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基础测试 3.9.1区域与区域差异 新人教版_第1页
2012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基础测试 3.9.1区域与区域差异 新人教版_第2页
2012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基础测试 3.9.1区域与区域差异 新人教版_第3页
2012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基础测试 3.9.1区域与区域差异 新人教版_第4页
2012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基础测试 3.9.1区域与区域差异 新人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用心 爱心 专心 1 20122012 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基础测试 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基础测试 3 9 13 9 1 区域与区域差异区域与区域差异 一 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 5 分 共 40 分 读我国西部地区部分省区图 回答 1 2 题 1 湖泊 a 的水位近年来持续下降 著名的 鸟岛 已与岸相连成为半岛 其主要原因 是 A 利用湖水进行灌溉较多 B 植被破坏 水土流失严重 C 其流域的农业用水增多 D 气温升高 蒸发量增大 解析 湖泊水面下降 与利用湖泊水灌溉无关 因为青海湖为咸水湖 不能作为灌溉水 源 植被破坏 水土流失严重 短时期会导致湖底升高 湖面上升 气温升高 蒸发量增大 会使湖面下降 但不是主要原因 主要原因是引用注入湖泊的淡水进行农业灌溉 使入湖水 量减少 导致湖面降低 答案 C 2 该区域畜牧业以耐寒畜种为主 这反映的区域特征是 A 整体性 B 差异性 C 开放性 D 联系性 解析 青藏高原因海拔高 气温低而发展耐寒畜种 这反映的是区域整体性特征 答案 A 2011 天津六校联考 下图所示景观均为世界文化遗产 完成 3 4 题 3 甲所在商品粮基地农业生产的主要不利条件是 A 地形崎岖 B 光照较少 C 降水不足 D 积温过高 用心 爱心 专心 2 解析 成都平原地处四川盆地 云雾天气多 光照不足 不利于农业生产 答案 B 4 有关各地自然环境特点或问题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甲所在地形区燃煤多 地形封闭 酸雨较严重 B 乙所在地形区东临太平洋 地震活动较频繁 C 丙所在地形区海拔最高 气压低 光热较充足 D 丁沿线以北植被少 降水多 水土流失较普遍 解析 长江三角洲不位于地震带附近 拉萨位于青藏高原 热量不足 长城以北多干旱 半干旱地区 降水少 水土流失较少 答案 A 2011 杭州模拟 下图是东亚部分地区示意图 图中甲 乙 丙三地纬度大致相同 回 答 5 6 题 5 下列气候特征中 三地差异最明显的是 A 气温年较差 B 降水量的季节变化 C 夏季风的风向 D 高温期与多雨期的时间 6 日本 1 月 0 等温线与北纬 38 纬线基本吻合 而中国东部地区 1 月 0 等温线与北 纬 33 纬线基本吻合 说明 A 日本地形以山地为主 中国东部以平原为主 B 日本 1 月南北温差小 中国东部 1 月南北温差大 C 日本受冬季风影响小 中国东部受冬季风影响大 D 日本 1 月晴朗天气多 中国 1 月日照时间短 解析 第 5 题 由图可知甲 乙 丙三地几乎位于同一纬度 三地均为雨热同期的季风 气候 盛行风向相同 但因由东向西 气候的大陆性越来越明显 因而气温年较差越来越大 第 6 题 我国东部距离冬季风的源地近 受冬季风影响显著 而日本为岛国 受海洋影响大 故 1 月气温高于同纬度的我国东部地区 答案 5 A 6 C 下图所示地区为我国某区域图 读图 回答 7 8 题 用心 爱心 专心 3 7 图中 A 地区有利于葡萄酿酒业发展的自然条件是 A 气候干旱 降水稀少 B 光照充足 昼夜温差大 C 冰川融水多 灌溉便利 D 地势平坦 黑土肥沃 解析 读图知 A 为宁夏平原 深居内陆 气候大陆性强 光照充足 昼夜温差大 利于 养分积累 所产葡萄品质好 利于发展酿酒业 答案 B 8 图中 A 地区在农业发展中土壤盐碱化问题严重 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纬度较高 冻土发育 含盐水分不易下渗 气候干旱 降水少 蒸发旺盛 农业耕种过程中 长期采用大水漫灌的灌溉方式 地处河谷地区 水流平缓 对土壤侵蚀作用微弱 A B C D 解析 宁夏平原发展农业生产主要依靠黄河水灌溉 长期大水漫灌 在干旱气候条件下 易形成土壤盐碱化 答案 C 二 双项选择题 每小题 6 分 共 24 分 9 某校地理兴趣小组通过上网查找资料来了解世界上一些国家的基本信息 绘制了下 表 下列对两国地理特征的描述 正确的是 甲国乙国 概况 跨南北半球的沿海国 以高原 平 原为主 玉米 甘蔗种植面积较广 以重工业为主 人口集中分布在东 南部 大部分处于低纬度的沿海国 以高 原 平原 山地为主 棉花 茶叶 种植面积广 以重工业为主 软件 产业有一定的国际地位 人口集中 分布在东北部 用心 爱心 专心 4 A 从位置条件看 两国热量充足 水源丰富 B 从地形条件看 甲国虽平原广大 但农业种植条件不如乙国 C 从人口条件看 两国劳动力丰富 但受教育程度乙国优于甲国 D 从城市化水平看 乙国工业化速度快 城市人口比例高于甲国 解析 根据表中信息可判断甲为巴西 乙为印度 两国所处的纬度都较低 热量充足 甲国以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为主 乙国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 水源都较丰富 甲国 的平原位于热带雨林气候区 不利于种植业的发展 两国都为发展中国家 在人口的受教育 水平和城市化方面差异不大 答案 AB 10 下图是世界某区域简图 关于该区域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甲港的年平均气温低于丙港 B 阴影区农业类型是大牧场放牧业 C 地势大致是东高西低 D 亚热带硬叶林分布最广 解析 根据经纬度和海陆轮廓 可以判断该区域为非洲南端 同纬度的甲港受暖流影响 气温比受寒流影响的丙港要高 阴影区分布有大面积的热带草原 发展大牧场放牧业 从河 流流向判断该地区地势东高西低 受海陆分布影响 该处亚热带硬叶林分布面积相对较小 答案 BC 下图示意我国及东部 中部 西部三大地带能源自给率的变化情况 完成 11 12 题 11 图中四条曲线代表全国和西部地带的是 A B C D 用心 爱心 专心 5 解析 全国及东部 中部 西部三大地带能源自给率中 全国应居于中间位置 只有西 部地带呈上升趋势 因为西部能源丰富和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 其能源自给率在升高 答案 BC 12 下列地区可以大量调出能源输往 地带的是 A 东北地区 B 西北地区 C 青藏地区 D 西南地区 解析 东北地区本身需要大量能源 青藏地区则主要是太阳能 地热等不便输送的能源 水能也因其地势复杂不便开发 而西北地区的煤 石油和西南地区的天然气等便于输送的能 源可大量输往 地带 答案 BD 三 综合题 共 36 分 13 读 我国东北某流域示意图 回答下列问题 14 分 1 造成流域内区域差异 分为 A B 两区域 的主要因素是 2 分 2 结合图示分析 该区域的共同点是 6 分 3 试分析 A B 两区域发展的优势及其发展方向 6 分 解析 本题是对区域概念的实际应用 区域的共同点即区域的内涵 根据区域所在位置 东北 结合河流和地形信息可以分析其发展条件和方向 答案 1 地形地貌 2 区域具有一定的面积 形状 范围和界线 区域内部的特 定性质相对一致 并有别于其他同等级的区域 区域具有明显的区位特征 3 山地丘陵 地区 林业资源较丰富 可发展林果业等 平原地区 耕地资源丰富 土地肥沃 有充足的 水资源和便利的水运条件 适合发展商品性的耕作业 14 区域地理环境的差异和变迁 对人类的生产活动产生了巨大影响 而人类活动同样 也影响了区域地理环境 阅读下面材料 回答下列问题 22 分 用心 爱心 专心 6 材料 1 下面 a b c d 四图分别为英国的 等高线地形图 日照时数分布图 年 降水量分布图 和 农业区分布图 材料 2 江苏省年降水量 单位 mm 分布图 1 根据材料 1 中的 a b c 图 试从地理环境整体性角度分析英国的地形 降水 日 照时数之间的关联性 4 分 2 从农业生产对象看 d 图中甲 乙两图例分别表示以 为主的农场和 以 为主的农场 4 分 3 试对材料 2 图中 A B 两地区的农业生产进行比较 将答案填写在下表中 4 分 地区A 地区B 地区 农田类型 主要粮食作物 4 图中 C 湖泊是国家重点治理的湖泊之一 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将针对该湖的环境问 题开展研究性学习 请你帮助他们确定一个相关的研究课题 并提出两种合适的研究方法 10 分 课题名称 用心 爱心 专心 7 研究方法 解析 本题结合英国和江苏不同区域之间自然环境的差异状况 考查自然环境对人类活 动的影响 从图中可知 英国中西部地区多山地 丘陵 位于西风带迎风坡 降水多 农业 生产以畜牧业为主 而英国东部地区地处背风坡 降水少 晴天多 农业生产以种植业为主 江苏北部降水少 以旱地为主 多种植小麦 江苏南部地处湿润地区 降水多 以水田为主 多种植水稻 答案 1 英国中部多山地 丘陵 西部位于盛行西风的迎风坡 降水较多 多阴雨天 气 日照时数较少 或东侧位于背风坡 降水相对较少 日照时数较多 2 畜牧 种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