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一 基础巩固 1 1 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组是 A 垝垣 yu n 庚寅 y n 哽咽 y 葳蕤 w i B 伶俜 p n 窈窕 y o 嗟叹 ji 虾蟆 h C 嘈杂 c o 惘然 m n 潦倒 li o 暮霭 i D 纤云 xi n 迢迢 ti o 凝噎 y 玉砌 q 解析 A 寅 应读 y n C 惘 应读 w n 潦 应读 li o D 噎 应读 y 答案 B 2 2 下列对通假字的解说 不恰当的一项是 A 士之耽兮 犹可说也 说 通 脱 脱身 B 终老不复取 取 通 娶 娶妻 C 隰则有泮 泮 通 畔 边岸 D 契阔谈 通 燕 燕子 解析 通 宴 宴席 答案 D 3 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 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与 亲附 B 胜负之数 存亡之理数 命运 C 有碑仆道仆 倒下 D 至丹以荆卿为计 始速祸焉速 快速 解析 D 项的 速 应是 招致 的意思 答案 D 4 4 下列各组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B C D 解析 C 均为动词 回头 A 动词 看望 动词 经过 B 名词 书本 动词 写字 D 动词 女子出 嫁 动词 回来 答案 C 5 5 对下面句中词类活用分析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一日 大母过余曰 轩东故尝为厨 人往 从轩前过 借书满架 偃仰啸歌 从余问古事 或凭几学书 每移案 顾视无可置者 激昂大义 蹈死不顾 亦曷故哉 吾妻来归 将军百战死 壮士十年归 2 事不目见耳闻 而臆断其有无 可乎 函梁君臣之首 智勇多困于所溺 一夫夜呼 乱者四应 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而此独以钟名 忧劳可以兴国 能守其土 义不赂秦 A B C D 解析 为名词作状语 为名词作动词 为形容词作名词 为形容词作动词 为使动用法 答案 C 6 6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苏洵 字明允 散文家 与苏辙 苏轼并称为 三苏 皆以文学著名 著有 嘉祐集 其中 权书 有十篇文章 都是评论政治和历史的 六国论 即选自此书 B 王安石 字介甫 号半山 北宋临川人 杰出的政治家 文学家 世称王荆公 宋神宗时积 极推行变法 列宁称他为 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 C 欧阳修 号醉翁 六一居士 谥号文忠 北宋文学家 提倡 文 道 并重 所作散文说理 畅达 抒情委婉 六一诗话 开创了 诗话 这一新体裁 D 苏轼 字子瞻 号东坡居士 他的散文 诗词 书法都独具一格 特别是在词的创作上贡 献尤为突出 他开拓了词的内容 提高了词的境界 创立了婉约词派 解析 苏轼创立了 豪放词派 答案 D 二 阅读鉴赏 阅读下面文言文 完成 7 11 题 曾子固书魏郑公 传后 曾巩 予观太宗常屈己以从群臣之议 而魏郑公之徒 喜遭其时 感知己之遇 事之大小 无不谏 诤 虽其忠诚自至 亦得君而然也 则思唐之所以治 太宗之所以称贤主 而前世之君不及者 其渊源皆出于此也 能知其有此者 以其书存也 及观郑公以谏诤事付史官 而太宗怒之 薄 其恩礼 失终始之义 则未尝不反复嗟惜 恨其不思 而益知郑公之贤焉 夫君之使臣 与臣之事君者何 大公至正之道而已矣 大公至正之道 非灭人言以掩己过 取 小亮以私其君 此其不可者也 又有甚不可者 夫以谏诤为当掩 是以谏诤为非美也 则后世 谁复当谏诤乎 况前代之君有纳谏之美 而后世不见 则非惟失一时之公 又将使后世之君谓 前代无谏诤之事 是启其怠且忌矣 太宗末年 群下既知此意而不言 渐不知天下之得失 至 于辽东之败 而始恨郑公不在 世未尝知其悔之萌芽出于此也 夫伊尹 周公 何如人也 伊尹 周公之切谏其君者 其言至深 而其事至迫 存之于书 未尝掩焉 至今称太甲 成王为贤君 而伊尹 周公为良相者 以其书可见也 令当时削而 弃之 成区区之小让 则后世何所据依而谏 又何以知其贤且良与 桀 纣 幽 厉 始皇之 亡 则其臣之谏词无见焉 非其史之遗 乃天下不敢言而然也 则谏诤之无传 乃此数君之所 3 以益暴其恶于后世而已矣 或曰 春秋 之法 为尊亲贤者讳 与此戾矣 夫 春秋 之所以讳者 恶也 纳谏岂 恶乎 然则焚者非欤 曰 焚者谁欤 非伊尹 周公为之也 近世取区区之小亮者为之耳 其事 又未是也 何则 以焚其为掩君之过 而使后世传之 则是使后世不见之是非 而必其过常在于 君 美常在于己也 岂爱其君之谓欤 孔光之去其之所言 其在正邪 未可知也 而焚之而惑后 世 庸讵知非谋己之奸计乎 或曰 造辟 而言 诡辞而出 异乎此 曰 此非圣人之所曾言也 令万一有是理 亦谓君臣之间 议论之际 不欲漏其言于一时之人耳 岂杜其告万世也 噫 以诚信持己而事其君 而不欺乎万世者 郑公也 益知其贤云 岂非然哉 岂非然哉 选自 古文辞类纂 有删改 注 魏郑公 即魏徵 辟 君主 7 7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 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则思唐之所以治 治 太平 B 则未尝不反复嗟惜 恨其不思 恨 怨恨 C 与此戾矣戾 违反 D 其事又未是也 是 正确的 解析 恨 应解释为 遗憾 答案 B 8 8 下列各组句子中 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 A B C D 解析 两个 其 都是代词 他的 A 第一个 之 是指示代词 这 第二个 之 是助词 的 B 第一个 且 是连词 和 第二个 且 是副词 将要 D 第一 个 也 是语气助词 表示判断 第二个 也 是语气助词 加强疑问语气 答案 C 9 9 以下六句话 分别编为四组 全部属于作者阐述应该把谏词存之于书的原因的一组是 能知其有此者 以其书存也 又将使后世之君谓前代无谏诤之事 而始恨郑公不在 至今称太甲 成王为贤君 近世取区区之小亮者为之耳 而必其过常在于君 美常在于己也 A B C D 而魏郑公之徒 喜遭其时 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是启其怠且忌矣 不者 若属皆且为所虏 岂爱其君之谓欤 且立石于其墓之门 此非圣人之所曾言也 岂若匹夫匹妇之为惊也 4 解析 和原因无关 把含有这两项的排除即可 答案 D 1010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 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唐之所以治 太宗之所以称贤主 的主要原因就在于太宗能纳谏 但唐太宗这样一位开 明的国君也因为郑公把谏诤之事交给史官记录而大怒 这使作者 反复嗟惜 B 在第二段 作者从君臣关系入手 指出 大公至正之道 才是君臣的行为准则 否定了 灭 人言以掩己过 等行为 在段末用魏郑公 悔之萌芽 论证不应掩盖过失 C 文章指出伊尹 周公 为良相 太甲 成王 为贤君 是因为 其书可见 这不仅使 后人 知其贤且良 而且使后世之人有了仿效的依据 D 文章以史实为例证 从正反两方面阐述了把谏诤之事载入史册 将会产生积极的政治效果 和深远的历史影响 并在君臣关系上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解析 魏郑公 悔之萌芽 错 应是唐太宗 答案 B 1111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夫以谏诤为当掩 是以谏诤为非美也 则后世谁复当谏诤乎 译文 2 令当时削而弃之 成区区之小让 则后世何所据依而谏 又何以知其贤且良与 译文 3 孔光之去其之所言 其在正邪 未可知也 而焚之而惑后世 庸讵知非谋己之奸计乎 译文 解析 1 关键点 以 为 译为 把 认为 是 译为 这 反问语气要译出 2 关键点 令 译为 如果 区区 译为 小小的 何以 译为 怎么 3 关键点 去 译为 去掉 庸 和 讵 同义连用 都表示反问 译为 怎么 答案 1 把谏诤认为是应当掩饰的 这是把谏诤当成不好的事情 那么后代谁还会去谏诤呢 2 如果当时把谏书删减毁弃 成就小小的谦让的名声 那么后世之人依据什么来谏诤 又怎 么知道他们高尚的品德和杰出的才能呢 3 孔光去掉他奏章上的言论 这究竟是正确还是错误 后世 是不知道的 而那些用焚稿的 手段来迷惑后世的人 又怎么知道不是为自己谋划的奸计呢 参考译文 我看到唐太宗常常委屈自己以听从群臣的意见 而魏郑公这些人 喜逢这个好时光 感激 太宗的知遇之恩 事情不论大小 没有不直言进谏的 虽然这是他们的忠诚所至 也是因为遇 上圣明的君主才能这样 那么我想唐代之所以政治清明 太宗之所以被称为贤君 而前代的 君主之所以比不上太宗 根本原因都是出在这里 能够知道魏郑公有谏诤之事 是因为他的 奏章存在 等到我看到魏郑公把谏诤之事交给史官记录下来 太宗为此大怒 减少了对他表 示恩宠的礼遇 失却了有始有终的君臣大义这些内容时 我未尝不反复感叹深深惋惜 很遗憾 太宗不多加思考 由此就更知魏郑公的贤明了 君主任用臣子 臣子侍奉君主的原则是什么呢 只是极其公正罢了 极其公正 不是不许 别人讲话来掩盖自己的过失 博取小信而讨好自己的君主 这是不可以做的事 还有更不可 以做的事 把谏诤认为是应当掩饰的 这是把谏诤当成不好的事情 那么后代谁还会去谏诤呢 况 且前代的君主有纳谏的美德 可是后代不知道 那就不只是失掉一时的公正 又将使后代的君 主认为前代没有谏诤的事情 这是开启了懈怠和忌讳进谏的风气 太宗晚年 群臣已经觉察 到这样的苗头却不说 太宗渐渐地不知道天下事情的得失了 辽东一役吃了败仗 太宗 才开 始后悔魏郑公已不在人世 世人还不曾知道他悔恨的萌芽就出在这件事上 伊尹 周公 是什么样的人物呢 伊尹 周公的谏议切中君主的弊病 言辞极其深刻 所 5 规劝的事情又非常紧迫 他们的谏词保存在 尚书 里 不曾湮没 到现在人们还称颂太甲 成王为贤君 伊尹 周公为良相 是因为他们的谏书还见得到 如果当时把谏书删减毁弃 成 就小小的谦让的名声 那么后世之人依据什么来谏诤 又怎么知道他们高尚的品德和杰出的 才能呢 夏桀 商纣 周幽王 周厉王 秦始皇灭亡了 他们臣下的谏词也没有看到 不是 因为当时的史官遗漏了 而是天下人不敢直言才这样的 那么谏诤之事不见于史书 不过是 使这几个君主在后世更加暴露了他们的恶行罢了 有人说 春秋 记史的原则 是为君主父母贤德之人掩饰过错 与此正好相反 春秋 里所掩饰的 都是不好的行为 接受谏诤怎么能说是不好的行为呢 那么 是焚毁谏稿的人不 对吗 我 说 焚稿的人是谁 这不是伊尹 周公做的 而是近世博取小信的人干的 那事情 又不是这样的 为什么呢 因为他们把焚稿当成替君主掩饰过错 而让后世的人去传颂这件 事 这就使得后世人看不到谏言奏章是否正确 而必然认定过错常在君主 把美德常常归结到 焚稿者身上 这哪里说得上是爱他们的君主呢 孔光去掉他奏章上的言论 这究竟是正确还是 错误 后世 是不知道的 而那些用焚稿的手段来迷惑后世的人 又怎么知道不是为自己谋 划的奸计呢 又有人说 到君主面前说话 出来不把实话告诉别人 这也与此不同 我 说 这 不是圣人曾经说过的话 假使万一有这样的道理 也是说君臣之间 议论之际 不想对当时的 人泄露他们所说的话罢了 难道是想杜绝史官告诉万世之人吗 唉 用真实信诚要求自己侍奉君主 并且对万世不欺瞒的人 就是魏郑公啊 这更知他的 贤明 难道不是这样吗 难道不是这样吗 三 语言运用 1212 仿照示例句式 选择新的表述对象 注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广东惠州市惠东县招聘公办学校教师40人(第二批编制)考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河南新乡市开达学校招聘考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湖南永州市市直机关遴选公务员51人考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浙江台州市椒江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椒江区卫生监督所)招聘编外人员3人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广西南宁市口腔医疗中心招聘编外工作人员1人(三)考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疆浙江省事业单位招聘阿克苏籍少数民族高校毕业生7人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广东广州市黄埔区龙湖街道招聘党建专职组织员、政府聘员3人考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江苏徐州市妇幼保健院招聘紧缺岗位合同制医务人员6人考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烟台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第二批公开招聘高层次人才(3人)考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滁州中新苏滁高新区合同制教师及学校行政人员招聘29名考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教师资格考试初中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2024年下半年试题及答案解析
- 工地受伤赔偿协议书
- NB-T10859-2021水电工程金属结构设备状态在线监测系统技术条件
- 呼吸系统疾病所致精神障碍
- 磁悬浮型与普通型离心冷水机组的性能及能耗比较
- 青光眼小梁切除手术
- 口腔种植一期手术
- 严重精神障碍社区随访经验
- 员工团队意识培训课件
- 小儿推拿手法穴位的全身调理与养生保健
- 警械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