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自动化 与仪器仪表 2 01 2年第 1期 总第 1 5 9期 工业锅炉D C S 控制系统设计研究 梁 长 志 中国神华煤制油化工有限公 司鄂 尔多斯煤制油分公 司检维修 中心 内蒙古鄂 尔多斯 O 1 7 0 0 0 摘 要 针对 用户现场锅 炉硬 件系统 的实际情 况 控制系统工作方式 分为手动和 自动两种 以工业 以太 网 现场总线 计 算机和组态软件为核心设计了D C S控制系统 按照操作 管理层 过程控制层 现场检测层三层 结构 的 模式进 行结构规划和 系统配置 关键词 锅炉 模糊 P I D 模糊 白寻优 Ab s t r a c t I nt h i s e s s a y i nv i e w o f t h eu s e r s a c t u a l s c e n e s i t u a t i o no f b o i l e r h a r d wa r e s y s t e m t he c o n l r o l s y s t e m wo r k i n gh a s b e e n d e s i g n e da s ma n u a l a n d a u t o ma t i ct wo wa y s T a k i n g the i n d u s t r y e t h e me t the fie l d b us P L C the c o mp u t e r and thec o n fi g u r a ti o n s o ft wa r e a s t h e c o l e the DCS c o n l r o l s y s t e m Was d e s i gn e d T h e s t r u c t u r ep l a n andthe sys t e m d i s p o s i ti o nwe r e c a r d e d o na c c o r d i n g t o the t h r e e s t r u c t u r e p a t t e ms t h r e e s t r u c t u r e p a t t e ms a r e o p e r a ti o n ma n a g e me n t l e v e l p r o c e s s Ke ywo r d s Bo i l e r F u z z yP I D F u z z y s e l f o p lL mi z i n g 中图分类号 T P 2 7 3 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0 0 1 9 2 2 7 2 0 1 2 0 1 0 0 0 3 0 3 0 引 言 目前 我 国大 多数 工业锅炉采用人工 设定 参数控制 例 如设定鼓风机频率 引风机频率 炉排频率 在这种情 况下 虽然应用 了变频器 但并没有起 到变频器应该起到 的作用 能源浪 费还是相 当严重 所以对锅炉系统运用有 效控制方法进行 自动化控制不仅可 以节能减排 还可 以提 高锅炉运行 的安全性 改善 人工作环境 以及提高劳动生 产率 工业锅炉的D C S自动控制系统 是近年来研发的一 项新技术 工业锅炉采用智能控制算法和D C S 控制系统相 结合 与传统控制相 比具有 明显 的优 势 本 文综 合考虑现场情况 生产管理和控制三个方 面 确定控制方案 拟采用D C S系统 分为三层结构 操作管理 层 过程控制层 现场检测层 根据锅 炉系统是 比较 复杂 的 不确定性的非线性系统 拟采用模糊 P I D控制方法对 出水温度进行控制 模糊 自寻优控 制方法对风煤 比进行控 制 鼓风量前馈 P I D控制方法对炉膛负压进行控制 常规 P I D控制方法对回水压力进行控制 1 系统整体设计 根据用 户捉 出的任务要求 综合考虑系统 的可靠 性 效率 以及可维护性 以最 少投 资为 目的 使设计 的系统能 够将锅炉生产过程 中的J 二 艺参数控制在规定 的范围内 本 着 分散控制 集 中管理 的特 点 控制系统按3层结构的 模式 进行结构规划和 系统配 置 1 1 操作管理层 操作管理层由 2个操作员站组成 操作员站的硬件平 台为S u n y P C C 8 0 0 系统 g l A 4 激光打印机 操作员通过操作员 站能够观察过程回路参数状态 历史趋势和报警情况 实 现对 设备启 停 过程 回路操 作和参数调整 的集 中管理 止常运行情况下 每个操作员站只显示相应过程控制站的 实时 r 况 方便操作员及 时监视 管理 当有某操 作员站 发生异常时 其操作可 由另 一 个操作 员站代替 不会产生 收稿 日期 2 0 1 1 1 0 2 0 系统 失控现 象 1 2 过程控 制层 过程控制层主要由2个过程控制站组成 完成对2个 锅炉房控制 系统的安全联锁控 制 回路调节 顺序控制 逻辑控制和综合报警 过程控制层 的各 P S站 一方面通过 P o r f i b u s D P 现场总线网络与现场检测层的远程 I O 站进 行通讯 采集系统相 关的现场 传感器 变送器 执行机构 和其他设备的实时运行数据和状态信号 控制相关设备 的 运行 如调节鼓风机 引风机 和炉排的运行速度等 另一 方面将系统 的数据信 息通 过工业 以太 网上传到操作管理 层的 工作 站进行处 理 同时执行操作 员站发 出的操作命 令 1 3 现 场检 测层 现场检测层由两套S i m e n e S 公司的E T 2 O O M 系列远程 I O站组成 按每 台锅炉就地配置 1 套远程 I 0站的原则进行 设计 E T 2 0 0 M 远程I 0站作为各过程控制站的从站 具体 负责与现场各开关量及传统仪表的接口 并通过P r 0 f i b u S D P现场 总线 网络与过程控制层进行数据 交换 实现两 台锅炉系统所有现场设备 仪表 的信号数据采集和控制等 功能 1 4 硬件选择 1 4 1 网络 结构 S u n y P C C 8 O 0系统是一套新型 实用的分级递阶式多处 理器智能化控制系统 由管理网i N e t 系统网S Ne t 和控制 网C N e t 三层网络构成 由于 I 0 模块实现 了智能化 因此 在 I O凋理模板内部还有 一层到端子的网络 灵巧总线 S m a r t B u s S u n y P C C 8 0 0 系统还可以成为一体化工作站形式 即控制站 操作站 工程师集成在 一起 可就地安装 现场控制站构成现场控制级 进行数据采集和分散 控制 其中I O 模块 控制网C N e t 利控制模板 电源组件均 可实现冗 余配置 操作站 工程师站通 过冗余化系统 网 S N e t与现场控制站相连 完成工业过程的集中监测管理 操作 操作站 工程 师还可 以经管理连 接到管理站 构成 一 个集 生产 管理 经 营于一体 的全厂生产综合 自动化系 3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上业锅炉D C s控制系统设计研究 梁长志 统 1 4 2 现 场控 制 站 现场控制站是 1 n y P C C 8 0 0 系统的核心 土要 由机柜 机笼 各类板卡 散热单兀 以及机柜 附件组成 一切 过程 数据 的采集 运算和控制均 由安装在现场控制站 中的 I 0 模板 与控制模板来完成 现场控制站直接与现场 设备 是 个大规模的 I 0处理系统 它吸取了国外多家D C S在现 场控 制站的技术特点 具有 叮靠性 高 可冗余配置的技术 特色 1 4 3 操作站 工程师站 操作站 I 程师站为高叮靠性 I 业摔制计算机 运行 十w i n d o w s 2 0 0 0 N T 操作系统的S u n y T e c h 6 业控制应 用软件平 台 町 以捉供 个灵活 方便 强大的 程 具 以实各 种控制 策略 操作 站用于对 生产过程 的监 视 管 理 程师站用十对应用系统进行功能组态 组态数据下 载 也能代 替操作 员站 发挥监视 管理的作 用 石油大学 锅炉监控参数有 7 6个点 系统中 设计 1个操作站 工程 师站 1 5 系统技 术规格 1 5 1 系统构成 Dc S设备包括 C R T操作站 包括外围设备打印机 现 场挎制站 通信控制装置 过稗输入 输 出接 口 系统 内部 电源 系统 内部电缆 程师站 n J 与操作站兼用 落地 式操作台或桌面式操作 台 除C R T 操作站 打印机外 所有D C S 组件都安装在 自 立 式机柜内 所有设备均安装在操作室或机房 内 通信母线 及其 卒 制装置可采用双重化 串接在通信母线上 的任何设 备 可以断开其连接而不对母线有所影响 能与上位机通 讯 留有通讯接 口 并与其他D C S系统通讯 S Un y Te c h 6 0系统软件包括回路组态 各种 显示画 面 报警和流程 画面 以及趋 势和其他 历史数据等 留有 用户可 以方便地从 上位机对 D C S数据进行存取的接 口 1 5 2 系统供 电 电源规格 使用U P S电源 电压 2 2 0 V 1 O A C 频率 5 0 H z 1 H z D c s供电根据需要可为与 D C s 连接的现场变送器等提 供 电源 系统 电量需 求 每套控制站 7 5 O W 每套操作站5 0 0 W 1 5 3 可靠性和冗余措施 1 系统设备有 自动诊断功能 2 主控模板C P U冗余 3 主控制器模板可整体冗余配置 4 操作站互为后备 5 外部设备可根据需要配置后备 6 通信控制器利电缆可双重化配置 7 系统 电源模板可双重化配置 8 软件及通讯广泛采用容错技术 9 系统 中的冗余部分能够实现 自动转换 在转换过 程 不能影响系统 的 F 常 L 作 1 0 调节 口 l 路 I 0 卡件具备 1 1 冗余功能 4 2 系统运行方式 综合考虑锅炉的控制特性和绎过现场调研 系统提供 自动和 手动运行方式 l J 作方式 町通过操作 台上的转换 I 关进 行切换 控制系统 f 作 方式大体上可 以分为两种 1 自动方式 控制系统的控制核心 S U n Y P C C 8 0 O根据 现场传感变送器反馈 同来的现场信号 出水温度 炉膛温 度 炉膛负压 同水压力等 根捌程序算法 输 出控制量 调节变频器的输 出大小 商变频器 的输出大小直接控制炉 排运行频率 鼓风运 行频率 引风量运 行频率 补水泵运 行频率 这就是锅炉系统 的 自动运行方式 为了保 征特殊 场合 需要 我们在 自动方式 中加入另外 一种工作方式 我 们称之为上位机控制方式 所谓的上位机控制方式 是由操 作人 员直接在上位机上设 定炉排 鼓风机 引风机 补水 泵的运行频率 这些控制命令通过S m a r t B U S 控制变频器的 转速 2 手动方式 操作员对系统进行控制 操作员根据 操作台上显示仪表显示的现场信号 出水温度 炉膛温度 炉膛 负压 同水压力等 根据需要 分别调节操作 台面板 上的炉排 鼓风机 引风机 补水泵调速旋钮 调速旋钮 调节相应变频器的输 出大小 I n J 变频器的输 出大小直接控 制炉排运行 频率 鼓 风运行频率 引风量运行频率 补水 泵运行频 率 这样就可实现锅炉系统 的手动方式运 行 3 基于P l D 控制系统的锅炉系统控制方法 3 1 出水温度模糊P I D 控制系统 出水温 度受负荷变化 和煤质变化 的影 响 负荷 变化 反映在同水温度上 负荷变大 回水温度低 负荷变 小 口 l 水温度 高 煤 质变化 反映在 炉膛温度上 煤质变好 炉膛 温度 高 煤质变差 炉膛温度低 受针对这 一特 点 对锅 炉出水温度采取模糊 P I D控制 模糊控制器 以出水温度偏 差和 同水温度作 为输入量 其控制系统原理如 图1所 图1 出水温度控制系统框图 3 2 风煤比 自寻优控制系统 提 高锅 炉的效率和经 济性 必须使 气和燃料维 持 适 当的比例 否则 势必增加热量损 失 降低经济技术指 标 并造成对周围环境 的污染 目前风煤 比控制系统大多 采用常规P I D控制 其优点是特性直观 控制迅速 但其缺 点亦很明显 将风煤比简单地看成负荷的单 函数并近似 为比值关系 然而在不同的负荷下合适的过剩窄气系数有 很大变化 因此 单纯的比值控制特 性并不能保证锅炉 存 任何 1 况下达到最佳 的燃烧状态 同时 对于不同的煤种 及煤粉特性 炉排转速 煤层 厚度不均匀等原因引起 的燃 料方面 的扰动 其最佳过剩空气率亦有较大变化 使得单 纯的P I D控制很难实现风煤 比白寻优 锅炉发热 量是通过炉膛温 度表现 出来的 根据燃烧 理 论 炉膛温度与燃 卒比 燃料量 与 气量的比例 反映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自动化 与仪器仪表 2 0 1 2年第 1期 总第 1 5 9期 了燃 空比与燃烧效率的峰值特性 燃 空比是否合适 从 炉膛温 度可以得到反映 通过最佳燃 空比可 以保证燃烧 的经济性 利用热效率与空 燃 比之间 的单峰极值特性 以炉膛温度为被控制量 采用模糊 自寻优控制 自动搜索 最佳风煤 比 风煤 比 自寻优控制系统原理如图 2所 示 图2 风煤比自寻优控制系统框图 3 3 炉温寻优控制系统的实现 抛 煤机链 条炉和燃气 燃油锅炉的主要区别在于 抛 煤机链条炉 中 煤在炉排上 的燃烧是 以层燃方式 进行的 当煤进 入炉膛 时 它不像燃气 燃油锅炉那样燃料立刻燃 烧 生热 而 是分区 分段缓慢 进行的 所 以燃煤 锅炉燃烧 系统的燃烧过程长 具有较大滞后 通过改变风量改善炉 内的燃烧 状态 影 响到 出 口温 度 也需要经 过 比较 长的 时 间 所 以采用热效率为 目标 函数 的寻优方法寻优周期 比较 长 而且在 寻优过 程中入 炉水温有变化 时 由于效率的滞 后现象 对 效率的计算会产 生影 响 而炉膛温度 比出口温 度要超 前的多 在燃料量一定的情 况下 炉膛温度和锅炉 热 效率有 一 一 对应关系 根据燃煤热水锅炉 的实 际情 况 打算 以锅炉的炉膛温度作为 目标函数 在燃煤量一定 的前 提 下 通过 改变 风量的大小 寻找炉膛温度 的最 高点 此 时的过剩 空气 系数即为 当前负荷下 的最佳值 3 3 1 炉温寻优 应满足的条件 炉温 寻优 前应满足 的条件要 进行寻优之 前 应满 足 以下条件 1 锅炉 出口水温应达到精度要求 氧含量和炉膛负 荷维持在要求的范围内 即整个实时控制系统处于相对稳 定状态 2 寻优过程 中维持给煤机转速不变 即燃料量要相 对稳 定 3 寻优过程 中锅炉 的热负荷不应有大的波动 供暖 热 水锅 炉这个条件 一 般 可 以满足 否则必须重 新寻优 4 由于炉内温度分布场的存在 测取炉温时最好测 量有代 表性 的点 或 多点测 量然后求其平 均值 3 3 2 寻优算法 假定锅炉初始工作点在a 初始 的寻优步长为r a t e 0 每次风量 阀位 改变的百分数 寻优过程如下 1 为防止 由于寻优方 向错误而导致 的锅炉 昌黑烟 第一次改变风量时 以r a t e 0为步长 向风量增加 的方向 进行 工作点 白a 转移到 b 注意r a t e 0的选取要保证第一 次改变风量时 既不能超过极值点 但r a t e 0也不能太小 2 等待炉温有变化时 比较工作点a和b的炉温均值 T 和 T b 3 如果T T 说 明寻优方向正确 下次寻优继续以 r a t e 0为步长 向同一方 向进行到点 c 如此进行 假设到 d 点 T T 说明超过极值点 lJ r a t e 1 2 r a t e O 反向寻优 到e点 如此进行 直到r 8 t e r a t e m i n 允许的最小阀位 改变的百分数 或两次炉温的差值的 绝对值IT 一 r I l T 说明寻优方 向错误 为了加快寻优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医疗设备采购补充协议合同
- 2025版电力线路与通信设施测量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玻璃幕墙设计与安装一体化承包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软件开发外包合同包含UIUX设计服务
- 2025版物流配送人员劳务派遣服务协议
- 2025年电梯安装安全协议书规范
- 2025年光纤宽带安装与网络服务保障协议
- 基于区块链的金融风险管理研究-洞察及研究
- 挤压综合症的急救护理
- 社区木桥改造方案(3篇)
- 11人制足球竞赛规则
- 放射职业卫生培训课件
-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数感
- 亲子消防演练活动方案
- 地理●广东卷丨2024年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地理试卷及答案
- JG/T 157-2009建筑外墙用腻子
- 工程中间费协议书
- 燃气开户过户协议书
- DBJ50-T-200-2024 建筑桩基础技术标准
- 部门月度工作计划与目标设定
- 河北单招第三类物理基础知识点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