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语文《第22课 五柳先生传》教案_第1页
八年级下册语文《第22课 五柳先生传》教案_第2页
八年级下册语文《第22课 五柳先生传》教案_第3页
八年级下册语文《第22课 五柳先生传》教案_第4页
八年级下册语文《第22课 五柳先生传》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7 页 八年级下册语文八年级下册语文 第第 2222 课课 五柳先生传五柳先生传 教案教案 五柳先生传 教学目标 1 理解五柳先生的形象就是陶渊明的白画像 学习五柳先生的性格志趣和精神风貌 2 体会本文朴素洗练的语言风格 3 掌握文中的文言词汇 教学重难点 1 了解人物的性格志趣和精神风貌 体会个性 鲜明的写人方法 另外掌握与理解有关词语 如晏如 萧然 汲汲 戚戚等 2 对下面两句话的理解 好读书 不求甚解 每有会意 便欣然忘食 短褐穿结 箪瓢屡空 晏如也 教学准备 1 初读课文 利用工具书 掌握生字的正确读 音 2 了解陶渊明的生平 思想 设计思路 第 2 页 共 7 页 教学过程中 以点拨为主 让学生多练习诵读 重点掌握与理解课文有关的词语 如晏如 萧然 汲 汲 戚戚等 课文内容了解大意即可 不必逐字对译 有些句子如曾不吝情去留其言兹若人之俦乎等 只要 了解整体意思即可 不宜过细 作者生平及时代背景 不宜讲得过细 还要注意引导学生思考本文多用否定 句的写作特点 陶渊明不慕名利 率真自然 安贫乐 道等鲜明的思想性格贯穿文章始终 教师可设计表格 引导学生从其性格 思想 爱好 生活 著文等各方 面进行分析 通过讨论填出内容 这一练习不仅能帮 助学生理解本课的写人方法 而且可以引导学生背诵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陶渊明是东晋著名诗人 东晋末年 社会黑暗 风气污浊 很多人不择手段地追名逐利 社会上充斥 着虚伪与欺诈 陶渊明做过几任小官 因对统治阶级 不满 辞去官职 归隐田园 过着俭朴的生活 他隐 居农村后 自号五柳先生 亲身从事耕种 和农民交朋友 这期间他除了写出许多歌颂优 美的自然景色和淳朴的农村生活的诗以外 也写了些 表现自己美好政治理想的作品 上学期我们曾学过他 第 3 页 共 7 页 写的 桃花源记 这节课我们学习他用史传笔法写 的一篇自传 五柳先生传 二 整体感知课文 1 检查预习情况 给下列字注音 嗜 辄 吝 褐 箪 汲 俦觞 2 全班齐读课文后 指名翻译课文大意 三 深入探究 1 文中哪些语句表现了五柳先生的性格 生活 和志趣 刻画了怎样的形象 要点提示 闲静少言 不慕荣利 点出了五柳先生的隐者 心境 这是他性格中最突出的地方 他有三大志趣 一是读书 好读书 不求甚解 展现了一个在读书中 得到精神愉悦的五柳先生 二是饮酒 性嗜酒 期在必醉 展示了一个率真放达的五柳先生 三是著 文章 常著文章自娱忘怀得失 描述了一个自得其乐 淡泊名利的五柳先生 通过这种种叙述 把一个虽处于贫困之中却悠 闲自适的隐士形象活灵活现地刻画出来了 赞美了他 安贫乐道的精神 2 陶渊明好读书 为什么不求甚解呢 第 4 页 共 7 页 要点提示 这与他不慕荣利有关 他读书的目的 是一种 求知的满足 精神享受 所以每有会意 便欣然忘食 他既不求名 也不追求利 只求精神上得到安慰 他 的不求甚解是他率真自然性格的反映 3 赞语中哪句话和传文中不慕荣利一句相照应 谈 谈你对五柳先生不慕荣利的看法 要点提示 与不慕荣利相照应的句子是不汲汲于富贵 对不慕荣利的看法 学生可以各抒己见 只要 言之成理即可 不要求固定的答案 4 赞语与前文有什么联系 要点提示 文后的赞语是作者仿照史家笔法加的评论性的 文字 赞语的实质是两句话 不戚戚于贫贱 不汲汲于富贵 这正好与前面 写到的不慕荣利相照应 突出了五柳先生最大的特点 和优点 传赞一体 互为补充 使人物个性更为鲜明 5 本文最大的特点是多用否定句 请从文中找 出这些否定句 想一想多用否定句有什么作用 要点提示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亦不详其姓字不慕荣利不 第 5 页 共 7 页 求甚解家贫不能常得曾不吝情去留不蔽风日不戚戚于 贫贱 不汲汲于富贵 世人有种种追名逐利 矫揉造作之事 作者言 不 正突出了自己与世俗的格格不入 突出了他对高 洁志趣和人格的坚持 这样不仅让读者对他的与众不 同击节叹赏 也使文章笔墨精粹而笔调诙谐 读来生 动活泼 引人人胜 四 总结全文 本文借五柳先生给自己写自传 从思想性格 爱好 生活状况等方面塑造了一位独立于世俗之外的 隐士形象 表现了自己安贫乐道的高尚情操 五 齐 读课文六 布置作业 1 背诵全文 2 把课文译成现代汉语 3 写出文中的一个成语 并解释它的意思 资料链接一 关于作者 1 陶渊明 归去来兮辞 序 余家贫 耕植 不足以自给 幼稚盈室 瓶无储粟 生生所资 未见 其术 亲故多劝余为长吏 脱然有怀 求之靡途 会 有四方之事 诸侯以惠爱为德 家叔以余贫苦 遂见 用于小邑 于时风波未静 心惮远役 彭泽去家百里 公田之利 足以为酒 故便求之 及少日 眷然有归 欤之情 何则 质性自然 非矫厉所得 饥冻虽切 第 6 页 共 7 页 违己交病 仲秋至冬 在官八十余日 按 归去来兮辞 和 五柳先生传 一向被 视为姊妹篇 前者作于 405 年作者弃官归田之日 以乐天知命 为主旨 后者作于 420 年之后 以安贫乐道为主旨 可以相互比较 2 萧统 序 有疑陶渊明诗篇篇有酒 吾观 其意不在酒 亦寄酒为迹焉 其文章不群 辞采精拔 跌宕昭彰 独超众类 抑扬爽朗 莫与之京 横素波 而傍流 干青云而直上 语时事则指而可想 论怀抱 则旷而且真 加以贞志不休 安道苦节 不以躬耕为 耻 不以无财为病 自非大贤笃志 与道污隆 孰能 如此乎 二 补充注释 1 宅边有五柳树 从榆柳阴后檐 桃李罗堂前的诗句可知陶宅边 确实有柳树 2 好读书 陶渊明读书是在完成耕种之后 从既耕亦已种 时还读我书 可以看出 又常与友邻讨论 曾写过 奇文共欣赏 疑义相与析 3 性嗜酒 第 7 页 共 7 页 春秫作美酒 酒熟吾自斟 盥濯息檐下 斗酒 散襟颜 欲言无予和 挥杯劝孤影 欢言酌春酒 摘 我园中蔬 真乃篇篇有酒 其嗜酒之甚可以想见 4 箪瓢屡空 这是五柳先生以颜回自况 颜回箪瓢屡空而不 改其乐 说明他安贫乐道 五柳先生亦当如此 陶渊 明亦常箪瓢屡空 如饥来驱我去 不知竟何之 行行 至斯里 叩门拙言辞 就是写他由于乏食不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