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高中历史 5.3 大众传媒的变迁每课一练 10(人教版必修2)_第1页
2012高中历史 5.3 大众传媒的变迁每课一练 10(人教版必修2)_第2页
2012高中历史 5.3 大众传媒的变迁每课一练 10(人教版必修2)_第3页
2012高中历史 5.3 大众传媒的变迁每课一练 10(人教版必修2)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用心 爱心 专心1 第第 1616 课课 大众传媒的变迁大众传媒的变迁 1 老报人张默在概括 申报 的内容时曾说 一为谕旨宫门抄等 以备官场之浏览 一 为大小考试文章题目 以备学子之揣摩 一为诗词歌曲 以备名流文士之推敲 一为各地 盗命火警及一切狐怪异闻 以备一般人茶余酒后之谈助 说明 申报 以奇技淫巧取胜 有稳定的读者群 功能趋于多样化 背后有政府支持 A B C D 解析 选 C 材料主要反映了 申报 形成了覆盖官绅 士人 商 工 艺诸阶层的稳定 的读者群体 同时 这一读者群体的形成 也说明了 申报 本身的服务功能在向多样化 发展 2 目前 电视上出现 电视商场 这类专题节目 它所体现的电视的功能是 A 政治引导 B 休闲娱乐 C 文化教育 D 引导消费 解析 选 D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 电视商场 这类专题节目 主要是通过引导人 们消费 从而影响人们的经济生活 3 1905 年 中国自行拍摄了由著名京剧演员谭鑫培主演的 定军山 它的出现直接说明 A 中国境内首次出现了电影艺术 B 国产电影出现了快速发展态势 C 中华民国时期产生了著名导演 D 电影技术能表现京剧艺术形式 解析 选 D 本题主要考查中国近代电影事业发展的基本状况及其功能 A 项以 1896 年上 海徐园 又一村 放映 西洋影戏 为标志 B 项属于中华民国时期电影事业的发展状况 C 项与题干中 1905 年 的时间限制条件不符 4 有人说 网络一半是 红颜 一半是 祸水 沉迷网络 可能会改写人生 之 所以说网络是 红颜 是因为网络 信息量很大 开阔了人们的视野 可以购物 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生活 可以学习 开拓了新的学习渠道 可能造成社会问题 人们的心理问题 A B C D 解析 选 A 材料中的 红颜 是比喻网络的积极作用 都是正确的 是沉 迷网络可能造成的消极影响 属于 祸水 的范畴 5 为展示近代以来中国大众传媒的发展变迁情况 某班同学组织了一次图片展览活动 以 下是活动中展出的部分图片 读图并回答问题 1 请按在中国出现的先后顺序 写出上述图片反映的传媒形式的名称 2 请选择其中一种传媒形式 就其发展历程写一段解说词 要求不超过 180 字 3 请你为这次展览拟订一个标题 4 为了解中国近代以来大众传媒的变迁情况 你会通过哪些方式获取相关资料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读图 识图并分析概括的能力 第 1 问由图片可以直接作答 第 2 用心 爱心 专心2 问可以任选一种较为熟悉的传媒形式 重点考虑其发展历程 还要注意解说词的写法 第 3 问言之有理即可 但要突出图片展览的特点 第 4 问依据平时查阅资料的方式概括出 来即可 答案 1 报刊 广播 电视 互联网 2 例 互联网被称做 第四媒介 它诞生于 20 世纪 60 年代末 90 年代以后风靡全球 中国于 1994 年接入互联网 到 2008 年 2 月 已有 2 21 亿网民 互联网信息文字 图像 声音兼备 还能模拟三维动态效果 可以高度互动 双向传受 它使人们可以更主动 更 便捷和最大限度地获取信息 但是互联网的虚拟性和一些有害信息 也会对人们的生活造 成消极影响 3 例 近代以来中国大众传媒变迁图片展 图说中国大众传媒史等 4 上网 到图书馆查阅资料 参观博物馆 走访调查等 一 选择题 1 1872 年 有人做诗云 见闻历历备于此 读之可惊复可喜 费去十文买一纸 博古 通今从此始 诗中所提的 纸 是 A 传单 B 信件 C 报纸 D 书籍 解析 选 C 本题考查学生的再认再现能力 根据所学可以判断出材料讲的是报纸的功能 2 1909 年 大公报 上的一篇文章称 第一是开眼界 可以当作游历 看看欧美各国的 风土人情 真如同身历其境 亲眼得见一样 时常看看 岂不比听戏强的多么 使人们 开眼界 的是 A 电视 B 电影 C 报纸 D 广播 解析 选 B 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和理解能力 结合时间和 身历其境 亲眼得见 可知 是电影 3 1903 年 山东第一份报刊 济南汇报 创刊 以后 山东官报 济南日报 等多种报 纸在济南陆续出现 读报渐渐成为人们的习惯 它对人们的影响主要有 开阔视野 关注国事 减少文盲 传播新知 A B C D 解析 选 C 报纸是读书人了解时事的信息载体 不识字的人很少问津 难以起到扫盲的 作用 所以 并非主要影响 4 下列报刊发挥着制造舆论 唤醒民众的思想启蒙作用的是 中国丛报 万国公报 时务报 民报 新青年 A B C D 解析 选 C 是 19 世纪中期前后 外国人在华创办的报刊 只有在 19 世纪末 20 世 纪初的 时务报 民报 及 新青年 等报刊 着力宣传资产阶级改良 革命和新文化 因而起着唤醒民众 制造舆论的思想启蒙作用 5 观察以下两幅图片 对此表述不恰当的是 A 读报和看电影成为人们生活的内容 B 电影广告已经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 C 妇女地位空前提高 D 女子穿旗袍成为一种时尚 用心 爱心 专心3 解析 选 C 本题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由题中图片可知 报纸刊登电影广告 两大 媒介互相利用 A B 两项正确 从阮玲玉照片中可知旗袍成为当时的时尚时装 但不能说 明妇女地位提高 C 项表述错误 D 项正确 6 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网址是 http 网址设置 1905 的寓意是这一 年 A 电影诞生不久就传到了中国 B 中国电影事业起步 C 中国结束了无声电影的历史 D 中国影片第一次获得国际荣誉 解析 选 B 本题考查学生再认再现能力 1905 年 中国第一部电影 定军山 问世 故 选 B 项 7 报纸杂志 电影电视 互联网等传媒手段反映了近现代社会信息传递的演变 下列叙述 不正确的是 A 报刊是印刷媒介 是最早的现代大众传播媒介 B 影视是音像媒介 在工业社会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 C 互联网是电子媒介 是当今一个标志性的信息传播手段 D 上述三类媒介从技术层面上说是一个逐渐替代的过程 解析 选 D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描述历史事物特征的能力 在传媒手段日益多样化的 今天 传媒手段不会存在替代的过程 8 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总裁助理陈梁认为 文字不再依附于报纸 声音不再依附于 电台 而电视对声音和画面拥有的独占权 也已经被网站 手机和其他数字媒介打 破 这段话说明通讯手段发展的趋势是 A 数字化 B 多元化 C 网络化 D 日常化 解析 选 B 本题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结合材料内容 几种媒介相互具有彼此的特 点 使文字 声音和图像通过多种媒介传播 即通讯手段具有多元化 二 非选择题 9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 1 19 世纪以来 外报传入中国后 一些知识分子积极投身报界 引进 西学 自办 报刊 中国人自己办的报刊 在国内始于 19 世纪 70 年代 具有代表性的有艾小梅办的汉 口 昭文新报 王韬主编的香港 循环日报 容闳等创办的上海 汇报 上海官商合办 的 新报 以及广州的 述报 广报 等 这些报刊对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和文化 广收博 揽 学习吸收洋为中用 以求自身发展 其版式 体例和印刷技术 都仿效外国报纸 材料 2 维新变法迎来了中国国人办报的一次高潮 据不完全统计 1895 1898 年间 全 国新出版的中国报刊约 120 种 其中 80 左右为中国人自办 同时资产阶级改良派的领袖 人物开始了办报活动 在北京创办的 中外纪闻 在上海创办的 强学报 时务报 国 闻报 在澳门创办的 知新报 湖南维新派创办的 湘学新报 湘学报 和 湘报 等 宣传变法图存 这些活动推动了维新运动的发展 促进了变法的实现 以上材料均摘自姚福申 中国编辑史 1 根据材料 1 指出中国近代报刊的创办者及其基本内容 并说明 19 世纪 70 年代出现国 人自办报刊的原因 2 材料 2 所述报刊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这些报刊的创办有什么特点 3 国人自办的近代报刊在当时有什么意义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阅读材料 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该题通过对近代报刊创办的原因 历程 特点及意义的考查 体现出人们社会生活方式的变化 进而推动着中国近代化进程 第 1 问从材料中整理出创办者 内容和原因的答案 第 2 问阅读材料 把握关键词 变 法图存 关于特点 应紧扣关键词 120 种 北京 上海 等地点和 促进了变法的实 现 综合分析得出答案 第 3 问应综合两则材料分析得出 答案 1 创办者 中国知识分子 基本内容 宣传西方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