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脑卒中的防治与基层管理,内 容,脑卒中的流行病学脑卒中的分型、危险因素及诊断的基本原则脑卒中的一级预防脑卒中的二级预防脑卒中的治疗及血压管理基层脑卒中的防治要点病例讨论,心脑血管疾病是全球的首要 致死原因,Chronic Diseases and Health Promotion /chp/en,心血管疾病包括心脏病和脑卒中,我国心脑血管死亡构成比超过40%,城市,县城,2010年中国卫生统计提要数据,中国卫生部:/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zwgkzt/ptjty/digest2010/index.htm,与冠心病相比,脑卒中死亡率更高,脑卒中死亡率,冠心病死亡率,WHO疾病负担项目:包括全球192个国家,中国卒中死亡率占总死亡的19.9%,中国冠心病死亡率占总死亡的8.0%,Circulation.2011;124:314-323,与西方国家相比, 亚洲高血压患者脑卒中发病率更高,卫生部心血管病防治研究中心. 中国心血管疾病报告2006,我国脑卒中呈现高发病率和高致残率的特点,内 容,脑卒中是中国人首要的心血管并发症脑卒中的分型、危险因素及诊断的基本原则脑卒中的一级预防脑卒中的二级预防脑卒中的治疗及血压管理基层脑卒中的防治要点病例讨论,脑卒中的分型,中国全科医生教程:147,脑卒中的病因,1.血管壁病变 以高血压性动脉硬化和动脉粥样硬化所致的血管损害最为常见2.心脏病和血流动力学改变 血压波动引起血液动力学改变及心脏疾患所致原因3.血液成分和血液流变学改变 例如:高黏血症 凝血机制异常4.其他病因,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可调控的危险因素:,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血脂异常吸烟饮酒颈动脉狭窄肥胖其他,不可调控的危险因素:,年龄(55岁后每10年危险性增加1倍)性别(男女之比1.1-1.5:1)种族家族遗传性,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2007:2,高血压增加我国脑卒中的发病风险及直接经济负担均高于冠心病,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6;27(9):744-7.,脑卒中的危险因素- -高血压,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心脏病,各种类型的心脏病都与脑卒中密切相关房颤是脑卒中非常重要的危险因素,每年发生危险为3-5%,占血栓栓塞性卒中的50%缺血性卒中约有20%是心源性栓塞急性心梗后近期内有0.8%的患者发生脑卒中,6年内发生率为10%,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2007:5,脑卒中的危险因素-糖尿病,糖尿病为脑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且常合并高血压和心脏病糖尿病不仅可以使颅内大、中、小动脉的粥样硬化加重,还造成小动脉和毛细血管的病变,使血液粘稠度增加、红细胞变形能力降低,从而使发生脑卒中尤其是缺血性卒中的机会增加糖尿病使脑卒中的发生危险增加2.6倍,其中缺血性卒中增加3.6倍脑血管病的病情轻重和预后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及控制程度有关,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2007:5-6,应用他汀类等降脂药物可降低脑卒中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有3项关于他汀类药物的大规模二级预防研究(北欧的4S、美国的CARE、澳大利亚的LIPID试验)显示他汀类药物预防治疗可使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的危险减少19-31%,脑卒中的危险因素-血脂异常,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2007:7-8,吸烟是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吸烟者发生缺血性卒中的相对危险度约为2.5-5.6,其危险度随吸烟量而增加长期被动吸烟者脑卒中的发病危险比不暴露于吸烟环境者增加1.82酒精摄入量对于出血性卒中有直接的剂量相关性长期大量饮酒和急性酒精中毒是导致青年人脑梗的危险因素,老年人大量饮酒也是缺血性卒中的危险因素。,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吸烟及饮酒,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2007:8-9,脑卒中的危险因素-颅内外动脉粥样硬化使卒中再发风险增加1倍,卒中后一年内死亡和脑血管疾病的事件风险,(705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其中345例超声显示大动脉损伤),风险(),7.2%,10.9%,14.1%,24.3%,0,5,10,15,20,25,30,死亡,脑血管事件,无动脉粥样硬化(n=360),伴有颅内外动脉粥样硬化斑块(n=345),Stroke. 2003;34:2361-2366,肥胖者缺血性卒中的发生相对危险度为2.2男性腹部肥胖和女性体重指数(BMI)增高是卒中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脑卒中的危险因素-肥胖,中国成年人超重和肥胖的界限值,* 相关疾病指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和危险因素聚集,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2007:9-10,脑卒中诊断的基本原则症状,缺血性脑卒中可表现为:反复发作的TIA发病初期常无剧烈头痛、早期呕吐等颅内压增高和脑膜刺激征急性局灶性脑损伤的体征,如三偏综合征(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偏盲),出现于发病早期且较明显意识障碍不明显或清醒,中国全科医生教程:147,脑卒中诊断的基本原则症状,出血性脑卒中可表现为:发病后12小时内有头痛、呕吐,若出现颈项强直则更支持蛛网膜下腔出血发病后即刻或数小时内出现持续性意识障碍,提示有急性颅内血肿面-腿-臂程度一致的偏身运动感觉障碍,尤其伴有意识障碍时,多提示大脑半球深部出血急性小脑综合征伴严重头痛和/或意识障碍,合并脑干受压体征,提示小脑血肿单纯蛛网膜下腔出血,除脑膜刺激征、早期呕吐和眼球运动功能障碍外,可出现急性局灶性脑损害体征严重病例常出现意识障碍,以及脑水肿、颅内高压和脑疝征象,中国全科医生教程:147,脑卒中诊断的基本原则病因和危险因素,TIA发作史血管杂音、动脉内膜斑块、眼底动脉变化风心病、房颤重要危险因素: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高凝状态、吸烟、嗜酒,中国全科医生教程:147,脑卒中诊断的基本原则辅助检查,CT扫描:迅速鉴别出血性和缺血性脑卒中,获得脑卒中部位、大小、类型或其他脑损伤的信息MRI:更早、更清晰地显示卒中引起的脑组织异常改变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TCD):床旁操作,随时观察进展颈动脉超声:检查是否存在狭窄、斑块或阻塞脑血管造影(DSA):检测有无脑动脉瘤和动静脉畸形放射性核素SPECT扫描:了解脑血流情况PET扫描:检测脑细胞代谢情况和脑组织的功能是否正常心脏超声:检测心脏内是否有血栓存在、瓣膜有无缺损,中国全科医生教程:147,越来越多的辅助检查,CT显示低密度脑梗死病灶,CT显示左侧壳核出血高密度病灶,CT显示小脑出血,CT显示蛛网膜下腔出血脑池内高密度影,CTA显示有动脉瘤,DSA显示闭塞大脑中动脉,其它缺血性卒中或TIA,脑卒中/TIA预防中抗血小板治疗的分层用药,只有危险因素的高危人群(一级预防),缺血性卒中或TIA,伴有1.动脉粥样硬化性动脉狭窄2.有重要危险因素(糖尿病、 冠心病、代谢综合征、持续吸烟),脑动脉支架或其他成形动脉-动脉栓塞事件,临床描述,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治疗方案,危险分层,极高危,高危,中度高危,中危,氯吡格雷,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阿司匹林,缺血性卒中伴高血压,发病一周内,发病一周以上,明确动脉粥样硬化证据,其他,严重脑供血动脉狭窄,轻中度脑供血动脉狭窄,低灌注事件,非低灌注事件,不用降压药,试验性降压CCBACEI/ARB,CCBACEI/ARB,ACEI/ARBCCB,卒中降压药物分层选择,荟萃分析显示:降压治疗可显著降低脑卒中的风险达41%,血压每降低10/5mmHg时脑卒中相对风险降低,BMJ 2009;338:b1665.,亚洲人群从降压治疗中获益更大,2003年亚太群组协作研究进行了一项广泛的东方卒中项目分析分析基于37项在澳大利亚,中国,香港,日本,新西兰,新加坡,韩国,台湾的研究,Asia Pacific Cohort Studies Collaboration. Journal of Hypertension 2003; 21:707-16.,N= 425325,高血压治疗目标,高血压治疗目的: 最大限度地降低心脑血管病发病及死亡风险目标血压:- 普通高血压患者血压降至140/90 mmHg以下- 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收缩压降至150 mmHg以下- 年轻人或糖尿病及肾病,冠心病,脑卒中后患者降至130/80 mmHg以下- 如能耐受,所有患者的血压还可进一步降低;但冠心病或高龄患者DBP一般不低于60-70mmHg,中国高血压指南2005年修订版,钙拮抗剂 (CCB)ACE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ARB)受体阻滞剂 (BB)利尿剂 (DD),中国高血压指南一线降压药物推荐,中国高血压指南2005年修订版,荟萃分析显示:CCB可明显降低脑卒中风险达34%,M R Law,et al. BMJ 2009;338:b1665,对147项随机临床试验进行荟萃分析,评估不同降压药物的心血管事件风险,钙拮抗剂防治脑卒中具有充分的理论基础,2007 ESH/ESC:钙拮抗剂联合用药谱广,卒中是动脉粥样硬化进展的结果,脑血管疾病,缺血性心脏病,外周血管疾病,Circulation. 2001;104:365-372,卒中与动脉粥样硬化,N Engl J of Med 1999;340:14-22,他汀试验脑卒中一级预防荟萃分析,他汀更好,对照更好,Amarenco P et al. Stroke. 2004;35:2902-2909.,他汀能够减少21%卒中危险性,稳定/逆转斑块巨噬细胞平滑肌细胞免疫反应脂质核心氧化LDL,改善内皮细胞功能减少血流应激减少血小板聚集抗栓增强纤溶,降低LDL-C获益35-80%,降压减少心梗减少左室附壁血栓,他汀,他汀类药物预防卒中的机制,他汀通过多种途径稳定逆转斑块,不稳定斑块,稳定斑块,Shishehbor MH, et al. Circulation. 2003;108:426-431,抗炎症,抗氧化,降低LDL-C,极高危患者应更积极他汀治疗!,张运,等.美国生理学杂志,2009,12,通心络稳定易损斑块,防止卒中发生,通心络能够增加斑块纤维帽的厚度通心络能够降低斑块脂质核的含量 通心络能够降脂、抗炎、抗氧化,抑制斑块进程,美国生理学杂志编辑部评论传统中医药对现代医学的挑战,本研究为未来可能发展成心脑血管事件的高危患者点燃了希望之灯!,内 容,脑卒中是中国人首要的血管并发症脑卒中的分型、危险因素及诊断的基本原则脑卒中的一级预防脑卒中的二级预防脑卒中的治疗及血压管理基层脑卒中的防治要点病例讨论,脑卒中的预防,一级预防意义远大于二级预防,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2007:1、18,脑卒中一级预防的内容,健康教育: 内容:脑卒中的危害、危险因素、发生脑卒中后的应对 方法:医院健康教育、社区健康教育、大众媒体健康教育生活方式干预:控制行为学危险因素 戒烟限酒:避免主动及被动吸烟;限酒 运动及膳食:低盐低脂饮食,多食新鲜蔬菜及水果:适度运动 控制体重:定期评估BMI,鼓励减重 心理因素:保持乐观心态,避免紧张情绪药物干预:阿司匹林及危险因素控制(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血脂异常、颈动脉狭窄)中药通心络(干预高危因素,稳定易损斑块,解除血管痉挛,有效防止脑卒中的发生,中国全科医生教程:149-150,荟萃分析显示降压治疗可显著降低脑卒中的风险达41%,血压每降低10/5mmHg时脑卒中相对风险相对降低,BMJ 2009;338:b1665.,脑卒中一级预防中的高血压干预,脑卒中一级预防中的心脏疾病干预,成年人(40岁)定期体检,早期发现心脏病确诊为心脏病,应积极接受专科治疗非瓣膜病性房颤患者:酌情使用华法令抗凝治疗,但须监测国际标准化比(INR),控制在2.0-3.0之间,75岁以上者控制在1.6-2.5之间或口服阿司匹林50-300mg/d或口服其他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有多重冠心病高危因素者,若无禁忌,应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50-150mg/d,或其他抗血小板聚集的药物,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2007:5,脑卒中一级预防中的糖尿病干预,定期检测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糖尿病患者应首先控制饮食,加强体育锻炼若2-3个月血糖控制仍不理想,应选用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治疗糖尿病患者更应积极治疗高血压,控制体重和降低胆固醇水平,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2007:6,脑卒中一级预防中的颈动脉狭窄干预,若无症状,首选阿司匹林和他汀类药物治疗对于重度颈动脉狭窄(70%)的患者,应酌情考虑行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或血管内介入治疗术,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2007:9,脑卒中一级预防中的血脂异常干预,有危险因素者首先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并定期检查血脂(TC、LDL-C、HDL-C、TG)经3-6个月的生活方式调整,血脂水平仍未达到控制标准,应选用调脂药物治疗药物的选择依据血脂水平及血脂异常的分型:- 他汀类:单纯TC增高,或以TC、LDL-C增高为主的混合型- 贝特类:单纯TG增高,或以TG增高为主的混合型,必要时可联合用药治疗过程中严格监测药物不良反应- 肝肾功能- 必要时测试肌酶,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2007:7-8,强化降脂后仍有事件发生,且副作用明显,Cannon CP et al.N Engl J Med2004;350(15):1495-1504LaRosa et al.N Engl J Med2005;352(14):1425-1435Pedersen TR et al.JAMA2005;294(19):2437-2445,肌痛表现为肌肉疼痛无力,不伴肌酸激酶(CK)升高肌炎有肌肉症状,伴CK升高横纹肌溶解有肌肉症状,伴CK显著升高10ULN,肌酐升高,常有褐色尿和肌红蛋白尿,强化降脂仍有心脑血管事件发生,他汀类副作用持续受到关注,谁能把他汀与阿司匹林有机复合,且没有药物副作用,谁就能有效控制心脑血管疾病!,通心络、阿司匹林、他汀类联合应用是心脑血管病防治的“金三角”方案,通心络抗凝,抑制血栓形成,具有阿司匹林同样作用,凡是服用阿司匹林的患者均可服用通心络,有临床禁忌或阿司匹林抵抗者可用通心络替代治疗,通心络降脂,抗炎,与他汀类具有协同作用,而没有他汀类副作用,凡是服用他汀类的患者均可服用通心络,有禁忌症者可用通心络替代治疗,通心络保护内皮,扩张血管,解除痉挛,增加心脑血供,具有阿司匹林、他汀类所不具备的疗效特点,更全面、更有效防治心脑血管病,典型病例李秋花,女,69岁,已婚,石市桥东区政府机关后勤。2009年5月4日来诊。主诉:眩晕1个半月。现病史:患者1个半月前屋明显诱因出现眩晕,自觉周围物体旋转及自身旋转,周身乏力,饮食少,恶心,无呕吐。1周后出现言语欠清晰,在石市铁路医院作头部核磁示:脑干梗塞。在省二院住院治疗20天,症状好转后出院,出院后仍有眩晕。既往史:高血压40年,血压最高200/110mmhg,平时血压140-150/70mmhg左右。冠心病8-9年。房颤病史3年,心室率控制可。,现主症:坐位站立时及躺下休息时眩晕,无恶心及呕吐。舌红,苔薄,脉结代。西医诊断:1脑干梗塞 2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3冠心病4心律失常 持续性房颤中医诊断:眩晕 肾虚络瘀治疗:1.金三角:通心络4粒日3次 肠溶阿司匹林75mg日一次 阿托伐他汀10mg日一次2.降压药物及扩冠药物口服:卡托普利12.5mg 日2次 美托洛尔12.5mg日2次 天麻熄风胶囊4粒日3次 单硝酸异山梨酯50mg 日一次3.补肾通络中药汤剂日一剂。,服药后症状逐渐减轻,并根据病情加减药物,于09年5月26日后症状基本消失。于2009年11月未再诉眩晕不适。行颈动脉超声示:1、双侧颈总动脉、颈内动脉起始段、右侧颈外动脉起始段内-中膜增厚伴多发斑块形成2、左侧椎动脉管径偏细-双侧椎动脉不对称型3、右侧锁骨下动脉起始段斑块形成。,患者从2009年11月至今未再出现眩晕,精神好。于2010年9月8日在铁路医院复查颈动脉超声示:双侧颈总动脉、左侧颈内动脉内-中膜增厚伴斑块形成。经过一年多的治疗,患者颈动脉内斑块减小甚至消失。,通心络临床适应症及用法用量治4,维3,预防2,治疗:治疗TIA发作等心脑血管病发作期/急性期治疗时一次4粒,一日3次,至少连用6个月以上;维持:TIA等病情稳定后,作为日常的维持治疗时,给于通心络3粒,一日3次,长期坚持服用,防止复发,并显著降低脑梗的发生率;预防:脑梗康复后,作为预防复发用药(二级预防),以及用于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等心脑血管高危人群的预防发病应用(一级预防),一次2粒,一日3次。长期服用,69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随机分为TXL+ATT组和ATT组,治疗4周。结果显示:二药合用降低TC、LDL-C,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比单用阿托伐他汀更有效,副作用方面比照组也未增加。,通心络 + 他汀降脂效果明显优于单用他汀,葛可法,等.心脑血管病防治.2008,8(4):272-273,杨期东.疑难病杂志,2007.6(5):261-263,200例确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组疗程6个月,随访至1年,通心络治疗组软斑块消退、软斑转为硬斑、软斑块体积减少、无变化和恶化等方面显著优于常规西药治疗组,治疗6个月1年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通心络较西药对照组明显降低。,斑块消退,转为硬斑,硬斑数目减少,软斑体积,无变化,恶化,心脑血管事件,通心络有效抑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展,百分比(%),内 容,脑卒中是中国人首要的血管并发症脑卒中的分型、危险因素及诊断的基本原则脑卒中的一级预防脑卒中的二级预防脑卒中的治疗及血压管理基层脑卒中的防治要点病例讨论,脑卒中二级预防的内容,病因预防 包括卒中一级预防所有措施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卒中后认知障碍的干预卒中后抑郁的干预健康教育健康生活方式的建立,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2007:18-21,脑卒中二级预防的内容,进行必要的影像学或其他实验室检查,正确评估首次脑卒中的发病机制、类型及相关危险因素积极控制血压,如可耐受尽量降至140/90mmHg以下使用抗血小板药物治疗阿司匹林50-150mg/d;小剂量阿司匹林(25mg)加潘丁生缓释剂(200mg)的复合制剂,bid;有条件、高危、不能耐受阿司匹林可选用氯吡格雷,75mg/d确诊为非瓣膜性房颤诱发的心源性栓塞患者可使用华法令抗凝治疗,2-4mg/d,INR控制在2.0-3.0之间,如无监测INR条件则改用阿司匹林积极治疗心脏病颈动脉狭窄首选内科保守治疗,必要时考虑外科手术,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2007:18-21,脑卒中二级预防的内容,积极干预TIATIA患者都有发生完全性卒中或二次卒中的危险,且多在初次卒中后2周内发生寻找并治疗TIA的原因在中青年卒中患者中预防第二次更严重的卒中十分重要积极去除危险因素:高血压、血流动力学异常、吸烟、过量饮酒、高脂血症、颈动脉狭窄一旦出现TIA,给予积极的抗血小板治疗定期监测血糖、血脂,采用饮食控制和增加体育锻炼,必要时药物治疗减少认知功能障碍、减少血管性痴呆、减少复发健康宣教,干预行为学危险因素,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2007:18-21,通心络改善患者认知功能预防血管性痴呆发生,治疗组在康复训练基础上给予通心络胶囊口服12周后,与治疗前比较,在注意力、语言理解、语言重复、命名、记忆力和判断力等项目上的分值比较,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认知功能在注意力、语言理解、记忆力和判断力的分值比较,P0.05,袁莲芳,等.疑难病杂志.2011,10(2):83-86,通心络降低脑梗死患者心脑血管事件的复发率,随访1年,通心络组11例患者出现心脑血管事件,占6.0;西药常规治疗组27例患者出现事件,占15.2,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周东,等.华西医学.2008,23(5):945-946,内 容,脑卒中是中国人首要的血管并发症脑卒中的分型、危险因素及诊断的基本原则脑卒中的一级预防脑卒中的二级预防脑卒中的治疗及血压管理基层脑卒中的防治要点病例讨论,卒中的分类,73,梗死区,半暗带,血管堵塞,微血管网,缺血区微血管保护急性脑梗死治疗途径,挽救半暗带,缩小脑梗死面积,血管保护新途径,美国社区医院1.6%-2.7%,美国医学院教学医院或卒中中心4.1%-6.3%,天坛医院3-6h接受治疗者仅占2.5%,溶栓治疗增加出血危险性超过3倍。,脑组织(神经保护),近年来国内外在神经保护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虽然动物实验方面取得肯定结论,但在临床研究中目前尚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血液(溶栓、抗凝),脑卒中患者血压调控的处理原则,积极平稳控制过高的血压防止降压过低、过快严密监测血压变化,尤其在降压治疗过程中降压宜缓慢进行,避免导致脑缺血个体化治疗降压过程中注意心、脑、肾等靶器官的保护采用长效降压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工业互联网平台量子密钥分发技术产业生态研究报告
- 文化创意产品研发资金申请政策实施效果持续优化反馈优化建议报告
- 乡镇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工作总结4篇
- 2025年保密教育线上培训试题参考答案
- 吉农牧贷管理办法
- 名师培养管理办法
- 吕梁日报管理办法
- 员工取证管理办法
- 售房收入管理办法
- 商会三互管理办法
- 2025年全国交管12123驾驶证学法减分(学法免分)考试题含参考答案
- 2025年工业互联网平台边缘计算硬件架构边缘计算数据处理技术分析报告
- 养老机构消毒培训课件
- 公司部门管理办法分享
- 2025年资阳市税务系统遴选面试真题附解析含答案
- 2025年北京市中考招生考试数学真题试卷(真题+答案)
- 护理规培带教老师竞聘
- QGDW11337-2023输变电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
- GB/T 2818-2014井用潜水异步电动机
- 沈阳农业大学校徽校标
- 汽车车身碰撞估损全套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