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高中语文 4.1.1季氏将伐颛臾2教案 苏教版必修4_第1页
2012高中语文 4.1.1季氏将伐颛臾2教案 苏教版必修4_第2页
2012高中语文 4.1.1季氏将伐颛臾2教案 苏教版必修4_第3页
2012高中语文 4.1.1季氏将伐颛臾2教案 苏教版必修4_第4页
2012高中语文 4.1.1季氏将伐颛臾2教案 苏教版必修4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用心 爱心 专心1 4 1 14 1 1 季氏将伐颛臾季氏将伐颛臾 共共 1 1 课时教案 苏教版必修四 课时教案 苏教版必修四 教学目标 1 了解 论语 语录体散文的特点 积累两种句式 无乃 与 和 何 以 为 2 学习引用名言和运用比喻来增强说服力的特点 3 理解孔子 不患贫而患不均 不患寡而患不安 均无贫 安无倾 的政治思想和用 仁义教化使 远人 归服的主张 教学重点和难点 1 背诵全文 2 通过对孔子的言论的分析来理解孔子政治主张的出发点 孔子的政治思想和政治态度 3 积累文言文语言材料 逐步形成一定的语感 教学安排 一教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1 出示以下几句名言 学而时习之 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 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 不亦君子乎 温故而知新 可以为师矣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这几句话是谁说的 2 还知道孔子的哪些名言 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学不知道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用心 爱心 专心2 君子坦荡荡 小人长戚戚 欲速则不达 3 谁来介绍一下孔子 孔子 公元前 551 前 479 名丘 字仲尼 春秋末期鲁国人 他是我国春秋末期著名的思 想家和教育家 也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公认为世界文化名人之一 他一生周游列国 宣 传自己的政治主张 他主张仁义 主张以德服人 反对残暴统治 反对武力征伐 同情人 民疾苦 具有一定的开明态度 孔子学说成为二千余年封建文化的正统 影响极大 被尊 为圣人 并在晚年整理 六经 诗 书 礼 易 乐 春秋 在我国 历史上 他是致力于教育事业的第一人 他学而不厌 诲人不倦 首开私人办学讲学之风 相传有学生三千 贤弟子七十二 论语 就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 4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一篇语录 季氏将伐颛臾 板书 我们今天要来理解的是孔 子 仁 的思想 二 介绍故事发生的背景 听课文录音纠正词语读音 口译全文 1 这个故事发生在我国春秋时期 当时 鲁桓公的后代季孙 孟孙 叔孙三大家族逐渐强大 鲁国公室日趋衰败 三大家族 共同把持鲁国朝政 其中 季孙氏 课文中称季氏 势力最大 他要讨伐颛臾的原因有二 其一贪其土地 其二是担心颛臾对己不利 当时冉有 季路 孔子的两个弟子 都在季 氏门下 且都参与了出征前的筹划 也就是在这时候 二人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孔子 由此 引出了孔子和两位弟子的对话 2 那么 对于 季氏将伐颛臾 这件事 他们展开了怎样的对话 请听课文录音 3 注意下面几个词语的读音和写法 用心 爱心 专心3 冉 r n 有 颛臾 zhu n y 社稷 j 虎兕 s 柙 xi 椟 d 萧墙 xi o 4 分三个同学口译全文 感知课文大意 季氏将要攻打颇臾 冉有 子路参见孔子 说道 季氏将对颛臾使用武力 孔子说 冉求 这恐怕应该责备你吧 颇臾 以前先王任命他主持东蒙山的祭祀 主人 而且 它 处在我们鲁国的疆域之中 这正是我们鲁国的臣子 为什么要去攻打它呢 注意 于 表示行为对象 可不译 对 对于 有事 指用兵 这里指攻打颛臾的事 无乃 与 固定句式 表示推测语气 可以翻译为 恐怕 吧 尔是过 即 过尔 责备你 过 责备 动词 是 提宾标志 不译 夫 f 发语词 以为 即 以之为 的省略 把 他 作为 是社稷之臣也 判断句 这是国家的臣子 社 土地神 稷 谷神 社稷引申为国家 也 表判断 何以伐为 为什么要攻打他呢 何以 为 固定句式 表反问语气 相当于 为什 么要 呢 冉有说 季孙要这么干 我们两人都不想呢 孔子说 冉求 贤人周任有句话说 施展才能担任职务 没有能力的人就该辞职 比如 瞎子遇到危险 你却不去扶持 将要摔倒了 你却不去搀扶 那又何必用你这个助手呢 况且你的话错了 这就好像 老虎犀牛从栅栏里逃出来 龟壳美玉在匣子里被毁坏 这是谁的过错呢 注意 陈力就列 施展能力担任职务 止 停止 这里是辞职的意思 焉用彼相 哪里用得着你这个助手 焉 疑问代词哪里 彼 那个 相 xi ng 指搀扶盲 人的助手 用心 爱心 专心4 而 但是 标转折 于 从 在 虎兕出于柙 龟玉毁于椟中 即 虎兕于柙出 龟玉于椟中毁 的倒装 是谁之过与 判断句 这是谁的过错呢 是 代词这 与 通 欤 呢 冉有说 颛臾 城墙 坚固而且靠近在季孙的封地费 现在假如不占领它 日后一定 会成为子孙的祸害 孔子说 冉求 君子讨厌那种避而不说自己想要却一定另为这种 贪欲找藉口 我也听说过 有国的诸侯或者有家 封地 的大夫 不怕心人口少却怕财富 分配不均 不怕贫困而怕不安定 若是能分配合理 便没有贫穷 假如能和平相处 便不 会人少 假如百姓安定 便不会倾覆 能像这样 做 远方的人还不归服 便发扬文治 教化使他们来 他们既然来了 就得使他们安心 如今你仲由和冉求 辅佐季孙 远方的 人 颛臾 不归服 却不能用文治教化使他归顺 国家支离破碎 却不能保全 反而想在 国境以内使用武力 我恐怕季孙的担忧不在颛臾 却在萧墙里面 注意 疾 痛恨 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避而不谈想要却一定为自己的贪欲找借口 为之辞 为这样 的贪欲找借口 患 担心 害怕 均 分配均衡 寡 人口少 修文德 修治文教德政 来之 使之来 来 使 来 使动用法 安之 相 xi ng 辅佐 动词 邦 国家 分崩离析 支离破碎 谋动干戈于邦内 即 于邦内谋动干戈 的倒装 在国境内想要使用武力 萧墙 古代宫门内的屏风 后来比喻自己家里或国内 由成语 祸起萧墙 用心 爱心 专心5 三 学生朗读全文 感知行文内容 四 文本探究 1 孔子对 季氏将伐颛臾 这件事是持反对态度的 从文中的那句话可以看出 他反对的 理由是什么 句子 无乃尔是过与 这恐怕要责备你吧 过 字传神地表达出孔子对 季氏 将伐颛臾 的强烈不满 也是对季氏家臣 自己的学生 冉由 子路未加劝阻 严重失 职的反感 理由 颛臾 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 不可 且在邦域之中 不必 是社稷之臣 不当 2 第二段中 冉有辩解 夫子欲之 吾二臣者皆不欲也 企图推卸责任 孔子又是怎 样批驳的 1 引用名言 周任有言 指出冉有 子路的不尽责 2 运用比喻 危而不持 颠而不扶 则将焉用彼相矣 虎兕出于柙 龟玉毁于椟中 是谁之过与 批评两人没有尽到责任 3 孔子在前面两端反对的基础上 提出自己的政治主张 请找出有关语句 说 说对孔子 仁政 的理解 有国有家者 不患寡而患不均 不患贫儿患不安 盖均无贫 和无寡 安无倾 远人不服 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