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专用)2013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专项训练(十二) 默写+古代诗歌阅读+文言文阅读配套作业(解析版)_第1页
(福建专用)2013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专项训练(十二) 默写+古代诗歌阅读+文言文阅读配套作业(解析版)_第2页
(福建专用)2013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专项训练(十二) 默写+古代诗歌阅读+文言文阅读配套作业(解析版)_第3页
(福建专用)2013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专项训练(十二) 默写+古代诗歌阅读+文言文阅读配套作业(解析版)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专项训练专项训练 十二十二 默写 古代诗歌阅读 文言文阅读默写 古代诗歌阅读 文言文阅读 一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6 分 1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空缺的部分 1 总角之宴 诗经 2 此中有真意 陶渊明 饮酒 其五 3 是日也 天朗气清 王羲之 兰亭集序 4 郁郁青青 范仲淹 岳阳楼记 5 浩荡离愁白日斜 龚自珍 己亥杂诗 6 斯是陋室 刘禹锡 陋室铭 二 古代诗歌阅读 6 分 2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 回答后面的问题 古从军行 李 颀 白日登山望烽火 黄昏饮马傍交河 行人刁斗 风沙暗 公主琵琶 幽怨多 野云万里无城郭 雨雪纷纷连大漠 胡雁哀鸣夜夜飞 胡儿眼泪双双落 闻道玉门犹被遮 应将性命逐轻车 年年战骨埋荒外 空见蒲桃 入汉家 注 从军行 是乐府古题 此诗写当代之事 由于怕触犯忌讳 所以题目加上一 个 古 字 刁斗 古代军中铜制炊具 白天用以煮饭 晚上敲击代替更柝 公主琵琶 指汉朝公主远嫁乌孙国时所弹的琵琶曲调 蒲桃 即葡萄 汉武帝时 为了求天马 即今 阿拉伯马 开通西域 便乱启战端 当时随天马入中国的还有 蒲桃 和 苜宿 的种子 1 野云万里无城郭 胡儿眼泪双双落 这四句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 请赏析 3 分 答 2 年年战骨埋荒外 空见蒲桃入汉家 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请赏析 3 分 答 三 文言文阅读 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 3 6 题 苏廷评 行状 苏 轼 公讳序 字仲先 眉州眉山人 公幼疏达不羁 读书 略知其大义 即弃去 谦而好施 急人患难 甚于为己 衣食稍有余 辄费用 或以予人 立尽 以此穷困厄于饥寒者数矣 然终不悔 旋复有余 则曰 吾固知此不能果困人也 益不复爱惜 凶年鬻其田以济饥 者 既丰 人将偿之 公曰 吾固自有以鬻之 非尔故也 人不问知与不知 径与欢笑 造极 输发府藏 小人或侮欺之 公卒不惩 人亦莫能测也 李顺反 攻围眉州 公年二十有二 日操兵乘城 会皇考病没 而贼围愈急 居人相视 涕泣 无复生意 而公独治丧执礼 尽哀如平日 太夫人忧甚 公强施施解之曰 朝廷终 不弃 蜀贼行破矣 庆历中 始有诏州郡立学 士欢言 朝廷且以此取人 争愿效职学中 公笑曰 此好 2 事 卿相以为美观耳 戒子孙 无与人争入学 郡吏素暴苛 缘是大扰 公作诗并讥之 庆历七年五月十一日终于家 享年七十有五 闻之 自五代崩乱 蜀之学者衰少 又皆怀慕亲戚乡党 不肯出仕 公始命其子涣就学 所以劝导成就者 无所不至 及涣以进士得官西归 父老纵观以为荣 教其子孙者皆法苏氏 自是眉之学者 日益至千余人 然轼之先人少时独不学 已壮 犹不知书 公未尝问 或以 为言 公不答 久之 曰 吾儿当忧其不学耶 既而 果自愤发力学 卒显于世 公之精识远量 施于家 闻于乡闾者如此 公之无传 非独其僻远自放终身 亦其子孙 不以告人之过也 故条录其始终行事大略 以告当世之君子 谨状 节选自 苏轼文集 卷十六 有删节 注 廷评 即廷尉平 又称廷平 苏序 苏轼之祖父 苏洵之父 一生都未踏入仕 途 苏轼在 行状 中称其为 苏廷评 估计是父因子贵 行状 古文体名 苏廷评事略 就是讲关于苏廷评这个人的一些逸事 3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 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日操兵乘城 乘 登 B 而公独治丧执礼 执礼 遵奉礼制 C 会皇考病没 没 通 殁 去世 D 所以劝导成就者 所以 的原因 4 下列句子中 全都能表现苏序有见识或有雅量的一组是 3 分 吾固知此不能果困人也 小人或侮欺之 公卒不惩 朝廷终不弃 蜀贼行破矣 此好事 卿相以为美观耳 公始命其子涣就学 果自愤发力学 卒显于世 A B C D 5 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苏序自幼性格豁达开朗 不拘礼法 他读书只求大体了解重要意旨就弃书而去 正 因如此 到了壮年之后还不能熟知诗书 B 苏序只要衣食上稍有盈余 就增加日常支出或者把它赠与他人 即使因为这样而使 自己在生活上屡次陷入困顿 他也始终不悔 C 苏序尽管身份卑微 但目光长远 为把儿子苏涣培养成才 他极尽劝导之能事 苏 涣的学有所成 深深地影响了眉州人的思想观念 D 苏序一生都没有功名 这与他的个性不无关系 苏轼为他写作这篇 行状 目的是 让当世君子借此了解苏序为人行事的大致情况 6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 分 1 人不问知与不知 径与欢笑造极 输发府藏 3 分 译文 2 郡吏素暴苛 缘是大扰 公作诗并讥之 3 分 译文 专项训练 十二 1 1 言笑晏晏 2 欲辨已忘言 3 惠风和畅 4 岸芷汀兰 5 吟鞭东指即天涯 6 惟 吾德馨 一处 1 分 错 漏 添字的该处不得分 3 2 答案 1 要点 作者通过 野云 雨雪 大漠 胡雁 胡儿泪 等意 象 从多方面刻画了边陲凄冷酷寒的环境 写尽了从军生活的艰苦 为下文抒情作了 铺垫 每点 1 分 答对三点得满分 2 示例一 这两句诗运用了对比的手法 年年 句写牺牲了无数人的性命 换 得的只有区区的蒲桃而已 如此对比 讥讽统治者的穷兵黩武 草菅人命 好大喜功 每点 1 分 示例二 这两句诗运用典故 诗人借用汉武帝为求区区蒲桃启战端的典故 讽刺 了当今统治者好大喜功 穷兵黩武 视人民生命如草芥的行径 每点 1 分 解析 第 1 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 命题方法借鉴了散文的考法 考生首先要判断 这四句诗主要是写景 然后再考虑写景在诗歌中的作用 联系散文中写景的内容和结构作用 就可以概括出这四句描写了胡地凄冷酷寒的环境 渲染了悲冷的氛围 为下文抒情作了铺垫 第 2 题考查艺术表现技巧 考题涉及的范围仅有尾联 考生容易失误的是把手法答成 借景抒情 其实诗中的 蒲桃 是物而不是景 而且由于没有对 蒲桃 进行具体描写 也不存在 景 或 物 的说法 回答本题时 考生应从诗人的情感 反对战争 不满朝 政出发 合理推断出其运用的手法主要是 对比 另外 考生还要注意 赏析 既要求 答出手法的具体运用 即将 战骨 与 蒲桃 对比 将 年年 与 空见 对比 还要答 出对表现情感 讥讽统治者 的作用 3 D 解析 本题考查文言词语 既考查了实词 也涉及虚词 所以 在文言中有两 种主要用法 一是表原因 常译为 的原因 二是表方式 常译为 用来 从 本题的语境看 所以 应指 公 督促子女学习的方式 因此应译为 用来 的方法 4 C 解析 解答本题时 首先应以人物为筛选标准 先排除不属于 苏序 所做之事 的句子 据此 可排除 此句表现的不是苏序 而是苏洵 其次 应以 有见识或有雅量 为标准 对其余句子进行筛选排除 其中 表现其为人洒脱 表现其遇事从容镇定 均不 合题干要求 5 A 解析 解答本题时 应注意将选项内容分别放回原文进行比对 以是否符合原文 作为主要的判断依据 A 项 到了壮年之后还不能熟知诗书 的人不是苏序 而是苏轼的父 亲苏洵 故 A 项错 6 答案 1 不管是了解的还是不了解的人 或 人不管是了解的还是不了解的 祖 父 都径自与他们谈笑且敞开心扉 相谈甚欢 语意通顺 1 分 补主语 1 分 输发府藏 1 分 2 郡中的官吏一向残暴苛刻 因为这个 百姓 受到严重侵扰 祖父 就 写诗来讥刺官 吏 语意通顺 1 分 素 1 分 缘是大扰 1 分 解析 文言文翻译一般可按三个步骤进行 一是结合上下文 读懂大意 二是圈定带 有特殊用法的文言实词 考虑其准确的翻译 三是适当关注虚词和文言句式 从本题看 第 1 句主要的难点是大意的理解 从上下文看 第一段讲述了苏序四件生活中的小事 都是 为了表现其 疏达不羁 的个性 因此 全句的大意应是讲述苏序与人交往时的真诚与不拘 礼仪 在读懂大意的基础上 应关注的实词有 知 了解 径 直接 造极 达到尽兴的地 步 输发 打开 抒发 府藏 内心 肺腑 应注意的句式主要是省略句 翻译时要补出 主语 苏序 第 2 句的难点主要是文言实词的准确翻译 应注意的实词主要有 素 一向 缘 因为 讥 讽刺 另外 还要注意根据语意 将 大扰 翻译成被动语态 参考译文 4 祖父 名序 字仲先 眉州眉山人 幼年时豁达开朗 不拘礼法 读书只求大体了解文 中的要旨 就放弃不读 他为人谦逊 乐善好施 急人所困 甚于对待自己 衣食稍微有了 结余 就增加日常开支 或者把财物施给他人 立即用完 因为这个多次在饥饿寒冷中过着 穷困的生活 然而始终不后悔 不久又有了盈余 就说 我本来知道这些终究不能困住人 或 使人受困 更加不再吝惜 钱财 灾荒之年 他 卖掉自己的田地来救济饥饿的人 丰收后 那些被救济的人准备偿还他 祖父说 我本来自己就有卖掉它的想法 并不是因 为你们的缘故啊 不管是了解的还是不了解的人 或 人不管是了解的还是不了解的 祖父 都径自 或 随性地 与他们谈笑 且敞开心扉 相谈甚欢 小人有时侮辱欺负他 祖 父始终没有惩治他们 人们也不能揣测他的心理 李顺叛乱 围攻眉州 祖父当年二十二岁 每天拿着兵器登上城楼 恰逢他的父亲病逝 叛贼围攻更加紧急 城里的居民彼此看着对方哭泣 没有再活下去的念头 可是祖父独自办 理丧事执守礼节 竭尽哀思就像平常一样 太夫人非常担忧 祖父打起精神慢慢宽慰她说 朝廷终究不会放弃我们 蜀州的叛贼将要被打败了 庆历年间 朝廷 才下诏在州郡设立学馆 读书人欢快地谈论 这件事 朝廷将根据这 个选拔人才 他们争着希望到学馆里尽职 或 学习 祖父笑着说 这是件好事 官员把 这个当成美观罢了 祖父告诫子孙 不要和别人争着进学馆读书 郡中的官吏一向残暴苛 刻 因为这个 百姓 受到严重的侵扰 祖父 就 写诗来讥刺官吏 庆历七年五月十一日在家中去世 享年七十五岁 我 听说 自从五代动乱以来 蜀州求学的人减少 又因都心中留恋家乡 不愿意出来 做官 祖父才让他的儿子苏涣到学馆读书 他用来劝导苏涣成才的方法 没有不用到的 等 到苏涣凭进士的身份得到官位回到家乡 眉州的百姓争相观看 把这作为荣耀的事 都效仿 苏氏的方法教导他们的子孙 从这以后 眉州求学的人 一天天的增加 增到千余人 然而 我的父亲小时候独独不愿学习 到了壮年以后 还不能熟知诗书 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