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联机床校验台机械设计_第1页
并联机床校验台机械设计_第2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机械制造 王新年 并联机床校验 台机械设计 并联机床 校验 台机械设计 王新年 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 黑龙江 哈尔滨 1 5 0 0 8 8 摘要 并联机床是将并联机构应 用于机床领域 出现的一种新型机床 近年 来发展 很快 由于 并联机床出现时间较短尚有很 多未解决的难题 其中主要是精度问题 而校验台是进一步提高 机床精 度所必需的设备 重点阐述 了并联机床校验 台的机械设计 关键词 并联机床 精度 校验台 机械设计 中图分类号 T H1 2 文献标志码 B 文章编号 1 6 7 1 5 2 7 6 2 0 1 2 0 5 0 0 5 8 0 2 M e c ha ni c a l De s i g n o f Ca l i b r a t i o n Se t s i n Pa r a l l e l M a c hi ne To o l s W ANG Xi n n i a n H e U o n g j ia n g A g r i c u lt u r e E n g i n e e r i n g V o c a t i o n a l I n s t i t u t e H a r b i n 1 5 0 0 8 8 C h i n a Ab s t r a c t T h e p a r a l l e l ma c h in e t o o l i s a n e w k in d o f ma c h i n e wh i c h t h e p a r a l le l me c h a n i s m i s u s e d in I n r e c e n t y e a r s i t i s d e v elop i n g v e r y qu ic k l y Bu t t h e r e ar e s t i ll s ome d iffi c ult ie s whic h c a n no t b e s o lv e d f or e x a mp le t h e p r ec is i o n i s o n e amo ng t h e m T h e c a l i b r a t io n s e t i s j u s t e q u ip me n t f o r imp r o v i n g t h e p r e c i s io n o f t h e ma c h i n e t o o 1 T h is e s s a y ma in ly s t a t e s t h e me c h a n i c a l d e s ig n o f c ali b r a t i o n s e t s i n p a r a l lel mac hine t o ols Ke y wo r ds p a r all e l ma c hine t o o l s p r e c is i o n c ali b r a t i o n s e t s me c h a nic a l d e s i g n 0 引言 生产的自动化与高精度 高品质是机械制造工业发展 的两大方向 为了满足此发展方向的要求 并联机床应运 而生 作为一种新概念机床 并联机床在结构 控制等方面 完全不同于传统机床 有很大的研究空间和价值 并联机 床虽然优点很多 但没有被普及的原因还是精度有问题 并联机床的各运动副在制造和安装中存在误差 如定平台 和动平台上各球铰的位置及各支路杆长均存在制造或安 装误差 这种误差对并联机床的加工精度有很大的影响 这些误差难以进行直接测量 设计开发出一台精度较高 的 具有 Y 三个坐标运动功能的校验台 即成为减小 并联机床误差 对其精度进行检测和标定的关键设备 1 校验 台的结构原理 图 1 校验台主要由三个平动导轨 三根驱动丝杠 三台电 动机 三路光栅组合而成 三路导轨由下到上叠加 从而 形成空间直角坐标轴的形状 每一路驱动丝杠由一台步 进电动机驱动 实现三轴联动 光栅用来测量导轨的位 移 根据设计原则 考虑到质量及尺寸的要求 将最上层 设计为垂直移动 设为 轴 其余两路为水平移动 设为 轴和Y轴 从而构成相互垂直的空间三轴测量台 其结 构如 图 1 所示 校验 台的 自由度显 而易见 是三个 平移运 动副 自由度为 3 由三台步进电动机分别驱动控制 3个 自由度 图 1 校验台结构简图 2 校验台关键部件的设计 校验台的设计 就是针对具体的被加T零件在选定的 结构方案的基础上 进行方案图样设计 这些工作包括 传动装置及动力部件的选择 关键部件如导轨的设计 基 础件设计等 2 1 传动装置及动 力部件 的选择 校验台实现的是沿 y 三轴的直线运动 根据校验 台本身要求的精度及运动的实现形式 选择二级滚珠丝杠 作为传动装置 均采用购买件 关于动力部件的选择问 题 考虑到经济上的原因及对电动机的要求 选择混合式 步进电动机作为动力部件 由于校验台不承受外力 精度 要求较高 尺寸小 因此 对电动机的参数要求是 外形尺 寸尽量小 转距 4N m 步距角为 0 9 o 细分电路为 6 4 细分 为了简化结构 电动机与丝杠的联接形式采用轴套 作者简介 王新年 1 9 7 4 一 男 黑龙江依安人 副教授 工程硕士 研究方 向为机械制造 5 8 h t t p ffZ Z H D c h i n a j o u rna 1 n e t c n E m a i l Z Z H D c h a i n a j o u r n a 1 n e t c Y l 机械制造与自 动化 机械制造 王新年 并联机床校验 台机 械设计 联结 2 2导轨的设计 导轨的功能是支承和引导机械的移动部分做直线运 动 导轨 一般 由运动件 和引 导件两 部分组 成 对 导轨 的 主要要求是 方向精度高 运动的灵活性和平稳性好 对温 度变化不敏感 耐磨性和结构工艺性好 对于有移动工作 台的机械 导轨的结构方案是否合理 对其品质和成本往 往有较大的影响 对于直线运动导轨 为了使运动件只沿一个方 向运 动 必须限制运动件绕 轴的转动 自由度和另外两个 方 向的移 动 自由度 图 2是 常 用 导轨 的几 种 基 本结 构 列出 a b c 三种 每根导轨由两个狭长导轨 面组成 它限制了沿 向和 向的移动 和绕 轴和z 轴的 转动 由于导轨面很窄 所以不能限制绕 y 轴的转动 因 此常采用增加一个导轨面或加宽一个导轨面的方法 来限 制绕 y轴的转动 为防止运动件绕 y 轴转动 在图 2所示 的三种导轨之外再加一辅助支承点即可 考虑承载能力和 耐磨性 在实际结构中往往增加一个导轨平面如图3中所 示 但是这就对两条导轨的平行度的要求提高了 由此可 知 导轨面数超过了运动学原理的要求时 由于有多余的 约束 必须提高导轨的加工精度 入脏物很敏感 抗震性差 滚动导轨的刚度一般比滑动导 轨低的多 但如增加适当的预紧力可以提高刚度 而且一 定的预紧力可以防止滚动滑条跑偏 2 3 丝杠 的结构 设计 丝杠是传动装置的主要部件 它选择的好坏将直接影 响到传动精度 进而影响到整个校验台的精度 由于滚珠 丝杠副为通用部件 生产工艺成熟 品质和生产周期都容 易保证 且比较适合于精密传动 故选用的是滚珠丝杠作 为平动的实现形式 丝杠的两端固定在导轨两侧 丝杠的 方形螺母固定在滑块上 丝杠的一端通过联轴器与电动机 相联 当电动机 旋转 时 通 过丝 杠将 转 动 转化 为 螺母 移 动 从而实现平动 2 4 基础件设计 从校验台结构简 图中可以看出 轴的底座体积较 大 质量 占的比重也大 起着支承和固定其他零件的作用 因此它的设计和制造 品质对机器 的品质有很大 的影响 对底座 的设计要求 有 有足够 的强 度和 刚度 有 足够 的精度 有较好的工艺性 有较好的尺寸稳定性和抗振性 外形美观 还 要考虑到安放水平 底座设计主要考虑如下问题 正确选择支承点 这里 选择四个支承点 端面的形状及厚度 主要是考虑到底座 受弯曲 扭转的应力作用 加强筋的形式和作用 根据材 料力学原理 为防止变形 采 用 米 字 形封闭式加强筋 3 结论 根据设计要求确定了校验台的总体设计方案 提出了 具体的设计要求 阐述了校验台的结构原理 对校验台的 传动装置及动力部件进行了选择 对关键部件如导轨 基 础件提出了设计理念 优化的结构设计 往往会使校验台 工作可靠 结构紧凑 运动起来更加灵活 直接的对并联机 床的误差进行了测量 合理的提高了精度 a 棱一 平导 轨 1o V一 平导 轨 图 3 辅助导轨面 参考文献 常用的导轨按其支承原理可分为 滑动摩擦导轨 滚 动摩擦导轨 根据精度要求及经济上的原因 本文选用的 是滚动摩擦导轨 滚动摩擦导轨的优点是 低速时运动平 稳 运动阻力小 特别在启动时 精度一般较高而且保持 时间较长 润滑简单 缺点是 制造一般较难 对导轨上落 1 孑 L 令富 六 自由度并联机 器人运 动控制 系统 的研究 D 哈 尔滨 哈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