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 2 6 机 械 设 计 与 制 造 Ma c h i n e r y De s i g n Ma n u f a c t ur e 第 4期 2 0 1 1 年 4月 文章编号 1 0 0 1 3 9 9 7 2 0 1 1 0 4 0 2 2 6 0 2 履带板受力情况分析 田洪杰高顺德 肖 华 大连理工大学 机械 工程学院 大连 1 1 6 0 2 5 Th e d i a g r a m a n a l y s i s o f t r a c k b o a r d T I A N H o n g j i e G A O S h u n d e X I A O H u a S c h o o l o f Me c h a n i c a l E n g i n e e r i n g D a l i a n U n i v e r s i t y o f T e c h n o l o g y D a l i a n 1 1 6 0 2 5 C h i n a 摘 要 履带 板作 为履带 式车 辆的 主要承 栽 零件 由 于 其工况的 复杂 性 使它的 受力 情况 很 难得到 计I 算 在 a l A 的基础上 对履带车辆的转弯和履带 板的啮合工况进行分析 得到了这两种工况下履带板的受力情 I 况 对履 带 板受 力 J睛 况的 研究 有利于 更好 的 设计 履带 板 关键词 履带板 转弯阻力 啮合关系 A b s t r a c t T r a c k is t h e m a i n l o a d i n g p a r t o f tr a c k l a y e r b e c a u s e of i ts w o r k i n g c o n d i t io n c o m p le x i ty r e s u h i n c a l c u l a t i n g t h e t r a c k b o a r d s f o r c e v e r y d if fi c u l t O n t h e b a s i s off o r n e r r e s e a r c h e s r 一 b o a r d s d ia g r a m a n a ly s is 肌 d e r rk in g n d iti 如 c r毗 r j s w e r v in g a n d tr a c k b o a r d j o g g lin g w o rk in g c o n d it io n ar e a n al y s e d T h e r e s e a rc h of tra c k b o a r d s d ia g r am i an al y s is is p ro p i舶 幻 d e 5 b e tte r trac k 一 6 ar d Ke y wo r d s T r a c k b o a r d S we r v i n g r e s i s t a n c e J o g g i n g r e l a t i o n s h i p 中图分类号 T H1 6 文献标识码 A 1 引言 工程机械的行走装置通常采用轮式机构和履带机构 其中履 带行走机构由驱动轮 导向轮 支重轮 托链轮 履带板和履带架组 成 发动机功率通过减速机构传递给驱动轮 再通过啮合于其上的 履带板将牵引力传到地面 借助地面反作用力驱动整车前进m 履带 板作为整车与地面直接接触的部件 其工作环境和使用环境极其恶 劣 它不但与土壤 砂石 水泥土甚至钢板直接接触 而且承受挤压 弯曲等应力的作用 加上其材质 铸造上的一些缺陷 使它成为履带 起重机上消耗量最多 备件最多的零件 小吨位履带板多采用敞开 式结构 大吨位履带板多采用封闭式结构 如图1 所示 a 封闭式 b 敞开式 图 1履带板结构形式 履带板齿的形式随啮合驱动形式的不同而不同 如图2所 示 为两种常用的驱动方式对比 一 一 a 方式一 b 方式二 图 2驱动形式对 比 履带板作为整车的行走部件 其受力工况主要分为两种 工 况一是驱动轮与履带板相 啮合驱动行走 如 图 2所示 该工况 主 女来稿 日期 2 0 1 0 0 6 0 9 要验证履带板齿的强度 常见的破坏形式为履带板齿面磨损 工 况二是履带板运行到支重轮下部直接与地面接触 如图2 b 所 示 该工况是对履带整体结构是一种考验 主要验证履带板的承 载能力 常见的破坏形式为断裂 局部裂纹 2 履带装置转弯情况分析 2 1空载转弯情况 履带车辆在不带负载 在水平地段上绕转向轴 0作稳定转 向的简图 如图3 a 所示 以O T 代表轴线 0在车辆纵向对称面 上的投影 O T的运动速度 代表车辆转向时的平均速度 则车辆 的平均转向角速度为 tO W 转向时 机体上的任意点都绕转 向轴 O作回转 其速度为该点到轴线 O的距离和角速度的乘积 所以快慢侧履带的速度 分别为 w R O 5 B v 0 5 B w 1 v 2 w R O 5 B v 0 5 B w 2 式 中 履带车辆轨距 根据相对运动原理 可以将机体上任一点的运动分解成两 种运动的合成 1 牵连运动 即改点以 O T的速度 所作的直线 运动 2 相对运动 即该点以角速度 叫绕 O T的转动 所 以 t 就是牵连速度 和相对运动速度 0 5 B w的向量和 由 1 和 2 式 可得到以下关系式 U 1 R 百 O 5一 B 一 U2 R 0 一5 B 2 2带载转弯情况 如图3 b 所示 显示了履带带载情况下的转弯情况 图中 0 0 厂两个履带板的瞬心 口 两侧支承轮的运行速 度 也就是起重机在这点上 的运行速度 通过这两点的速度 矢端作直线与 0 0 相交于 0点就是起重机的运动瞬心 0 和 0 两点的位置完全由起重机的受力情况决定 第4期 田洪杰等 履带板受力情况分析 2 2 7 三 二二 0 f q r f 一 0 松 边 地 i 晶 薅力 边 地 毳 力 紧 2 边F a 方式一 b 方式二 图 3转弯方式对 比 在计算单块履带板的受力情况时有如下假设 1 机重平均分布在两条履带上 且单位履带上的负载为 G q 2 形成转弯阻力距 的反力一部分是由横 向力 另一 部分是 由于转弯过程中 两侧履带发生滑移导致的纵向力 由于在横向 r 力的作用下 车辆的转向轴线会做一定的偏移 V 一 式 巾 一机器各个零部件 的质量 I r 机器各 个零部件至履 带 中心的纵 向距离 卜 零部件的序号 n 一 零部件的数量 图 4 履带 板 受 力 图 2 3单个履带板的受力情况 在履带板上取一个微元 则此微元 的是受 到的力 如 图 4 所示 由上面的分析可以得到单个履带板的受力 F x 考 a x e y v V i 4 5 b 2 bL 3 J J nv 1 丁 V 十 F y 南 4 V 3 履带装置啮合情况分析 3 1两种驱 动形式分 析 3 1 1 双驱形 式 如 图 5 a 所示 足双驱 的形式 此时设驱动轮产生的驱动力 为 F 则履带 的上方均为紧边 下方驱动轮一侧为松边 则 上履带 对驱动轮产生 F大小的拉力 从动轮处受到上下方履带对其分别 为 的拉力 从动轮受到 的总力为 2 F 按照行走过程中达到平衡 计算即 图 5履带装置的驱动形式 3 1 2四驱 形式 如图 5 b 所示 是 四驱的形式 此时设驱动轮产生 的驱动力 为 则在左 侧驱动轮处 下方履带为松边 其余部分为紧边 上 方履带对左侧驱动轮产生 的力为 F 由于右侧同样为驱动轮 产 生 F大小的驱动力 结合单驱的受 力形式 右侧驱动轮受 到下方 履带 的拉力 为 2 F 上方履带 的拉 力为 F 右侧驱动轮受力为 3 F 按照行走 过程 中达到平衡计算即 2 F f o 3 2履带板和驱动轮啮合过程受力分析 如 图 6 a 所示 是履带板和驱动论啮合时的受力情况图 3 方式一 b 方式二 图 6履带板啮合受力 图 图中 履带板之问的相互作用力 不考虑内摩擦力 一履带 板 和驱 动轮之 间的相互作用 力 一驱动轮给履带板 的支 反力 F 履带板受 到的驱动力 G 一履带板的 自重 n 一驱 动轮齿数 对单独一块履带板进行受力分析 如图 6 b 所示 据 图可 以得 到三个方程 FI C O S O t l c o s F牵 5 Fi s i n a 1 G s i n 2 6 x L l F x L 2 7 式 中 一 履带板 中心到 的垂直距离 履带板中心到 的垂直距离 d 履带板的啮入角 一 履带板和驱动轮的接触法线和水平线之间的夹角 4结论 由上面的分析 我们对履带板 的受力情况有了大致 的了解 对 我们以后对履带板的 殳计和工况训 算提供 丁一定的依据 但是由于 篇幅的限制没有对履带板和支重轮之间的受力情况进行分析 参考文献 1田嘉兴 黄辉 重型履带板 的研制 建筑机械与施工机械化 l 9 9 5 2杨红旗 工程 机械履带一 地面附着力矩 理论 基础 北 京 机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银行新员工试题及答案
- 银行校招笔试题库及答案
- 摄影专业高考试题及答案
- 建材专业试题及答案
- 无机材料专业试题及答案
- 大专烹饪专业试题及答案
- 广东省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
- 机械安全专业试题及答案
- 病理专业试题及答案
- 门头承重加固施工方案
- 2025-2030中国术中神经生理监测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YS-T621-2021百叶窗用铝合金带、箔材》
- 2025年国资委企业面试题及答案
- 亚朵酒店前台培训
- QC七大手法培训
- 企业财务分析实践指南
- 体格检查(心肺)
- 215kWh工商业液冷储能电池一体柜用户手册
- 装卸工安全培训课件
- 《孤独的小螃蟹》课件
- 低碳产品评价技术规范 光伏组件-编制说明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