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辰区金牛杯安全生产知识竞赛试题_第1页
北辰区金牛杯安全生产知识竞赛试题_第2页
北辰区金牛杯安全生产知识竞赛试题_第3页
北辰区金牛杯安全生产知识竞赛试题_第4页
北辰区金牛杯安全生产知识竞赛试题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0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辰区金牛杯安全生产知识竞赛试北辰区金牛杯安全生产知识竞赛试 题题 一 单项选择题 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共 60 题 每题 1 分 共 60 分 1 根据国务院要求 2012 年以 安全生产月主题 组 织开展好全国第 11 个 安全生产月 系列活动 a 关爱生命 科学发展 b 安全发展 和谐发展 c 关爱生命 安全发展 d 科学发展 安全发展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是安全生产法律体系框架的最 高层次 其中第四十二条中的 是有关安全生产方面最高 法律效力的规定 a 加强劳动保护 改善劳动条件 b 提高劳动报酬和福利待遇 c 防止安全生产事故 保障劳动者安全健康 d 创造劳动就业条件 3 安全生产法 的实施时间是 a 2002 年 11 月 1 日 b 2002 年 10 月 1 日 c 2002 年 12 月 31 日 d 2003 年 10 月 1 日 4 安全生产法 是综合规范安全生产法律制度的法律 它适用于 是我国安全生产法律体系的核心 a 所有工作 b 所有生产经营单位 c 工厂和矿山企业 d 所有人员 5 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的人是生产经营单位 的 a 分管安全生产的负责人 b 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负责人 c 主要负责人 d 安全生产管理员 6 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 事故现场有关人员 应当立即报告 a 本单位安全管理人员 b 本单位负责人 c 当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d 上级主管部门 7 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未履行法律规定的安全生产 管理职责 导致发生生产安全事故 从 之日起 在 5 年内 不得担任任何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 a 刑事判决 b 受处分 c 事故发生 d 发现问题 8 生产经营单位负责人在应急救援中的职责是 a 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 b 统计损失 处罚相关违章操作人员 c 安排清理打扫事故现场工作 d 事故处理完成后报告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9 国务院 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 的主 要目的是为了有效地 特大安全事故的发生 严肃追究特大 安全事故的 保障人民群众生命 财产安全 a 防范 刑事责任 b 防范 行政责任 c 控制 行政责任 d 控制 刑事责任 10 发生社会影响特别恶劣的特大安全事故时 对负有领 导责任的人员应进行 任何单位和个人均有 a 刑事处罚 监督权 b 行政处罚 监督权 c 刑事处罚 举报权 d 行政处罚 举报权 11 安全生产法 规定 从业人员有权对本单位安全生 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批评 检举 控告 有权拒绝 和 强令冒险作业 a 违章作业 b 工作安排 c 违章指挥 d 正常作业 12 以下行为中 应给予警告并可处 1 万元以下罚款的是 a 对重大事故预兆或者已经发现的事故隐患不及时采取措 施的 b 未建立 健全本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 c 未按照规定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的 d 未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 13 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实施监督管理 除了主 动进入生产经营单位进行检查外 建立 也是一种有效的监 督方式 a 维权部门 b 安全生产责任制 c 举报制度 d 舆论体系 14 按照我国目前的划分标准 重大伤亡事故是指 a 一次死亡 1 至 2 人的事故 b 一次死亡 3 至 9 人的事故 c 一次死亡 10 人以上 50 人以下的事故 d 一次死亡 50 人以上的事故 15 安全生产法 第八十一条规定 生产经营单位的主 要负责人有前款违法行为 导致发生生产安全事故 构成犯罪 的 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尚不够刑事处罚的 给 予撤职处分或者 的罚款 a 二万元以下 b 二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 c 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 d 二十万元以上 16 生产经营单位没有按国家标准为从业人员提供劳动防 护用品的 责令限期改正 逾期未改正的 责令停产停业整顿 并可以并处 a 5 万元以下的罚款 b 2 万元以下的罚款 c 2 万元以上的罚款 d 10 万元以下的罚款 17 生产经营单位不得以任何形式与从业人员订立协议 免除或者减轻其对从业人员因 依法应承担的责任 a 生产安全事故伤亡 b 生病 c 请假 d 外出 18 生产经营单位与从业人员订立的劳动合同 载明 有关安全生产的事项 a 没有必要 b 必须 c 不得 d 可有可无 19 企业安全生产化达标级别分为 a 三级 b 四级 c 五级 d 二级 20 安全生产许可证的有效期为 a 1 年 b 2 年 c 3 年 d 4 年 21 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是为了加强安全 生产监督管理 以 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 保障人民群众生 命财产安全 促进经济发展 a 防止和减少 b 控制 c 预防 d 降低 22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具备 安全生产法 和有关法律 行政法规和 所规定的安全生产条件 a 安全生产管理部门 b 安全生产制度 c 国家和行业标准 d 安全管理体系 23 生产安全事故的处理一般在 90 日内结案 特殊情况不 得超过 a 120 日 b 150 日 c 180 日 d 200 日 24 个人经营的投资人 未保证安全生产所必须的资金投 入 导致发生生产安全事故 尚够不成刑事处罚的 可处以 a 2 万元以上 20 万元以下的罚款 b 5 万元以上 10 万元以下的罚款 c 2 万元以上 10 万元以下的罚款 d 5 万元以上 20 万元以下的罚款 25 生产经营单位使用国家明令淘汰 禁止使用的危及生 产安全的工艺 设备的 责令限期改正 逾期未改正的 责令 停产停业整顿 并可以并处 a 10 万元以下的罚款 b 2 万元以下的罚款 c 2 万元以上的罚款 d 5 万元以下的罚款 26 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不服从管理 违反安全生产 规章制度或者操作规程 但未造成重大事故 应 a 给予教育批评和处分 b 追究刑事责任 c 给予警告 d 扣发奖金 27 天津市安全生产条例 规定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定 期演练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每年不得少于 次 a 1 b 2 c 3 d 4 28 机械设备操作中经常出现的危险有 a 机械伤害 触电 中毒 b 机械伤害 触电 噪声 振动 c 触电 火灾 爆炸 物体打击 d 机械伤害 火灾 爆炸 辐射 29 安全生产法 规定了生产经营单位必须为从业人员 提供符合国家标准或者 的劳动保护用具 并监督 教育从 业人员按照使用规则佩戴 使用 保管 a 国家标准 b 地方标准 c 企业标准 d 行业标准 30 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因有多种类型 事故的直接原因主 要是由物的不安全状态 导致 a 无操作规程 b 劳动组织部合理 c 对工人培训不到位 d 人的不安全行为 31 目前我国对特种设各安全监察主要有两项制度 一是 特种设备市场准入制度 二是从设计 制造 安装 使用 修理 改造 7 个环节全过程一体化的监察制度 a 生产 b 销售 c 检验 d 报废 32 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 规定 设置 配备专 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是企业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的条件之一 a 生产管理或技术管理机构 b 安全生产管理机构 c 安全生产委员会 d 安全生产领导小组 33 职业病防治法 规定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 合同时 应当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 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等 劳动者 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 不得隐瞒或者欺骗 a 如实告知 b 无须告知 c 可以告知 d 部分告知 34 企业安全的教育中的 三级教育 是指 a 法规教育 生产教育 技术教育 b 学徒教育 上岗教育 带班教育 c 安全生产的厂级教育 车间教育 班组教育 d 总经理教育 安全管理人员教育 安全员教育 35 依据 安全生产法 的规定 生产经营单位对同一项 目的多个承包单位或承租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 实施 a 统一指挥 管理 b 统一协调 管理 c 统一考评 管理 d 统一达标 管理 36 三同时 是指劳动保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 同 时施工 a 同时投产 b 同时结算 c 同时检修 d 同时检查 37 国家颁布的 安全色 标准中 表示警告 注意的颜 色为 a 红色 b 蓝色 c 黄色 d 绿色 38 机床上安装安全防护装置的目的是防止 a 工件丢失 b 工人身体或手部受到伤害 c 物件进入机器里面 d 机器收到破坏 39 若皮肤沾上化学品 应 a 立即用清水缓缓冲洗患处 b 立即用布抹干 c 尽快完成工作后 就医治疗 d 立即随便清理 40 生活噪声一般在 db 以下 对人没有直接生理危 害 a 85 b 80 c 90 d 95 41 多个安全标志牌一起设置时 应按 类型的顺序 先左后右 先上后下地排列 也可根据工作场所实际情况 组 合使用各类安全标志 a 警告 禁止 指令 提示 b 提示 指令 禁止 警告 c 指令 警告 禁止 提示 d 指令 警告 提示 禁止 42 新设立的危化品生产企业自试生产备案之日起 要在 至少达到安全生产标准化三级标准 a 半年 b 一年 c 二年 d 三年 43 安全生产检查的类型包括 定期安全检查 经常性安全 检查 季节性及节假日前后安全检查 专项安全检查 和 不定期职工代表巡视安全检查 a 综合性安全检查 b 指令性安全检查 c 防火防爆安全检查 d 预防性安全检查 44 根据国际相关规定 电压 以下不必考虑防止电 击的安全 a 48 伏 b 36 伏 c 65 伏 d 25 伏 45 灭火器的检查周期是 a 半年 b 一年 c 二年 d 三年 46 特别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可能造成死亡 人以上 或 直接经济损失 万元以上的事故隐患 a 10 100 b 20 200 c 50 500 d 50 1000 47 生产经营单位在发生重大生产安全事故时 单位主要 负责人应当立即 不得在事故调查处理期间擅离职守 并 及时准确上报 a 组织抢救 b 冲迸事故现场救人 c 疏散人员 d 报警 48 剧毒化学品必须在专用仓库内单独存放 实行 保 管制度 a 双人收发 一人 b 一人收发 双人 c 双人收发 双人 d 多人收发 多人 49 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销售其生产的危险化学品时 应 当提供与危险化学品完全一致的化学品 a 安全技术说明书 b 安全使用说明书 c 安全技术合格证 d 成分说明书 50 三线电缆中的红线代表 a 零线 b 火线 c 地线 d 均可 51 些列哪些不属于物的不安全状态 a 穿戴穿孔的耐酸手套 b 作业环境粉尘浓度超标 c 作业场地物料堆放混乱 d 机械设备没有设置防护罩 52 任何人发现火灾时都应当立即 严禁 a 报警 谎报火警 b 扑救 误报火警 c 扑救 缓报火警 d 自行扑救 谎报火警 53 以下几种从火场逃生方法哪种是不正确的 a 用湿毛巾捂着嘴巴和鼻子 b 弯着身子快速跑到安全地点 c 躲在床底下 等待消防人员救援 d 马上从最近的消防通道跑到安全地点 54 使用灭火器扑救火灾时要对准火焰 喷射 a 上部 b 中部 c 根部 d 均可 55 下列 作业可以不系安全带 a 电梯井道内安装导轨 b 高层建筑楼顶水池内贴瓷片 c 厂房高处起重设备维修 d 地面设备维修 56 扑救电器火灾 必须尽可能首先 a 用灭火器扑救 b 将电源断开 c 用水浇灭 d 报火警 57 逃生中以湿毛巾掩口鼻呼吸 降低姿势 可以 a 看得清楚 b 减少吸入浓烟 c 保护脸部 d 容易辨认 58 任何单位 个人都有维护消防安全 保护消防设施 预防火灾 报告火警的义务 任何单位 都有参加有组织 的灭火工作的义务 a 儿童 b 成年公民 c 男女老少 d 成年男性 59 发现人员触电 应 使之脱离电源 a 立即用手拉开触电人员 b 用绝缘物体拉开电源或触电者 c 去找专业电工进行处理 d 大声呼叫后 等待救援 60 在天津市冶金等工贸企业 包括冶金 机械 建材 有色 纺织 轻工 烟草 商贸等企业 深入开展以岗位达标 专业达标和企业达标为内容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 全 市要完成规模以上 年销售收入 2000 万元以上 冶金等工贸企 业全部达标 完成规模以下冶金等工贸企业全部达标 a 2013 年底前 2015 年底前 b 2012 年底前 2015 年底前 c 2013 年底前 2014 年底前 d 2012 年底前 2014 年底前 二 多项选择题 每题有 2 个或 2 个以上正确答案 少选 或多选均不得分 共 20 题 每题 2 分 共 40 分 1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 要求事故调查组 应由有关政府 组成 a 安监部门 b 监察机关 c 公安机关 d 工会 2 安全生产法 中所指的危险物品 是指 与能够 危及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的物品 a 易燃易爆物品 b 危险化学品 c 放射性物品 d 法律规定必须登记的物品 3 生产经营单位对重大危险源应当 a 登记建档 b 定期检测评估 c 监控 d 制定应急预案 4 对应急预案的完整性和周密性进行评估可采用多种应急 演练方法 如 等 a 现场演练 b 桌面演练 c 功能演练 d 全面演练 5 根据 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 以下 属于特大安全事故的是 a 特大火灾事故 b 民用爆炸物品和化学危险品特大安全事故 c 特大交通安全事故 d 特大建筑质量安全事故 6 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负有 哪些列职责 a 建立 健全本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 组织制定本单位安 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b 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 c 督促 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 及时消除生产安全 事故隐患 d 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及时 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 7 对于安全设备来讲 应当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 标准 a 设计 制造 b 安装 使用 c 检测 维修 d 改造和报废 8 从业人员可以行使 权利 a 从业人员有权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 批评 检举 控告 b 有权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冒险作业 c 从业人员有权了解其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 素 防范措施及事故应急措 d 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提出建议 9 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内容包括 a 各级领导的安全职责 b 职能部门的安全生产职责 c 安全专职机构的职责 d 工人的安全生产职责 10 安全生产管理的 四全 原则有 a 全员 b 全过程 c 全方位 d 全天候 11 安全标志分为 a 禁止标志 b 警告标志 c 命令标志 d 提示标志 12 公共场所发生火灾时 该公共场所的现场工作人员有 组织 引导在场群众疏散的义务 发生火灾的单位必须立即组 织力量扑救火灾 邻近单位应当给予支援 消防队接到火警后 必须立即 a 赶赴火场 b 救助遇险人员 c 排除险情 d 扑灭火灾 13 下列哪些属于违反消防安全规定的行为 a 违章进入生产 储存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场所的 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