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安全宣传实例教程.ppt_第1页
交通安全宣传实例教程.ppt_第2页
交通安全宣传实例教程.ppt_第3页
交通安全宣传实例教程.ppt_第4页
交通安全宣传实例教程.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季度交通死亡事故呈五特点 从交管局了解到 第三季度 全市交通死亡事故发案平稳 交通死亡事故起数比去年同期上升5 5 死亡人数下降2 51 其中一次死亡3人以上交通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比去年同期分别下降77 78 和76 47 据分析 第三季度交通死亡事故有五个特点 一 是高速公路交通死亡事故多发 高速公路交通死亡事故起数同比持平 死亡人数虽同比下降14 04 但仍居全市首位 二 是一次死亡3人以上交通事故比去年同期大幅减少 其中高速公路等6个去年同期发生过一次死亡3人以上交通事故地区今年第三季度没有一次死亡3人以上交通事故发案 三 是超速 逆行 酒驾肇事仍突出 全市因超速引发交通死亡事故起数 死亡人数分别占总数的12 41 和12 62 其中103国道和津文公路超速行驶肇事最多 特别是103国道武清段因超速引发交通死亡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均占全市总数的80 四 是19时至22时 6时至7时 14时至15时为交通死亡事故多发时段 交通死亡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分别占全市总数的24 57 和23 83 五 是高速公路外埠货车肇事多 高速公路外埠货车肇事起数和死亡人数分别占外埠货车肇事总数的24 39 和25 27 占高速公路交通死亡事故总数的46 51 和46 94 其中唐津高速公路外埠货车发案最多 行车安全注意事项 1 冬季更加注重防范疲劳驾驶冬季 车内使用空调保温 长时驾驶时 驾驶人易产生疲劳 疲劳导致驾驶人的判断能力下降 反应迟钝 增加操作失误 导致换档不及时 不准确 有的甚至出现短时间睡眠现象 失去对车辆的控制能力 如果仍勉强驾驶车辆 则可能发生交通事故 因此 驾驶人感到疲劳时就应及时驶离道路 停到安全地带休息 减轻疲劳后再继续驾驶车辆 解除驾驶疲劳的方法有多种多样 如休息或小睡 用清凉空气或冷水刺激面部 喝一杯热茶或热咖啡 吃或喝一些酸或辣的刺激食物 到驾驶室外活动肢体 收听轻音乐 做弯腰动作 深呼吸 用双手以适当的力度拍打头部等 但这些方法只能是暂时缓解疲劳 并不能从根本上解除疲劳 睡眠是缓解疲劳最可靠 最有效的方法 防止疲劳驾驶的几点建议 1 出行之前要有充足的睡眠 2 不要服用使您困倦的任何药物 3 驾驶车辆每3 4小时至少停车休息20分钟 4 行车中保持驾驶室空气畅通 温度和湿度适宜 减少噪声干扰 5 感到疲劳时应及时驶离道路 停到安全地带休息 减轻疲劳后再继续驾驶车辆 并尽量不在深夜 2 切勿酒后驾驶春节期间走亲访友 难免会喝酒助兴 但是饮酒后千万不可驾驶机动车辆 饮酒后 人的血液中酒精浓度会增高 从而出现中枢神经被麻痹 理性 自制力降低 视力下降 视线变窄 注意力不集中 身体平衡感减弱等状况 导致驾驶人操纵制动 加速 离合器踏板时反映迟钝 行动迟缓等现象 易引发因转弯不够飞出路外或撞到建筑物上 无视过路行人将其撞伤 无视交通信号或不注意交叉路口而迎面相撞 转错转向盘而迎面撞上驶来的车辆等事故 因此 根据我国法律 法规的有关规定 严禁酒后驾驶机动车 3 超速行驶危害多超速行驶时 驾驶人精神紧张 心理和生理能量消耗大 视力降低 视野变窄 判断能力变差 直接影响驾驶人的操作稳定性 如遇紧急情况 驾驶人往往措手不及 容易造成碰撞 翻车等交通事故 同时 超速行驶车辆发生机械故障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如容易造成爆胎 制动失效等机械故障 大量交通事故证明 行车速度接近交通流平均速度的车辆发生交通事故的危险性最低 而行车速度比交通流速度高得多或低得多的车辆 其发生交通事故的机率会增加 4 夜间行车 减速慢行夜间即使开着前照灯 可视距离也比白天短得多 遇到危险时 驾驶人的反应和处置时间相对较短 所以 在夜间行车时 车速更应适当放慢 保证车辆的制动距离在前照灯照亮的距离之内 从而能及时应对危险情况 夜间行车应尽量避免超车 必须超车时 跟近前车后 连续变换前照灯远光 近光 在判定前车已让路允许超越的情况下方可超越 夜间行车需注意以下几点 1 行车要适当降低车速 2 夜间行车要注意休息 切勿强忍睡意行车 3 驾驶人集中精神 仔细观察前方车辆的尾灯 保持与前方车辆差不多的行驶速度 保证足够的行车间距 遇对面有车时 应变换灯光 使用近灯光或让灯光向下照射 如对面来车灯光刺眼时 应避开对面灯光直射 将视线移向右侧路肩 并做停车准备 4 除万不得已 夜间行车应当避免在路肩上停车 如确因故障抛锚 可将车辆停放到路肩上合适的位置 并在行驶方向的后方100米处设置故障车警告标志 同时开启示宽灯和尾灯 5 夜间行车中 要密切注意路上落物 以避免因发现落物太迟或根本没有看到导致猛转方向盘 使车辆发生侧滑或撞上其他物体 酿成车祸 别让健康亮 红灯 对驾驶人来说 总要面对拥堵的路面 加之长时间驾车 会使中枢神经系统处于持续紧张状态 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 内分泌功能紊乱 很容易造成心理疾病 开车族更需注意生理和心理的双重健康 据调查 因司机原因引起的交通事故占总数的70 至80 也就是说绝大部分事故的发生都是人为因素 其中重要的就是司机的心理因素 开车族都知道一句话 礼让三先 先让 先慢 先停 可是在驾车的时候这句话就可能被抛诸脑后了 要确保在驾车时心理健康 就需要保证心理上的舒适与健康 由于驾驶室的空间小 空气流通不畅 加之驾车动作单一 人更易烦躁 犯困 建议开车的人适当调节空调工作状态 每隔一段时间打开车窗透透气 清新的空气对心情较有好处 所以应注意适时通风 不要紧闭太久 另外 要经常参加各种室外活动 才能有效地增强机体各系统的功能 每天最好安排一个小时的室外活动 也可利用停车间隙 在车外做一些简易操 以利用血液循环 增强肺活量 使精力更加充沛 继续驾车时也才不会感到疲劳 那么何种生理症状是驾驶人应该注意的呢 怎样才能缓解这些症状呢 腰肌疲劳专家指出 从生理上来说 驾车族最要紧的是避免疲劳驾车 因长时间驾车 腰肌长时间处在紧张状态中 久而久之肌肉的疲劳就会转化为劳损 另外 长时间保持坐位姿势时 上身体重会重压椎间盘 容易使腰椎间盘突出 应对措施 驾驶人尽可能避免长时间驾车 趁休息时做一做体操 弯弯腰 踢踢腿或深蹲腿3至6次 自我按摩腰肌 用两个拳头指掌关节横向擦推和纵向抚摩腰肌各30至50次 眼睛疲劳开车时间过长会感觉眼睛酸涩 模糊 有时甚至感到眼球胀痛 显然这是严重的用眼疲劳 应对措施 每隔1至2小时休息片刻 用食 中两指指腹向鼻侧轮刮眼眶3至5圈 用两手中指尖点按眉毛外侧上的凹陷处 新明穴 30至50次 或闭目养神片刻 听觉损伤开车时 发动机的运转 喇叭等产生不同强度的噪音和汽车音响震耳欲聋的摇滚音乐 给驾驶者的听觉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不知不觉中导致听觉损伤 听力下降等症状 应对措施 开车时应使用低音喇叭 每天 鸣天鼓 两手掌心紧按两耳外耳道 两手食指 中指和无名指分别轻轻敲击脑后枕骨 和拉耳垂各5次至10次 臂肌痉挛汽车的震动会通过方向盘直接传递给人体手臂和手指 长此下去容易导致肌肉痉挛 麻木等症状 应对措施 驾驶者在行车时戴上棉纱手套 从而减少手与方向盘的直接接触 以缓冲车辆对手及人体的震动 等红灯时可以活动一下手臂和手指关节 如两手互相擦掌 摩拳 上下推腕 伸屈肘关节 环绕腕关节等各10至20次或两手互拍互推 肥胖缠身有了车后就不愿意走路了 不知不觉中发现自己的体重增加了十几斤 应对措施 为了自身健康 有车族最好保证每天有30至60分钟锻炼身体的时间 外出路途不远时最好以步代车 你会调整后视镜吗 汽车的后视镜应如何调节 总感到右侧车道后方有一段盲区 有几次并线时 如果不是恰巧回一下头 可能就得出事故了 下面介绍四个步骤正确调整后视镜位置 第1步 调整中央后视镜左 右位置 调整到镜面的左侧边缘 正好切至自己在镜中影像的右耳际 这表示 在一般的驾驶情况下 从中央后视镜里是看不到自己的 上 下位置 则是把远处的地平线置于镜面中央即可 中央后视镜调整要领 水平摆中间 耳际放左边 远方的水平线横置于中央后视镜的中线位置 然后再移动左右 把自己右耳的影像刚好放在镜面的左缘 第2步 调整左侧后视镜处理上 下位置时 把远处的地平线置于中央 左 右位置则调整至车身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