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世西欧北欧横帆战舰发展简明图析_第1页
近世西欧北欧横帆战舰发展简明图析_第2页
近世西欧北欧横帆战舰发展简明图析_第3页
近世西欧北欧横帆战舰发展简明图析_第4页
近世西欧北欧横帆战舰发展简明图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4 世纪以前 北欧海盗的维京长船活动遍及西欧北欧 他们在没有罗盘的情况下靠天文导 航发现了格陵兰 同时 他们的影响所及之处也出现了各种模仿其船体形成的本地船只 称为 Cog 比长船 短肥 主要用于通商 下图典型的 Cog 可以看出是北欧长船短肥版艏艉加了船楼 到 14 世纪 大部分 Cog 还继承了维京帆船单桅杆 一面主横帆的特点 但是舵已经有艉 侧舵改为艉后舵 这种结构就此一直延续到后世的几乎一切帆船 另外 上图中一条条船壳 大约也可以看出它们相互做覆瓦状衔接 这就是北欧典型的搭 接式船体 由船壳板条之间相互部分搭叠并固定而成 并且 由于 Cog 船作为商船 运载量大 船体肥圆 干舷也较高 因此划桨逐渐弃去不用 这时的战舰仍然是从古希腊 甚至更早 腓尼基时期就一脉相传的划桨战舰 如下图 这类船 船体细长 依靠人力短时间内可达到极高速度 因此从古希腊开始 一直是地中 海世界 也就是地理大发现出现前 欧洲政治经济军事中心地区的标准战舰 搭配她的战 法是接舷跳帮战和冲角撞击战 自古典时代 古希腊 古罗马 时代开始 地中海和欧洲 类似于 Cog 这样的肥圆而主要 依靠风帆推进的船只 都不是战舰 都是商船 因为他们机动性太差 而且不好控制航进 方向 14 世纪开始 作为商船的 Cog 越来越大 为了增加推力 也更好的控制航向方向 很自 然的 就在艏艉楼上增设风帆 平衡帆力 这个早期帆船虽然加上了首帆这一先进特征 但是还在使用舷侧舵 划桨 可见当时船只 发展没有一定的明确主线 各种创新逐渐产生又被不同地区的人逐渐采纳 造成一种多元 化的特色 这个船艏楼下面的小锚是用来跳帮时勾住敌船用的 这幅图体现了 14 世纪到 15 世纪之间 另外的两个重要变化 即虽然这个船体和上面的 Cog 没有太大变化 但是却增加了地中海式的三角纵帆作为艉帆 同时主帆 前桅帆都出 现了两层 地中海式纵帆 在划桨战舰上作为航渡时节省人力的主帆 对于推动船体肥硕的 Cog 就力 不从心了 于是被该做控制方向用的艉帆 也算是北欧横帆船的一个重要特点 即艉帆总 是用于控制方向的纵帆 这一点就此也一直保持到风帆战舰时代结束 15 世纪的大型商船和战舰 可以算作典型的卡拉克船了 上面最后一张图已经是卡拉克的雏形了 三根桅杆 前 主桅杆为横帆 后桅杆为辅助控 制航向的纵帆 船体艏艉有明显是独立于船体的楼状结构 开始只有一层 使船体的舯 腰部比较低陷 一个不太显著的新特点 则是为了更好地迎风张开前桅杆帆 而设置的首斜桅 后来卡拉克越造越大 主桅杆增加了一层帆 新增的首斜桁也挂帆 艏艉楼加高了 甚至出现了挂纵帆的第四桅 上面这些卡拉克船的帆上 都有一个显著的特点 就是帆底部的加条 可以用于风力不足 时增加推力 海况高时则收起 这里需要注意到上一楼最后一张的雏形卡拉克船 她没 有加条 而是用了缩帆带 这是中世纪就有的缩小帆面积的方法 在 14 16 世纪逐渐被加 条取代 17 世纪又重出江湖 取代了加条 后来一直用到风帆战舰时代最后 后面会看到 有些卡拉克达到十分夸张的地步 上图就是 15 世纪直到 16 世纪前半叶的卡拉克战舰 除了夸张的 头重脚轻的艏艉楼 火炮的上舰改变了以往的船体结构 那就是在舷侧开了炮眼 为了维持船体的强度 于是摒弃了上面延续自北欧海盗时代的搭 接式船体建造 即用相互部分重叠的船壳板来承担结构强度的方法 因为一旦把船壳板用 炮眼阶段 其就不能再成为一个受力整体 此处船体就容易变形 于是这些开炮眼的战舰 至少在开炮眼的部位 都采用了地中海式的用肋骨承担船体结构强度 将船壳板拼接而非 搭接的建造方法 收起回复 2 楼 2014 12 03 18 44 举报 flyottoman 小 吧 主 9 直到 16 世纪末 17 世纪初 火炮受制于冶炼技术的限制 在海上运用效率不高 在 16 世纪前半叶 卡拉克艏艉楼大部分的舰载火炮是杀伤人员的小炮 只有舷侧炮眼里面是大 型重炮 但由于此时船体相对于沉重的火炮来说 仍然不够宽 大炮即使后座了 船体里 面依然没有装填火炮的空间 人员要钻出炮眼 骑在炮管上装填 因此一般推测此时的战 术 依然是以跳帮决定胜负 只是在接舷前万炮齐鸣 先对敌舰人员进行尽可能大的伤害 因此炮眼里的重炮 意义不大 并不用于远程炮战 基本上只是在接舷之前发射一次而已 由于这时候大炮在作战中演放次数少 同时铁铸造技术不过关 铁炮太笨重 船上多用锻 造铁管炮和钢炮 因为重炮使用机会不多 因此锻铁跑气密不严容易炸膛 铜炮使用过于 频繁会受热变形的问题就显不出来 这就是 15 世纪到 16 世纪中期以前 卡拉克战舰的概貌 以高耸的艏艉楼和其中的大量轻 型反人员火炮 弓箭 弩机作为主要武器 以舷侧炮眼的重炮作为体现皇家威仪的摆设 以古意盎然的接舷战决定胜负 卡拉克艏艉楼高耸 严重降低了适航性 尤其是艏楼 收起回复 3 楼 2014 12 03 18 55 举报 flyottoman 小 吧 主 9 15 世纪典型的卡拉克船 收起回复 4 楼 2014 12 03 18 57 举报 flyottoman 小 吧 主 9 取代卡拉克的就是所谓的盖伦船 自 16 世纪中后期取代了卡拉克 两者并没有明确的界 限 主要区别仅仅是艏部 就是盖伦的艏楼几乎整个取消了 变得很矮 只有一层 同时 学习地中海的桨帆船增加了前申的鸟嘴 艉楼下面露天伸出的小阳台也是此时盖伦船的主要特点 可以看出 盖伦船的艉楼依然高耸 因为艉楼传统上是舰长 长官等社会地位较高的舰上 管理人员的住所 因此要降低其高度是很困难的 因为降低高度就使他们居住环境更加拥 挤了 尽管如此 卡拉克战舰上那种多层 长而高的艉楼已经不见了 艉楼大大向尾部退 缩了 但是与之相为补偿的是 尾部舷弧很大 尾部高高翘起 这是为了使尾部的甲板间 距离更大 适于长官居住 因为舯部和艏部的甲板舰高度仅仅有 1 6 到 1 8 米 非常矮 瓦萨号就是 17 世纪初期的一艘典型的盖伦式战舰了 对于 17 世纪初的战舰 有人认为她 们依然是与 17 世纪后期到 19 世纪中期的战舰一样如假包换的 战列舰 了 因为战列舰上 的多层炮门 比较低矮的艏艉楼等特点 都已经具备 但是由于此时战列线战术并没有普 遍诞生 楼主觉得她们还是盖伦船 而且 17 世纪早期的盖伦战舰的几个主要形态特征 也是和后世的战列舰不同的 回复 5 楼 2014 12 03 19 13 举报 flyottoman 小 吧 主 9 1610 年的皇储号 算是典型的 17 世纪盖伦战舰 可见 盖伦船虽然比卡拉克船更加细长 了 但是艏部还是一个弧形 这使得艏部的炮门分布呈弧形 使大炮不能指向舷侧 这个 特点在瓦萨号和 1637 年的海上主权号上也比较明显 这个特征显然不利于战列舰式的舷 侧炮轰 发扬舷侧火力 这是因为此时还没有线式战术 盖伦船尽管比卡拉克细长 比战 舰还是短肥一些 因此转向更加容易 因此当时的战术是后来荷兰人最善于使用的近程炮 战和捉对厮杀 最后仍然以跳帮定胜负 但是已经有了炮战的关键先导环节 只不过战舰 是接敌后先演放一舷的火炮 另一舷装填 然后迎风调戗 使用艏部两侧弧形布置的火炮 然后再使用另一舷的火炮对敌击发 同时之前使用的一舷趁此时机再装填 周而复始 海上主权号 可见其两侧和艏部火力都很强 而且舯腰还有面向舰面的火炮 显然是为了 打击跳帮本舰的敌人预备的 可见接舷战仍然是此时的重点决胜战术 到了瓦萨和海上主权号这种大型盖伦战舰 风帆战列舰已经基本上演化完毕了 这样 最 初是用于运送货物的短胖 风帆驱动的船体 因为适航性远远好于细长的桨帆船 正好能 作为搭载大炮的稳定平台而使用 从 15 世纪就开始成为专用于战舰功能的桨帆船之外的 另一种作战舰艇 而舷侧开炮眼这一发明 则使这种风帆驱动的战舰能够搭载远远多于桨 帆船的火力 于是终于彻底取代桨帆船 而成为 17 18 世纪的主流海上力量 可以说 从 17 世纪中早期的舷侧搭载 1 到多层火炮的大型盖伦战舰 到真正的战列舰 也就是 17 世纪后期那些逐渐采用线式战术的战舰 并没有明确的界限 有的仅仅是线式 战术的运用 和越造越大的船体 越来越重的火炮 但是在 17 世纪 50 70 年代 战列线战术正式形成并已教范方式固定下来的同时 战舰的 形态恰好也发生了一个在西欧各国共通的变化 那就是艏部前申的鸟嘴由瓦萨和海上主权 的平直低伸改为弧形上翘型 这种变化起自尼德兰联合省 由英伦发扬 最终在 1780 年 代被保守的法国和西班牙学习并加以夸张改造 由于这种形态改变与战列线战术的普遍运 用 战舰按照火炮门数 火炮甲板层数划分等级等标志战列舰正式形成的时间相互平行 因此楼主可以说 艏部呈弧形上翘的多层炮甲板战舰 一定是用于列成堂皇之阵 与敌军 进行战列线对轰的真正 战列舰 十七世纪末具有弧形上弯舰首的典型双层炮甲板荷兰战列舰 艉部舷弧比盖伦船略略降低 但是仍然可以看出艉部向上翘起耳朵舷弧 黑色突起于船体表面的加强筋 舷外腰板 代表了舷弧 其它船壳板的走向与之平行 并且由炮门将腰板截断可以看出 火炮甲板的 配置并不与舷弧平行 而是与水线平行因为火炮不能布置在倾斜的甲板上 这种上翘的舷 弧 所示盖伦船在战列舰上的一点点遗迹吧 从 17 世纪后期到 19 世纪头十年之间的 150 多年里 战列舰的变化就主要体现在艏艉及舰 首舷弧的日益低平 装饰日益朴素 船体越来越大 及内外部栖装品的逐年渐次改变上了 可以说进入了稳定期 固定形成了 战列舰 这一稳定的舰种 并且在其发展过程中衍生出 了只有一层主炮甲板的巡航舰这一形制相对稳定的舰种 但是在 19 世纪初期工业革命开 始后 各项新发明层出不穷 战列舰尽管形态上和 18 世纪没有区别 但是内外栖装 船 体结构 以及后来的蒸汽机和螺旋桨 都是 18 世纪大为不同的 典型的 18 世纪 74 门炮三等战列舰 典型的 19 世纪风帆战列舰 到了 18 世纪 除了西班牙可能还有一些船只可以算是盖伦船型外 其它国家的大型远洋 货船 基本上与等级比较低的小型战舰 如 5 6 级舰形态相同 且至少配备了巡航舰级 别的武备 只是货舱更大 因此水下线型比较丰满 航速比巡航舰慢 而且 这些武装商船基本上是当时巨型垄断企业 即各国东印度公司下属承包商的船只 一般结队而行 火力不差 从远处看像一支海军舰队 请用 google 搜索 East Indianman 就可以看到大量类似战舰的 那就是大型远洋东印度 武装商船 特别 搜索 Blackwall Frigate 就可以看到 19 世纪初期的东印度商船 竟然被人们称为 Frigate 巡航舰 足见其武备之强 图片来自 flyottoman 的百度相册 19 世纪初的东印度商船王储号 再说小型近海货运 所使用的船只 就无法按照什么卡拉克 盖伦那样分别了 西欧那时 候早已经是市场经济 船东自己订造船只 船长自己配备桅桁帆索 所以变数极大 而且 因为民间的事情不值一提 今天也没有很好的记载 实际上 18 世纪初的大型商船既然与 大型战舰类似 同样的 许多小型辅助海军舰艇 也不过是近海航运事业中的小船直接拉 过去征用的 小型舰船模样各异 下面是一些海军和民间的小船 图片来自 flyottoman 的百度相册 图片来自 flyottoman 的百度相册 图片来自 flyottoman 的百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