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精度等级和最大绝对误差之间的关系为 精度等级 最大引用误差 最大绝对误差 量程 X 100 2 采用差动式传感器结构的目的是 提高灵敏度 减小误差 3 热电偶产生的电动势与导体的材料和接点的温度有关 4 热电偶采用补偿导线的作用是冷端温度补偿 5 光栅细分有直接细分和电桥细分 6 提高光栅传感器的分辨率的方法有增加光栅刻线密度和对测量信号进行细分 7 光导纤维传感器可分为传光型和功能型 利用了全反射原理 8 电子打火机和煤气灶由多片压电片串联产生高电压 9 光栅传感器采用 sin 和 cos 两套光电元件的作用是为了辩向 10 人造卫星的光电池板采用了光伏效应 11 数字位移式传感器有 光栅传感器 磁栅传感器 容栅传感器 感应同步器 旋转编码器 数字位移式传感器不能用于测量人体行走的速度 12 磁头可分为动磁头和静磁头 动磁头又称为速度响应式磁头 它只有一个绕 组 静磁头又称为磁通响应式磁头 它有两个绕组 13 霍尔元件的灵敏度与载流体材料和它的几何尺寸有关 14 光电池和光电管分别采用 光生伏特效应和外光电效应 15 分度号为 E 的热电偶是 镍铬 康铜热电偶 分度号为 K 的热电偶是 镍铬 镍 硅热电偶 16 检测系统的组成 传感器 测量电路 显示记录装置 17 按照误差的表示方法可以分为 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 按照误差出现的规律 可以分为 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 18 电容式传感器的分类 变面积式传感器 变间隙式传感器 变介质常数式传 感器 19 热电偶测量电路中要测量两点的温度差需将 同型号且热电特性一致的热电 偶反向串接 测量多点的平均温度用 并联 E E1 E2 E3 En n 提高热 电偶的灵敏度用 串联 E E1 E2 E3 En 20 热电偶电动势分为 接触电动势和温差电动势 保证电动势为被测点热端的单只函数 被测点冷端温度为 0 21 外光电效应 在光线作用下能使电子逸出物体表面的现象 主要元件 光 电管 光电倍增管 内光电效应 在光线作用下能使物体电阻率改变的现象 主要元件 光敏 电阻 光敏晶体 光生伏特效应 在光线作用下物体产生一定方向电动势的现象 主要元件 光电池 22 霍尔灵敏度与霍尔元件的厚度的关系为 反比 Kh 1 nqd 23 热电偶的冷端补偿有 冷端恒温法 补偿导线法 计算修正法 电桥补偿法 采用 PN 结温度传感器作冷端补偿 采用集成温度传感器作冷端补偿 24 磁电式传感器可分为 变磁通式和恒磁通式 25 微压力传感器的膜盒的作用 将微小的压力转化为位移量 26 湿敏电阻和气敏电阻的加热器的作用分别是 热清洗和提高灵敏度 27 影响磁阻的因素有 气隙 磁导率和截面积 28 压电陶瓷和石英晶体有何不同 石英晶体为六角晶体 压电陶瓷为多晶铁电 体 29 光电传感器的常用光源有 发光二极管 钨丝灯泡 激光 30 容珊传感器的最大电容量为 Cmax n ab 31 长容珊分为 反射式 透射式和倾斜式 32 接触式四位二进制码盘所能分辨的最小角度为 min 360 2 n 33 热电偶的基本定律的作用 1 均质导体定律 检查两个热电极材料成分是否相同 检查电极材料的 均匀性 2 中间导体定律 方便在回路中直接接入显示仪表或调节器 也可将热 电偶两端不焊接而直接插入液态金属中或直接焊接在金属表面进行温度测量 3 标准电极定律 常选用高纯铂丝作为标准电极 只要测的各种金属与 纯铂组成的热电偶的热电动势 则各种金属之间互相组合而成的热电偶的热电 动势就可用 Eab t t0 Eac t t0 Ebc t t0 计算 4 中间温度定律 为了补偿导线的使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大题 1 压电式传感器的灵敏度 K1 16PC MPa 链接灵敏度 K2 0 009V PC 的电荷放大 器 所用的笔式记录仪的灵敏度 K3 25mm V 当压力变化 P 12MPa 记录笔在 记录纸上的偏移为多少 解 K1 K2 K3 P 16x0 009x25x12 43 2mm 2 分度号为 S 的热电偶和动圈仪表 冷端温度补偿的平衡温度 20 t 1300 t1 80 t0 30 动圈式仪表的机械零位为 0 已知 Es 1300 0 13 161mv Es 20 0 0 112mv Es 30 0 0 171mv Es 25 0 0 143mv Es 80 0 0 501mv 求 1 动圈式仪表的温度示值对应的电势值 2 要使示值与实际值相符 应做怎样处理 解 1 Es 1300 20 Es 1300 0 Es 20 0 13 161 0 112 13 049mv 2 将动圈式仪表机械零位调至 20 因为 Es 1300 0 Es 1300 20 Es tm 0 所以 tm 20 工作原理 1 差动式电容压力传感器的组成部分及其工作原理 答 工作原理 差动式电容压力传感器由金属膜片 动片 玻璃 多孔金属 滤波器 金属镀层 定片 垫圈等组成 当两端通入不同压力时 金属膜片向 低压侧弯曲 由于 C A d 因为低压侧 d 减小 所以 C 增大 另一端 C 减小 电容的变化量反应了压力的变化量 2 热电偶的工作原理 答 热电效应 将不同成分的两种导体组成一个闭合回路 将此两个接点分别 置于两个不同温度 回路中将产生一个电动势 接触电动势 由于相接触的两种不同金属导体内部存有的电子密度所差产 生的电势差 温差电动势 由于金属导体两端在不同温度下分子活性不同 两端产生的 电势差 3 压阻式加速度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答 压阻式加速度传感器由基座 扩散电阻 质量块和硅梁组成 当悬臂梁自由端的质量块受到外界加速度作用时 硅梁把感受到的加速度转化 为惯性力 悬臂梁弯曲 产生应力 硅梁上的四个电阻条阻值发生变化 使电 桥不平衡 输出与加速度成正比的电压 4 石英晶体的压电效应 答 压电效应 在一定方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机修工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机械设备点检员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航空企业机务工程师安全生产知识考试试题及答案
- 灼痛康复新路径-洞察及研究
- 做财务的面试题库及答案
- 高危边坡治理施工合同(3篇)
- qcc基础知识考试试题及答案
- n4护士考试试题及答案问答
- 大米种植户与收购商保底收购合同
- 个人租赁公共停车场车位使用合同
- 石油化工设备维护检修规程设备完好标准SHS
- 带状疱疹疼痛科治疗课件
- (2024年)羊水栓塞完整版pptx
- 非物质文化遗产从概念到实践
- 救助管理机构护送服务规范
- 《产品形态设计》课程标准
- 胸部保养知识讲座
- 创客教育课件
- 礼仪培训微笑礼仪
- 【浙江湖州移动公司行政管理调查报告3100字】
- 中耳炎的护理查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