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1 11 1 百家争鸣百家争鸣 一 选择题 1 下列言论有悖于民本思想的是 A 因民之利而利之 B 兼相爱 交相利 C 威势之可以禁暴 而德厚之不足以止乱 D 君者 舟也 庶人者 水也 水则载舟 水亦覆舟 答案 C 点拨 A 项大意是 统治者务必关注民众的愿望和要求 尽可能满足民众的物质利益需要 是孙子的思想主张 B 项是墨家思想 意思为 爱是相互的 利也是相互的 C 项大意是 用气势代替武力治暴力 用宽仁的道德不足以使国家稳定 属于法家韩非子的思想 D 项是 荀子的思想 认为民众是国家的根本 统治者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 政治活动就必须为民众 服务 本题选 C 项 2 以下主张明显体现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是 A 仁者爱人 民贵君轻 B 万物虚无 祸福相倚 C 兼爱非攻 节用尚俭 D 以法为教 今必胜昔 答案 A 3 下列几种主张中体现古人构建和谐社会思想的有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兼爱 山林虽近 草木虽美 宫室必有度 禁发必有 时 为政之要 惟在得人 A B C D 答案 A 点拨 第 项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是孔子的思想 是说 自己不愿意的 不要强加给 别人 第 项 兼爱 是墨子的主张 意思是 爱是相互的 第 项 山林虽近 草木虽美 宫室必有度 禁发必有时 是管仲的思想 大意是 山林虽然靠得近 草木虽然长得好 但 建造房屋皇宫必须有一定限度 封禁与开发必须有时间限制 体现了保护环境的思想 第 项 为政之要 惟在得人 是唐太宗的主张 反映了他求贤若渴 识人用人的典范 据此体 现古人构建和谐社会思想的有 项 选 A 项 4 贤者举而上之 富而贵之 以为官长 不肖者抑而废之 贫而贱之 以为徒役 这句 话主要反映了战国时期的 A 墨家思想 B 儒家思想 C 道家思想 D 法家思想 答案 A 5 下列语句体现 以民为本 思想的是 君者仪也 民者影也 仪正而影正 民者 国之本也 财用所出 安危所系 道之以政 齐之以刑 天下之治乱 不在一姓之兴亡 而在万民之忧乐 A B C D 答案 C 点拨 注意对 以民为本 的理解把握 本题可用排除法解答 强调的是为君主者的作 用 他的言行会影响老百姓 成为百姓守法的榜样 与民本思想不符 可排除 的意思是 用政令来治理百姓 用刑法来整顿他们 同样不能体现民本思想 可排除 正确答案为 C 项 结束 2 6 在诸子百家中主张 制天命而用之 与 天与人不相胜 观点的思想家对应正确的是 A 孟子与庄子 B 荀子与庄子 C 孟子与墨子 D 荀子与韩非子 答案 B 点拨 本题考察中国传统文化思想 前一句出自 荀子 天论 人类能够参与世界变革 的这种自觉的能动性 使人们在实际活动中从 畏天命 转化为 制天命 成为自然界的 主人 后一句出自庄子的思想体系本于道家 他所谓 天 从根本上来说是指 自然 意 思就是说自然界的力量不和人的力量相比较 7 西方学者认为 公元前 6 公元前 3 世纪是人类文明的 轴心时代 Axial Age 人类 意识 首次觉醒 理性思维所创造的精神文化决定着其后诸民族的文化走向 在当时的中国 最具典型意义的现象为 A 诸子并立 百家争鸣 B 以法为教 焚书坑儒 C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D 崇儒尚佛 兼收并蓄 答案 A 点拨 从公元前 6 公元前 3 世纪这一时间可以分析出当时的中国处于春秋战国时期 这 一时期 最具典型意义的现象为 应是诸子并立 百家争鸣 B 项发生在公元前 221 年建立 的秦代 C 项是西汉武帝时期 公元前 156 年 前 87 即公元前 2 世纪 公元前 1 世纪 年 思想领域的主要特征 D 项出现在魏晋南北朝时期 220 年 589 年 即 3 世纪 6 世纪 8 韩非子主张建立君主专制 而黄宗羲则抨击君主专制 根据他们各自所处的历史时期 正 确评价是 A 都是片面的 B 都是进步思想 C 其局限性决定他们的思想都未能对历史的进步起到推动作用 D 由于他们都属于地主阶级代表 其主张实质都是维护地主阶级统治 答案 B 点拨 本题主要考如何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能力 两者的主张都有符合当时的时代 背景 适应了当时的经济发展要求 故 B 项正确 所以 A C 错误 黄宗羲的观点是反对封 建君主专制 故 D 错误 9 孔孟学说主要讨论的是 A 人与人的关系 B 人与自然的关系 C 国与国的关系 D 夷夏关系 答案 A 点拨 本题考察中国古代主流思想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于孔孟学说内容的识记和理解能 力 并对应了对社会热点 和谐社会 的考察 孔孟讲 仁者爱人 民贵君轻 这是人与 人的关系 人与国家关系 四个选项 A 相对合理 10 天地不仁 以万物为刍狗 指用草做成的狗形 供祭祀用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与此引文最为接近的观点是 A 仁者爱人 B 鸡犬之声相闻 老死不相往来 C 与人为善 暖于布帛 D 君者舟也 庶人者水也 答案 B 点拨 本题主要考查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思想主张 能力要求是对材料的阅读理解和 对有效信息的获取 天地不仁 以万物为刍狗 的意思是天地是无所谓仁慈的 它没有仁 爱 对待万事万物就像对待刍狗一样 任凭万物自生自灭 材料中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明 显是道家学说的主张 备选项中 A 是儒家孔子的思想主张 C 是儒家孟子的思想主张 D 是 儒家荀子的思想主张 3 11 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和谐思想 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 人与人的和谐 人与自身 和谐等 下列语句表达人与自身和谐思想的是 A 天时不如地利 地利不如人和 B 喜怒哀乐之未发 谓之中 发而皆中节 谓之和 C 天人边际 合而为一 D 君子和而不同 小人同而不和 答案 B 12 儒家自创立后不断发展 战国时期 荀子根据时代需要对儒家思想的发展主要体现在 A 仁政 的学说 B 以德服人 的观念 C 人之性恶 其善者伪也 的思想 D 天人感应 的理论 答案 C 点拨 A 是孟子的思想 B 是孔子的思想 C 是荀子的 人性本恶 学说 D 是董仲舒的思 想 二 非选择题 13 山东是儒家思想的发源地 孔子开创的儒家思想 博大精深 影响深远 根据材料 结 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25 分 1 战国时期的孟子和荀子是如何继承并发展孔子学说的 4 分 材料一 守旧而维新 复古而开明 这样一种二重性的立场 使得儒家学说能够在维护礼教 伦常的前提下 一手伸向过去 一手指向未来 在正在消失的贵族分封制宗法社会和方兴的 大一统国家之间架 起了桥梁 这就是为什么儒学在当时能够成为 显学 以及虽然于变 革动荡的形势下显得迂阔难行 而到新社会秩序巩固后又被捧上独尊地位的原因 张岱年等 中国文化概论 2 阅读材料一 结合所学知识 概括指出儒家思想在西汉取得独尊地位的原因 6 分 材料二 朱熹认为 一事不穷 则阙了一事道理 一物不格 则阙了一物道理 王守仁 认为 心即理 知行合一 致良知为圣人教人第一义 3 依据材料二说明朱喜和王守仁关于贯通明理的途径有何差别 4 分 据所学知识说明 二者思想是否存在本质差别 6 分 材料三 黄宗羲认为 世儒不察 以工商为末 妄议抑之 顾炎武提出要因地制宜 振 兴工商业 黄宗羲在 原君 中宣称皇帝乃是 天下之大害 明末清初的思想家们主张为 学应求务实 应关乎国计民生 致力于社会变革 并身体力行 4 明清时期 儒家思想发展到新的阶段 其最突出的思想主张是什么 2 分 结合材料 三概括指出这种思想主张在政治 经济和学术方面的具体表现 3 分 答案 1 孟子 建立了一套系统的政治学说 仁政学说 要求统治者爱民 重民 主张民贵 君轻 2 分 荀子 认为治国应以礼教为主 主张礼法并施 2 分 2 原因 儒家思想的二重性 即 在维护封建礼教伦常的同时 又有发展创新的特点 易于社会各阶层接受 董仲舒对儒家学说的改造和发展 西汉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汉武帝 的接纳与强力推行 6 分 3 朱熹 主张 格物致知 即通过实践 学习明事理 王守仁主张 致良知 即通过 自我反思 回复良知 4 分 二者没有本质差别 2 分 二者都承认世界的本原是 理 其本质目的都是为了维护封建 专制 4 分 4 思想主张 经世致用 2 分 4 表现 政治上 批判君主专制 经济上主张 工商皆本 学术上 主张学以致用 3 分 点拨 第 1 问依据课本知识不难回答 第 2 问注意从材料自身和课本所学内容两个方面进行总结和归纳 第 3 问注意两派的异同点 都是儒家学派 都主张理是宇宙万物的本源 但在探求理的 方式上存在差异 第 4 问注意结合明清时期的时代特点来综合分析 14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吾将以教主尊孔子 而教主不足以尽孔子 教主感化力所及 限于其信徒 举中国人 虽未尝读孔子之书者 而皆在孔子范围中也 吾将以教育家尊孔子 而教 育家不足以尽孔子 教育家之主义及方法 只能适用于一时代 一社会 而孔子之教育 则 措四海而皆准 俟百世而不惑也 吾将以政治家尊孔子 而政治家不足以尽孔子 食 政治家之赐者 不过一国 不过百年 而孔子之因时的政治 可以善当时之中国 可以善 2000 年迄今之中国 摘自梁启超 世界伟人 1 材料一作者是怎样评价孔子的 3 分 概括指出作者评价的主要依据 3 分 材料二 春秋 大一统者 天地之常经 古今之通谊也 今师异道 人异论 百家殊方 指意不同 是以上亡以持一统 法制数变 下不知所守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 者 皆绝其道 勿使并进 邪辟之说灭息 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 民知所从矣 汉书 董仲舒传 2 材料二集中反映了董仲舒哪些思想主张 1 分 这一主张对于西汉王朝的统治有何意 义 1 分 这一主张对儒学又产生了什么影响 1 分 材料三 天理流行 触处皆是 暑往寒来 川流山峙 父子有亲 君臣有义之类 无非这理 朱子语类 3 理学又被称为 新儒学 据材料三说明其 新 在何处 2 分 材料四 黄宗羲认为 世儒不察 以工商为末 妄议抑之 顾炎武提出要因地制宜 振 兴工商业 黄宗羲在 原君 中宣称皇帝乃是 天下之大害 明末清初的思想家们主张为 学应求务实 应关乎国计民生 致力于社会变革 并身体力行 4 依据材料四 概括明清时期三大思想家的思想内容 3 分 这些思想与中国传统儒学 的关系怎样 1 分 材料五 孔子之道 远传于四域之外 东经朝鲜 波及日本 南则风靡于安南 孔子之道 又流行于欧美 英 法 德 美 意 奥之学者 热心研究孔子者 岁炽日烈 就全世界 观之 论语 之价值 已与 新约全书 竞胜 摘自日本学者岛献吉朗 诸子百家 5 综合上述材料 简要谈谈 孔子之道 在人类文明进程中的地位 2 分 答案 1 评价 思想家 或儒学创始人 儒教教主 教育家 政治家 3 分 主要依据 中国人深受孔子思想影响 或儒家思想对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影响深远 孔子 的教育思想影响广泛 深远 孔子的政治主张不受时代限制 或孔子的政治思想对我国的政 治建设影响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精英人才甄选:潜质干部面试题库精 编版
- 企业运营战略下的奇葩面试题目解读
- 保研面试经验分享:专业领域的求职策略与题目
- 2026届黑龙江省大庆市化学高一上期末复习检测试题含解析
- 纳米技术教学讲解
- 配套制度案例讲解
- 新疆乌鲁木齐市2026届化学高二上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答案
- 详解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全文解读
- 数学年龄倍数讲解
- 新医院发展规划
- 2025年造价工程师-水运工程造价工程师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典型题)
- 2025年医学三基考试(医师)三基考试真题(含答案)
- 2025年继续教育公需课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卫生系统招聘考试-卫生系统招聘考试(预防医学专业知识)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卷套题【单项选择题100题】)
- 2025年全科医生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全国职业病防治知识竞赛试题含答案
- DB5308-T 74-2023 景迈山古茶林保护管理技术规范
- 公司科技研发管理办法
- 银行保安制度管理办法
- 中国阅兵仪式课件
- 浙江省2025年中考真题数学试卷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