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达AC-13配合比设计报告_第1页
通达AC-13配合比设计报告_第2页
通达AC-13配合比设计报告_第3页
通达AC-13配合比设计报告_第4页
通达AC-13配合比设计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4 页 控制编号 CCPF 500 13 报 告 编 号 2010SY B 0007 委托协议编号 zx20091012017 报告总页数 14 郑州黄河公铁两用桥上面层郑州黄河公铁两用桥上面层 AC 13 型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设计报告型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设计报告 通达料场 通达料场 0 7Mpa 委委托托单单位位 河 河南南省省中中原原高高速速公公路路股股份份有有限限公公司司中中原原 大大桥桥分分公公司司 重庆鹏方路面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二 O 一 O 年六月十九日 第 2 页 共 14 页 报 告 批 准 报 告 审 核 负责人及报告编写 参 加 人 员 注意事项 1 本报告涂改作废 2 本报告结果只对来样负责 3 本报告无试验 审核 批准人签字无效 地 址 重庆市巴南区桥南村 10 邮 编 400074 电 话 023 62400813 第 3 页 共 14 页 1 任务来源任务来源 重庆鹏方路面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受河南省中原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中原 大桥分公司委托 进行郑州黄河公铁两用桥沥青路面上面层 AC 13 型沥青混合料目标 配合比设计 2 依据主要技术规范 试验规程依据主要技术规范 试验规程 2 1 JTG D50 2006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 2 2 JTG F40 2004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2 3 JTJ 052 2000 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 2 4 JTG E42 2005 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 3 原材料性质分析原材料性质分析 郑州黄河公铁两用桥沥青路面上面层采用 AC 13 型沥青混合料 各原材料产地为 粗集料产地为河南省鹤壁市 细集料为郑州市 矿粉为新乡市 沥青为 SBS 改性沥青 试验样品由委托方提供 3 1 沥青 对 SBS 改性沥青按 JTG F40 2004 规范要求进行了规定项目的试验检测 试验检测 结果见表 1 检测结果表明 该送样沥青所检测项目除RTFOT 后残留物5 延度外 均符 合 SBS 改性沥青I D 级的技术要求 表 1 SBS 改性沥青检测结果 检 测 项 目单位 SBS I D 级 沥青技术要求 试验结果试验方法 针入度 25 5s 100g 0 1mm40 6058 4 针入度指数 PI 不小于 00 54 T0604 5 延度 cm不小于 2029 1T0605 软化点 R B 不小于 60 84 5 T0606 第 4 页 共 14 页 运动粘度 135 Pa s不大于 32 3T0625 闪点 COC 不小于 230 319 T0611 溶解度 三氯乙烯 不小于 99 99 5 T0607 弹性恢复 25 不小于 75 94 7 T0622 贮存稳定性 48h 软化点差 不大于 2 5 1 1 T0661 密度 15 g cm3 实测记录 1 031 T0603 质量损失 1 00 03 T0609 RTFOT 后残留物 针入度比 不小于 65 75 7 T0604 3 2 矿料 沥青混合料中的矿料包括粗集料 细集料和矿粉填充料 3 2 1 粗集料粗集料 粗集料为 10 15mm 5 10mm 及 3 5mm 石灰岩 试验项目及试验结果见表 2 试验结果表明 以下各种粗集料均符合 JTG F40 2004 中关于高速公路及一级公路 沥青面层粗集料的技术要求 表 2 粗集料技术性质 粗集料试验结果 检 测 项 目单位标准要求 10 15mm5 10mm3 5mm 试验方法 集料压碎值 不大于26 20 7 T0316 洛杉矶磨耗损失 不大于28 19 5 T0317 集料磨光值PSV 不小于40 42 T0321 表观密度t m3 2 7422 7412 738 表观相对密度 实测值 2 7472 7452 743 毛体积相对密度 实测值 2 7202 7082 691 吸水率 不大于2 0 0 40 50 7 T0304 对沥青的粘附性级不小于4 5 T0616 坚固性 不大于12 0 91 21 5 T0314 第 5 页 共 14 页 细长扁平颗粒含量 混合料 不大于15 4 7 粒径大于9 5mm针片状 颗粒含量 不大于12 4 8 粒径小于9 5mm针片状 颗粒含量 不大于18 4 6 T0312 水洗法 0 075mm 颗粒含量 不大于1 0 20 40 4 T0310 软石含量 不大于3 0 0 T0320 3 2 2 细集料细集料 细集料采用石灰岩机制砂 细集料的试验项目及试验结果见表 3 试验结果表明 石灰岩机制砂的性质符合 JTG F40 2004 中关于高速公路及一级公路沥青面层细集料的 技术要求 表 3 细集料技术性质 检 测 项 目单位标准要求试验结果试验方法 表观密度 t m3 不小于2 50 2 720 表观相对密度 实测值 2 714 T0328 砂当量 不小于60 80 2T0334 3 2 3 矿粉矿粉 矿粉为石灰岩矿粉 试验结果见表 4 试验结果表明 矿粉的性质符合 JTG F40 2004 中关于高速公路及一级公路沥青面层矿粉的技术要求 表 4 矿粉技术性质 检 测 项 目单位标准要求试验结果试验方法 表观密度 t m3 不小于2 50 2 689 表观相对密度 实测值 2 693 T0352 含水量 不大于1 0 3 T0103 烘干法 粒度范围 0 6mm 0 15mm 8599 6T0709 从表 9 检验结果可以看出 浸水马歇尔试验其残留稳定度为 99 6 满足 公路 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JTJF40 2004 中马歇尔残留稳定不小于 85 的要求 5 2 2 冻融劈裂试验 采用油石比 4 5 制备 GTM 试件 并进行冻融劈裂试验 其试验结果见表 10 表 10 冻融劈裂试验结果 第 13 页 共 14 页 检验项目单位技术要求试验结果试验方法 冻融劈裂试验的 残留强度比 8094 6T0709 从表 10 检验结果可以看出 冻融劈裂试验的残留强度比为 94 6 满足 公路沥 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JTJF40 2004 中残留强度比不小于 80 的要求 5 3 低温性能试验检验 采用油石比 4 5 制备车辙试件 并进行低温弯曲试验 其试验结果见表 11 表 11 AC 13 型沥青混合料低温弯曲破坏应变试验结果 检验项目单位试验结果试验方法 弯曲破坏应变 3439 1 抗弯拉强度MPa12 62 弯曲劲度模量MPa3850 1 T0715 从表 11 的检验结果可以看出 低温弯曲破坏应变满足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 范 JTJF40 2004 中不小于 2500 的要求 6 沥青混合料密度控制沥青混合料密度控制 沥青混合料的密度是控制沥青混合料施工的关键指标 为指导施工 建议用 GTM 法进行生产配合比设计 并以 GTM 的旋转试件密度作为压实度控制标准 如果没有条件用 GTM 进行生产配合比设计 本配合比设计进行了最佳油石比 4 5 条 件下的双面各击实 75 次的马歇尔试件密度测定 利用密度等值原则确定两种成型方式 下的密度换算系数 试验结果见表 12 表 12 两种成型方法的密度关系 成型方法GTM 法 马歇尔击实 75 次 密度换算系数 GTM 密 度 马歇尔密度 毛体积密度 2 4652 4101 023 由试验结果 在实际生产施工中 为与 GTM 法配合比设计相匹配 试验室在进行 马歇尔击实试验时 可以马歇尔方法 75 击的试件密度的 1 023 倍作为施工控制密度 第 14 页 共 14 页 7 结论结论 通过级配调试及其相关试验验证 表明本次配合比设计的沥青混合料具有较好的 高温 低温及水稳定性能 完全可作为生产配合比调试的基础 其目标配合比设计结 果见表 13 建议级配范围见表 14 油石比范围为 4 3 4 6 最佳油石比取 4 5 表 13 AC 13 型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设计结果 石灰岩 材料种类 10 20mm5 10mm3 5mm0 3mm 矿粉 最佳油石比 油石比范围 比例 27 025 06 041 01 0 4 5 4 3 4 6 建议的级配范围见表 14 表 14 郑新黄河公铁两用桥下面层 AC 13 型沥青混合料建议级配范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