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癌IMRT_第1页
鼻咽癌IMRT_第2页
鼻咽癌IMRT_第3页
鼻咽癌IMRT_第4页
鼻咽癌IMR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鼻咽癌IMRT 林少俊,NPC IMRT 发展史,1999,Sultanem K(UCSF), ASTRO,35例(95.4 - )2000,Ping Xia (UCSF), IJROBP48 (2), IMRT技术比较2000, Sultanem K (UCSF), 35例(95.4 98.3),IJROBP48(3)2002, Lee N (UCSF),67例(95.4 00.10), IJROBP53(1)2004,Kam(HK),63 例(00.7 02.9), IJROBP60(5)2005, Wolden,74例(98.7 04.11), IJROBP XX(X),各中心鼻咽癌IMRT情况,英文疗效报道,中文疗效报道,IMRT优势,1. 整体照射避免重叠或漏照2. 同时满足不同靶区处方剂量要求3. 剂量分布与靶区的3D形状一致4. 提高放射治疗增益比物理效应、生物效应5. 提高肿瘤局部控制率、生存率6. 减轻放疗并发症,改善患者生存质量,IMRT局限性,肿瘤侵犯范围和重要靶区的不确定性,影响预后。剂量-反应参数不确定性,小体积大剂量和大体积小剂量照射的危害不明。分次剂量对CTV内正常组织的影响不明。计划靶体积的不确定性,每次之间和每次内的体位、解剖移位和变形。高度适形增加了漏照的风险,增大边界范围增加放射相关并发症的风险。计划优化、剂量计算、计划评估和治疗实施的不确定因素。,IMRT不足,增加边缘丢失的风险。 准直器漏射和照射时间延长导致全身照射剂量增加 。IMRT后10年放疗引起的恶性肿瘤的发生率增加1-1.75%。 定义GTV、CTV、PRV存在差异。 肿瘤迅速缓解和明显的体重丢失影响摆位重复性, 制作第二个计划的标准?最佳剂量分割,Florida大学6周疗程的最后2.5周每日2次照射,J Clin Oncol 24:2618-2623. 2006,鼻咽癌是IMRT最大受益者,1. 放射治疗是主要治疗手段。2. 肿瘤控制率与照射剂量高度相关。3. 解剖位置特殊,周围危及器官多,限制了剂量提高。4. 肿瘤形状不规则,难于得到满意的剂量分布。5. 头颈部固定好,摆位重复性好。6. 疗效好,易于提高生活质量。,一种或多种影象融合,计划优化,靶区和正常器官勾画,IMRT流程,摆位、放疗实施,剂量验证,计划评价,由临床医师、物理师、剂量员、技术员、影象专家等组成的团队共同完成,RTOG 0225 靶区定义 CTV-70: 包括MRI所见的GTV CTV-59.4:整个鼻咽腔、咽后淋巴结区域、斜坡、 颅底、翼腭窝、咽旁间隙、蝶窦底壁、鼻 腔上颌窦后1/3 GTV-n: 任何淋巴结超过1Cm或中心坏死。 CTV CTV 70 GTV CTV59.4 高危淋巴引流区 CTV50.4 低危淋巴引流区,RTOG 0225 关键器官勾画 关键器官:脑干、脊髓、视神经、视交叉、 腮腺、垂体、颞颌关节、中内耳、 皮肤、部分舌 、下颌骨、眼睛、 晶体、脑、声门。脊 髓:勾画扩边5mm脑干视交叉:勾画扩边1mm,RTOG 0225 危险器官限量,RTOG 0225 低级别危险器官限量,RTOG 0225 处方剂量规定,95%的PTV接受的最低吸收剂量 PTV接受105%的处方剂量的体积应110%的处方剂量,RTOG 0615,CTV56-59.4-P 整个鼻咽、斜坡前1/2到 2/3(斜坡累及者则整个斜坡),颅底,翼 窝,咽旁间隙,蝶窦下部(T3T4者整个蝶 窦),鼻腔和上颌窦的后翼腭窝),高危 者(T3T4,鼻咽巨大肿瘤侵犯顶壁)包括 海绵窦。 CTV56-59.4-P外界 至少在GTV-P以外10mm。,RTOG 0615,CTV56-59.4-N:均为双侧 A 颈上深(结合部、咽旁) b 二腹肌下,颈静脉二腹肌组, II组 c 中颈,III组 d 下颈锁骨上,IV组 e 颈后组,V组 f 咽后 g 颌下,I组* * CTV56-59.4- N的外界至少在GTV-N以外10mm。咽后淋巴结至少10mm以上,除非CTV位于颈部空气或骨骼中。,RTOG 0615,70Gy的等剂量面包绕至少95%的PTV 超过77Gy的PTV70小于20% 超过80.5Gy的PTV70小于5% 低于93%处方剂量的PTV不超过1%,RTOG 0615,PTV70: 2.12Gy, 33F PTV63: 1.9Gy, 33F PTV56-59.4:1.7-1.8Gy,33F PTV54: 1.64Gy, 33F 下颈切线: 50Gy/25F,GTV勾画:CT/MRI 图象融合,福建省肿瘤医院鼻咽癌IMRT现状,首诊NPC IMRT病例数,2003 3 例 2004 83 例 2005 123 例 2006 161 例 2007 186 例 2008.5 104 例,靶区勾画 GTV、CTV1 GTV: 临床或影像学检查发现的病变范围。 CTV1:GTV+5-10mm,包括整个鼻咽粘模(粘模下5mm),靶区勾画 GTV、CTV1 GTV: 临床或影像学检查发现的病变范围。 CTV1:GTV+5-10mm,包括整个鼻咽粘模(粘模下5mm),靶区勾画 CTV2范围:鼻咽腔、鼻腔后部、上颌窦后部、翼腭窝、部分后组筛窦、咽旁间隙、颅底、部分颈椎或斜坡前界:上颌窦后壁前5mm 后界:1/3颈椎或斜坡,头长肌未受累者 至颈椎前缘患侧颈静脉孔上界:部分后组筛窦,后鼻孔前5mm, 蝶窦底壁破裂孔、卵园孔 下界:颈2上缘,包括整个鼻咽腔。侧界:咽旁间隙,前方包括翼突区。 * 如病变超过以上结构则定义为 GTV+10mm,靶区勾画 CTV2范围:鼻咽腔、鼻腔后部、上颌窦后部、翼腭窝、部分后组筛窦、咽旁间隙、颅底、部分颈椎或斜坡前界:上颌窦后壁前5mm 后界:1/3颈椎或斜坡,头长肌未受累者 至颈椎前缘患侧颈静脉孔上界:部分后组筛窦,后鼻孔前5mm, 蝶窦底壁破裂孔、卵园孔 下界:颈2上缘,包括整个鼻咽腔。侧界:咽旁间隙,前方包括翼突区。 * 如病变超过以上结构则定义为 GTV+10mm,福建省肿瘤医院T3N1,福建省肿瘤医院T3N1,IMRT计划评估,根据确定的目标对优化结果作出评价,一般根据DVH评价。逐层查看等剂量线分布,存在某层靶区勾画太靠近感兴趣的解剖结构,造成放射损伤。注意处方等剂量线对靶区和计划靶区的包及,计划靶区边界与靶区靠近可能导致靶区的低剂量。关注热点和冷点,两者都可能导致靶区内和正常组织的损伤。,DVH,T4 鼻咽癌IMRT 1,处方剂量I:单个计划2003-2007,GTV-T、GTV-N 220cGy/次,6600cGy/30次 CTV-1 200cGy/次,6000cGy/30次 CTV-2、CTV-N 180cGy/次,5400cGy/30次,处方剂量II:T1-2单个计划 2007-,GTV-T、GTV-N 225cGy/次,6975cGy/31次 CTV-1 195cGy/次, 6045cGy/31次 CTV-2、CTV-N 180cGy/次, 5580cGy/31次,处方剂量II T3-4分2个计划,IMRT-1 GTV-T 225cGy/次, 6300cGy/28次 GTV-N 220cGy/次, 6160cGy/28次 CTV1 195cGy/次, 5460cGy/28次 CTV-2、CTV-N 180cGy/次,5040cGy/28次 IMRT-2 GTV-T 225cGy/次, 1125cGy/5次 GTV-N 220cGy/次, 1100cGy/5次 CTV-1 195cGy/次, 975cGy/5次,鼻咽癌IMRT结果,一般资料 2003.8 2006.12 有效病例323例(共326例,3例因治疗中断剔除) 男性248,女性75 中位年龄45(11-86) 中位随访29月(4-53),临床资料,临床资料,Histology(WHO) I II III 1 3 319 KPS 70 80 90 3 41 279 Staging(6th AJCC) I IIa IIb III IVa IVb 1 1 61 166 74 20,临床资料,化 疗:Taxol+DDP 或 5-Fu+DDP 诱导化疗267例(82.7%) 同步化疗46例(14.2% ) 辅助化疗62例(19.2%) 70例影象或病理残留患者Boost,IMRT/CRT/BRT,结 果,局部区域复发: 16例(5% ) 远 处 转 移: 26例(8%) 死亡27例(8.4%): 远处转移 16 局部失败 6 并 发 症 2 交通事故 1 其 他 2,结 果,急性放射反应,无因急性副反应中止治疗 RTOG/EORTC toxicity criteria * III度放射口腔粘膜炎: 89例(27.5%) * III度放射性皮炎: 15例(4.6%), * III度骨髓抑制: 19例(5.9%) * IV度骨髓抑制: 1例(0.3%),远期放射并发症:口干,Grade 3月 6月 12月 24月 0 - 0.7% 3.8% 5.4 % 1 5.1% 10.9% 32.3% 86.8% 2 94.9% 88.5% 63.8% 7.8% No 315 304 235 129,T分期不影响局控(P=0.38),N是DM的独立预后因素( p=0.008, HR 2.17, 95% CI 1.37-4.25 ),结 论,疗效理想,取得良好的局控 远处转移成为主要的失败原因 T分期不影响LC,N分期是DM、OS的预后因素 生存质量得到改善,晚期口干症状明显减轻 需要探讨综合治疗模式,减少DM,提高生存 远期疗效及对生存质量的影响需长期随访观察,调强放射治疗在初治鼻咽癌中的临床应用现状,照射技术 部分IMRT与全IMRT相比,靶区覆盖率相似,喉保护更好 剂量分布: 9野 7野 5野 处方剂量与实际平均、最大、最小剂量无相关性,从现有的 文献报道平均、最大、最小剂量无法建立剂量疗效关系 靶区放疗剂量:95%PTV所接受剂量更合理,冷热点的存在影响 最大、最小剂量,冷热点的位置比数量更重要 部分作者将SM直接整合到PTV,仅勾画CTV代替PTV,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2008,V71(2):140-148,照射剂量,对高危鼻咽区和淋巴引流区RT60-70Gy是可行的 Liu报道83例多因素分析,GTV剂量与疾病相关生存率相关 Kwong报道50例T3T4,95%GTV-75.5Gy, 95%CTV-72.9Gy Kam报道63例60-66Gy后局部推量,多因素分析局部推量是无 进展生存率的唯一预后因素,综合治疗,多个随机材料证实同步放化疗提高局部晚期NPC的LC、OS 66.7%(304/456)的晚期病例采用同步放化疗 新辅助化疗以减少计划制定期间的肿瘤体积增大,临床疗效,临床应用时间短,2-3年LC 90%以上 Lee报道4年无进展生存率91% 疗效提高的影响因素:影象技术进步、同期放化疗应用、放 疗技术的改进、局部推量的应用、早期诊断和诊断技术进步 导致的分期漂移(Stage migation) 目前无IMRT与常规放疗的随机对照研究,IMRT对疗效提高的 作用需进一步研究,失败模式,局部区域失败率3.7%,远处转移率11.9% 远处转移是主要失败原因: 局部区域21.8%,远处转移78.2% 高危淋巴引流区提高剂量是否降低复发有待探讨 肿瘤相关死亡: 远处转移 71.1% 局部未控-鼻咽大出血 15.6% 化放疗并发症-出血、感染 13.3%,生存质量,评价指标:吞咽进食,语言交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