一周期哪一族 Al Cr Fe As 4 概念辩析 下列说法错误的有 1 每一周期元素都是从碱金属开始 以稀有气体结束 2 f 区都是副族元素 s 区和 p 区的都是主族元素 3 铝的第一电离能大于 K 的第一电离能 4 B 电负性和 Si 相近 5 已知在 200C 1mol Na 失去 1 mol 电子需吸收 650kJ 能量 则其第一电离能 为 650KJ mol 6 Ge 的电负性为 1 8 则其是典型的非金属 7 半径 K Cl 8 酸性 HClO H2SO4 碱性 NaOH Mg OH 2 9 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 其最外层电子数 族序数 5 元素电负性数值的大小可用于衡量元素的金属性 非金属性的强弱 一般认为 电负性大于 1 8 的元素为 元素 电负性小于 1 8 的元素是 在短周期元素中电负性最大的是 元素 电负性最小的是 元 素 在同一周期中 元素电负性的变化规律是 6 电负性的数值能够衡量元素在化合物中吸引电子能力的大小 电负性数值 7 大的元素在化合物中吸引电子的能力强 元素的化合价为负值 请指出下列化 合物中化合价为正值的元素 CH4 NaH NF3 NH3 SO2 H2S ICl HBr 7 元素 X 和 Y 属于同一个主族 负二价的元素 X 和氢的化合物在通常状况下是一种 液体 其中 X 的质量份数为 88 9 元素 X 和元素 Y 可以形成两种化合物 在这两种 化合物中 X 的质量分数分别是 50 和 60 确定 X Y 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 X 第 周期第 族 Y 第 周期第 族 写出 X Y 形成的两种化合物的化学式 8 X Y Z 和 W 代表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元素 它们满足以下条件 元素周期表中 Z 与 Y 相邻 Z 与 W 也相邻 Y Z 和 W 三种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 17 请填空 Y Z 和 W 三种元素是否位于同一周期 填 是 或 否 理由是 Y 是 Z 是 W 是 3 X Y Z 和 W 可组成一化合物 其原子个数之比为 8 2 4 1 写出该化合物 的名称及化学式 9 已知 X Y Z 都是短周期的元素 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 X 原子的电子层数 与它的核外电子总数相同 而 Z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三倍 Y 和 Z 可以形成两种以气态化合物 则 1 X 是 Y 是 Z 是 2 由 Y 和 Z 组成 且 Y 和 Z 质量比为 7 20 的化合物的化学式 分子式 是 3 由 X Y Z 中的两种元素组成 且与 X2Z 分子具有相同电子数的两种离子是 和 4 X Y Z 可以形成一种盐 此盐中 X Y Z 元素的原子的个数比为 4 2 3 8 该盐的化学式 分子式 是 二 选择题 10 下列对电负性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 电负性是人为规定的一个相对数值 不是绝对标准 B 元素电负性的大小反映了元素对键合电子引力的大小 C 元素的电负性越大 则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 D 元素的电负性是元素固有的性质 与原子结构无关 11 应用元素周期律的有关知识 可以预测我们不知道的一些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 质 下列预测中不正确的是 Be 的氧化物的水化物可能具有两性 Tl 能与盐酸和 NaOH 溶液作用均产生氢气 At 单质为有色固体 AgAt 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稀硝酸 Li 在氧气中剧烈燃烧 产 物是 Li2O2 其溶液是一种强碱 SrSO4是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 H2Se 是无色 有毒 比 H2S 稳定的气体 A B C D 12 R W X Y Z 为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同一短周期元素 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m n 均为正整数 A 若 R OH m为强碱 则 W OH n也为强碱 B 若 HXOm为强酸 则 Y 是活泼非金属元素 C 若 Y 的最低化合价为 2 则 Z 的最高正化合价为 6 D 若 X 的最高正化合价为 5 则五种元素都是非金属元素 13 关于 Na 元素和 F 元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原子序数 Na F B 原子半径 Na F C 原子的电子层数 NaF 14 某元素的电离能 电子伏特 如下 9 I1I2I3I4I5I6I7 14 529 647 477 597 9551 9666 8 此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族数是 A IA B A C A D A 三 问答题 15 根据外围电子排布的不同 元素周期表也可以 分成不同的区域 右图是元素周期表的区域分 布示意图 请说出这样划分的依据 同时写出 S 区 d 区和 p 区的外围电子排布式 第一章第一章 物质结构与性质物质结构与性质 单元测试单元测试 班级班级 姓名姓名 得分得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Mg 24 C 12 O 16 S 32 Cl 35 5 Br 80 Na 23 Al 27 K 39 Fe 56 Cu 64 Ag 108 一 单项选择题 每题一 单项选择题 每题 4 4 分 共分 共 4040 分 分 1 居室装修用石材的放射性常用 22688Ra 作为标准 居里夫人 Marie Curie 因对 Ra 元素的研究两度获得诺贝尔奖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RaCl2的熔点比 CaCl2高 B Ra 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六周期 A 族 10 C 一个 22688Ra 原子中含有 138 个中子 D Ra OH 2是一种两性氢氧化物 2 下列离子中 电子数大于质子数且质子数大于中子数的是 A D3O B Li C OD D OH 3 最近 意大利科学家使用普通氧分子和带正电荷的氧离子制造出了由 4 个氧原子 构成的氧分子 并用质谱仪探测到了它存在的证据 若该氧分子具有空间对称结构 下列关于该氧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是一种新的氧化物 B 不可能含有极性键 C 是氧元素的一种同位素 D 是臭氧的同分异构体 4 下列原子或离子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不属于基态排布的是 A N 1s22s22p3 B S2 1s22s22p63s23p6 C Na 1s22s22p53s2 D Si 1s22s22p63s23p2 5 有四种氯化物 它们的通式为 XCl2 其中最可能是第 IIA 族元素的氯化物是 A 白色固体 熔点低 完全溶于水 得到一种无色中性溶液 此溶液导电性差 B 绿色固体 熔点高 易被氧化 得到一种蓝绿色溶液 此溶液具有良好的导电性 C 白色固体 极易升华 如与水接触 可慢慢分解 D 白色固体 熔点较高 易溶于水 得无色中性溶液 此溶液具有良好的导电性 6 气态中性基态原子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发生如下变化 吸收能量最多的是 A 1s22s22p63s23p2 1s22s22p63s23p1 B 1s22s22p63s23p3 1s22s22p63s23p2 C 1s22s22p63s23p4 1s22s22p63s23p3 D 1s22s22p63s23p64s24p2 1s22s22p63s23p64s24p1 7 等物质的量的主族金属 A B C 分别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 所得氢气的体积依次 为 VA VB VC 已知 VB 2VC VA VB VC 则在 C 的生成物中 该金属元素的化合价为 A 1 B 2 C 3 D 4 8 元素周期表中 A 族元素有 R 和 R 两种同位素 R 和 R 的原子量分别为 a 和 b R 元素中 R 和 R 原子的百分组成分别为 x 和 y 则 R 元素的碳酸盐的式 量是 A 2 ax by 60 B ax by 60 C ax by 2 60 D ay bx 60 11 9 下列具有特殊性能的材料中 由主族元素和副族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是 A 半导体材料砷化镓B 吸氢材料镧镍合金 C 透明陶瓷材料硒化锌D 超导材料 K3C60 10 X 和 Y 属短周期元素 X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一半 Y 位于 X 的前一周期 且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 则 X 和 Y 所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能为 A XYB XY2C XY3D X2Y3 二 不定项选择题二 不定项选择题 每小题每小题 5 5 分分 共共 2525 分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只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 11 A B 都是短周期元素 原子半径 B A 它们可形成化合物 AB2 由此可以得出 的正确判断是 A 原子序数 A BB A 和 B 可能在同一主族 C A 可能在第 2 周期 A 族D A 肯定是金属元素 12 下列是几种原子的基态电子排布 电负性最大的原子是 A 1s22s22p4 B 1s22s22p63s23p3 C 1s22s22p63s23p2 C 1s22s22p63s23p64s2 13 下列关于砷 As 元素的叙述中 正确的是 A 在 AsCl3分子中 砷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 8 B Na3AsO4溶液的 pH 大于 7 C 砷的氢化物的化学式为 AsH3 它是一种强氧化剂 D 砷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74 92 由此可知砷原子核内有 42 个中子 14 据酸碱质子理论 凡是能给出质子的分子或离子都是酸 凡是能给合质子的分 子或离子都是碱 按照这种理论下列物质既属于酸又属于碱的是 A NaCl B H2O C NaHCO3 D Al2O3 15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原子及其离子的核外电子层数等于该元素所在的周期数 B 元素周期表中从 B 族到 B 族 10 个纵行的元素都是金属元素 C 除氦外的稀有气体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都是 8 D 同一元素的各种同位素的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均相同 一 二选择题 共一 二选择题 共 6565 分 分 123456789101112131415 12 三 填空题 每空三 填空题 每空 3 3 分 共分 共 6969 分 分 16 1994 年度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为研究臭氧作出特殊贡献的化学家 能吸收有害 紫外线 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空间 分子的结构如图 5 呈 V 型 键角 116 5 三个原子以一个 O 原子为中心 与另外两个 O 原子分别构成一个非极性共价键 中 间 O 原子提供 2 个电子 旁边两个 O 原子各提供 1 个电子 构成一个特殊的化学键 三个 O 原子均等地享有这 4 个电子 请回答 图 5 的分子结构 1 臭氧与氧气的关系是 2 选出下列分子与 分子的结构最相似的的是 3 分子中某原子有 1 对没有跟其他原子共用的价电子叫孤对电子 那么 分子 有 对孤对电子 4 分子是否为极性分子 是或否 5 与 间的转化是否为氧化还原反应 若否 请回答 A 小题 若是 请回答 B 小题 具有强氧化性 它能氧化 为 而 不能 试配平 在催化剂作用下生成 1 转移电子数 17 已知元素的某种性质 X 和原子半径 金属性 非金属性等一样 也是元素的 一种基本性质 下面给出 13 种元素的 X 的数值 元素AlBBeCClFLi X 的数值1 52 01 52 52 84 01 0 元素MgNaOPSSi X 的数值1 20 93 52 12 51 7 13 试结合元素周期律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 经验规律告诉我们 当形成化学键的两原子相应元素的 X 差值大于 1 7 时 所形 成的一般为离子键 当小于 1 7 时 一般为共价键 试推断 AlBr3中的化学键类型是 2 根据上表给出的数据 简述主族元素的 X 的数值大小与元素的金属性或非金属性 强弱之间的关系 简述第二周期元素 除惰性气体外 的 X 的数值大小与原子半径之间的关系 3 请你预测 Br 与 I 元素的 X 数值的大小关系 4 某有机化合物分子中含有 S N 键 你认为该共用电子对偏向于 原子 填 元素符号 18 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表中所列的字母分别代表某一化学元素 1 下列 填写编号 组元素的单质可能都是电的良导体 a c h b g k c h 1 d e f 2 如果给核外电子足够的能量 这些电子便会摆脱原子核的束缚而离去 核外 电子离开该原子或离子所需要的能量主要受两大因素的影响 1 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吸引力 2 形成稳定结构的倾向 下表是一些气态原子失去核外不同电子所需的能量 kJ mol 1 锂XY 失去第一个电子519502580 失去第二个电子729645701820 失去第三个电子1179969202750 失去第四个电子955011600 14 通过上述信息和表中的数据分析为什么锂原子失去核外第二个电子时所需的能 量要远远大于失去第一个电子所需的能量 表中 X 可能为以上 13 种元素中的 填写字母 元素 用元素符号表示 X 和 j 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 Y 是周期表中 族元素 以上 13 种元素中 填写字母 元素原子失去核外第一个电子需要的 能量最多 19 不同元素的气态原子失去最外层一个电子所需要的能量 设其为 E 如下图所 示 试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分析图中曲线的变化特点 并回答下列问题 1 同主族内不同元素的E值变化的特点是 各主族中E值的这种变化特点体现了元素性质的 变化规律 2 同周期内 随原子序数增大 E值增大 但个别元素的E值出现反常现象 试预测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 填写编号 多选倒扣 E 砷 E 硒 E 砷 E 硒 15 E 溴 E 硒 E 溴 E 硒 3 估计 1 mol 气态 Ca 原子失去最外层一个电子所需能量E值的范围 E 4 10 号元素E值较大的原因是 四 计算题 共四 计算题 共 1616 分 分 20 8 分 某核素ZAX 的氯化物 XCl21 11g 配成溶液后 需用 1mol L 的硝酸银溶液 20mL 才能把氯离子完全沉淀下来 试计算 1 X 的质量数 2 若 X 的核内中子数为 20 求 37gXCl2中所含质子的物质的量是多少 21 8 分 电解普通水和重水 12H2O 的混合物 通电一段时间后 两极共生成气体 18 5g 体积为 33 6L 标况下 求所生成的气体中氕和氘的原子个数比是多少 第二章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分子结构与性质 第一节第一节 共价键共价键 班级 学号 姓名 16 一 填空题 1 键的电子云的特征是 对称 键的电子云的特征是 对称 S 电子和 p 电子形成的共价键种类有 等 2 写出下列物质的电子式 H2 N2 HCl H2O BF3 NH3 3 用电子式表示下列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HCl NaBr MgF2 Na2S CO2 4 由表 可知 的键能为 k mol 它所表示的意义是 如果要使 mol 分解为 mol 原子 你认为是吸收 能量还是放出能量 能量数值 当两个原子形成共价键时 原 子轨道重叠的程度越大 共价键的键能 两原子核间的平均距离 键长 5 根据课本中有关键能的数据 计算下列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1 N2 g 3H2 g 2NH3 g H 2 2H2 g O2 g 2H2O g H 二 选择题 6 下列关于化学键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化学键是一种作用力 B 化学键可以是原子间作用力 也可以是离子间作用力 C 化学键存在于分子内部 D 化学键存在于分子之间 17 2 对 键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 键不属于共价键 是另一种化学键 B S S 键与 S P 键的对称性相同 C 分子中含有共价键 则至少含有一个 键 D 含有 键的化合物与只含 键的化合物的化学性质不同 8 下列物质中 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是 A I2 B BaCl2 C H2SO4 D NaOH 9 下列化合物中 属于离子化合物的是 A KNO3 B BeCl2 C KO2 D H2O2 10 下列分子中 两核间距最大 键能最小的是 2 r2 l2 2 11 下列说法中 错误的是 键长越长 化学键越牢固 成键原子间原子轨道重叠越多 共价键越牢固 对双原子分子来讲 键能越大 含有该键的分子越稳定 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化学键叫共价键 12 能够用键能解释的是 氮气的化学性质比氧气稳定 常温常压下 溴呈液体 碘为固体 稀有气体一般很难发生化学反应 硝酸易挥发 硫酸难挥发 18 13 与 3 互为等电子体的是 3 3 4 2 14 根据等电子原理 下列分子或离子与 42 有相似结构的是 l5 l4 3 5 第二节第二节 分子的立体结构分子的立体结构 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 一 填空题 1 填写下表中各分子或离子的中心原子的孤对电子对数及结合的原子数 据此应用 VSEPR 理论判断各分子或离子的构型 化学式 中心原子含有孤对 电子对数 中心原子结合的原 子数 空间构型 H2S NH2 BF3 CHCl3 SiF4 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就是分子中孤对电子与键合电子在三维空间中互相排斥 达到 尽可能对称的图像 若中心原子周围的原子数与孤对电子对数之和分别为 2 3 4 则 VSEPR 理想模型分别是 形 形 形 由 于孤对电子对成键电子的斥力影响较大 所以含有孤对电子对的分子中键角比理想 模型的键角要小一些 举例说明 如 2 写出你所知道的分子具有以下形状的物质的化学式 并指出它们分子中的键角分 别是多少 19 1 直线形 2 平面三角形 3 三角锥形 4 正四面体 3 为了解释和预测分子的空间构型 科学家在归纳了许多已知的分子空间构型的基 础上 提出了一种十分简单的理论模型 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 这种模型把分子 分成两类 一类是 另一类是 BF3和 NF3都是四个原子的分子 BF3的中心原子是 NF3的中心原子是 BF3分子的立体构型是平面三角形 而 NF3分子的立体构型是三角锥形的原因是 4 用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推测下列分子或离子的空间构型 BeCl2 SCl2 SO32 SF6 二 选择题 5 下列物质中 分子的立体结构与水分子相似的是 A CO2 B H2S C PCl3 D SiCl4 6 下列分子的立体结构 其中属于直线型分子的是 A H2O B CO2 C C2H2 D P4 7 下列分子中 各原子均处于同一平面上的是 A NH3 B CCl4 C H2O D CH2O 8 下列分子的结构中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不都满足 8 电子稳定结构的是 A CO2 B PCl3 C CCl4 D NO2 9 下列分子或离子的中心原子 带有一对孤对电子的是 20 A XeO4 B BeCl2 C CH4 D PCl3 10 下列分子的 VSEPR 模型与分子立体结构模型一致的是 A NH3 B CCl4 C H2O D PCl3 第二节第二节 分子的立体结构分子的立体结构 杂化轨道理论 配合物理论 班级 学号 姓名 一 填空题 1 在形成多原子分子的过程中 中心原子的若干能量相近的原子轨道重新组合 形成一组新的轨道 这个过程叫做轨道的杂化 产生的新轨道叫杂化轨道 以 CH4为 例 杂化轨道的要点是 当碳原子与 4 个氢原子形成甲烷时 碳原子的 2S 轨道和 2P 轨道会发生混杂 混杂时保持 不变 却得到 个相同的轨道 夹 角 称为 杂化轨道 2 分析 归纳 总结多原子分子立体结构的判断规律 完成下表 化学式 中心原子孤对电 子对数 杂化轨道数杂化轨道类型分子结构 CH4 21 C2H4 BF3 CH2O C2H2 3 ClO ClO2 ClO3 ClO 4 中 Cl 都是以 sp3杂化轨道与 O 原子成键的 试推测下 列微粒的立体结构 微粒微粒ClO ClO2 ClO3 ClO4 立体结构立体结构 4 根据杂化轨道理论 请预测下列分子或离子的几何构型 CO2 CO32 H2S PH3 5 通常把 称为配位化合 物 简称配合物 配位键是指共用电子对由一个原子单方向提供给另一原子共用所 形成的共价键 表示为 A B 其中 A 是指 B 是指 6 向盛有硫酸铜水溶液的试管里逐滴加入氨水 现象是 写出有关反应的离子 方程式 若加入极性较小的乙醇溶剂 将析出 晶体 在 Cu NH3 4 2 离子中 给出孤对电子 提供空轨道 7 锌和铝都是活泼金属 其氢氧化物既能溶于强酸 又能溶于强碱 但是氢氧化铝 不溶于氨水 而氢氧化锌能溶于氨水 生成 Zn NH3 42 回答下列问题 22 1 单质铝溶于氢氧化钠溶液后 溶液中铝元素的存在形式为 用化学式表示 2 写出锌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 下列各组中的两种溶液 用相互滴加的实验方法即可鉴别的是 硫酸铝和氢氧化钠 硫酸铝和氨水 硫酸锌和氢氧化钠 硫酸锌和 氨水 4 写出可溶性铝盐与氨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试解释在实验室不适宜用可溶性锌盐与氨水反应制备氢氧化锌的原因 二 选择题 8 下列分子中心原子是 sp2杂化的是 A PBr3 B CH4 C BF3 D H2O 9 关于原子轨道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凡是中心原子采取 sp3杂化轨道成键的分子其几何构型都是正四面体 B CH4分子中的 sp3杂化轨道是由 4 个 H 原子的 1s 轨道和 C 原子的 2p 轨道混合 起来而形成的 C sp3杂化轨道是由同一个原子中能量相近的 s 轨道和 p 轨道混合起来形成的一 组能量相近的新轨道 D 凡 AB3型的共价化合物 其中中心原子 A 均采用 sp3杂化轨道成键 10 用 Pauling 的杂化轨道理论解释甲烷分子的四面体结构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C 原子的四个杂化轨道的能量一样 B C 原子的 sp3杂化轨道之间夹角一样 C C 原子的 4 个价电子分别占据 4 个 sp3杂化轨道 23 D C 原子有 1 个 sp3杂化轨道由孤对电子占据 11 下列对 sp3 sp2 sp 杂化轨道的夹角的比较 得出结论正确的是 A sp 杂化轨道的夹角最大 B sp2杂化轨道的夹角最大 C sp3杂化轨道的夹角最大 D sp3 sp2 sp 杂化轨道的夹角相等 12 乙烯分子中含有 4 个 C H 和 1 个 C C 双键 6 个原子在同一平面上 下列关于 乙烯分子的成键情况分析正确的是 A 每个 C 原子的 2s 轨道与 2p 轨道杂化 形成两个 sp 杂化轨道 B 每个 C 原子的 1 个 2s 轨道与 2 个 2p 轨道杂化 形成 3 个 sp2杂化轨道 C 每个 C 原子的 2s 轨道与 3 个 2p 轨道杂化 形成 4 个 sp3杂化轨道 D 每个 C 原子的 3 个价电子占据 3 个杂化轨道 1 个价电子占据 1 个 2p 轨道 13 铵根离子中存在的化学键类型按离子键 共价键和配位键分类 应含有 A 离子键和共价键 B 离子键和配位键 C 配位键和共价键 D 离子键 14 下列属于配合物的是 A Ag NH3 2 Cl B Na2CO3 10H2O C CuSO4 5H2O D Co NH3 6Cl3 15 下列分子或离子中 能提供孤对电子与某些金属离子形成配位键的是 H2O NH3 F CN CO 24 A B C D 16 配合物在许多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以 Mg2 为中心的大环配合物叶绿素能催化光合作用 B Fe2 的卟啉配合物是输送 O2的血红素 C Ag NH3 2 是化学镀银的有效成分 D 向溶液中逐滴加入氨水 可除去硫酸锌溶液中的 Cu2 17 下列微粒 H3O NH4 CH3COO NH3 CH4中含有配位键的是 A B C D 三 简答题 18 为什么 H2O 分子的键角既不是 90 也不是 109 28 而是 104 5 19 逐一分析乙烯 乙炔 苯 甲醛分子中的 键的形成方式 20 氯化铜浓溶液浓呈绿色 硫酸铜水溶液呈蓝色 在水溶液中铜离子可以与氯离 子或水分子形成配离 试解释 在氯化铜浓溶液中不断加水稀释 随着浓度的减小 氯化铜溶液的颜色会由绿色到蓝绿色 最后到淡蓝色 第三节第三节 分子的性质分子的性质 25 班级 学号 姓名 一 填空题 1 完成表格中各项内容 分子共价键的极性 分子中正负 电荷中心 结论举例 同核双原子分 子 异核双原子分 子 分子中各键的 向量和为零异核多原子分 子分子中各键的 向量和不为零 2 根据下列要求 各用电子式表示一实例 1 只含有极性键并有一对孤对电子的分子 2 只含有离子键 极性共价键的物质 3 只含有极性共价键 常温下为液态的非极性分子 3 二氯乙烯的同分异构体有非极性分子和极性分子两种 其中属于极性分子的结构 简式是 属于非极性分子的结构简式是 二 选择题 4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共价化合物中不可能含有离子键 B 有共价键的化合物 不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26 C 离子化合物中可能存在共价键 D 原子以极性键结合的分子 肯定是极性分子 5 以极性键结合的多原子分子 分子是否有极性取决于分子的空间构型 下列分子 属极性分子的是 A H2O B CO2 C BCl3 D NH3 6 下列各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 8 电子稳定结构且共用电子对发生偏移的是 A BeCl2 B PCl3 C PCl5 D N2 7 分子有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之分 下列对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的认识正确的 是 A 只含非极性键的分子一定是非极性分子 B 含有极性键的分子一定是极性分子 C 非极性分子一定含有非极性键 D 极性分子一定含有极性键 8 你认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氢键存在于分子之间 不存在于分子之内 B 对于组成和结构相似的分子 其范德华力随着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而增大 C NH3极易溶于水而 CH4难溶于水的原因只是 NH3是极性分子 CH4是非极性分子 D 冰熔化时只破坏分子间作用力 9 沸腾时只需克服范德华力的液体物质是 A 水 B 酒精 C 溴 D 水银 10 下列物质中分子间能形成氢键的是 27 A N2 B HBr C NH3 D H2S 11 把下列液体分别装在酸式滴定管中 并使其以细流流下 当用带有静点的玻璃 棒接近液体细流时 细流可能发生偏转的是 A 四氯化碳 B 乙醇 C 二硫化碳 D 苯 12 根据 相似相溶 规律 你认为下列物质在水中溶解度较大的是 A 乙烯 B 二氧化碳 C 二氧化硫 D 氢气 13 下列氯元素含氧酸酸性最强的是 HClO HClO2 HClO3 HClO4 14 下列物质中溶解度最小的是 A LiF B NaF C KF D CsF 15 右图中每条折线表示周期表 A A 中的某一族元素氢化物的沸点变化 每个 小黑点代表一种氢化物 其中 a 点代表的是 A H2S B HCl C PH3 D SiH4 16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28 A NH3是极性分子 分子中 N 原子处在 3 个 H 原子所组成的三角形的中心 B CCl4是非极性分子 分子中 C 原子处在 4 个 Cl 原子所组成的正方形的中心 C H2O 是极性分子 分子中 O 原子不处在 2 个 H 原子所连成的直线的中央 D CO2是非极性分子 分子中 C 原子不处在 2 个 O 原子所连成的直线的中央 三 简答题 17 已知化合物 B4F4中每个硼原子结合一个氟原子 且任意两个硼原子间的距离相 等 试画出 B4F4的空间构型 并分析该分子的极性 18 乙醇 C2H5OH 和二甲醚 CH3OCH3 的化学组成均为 C2H6O 但乙醇的沸点为 78 5 而二甲醚的沸点为 23 为何原因 19 你认为水的哪些物理性质与氢键有关 29 第二章第二章 分子结构与性质分子结构与性质 单元测试单元测试 班级 姓名 学号 得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Al 27 Cl 35 5 Fe 56 Cu 64 Zn 65 一 选择题选择题 本题包括本题包括 8 8 小题 每小题小题 每小题 4 4 分 共分 共 3232 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 意意 1 有关乙炔分子中的化学键描述不正确的是 A 两个碳原子采用 sp 杂化方式 B 两个碳原子采用 sp2杂化方式 C 每个碳原子都有两个未杂化的 2p 轨道形成 键 D 两个碳原子形成两个 键 2 膦 PH3 又称磷化氢 在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有大蒜臭味的有毒气体 电石气的杂 质中常含有磷化氢 它的分子构型是三角锥形 以下关于 PH3的叙述正确的是 A PH3分子中有未成键的孤对电子 B PH3是非极性分子 30 C PH3是一种强氧化剂 D PH3分子的 P H 键是非极性键 3 下列物质中 难溶于 CCl4的是 A 碘单质 B 水 C 苯 D 甲烷 4 用带静电的有机玻璃棒靠近下列液体的细流 细流发生偏转的是 A 苯 B 二硫化碳 C 氯水 D 四氯化碳 5 碘单质在水溶液中溶解度很小 但在 CCl4中溶解度很大 这是因为 A CCl4与 I2分子量相差较小 而 H2O 与 I2分子量相差较大 B CCl4与 I2都是直线型分子 而 H2O 不是直线型分子 C CCl4和 I2都不含氢元素 而 H2O 中含有氢元素 D CCl4和 I2都是非极性分子 而 H2O 是极性分子 6 下列分子或离子中 含有孤对电子的是 A H2O B CH4 C SiH4 D NH4 7 氨气分子空间构型是三角锥形 而甲烷是正四面体形 这是因为 A 两种分子的中心原子杂化轨道类型不同 NH3为 sp2型杂化 而 CH4是 sp3型杂化 B NH3分子中 N 原子形成三个杂化轨道 CH4分子中 C 原子形成 4 个杂化轨道 C NH3分子中有一对未成键的孤对电子 它对成键电子的排斥作用较强 D 氨气分子是极性分子而甲烷是非极性分子 8 在乙烯分子中有 5 个 键 一个 键 它们分别是 A sp2杂化轨道形成 键 未杂化的 2p 轨道形成 键 B sp2杂化轨道形成 键 未杂化的 2p 轨道形成 键 C C H 之间是 sp2形成的 键 C C 之间是未参加杂化的 2p 轨道形成的 键 D C C 之间是 sp2形成的 键 C H 之间是未参加杂化的 2p 轨道形成的 键 二 选择题二 选择题 本题包括本题包括 1010 小题 每小题小题 每小题 4 4 分 共分 共 4040 分 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分 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 题意 题意 9 最近 中国科大的科学家们将 C60分子组装在一单层分子膜表面 在 268 时冻 31 结分子的热振荡 并利用扫描隧道显微镜首次 拍摄 到能清楚分辨碳原子间单 双键的分子图像 下列化合物分子中一定既含单键又含双键的是 A CO2 B C2H4O C COCl2 D H2O2 10 下列化学式中 能真实表示物质的分子组成的是 CuSO4 CS2 Ar CsCl 11 有关苯分子中的化学键描述正确的是 A 每个碳原子的 sp2杂化轨道中的其中一个形成大 键 B 每个碳原子的未参加杂化的 2p 轨道形成大 键 碳原子的三个 sp2杂化轨道与其它形成三个 键 碳原子的未参加杂化的 2p 轨道与其它形成 键 12 下列各组分子中 都属于含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的是 A CO2 H2S B C2H4 CH4 C C60 C2H4 NH3 HCl 13 氯化硼的熔点为 107 沸点为 12 5 在其分子中键与键之间的夹角为 120o 它能水解 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氯化硼液态时能导电而固态时不导电 氯化硼加到水中使溶液的 pH 升高 氯化硼分子呈正三角形 属非极性分子 氯化硼遇水蒸气会产生白雾 14 三氯化磷分子的空间构型是三角锥形而不是平面正三角形 下列关于三氯化磷 分子空间构型理由的叙述 不正确的是 A PCl3分子中三个共价键的键长 键角都相等 B PCl3分子中的 P Cl 键属于极性共价键 C PCl3分子中三个共价键键能 键角均相等 D PCl3是非极性分子 15 实验测得 BeCl2为共价化合物 两个 Be Cl 键间的夹角为 180 由此可见 BeCl2属于 由极性键构成的极性分子 由极性键构成的非极性分子 由非极性键构成的极性分子 由非极性键构成的非极性分子 32 16 关于氢键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每一个水分子内含有两个氢键 冰 水和水蒸气中都存在氢键 C DNA中的碱基互补配对是通过氢键来实现的 D H2O是一种非常稳定的化合物 这是由于氢键所致 17 下列分子或离子中不能跟质子结合的是 NH3 B H2O C Ca2 D NH4 18 据权威刊物报道 1996 年科学家在宇宙中发现 H3分子 甲 乙 丙 丁四位学 生对此报道的认识正确的是 A 甲认为上述发现绝对不可能 因为 H3分子违背了共价键理论 B 乙认为宇宙中还可能存在另一种氢单质 因为氢元素有三种同位素必然有三种同 素异形体 C 丙认为 H3分子实质上是 H2分子与 H 以特殊共价键结合的产物 应写成 H3 D 丁认为如果上述的发现存在 则证明传统的价键理论有一定的局限性有待继续发 展 题号123456789 答案 题号101112131415161718 答案 三三 本本题题包包括括6 6 小小题题 共共6 64 4 分分 19 6 分 2003 年 10 月 16 日 神舟五号 飞船成功发射 实现了中华民族的飞天 梦想 运送飞船的火箭燃料除液态双氧水外 还有另一种液态氮氢化合物 已知该化合物 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12 5 相对分子质量为 32 结构分析发现该分子结构中只 有单键 1 该氮氢化合物的电子式为 2 若该物质与液态双氧水恰好完全反应 产生两种无毒又不污染环境的气态物质 33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 NH3分子中的 N 原子有一对孤对电子 能发生反应 NH3 HCl NH4Cl 试写出上 述氮氢化合物通入足量盐酸时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0 20 分 将几种分子晶体在水和四氯化碳中的溶解情况填入下表 表 2 A 1 蔗糖磷酸碘萘 水 四氯化碳 其原因是 21 12 分 溴化碘 IBr 的化学性质类似于卤素单质 试回答下列问题 1 溴化碘的电子式是 它是由 键形成的 分 子 2 溴化碘和水反应生成了一种三原子分子 该分子的电子式为 22 4 分 试用杂化轨道理论分析为什么 BF3的空间构型是平面三角形 而 NF3是 三角锥形的 23 10 分 A B C 均为短周期元素 可形成 A2C 和 BC2两种化合物 A B C 的原 子序数依次递增 A 原子的 K 层的电子数目只有一个 B 位于 A 的下一周期 它的最 外层电子数比 K 层多 2 个 而 C 原子核外的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电子数少 2 个 1 它们的元素符号分别为 A B C 34 2 BC2是由 键组成的 填 极性 或 非极性 分子 24 12 分 PtCl2 NH3 2可以形成两种固体 一种为淡黄色 在水中的溶解度小 另一种为黄绿色 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大 请回答下列问题 PtCl2 NH3 2是平面正方形结构 还是四面体结构 请在以下空格内画出这两种固体分子的几何构型图 淡黄色固体 黄绿色固体 淡黄色固体物质是由 分子组成 黄绿色固体物质是由 分子组成 填 极性分子 或 非极性分子 黄绿色固体在水中溶解度比淡黄色固体大 原因是 四 四 本本题题包包括括2 2 小小题题 共共1 14 4 分分 25 5 分 笑气 N2O 是人类最早应用于医疗的麻醉剂之一 有关理论认为 N2O 与 CO2分子具有相似的结构 包括电子式 又已知 N2O 分子中氧原子只与一个氮原子 相连 则 N2O 的电子式可表示为 由此可知它 填 含有 或 不含 非极性键 26 9 分 氮可以形成多种离子 如 N3 NH2 N3 NH4 N2H5 N2H62 等 已知 N2H5 与 N2H62 是由中性分子结合质子形成的 类似于 NH4 因此有类似于 NH4 的性质 写出 N2H62 在碱性溶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NH2 的电子式为 N3 有 个电子 写出二种由多个原子组成的含有与 N3 电子数相同的物质的化学式 35 等电子数的微粒往往具有相似的结构 试预测 N3 的构型 据报道 美国科学家卡尔 克里斯特于 1998 年 11 月合成了一种名为 N5 的物质 由于其具有极强的爆炸性 又称为 盐粒炸弹 迄今为止 人们对它的结构尚不 清楚 只知道 N5 实际上是带正电荷的分子碎片 其结构是对称的 5 个 N 排成 V 形 如果 5 个 N 结合后都达到 8 电子结构 且含有 2 个 N N 键 则 N5 分子碎片 所带电荷是 第三章第三章 晶体结构与性质晶体结构与性质 第一节第一节 晶体的常识晶体的常识 班级 学号 姓名 一 填空题 1 晶体的自范性是指 2 晶体形成的一段途径 1 2 3 3 晶体的特点 36 1 2 3 4 晶体可以看作是数量巨大的晶胞 无隙并置 而成 所谓 无隙 是指 所谓 并置 是指 5 晶胞只是晶体微观空间里的一个基本单元 晶胞的顶角原子是 个晶胞共 用的 晶胞棱上的原子是 个晶胞共用的 晶胞面上的原子是 个晶胞 共用的 6 现有甲 乙 丙 丁四种晶胞 如图 2 8 所示 可推知 甲晶体中 A 与 B 的离 子个数比为 乙晶体的化学式为 丙晶体的化学式为 丁 晶体的化学式为 二 选择题 7 下列关于晶体与非晶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晶体一定比非晶体的熔点高 B 晶体有自范性但排列无序 C 非晶体无自范性而且排列无序 D 固体 SiO2一定是晶体 8 区别晶体与非晶体最可靠的科学方法是 A 熔沸点 B 硬度 C 颜色 D x 射线衍射实验 9 下列不属于晶体的特点是 37 A 一定有固定的几何外形 B 一定有各向异性 C 一定有固定的熔点 D 一定是无色透明的固体 10 下列过程可以得到晶体的有 A 对 NaCl 饱和溶液降温 所得到的固体 B 气态 H2O 冷却为液态 然后再冷却成的固态 C 熔融的 KNO3冷却后所得的固体 D 将液态的玻璃冷却成所得到的固体 11 晶体具有各向异性 如蓝晶石 Al2O3 SiO2 在不同方向上的硬度不同 又如 石墨在与层垂直的方向上的导电率与层平行的方向上的导电率 1 104 晶体的各向 异性主要表现在是 硬度 导热性 导电性 光学性质 A B C D 12 最近发现一种由钛 Ti 原子和碳原子构成的气态团簇分子分子 分子模型如图所 示 其中圆圈表示钛原子 黑点表示碳原子 则它的化学式为 A TiC B 1413C Ti C 74C Ti D 1314C Ti 第二节第二节 分子晶体与原子晶体分子晶体与原子晶体 一 填空题 1 比较两类晶体的主要特征 类型 分子晶体原子晶体 38 比较 构成晶体微粒 形成晶体作用力 熔沸点 硬度 导电性 延展性 物 理 性 质 溶解性 典型实例P4 干冰 硫金刚石 二氧化硅 2 短周期元素 K Y Z 在周期表中位置关系如图 X Y Z 1 x 元素的单质分子式是 若 x 核内中子数和质子数相等 x 单质的摩尔 质量为 单质是 晶体 2 z 单质的晶体类型属于 Z 的氢化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