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步洗手法步骤_第1页
七步洗手法步骤_第2页
七步洗手法步骤_第3页
七步洗手法步骤_第4页
七步洗手法步骤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七七步步洗洗手手法法步步骤骤 第一步 洗手掌 流水湿润双手 涂抹洗手液 或肥皂 掌心相对 手指并拢相 互揉搓 第二步 洗背侧指缝 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揉搓 双手交换进行 第三步 洗掌侧指缝 掌心相对 双手交叉沿指缝相互揉搓 第四步 洗拇指 一手握另一手大拇指旋转揉搓 双手交换进行 第五步 洗指背 弯曲各手指关节 半握拳把指背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 双手 交换进行 第六步 洗指尖 弯曲各手指关节 把指尖合拢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 双手交换 进行 第七步 洗手腕 手臂 揉搓手腕 手臂 双手交换进行 一 外科刷手术 所谓外科刷手术是指手术人员通过机械刷洗和化学药物作用以祛除并杀灭手部皮肤表面的 油垢和附着的细菌 而达到消毒手的目的 它包括手的机械刷洗和化学药物作用两个过程 二 外科刷手法 外科刷手方法分 3 个步骤 机械刷洗 擦拭水迹 手的消毒 图 2 1 1 机械刷洗与消毒 1 刷手方法 1 取消毒毛刷 2 用毛刷取诗洁 3 5ml 刷洗手及上臂 顺序为 指尖 指蹼 甲沟 指缝 手心 手背 腕 前臂 肘部 上臂 刷手时稍用力 速度稍 快 范围包括 双手 前臂 肘关节上 10cm 上臂下 1 2 处的皮肤 时间约 3min 3 刷手毕 用流动水冲去泡沫 冲洗时 双手抬高 让水由手 臂至肘部方向淋下 手不要 放在最低位 避免臂部的水流向手部 造成污染 2 擦拭手臂 用消毒毛巾或一次性纸巾依次擦干手 臂 肘 擦拭时 先擦双手 然后 将三角形搭在一侧手背上 对侧手持住三角巾的两个角 由手向肘顺势移动 擦去水迹 不得回擦 擦对侧时 将毛三角巾翻转 方法相同 3 消毒手臂 取诗洁 1 2ml 搓揉双手至肘部 待药液自行挥发至干燥 达到消毒目 的 图 2 1 外科刷手法 A 洗手 B 擦手 2 注意事项 1 刷洗后的手 臂 肘部不可触及他物 如误触他物 视为污染 必须重新刷洗 消毒 后的双手应置于胸前 肘部抬高外展 远离身体 迅速进人手术间 避免受污染 三 连 台手术的洗手原则 当进行无菌手术后的连台手术 若脱去手术衣 手套后手未沾染血迹 未被污染 直接用 消毒液涂抹 1 次即可 或重新刷手 1 遍 3min 当进行感染手术后的连台手术 脱去手术衣 手套 更换口罩 帽子后 按前述 刷手法 重新刷手和消毒 二 穿手术衣 常用的手术衣有两种式样 一种是对开式手术衣 另一种是折叠式手术衣 它们的穿法不 同 无菌范围也不相同 1 穿对开式手术衣法 图 2 2 l 洗手后 取手术衣 将衣领提起轻轻抖开 2 将手术衣轻掷向上的同时 顺势将双手和前臂伸人衣袖内 并向前平行伸展 3 巡回护士在其身后协助向后拉衣 系带 然后在手术衣的下摆稍用力拉平 轻推穿衣 者的腰背部提示穿衣完毕 4 手术衣无菌区域为 颈以下 腰以上的胸前 双手 前臂 腋中线的侧胸 图 2 2 穿对开式手术衣法 2 穿折叠式手术衣法 图 2 3 A B C 图 2 3 穿折叠式手术衣法 l 第 l 2 步同 穿对开式手术衣法 2 巡回护士在其身后系背部系带 3 戴无菌手套 4 将前襟的腰带递给已戴好手套的手术医生 或由巡回护士用无菌持物钳夹持腰带绕穿 衣者一周后交穿衣者自行系于腰间 5 无菌区域为 颈以下 腰以上的胸前 双手 前臂 侧胸及手术衣后背 3 注意事项 1 穿手术衣必须在手术间进行 四周有足够的空间 穿衣者面向无菌区 2 穿衣时不要让手术衣触及地面或周围的人或物 若不慎接触 应立即更换 巡回护士 向后拉衣领 衣袖时 双手均不可触及手术衣外面 3 穿折叠式手术衣时 穿衣人员必须戴好手套 方可接取腰带 4 穿好手术衣 戴好手套 在等待手术开始前 应将双手放在手术衣胸前的夹层或双手 互握置于胸前 双手不可高举过肩 垂于腰下或双手交叉放于腋下 4 连台手术衣的更换方法 进行连台手术时 手术人员应洗净手套上的血迹 然后由巡回护士松解背部系带 先后脱 去手术衣和手套 脱手术衣时注意保持双手不被污染 否则必须重新刷手消毒 脱手术衣的方法有两种 1 他人帮助脱衣法 自己双手向前微屈肘 巡回护士面对脱衣者 握住衣领将手术衣向 肘部 手的方向顺势翻转 扯脱 此时手套的腕部正好翻于手上 图 2 4 2 个人脱衣法 脱衣者左手抓住右肩手术衣外面 自上拉下 使衣袖由里外翻 同样方 法拉下左肩 然后脱下手术衣 并使衣里外翻 保护手臂及洗手衣裤不被手术衣外面所污 染 将手术衣扔于污物袋内 图 2 5 图 2 4 他人帮助脱衣法 图 2 5 个人脱衣法 三 戴手套 由于手的刷洗消毒仅能祛除 杀灭皮肤表面的暂居菌 对深部常驻菌无效 在手术过程中 皮肤深部的细菌会随术者汗液带到手的表面 因此参加手术的人员必须戴手套 一 戴手套的方法 戴手套有 3 种方法 1 戴干手套法 图 2 6 1 先穿手术衣 后戴手套 2 打开手套包布 显露无粉手套 3 右手持手套反折部 手套的内面 移向手套包布中央后取出 避免污染 图 2 6 戴干手套法 4 戴左手 右手持住手套反折部 对准手套五指 插入左手 5 戴右手 左手指插入右手套的反折部内面 手套的外面 托住手套 插入右手 6 将反折部分翻向上 盖住手术衣袖口 2 戴湿手套法 图 2 7 1 先戴手套 后穿手术衣 2 右手持手套 盛无菌盐水于手套内 3 左手对准插人后 稍抬高左手 让积水从腕部流出 4 戴右手 左手指插人右手套的反折部内面 插人右手 排出积水 5 穿好手术衣后 将手套反折翻转压住袖口 图 2 7 戴湿手套法 3 协助术者戴手套法 图 2 8 图 2 8 协助术者戴手套法 1 器械护士双手手指 拇指除外 插入手套反折口内面的两侧 四指用力稍向外拉开 手套掌面对向术者 拇指朝外上 小指朝内下 呈外八字型 扩大手套入口 有利术者 穿戴 2 术者左手伸开对准手套 五指向下 护士向上提 同法戴右手 3 术者自行将手套反折翻转压住手术衣袖口 4 无触及戴无菌手套法 1 取无菌手术衣 穿好手术衣 双手伸入袖口处 衣袖内 2 打开手套内袋 取出右手手套 将手套的反折部放在手掌心 手套的手指方向与手的 手指方向相反 同时手套的拇指对准右手的拇指 其余 4 指捏住手套的反折部 左手提拉 右手套反折部 顺势对准五指迅速伸入手套内戴好手套 3 同法戴好左手的手套 4 双手调整好手套位置即可 二 注意事项 1 持手套时 手稍向前伸 不要紧贴手术衣 2 戴手套时 未戴手套的手不可触及手套外面 戴第一只手套时应特别注意 3 戴好手套后 应将翻边的手套口翻转过来压住袖口 不可将腕部裸露 翻转时 戴手套 的手指不可触及皮肤 4 若戴手套时使用了滑石粉 应在参加手术前用无菌盐水冲净手套上的滑石粉 5 协助术者戴手套时 器械护士应戴好手套 并避免触及术者皮肤 6 戴好手套后 双手不可触及非无菌区 手的活动范围上至肩平 左右侧至腋前线 下至 脐平 三 连台手术的脱手套法 首先脱去手术衣 将戴手套的右手插人左手手套外面脱去手套 注意手套不可触及左手皮 肤 然后左手拇指伸人右手鱼际肌之间 向下脱去右手套 此时注意右手不可触及手套外 面 以确保手不被手套外的细菌污染 图 2 9 脱去手套后 双手需重新消毒或刷洗消毒 后方可参加下一台手术 具体要求同 连台手术的洗手原则 图 2 9 连台手术脱手套法 器械护士基本技术操作 器械护士的基本技术操作是手术配合的基础 是质量与效率的基本保证 器械护士常用的 基本技术操作有穿针引线 器械传递 敷料传递 无菌器械台的准备等 一 安 取刀片法 刀片安装宜采用持针器夹持 避免割伤手指 安装时 用持针器夹持刀片前端背侧 将刀 片与刀柄槽对合 向下嵌人 取下时 再以持针器夹持刀片尾端背侧 稍稍提起刀片 向 上顺势推下 图 2 10 图 2 10 手术刀片安 取法 二 穿针引线法 术中对血管破裂出血或预防性止血常常需要进行组织结扎或缝扎 按不同部位的血管大小 可采用不同的缝针 缝线 但穿针引线的技巧却是相同的 准确 快速地穿针引线 既方 便术者操作 又缩短手术配合时间 因此 护士必须加强练习 常用的穿针引线法包括 3 种 穿针带线法 血管钳带线法 徒手递线法 一 穿针带线法 图 2 11 1 标准 穿针带线过程中要求做到 3 个 1 3 即缝线的返回占总线长的 1 3 缝针被夹持在 针尾的后 1 3 处 并稍向外上 持针器开口前端的 1 3 夹持缝针 这样 术者在缝扎时有 利进针 不易掉线 传递时 用无名指 小指将缝线夹住或将缝线绕到手背 使术者接钳 时不致抓住缝线影响操作 常用于血管组织结扎 2 方法 1 右手拿持针器 用持针器开口端的前 1 3 夹住缝针的后 1 3 处 2 左手接过持针器 握住中部 右手拇指 示指或中指捏住缝线前端穿人针孔 图 2 11 穿针带线法 A 穿针带线标准 B 穿针引线 C 弹线法 3 线头穿过针孔后 右手拇指顶住针尾孔 示指顺势将线头拉出针孔 4 拉线过针孔 1 3 后 右拇指 食指将线反折 合并缝线后卡入持针器头部 5 若为线轴 右手拇指 示指捏住线尾 中指向下用力弹断线尾 二 血管钳带线法 1 标准血管钳尖端夹持缝线要紧 以结扎时不滑脱 不移位为准 一般钳尖端夹持缝线 2mm 为宜 过多较易造成钳端的线移位 缝线挂不住组织而失去带线作用 传递方法同 穿针带线 常用于深部组织的结扎 2 方法 1 右手握 18cm 血管钳 左手拇指 示指持缝线一端 2 张开钳端 夹住线头约 2mm 图 2 12 图 2 12 血管钳带线法 图 2 13 徙手递线法 三 徒手递线法 1 标准术者接线的手持缝线的中后 1 3 交界处 轻甩线尾后恰好留出线的前端给对侧手 握持 尽量避免术者在线的中前部位接线 否则结扎时前端的缝线不够长 术者需倒手一 次 增加操作步骤 2 方法 1 拉出缝线 护士右手握住线的前 1 3 处 左手持线中后 1 3 处 2 术者的手在中后 1 3 交界处接线 图 2 13 3 当术者接线时 双手稍用力绷线 以增加术者的手感 三 器械传递法 一 器械传递的原则 1 速度快 方法准 器械对 术者接过后无需调整方向即可使用 2 力度适当 达到提醒术者的注意力为度 3 根据手术部位 及时调整手术器械 一般而言 切皮前 缝合皮下时递海绵钳夹持酒精 纱球消毒皮肤 切开 提夹皮肤 切除瘫痕 粘连组织时递有齿镊 其他情况均递无齿镊 提夹血管壁 神经递无损伤摄 手术部位浅递短器械 徒手递结扎线 反之递长器械 血 管钳带线结扎 夹持牵引线递蚊氏钳 4 及时收回切口周围的器械 避免堆积 防止掉地 5 把持器械时 有弧度的弯侧向上 有手柄的朝向术者 单面器械垂直递 锐利器械的刃 口向下水平递 6 切开或切除腔道组织前 递长镊 湿纱垫数块保护周围组织 切口下方铺治疗巾一块放 置污染器械 切除后 递 0 02 碘仿纱球消毒创面 接触创缘的器械视为污染 放人指 定盛器 残端缝合完毕 递长镊撤除切口周围保护纱垫 不宜徒手拿取 否则应更换手套 处理阑尾 窦道创缘时 应依次递石碳酸 酒精 盐水棉签消毒 二 传递方法 1 手术刀传递法 注意勿伤及自己或术者 递刀方法有两种 图 2 14 手术刀传递法 A 同侧 B 对侧 l 手持刀背 刀刃面向下 尖端向后呈水平传递 2 同侧 对侧传递法 图 2 14 2 弯剪刀 血管钳传递法 传递器械常用拇指和四指的合力来实现 若为小器械 也可以 过拇指 中指和示指的合力来传递 传递过程应灵活应用 以快 准为前提 常用的传递 法有 3 种 图 2 15 图 2 15 血管钳传递法 A 对侧 B 同侧 C 交叉 1 对侧传递法 右手拇指握凸侧上 1 3 处 四指握凹侧中部 通过腕部的适力运动 将器械柄环部拍打在术者掌心上 2 同侧传递法 右手拇指 无名指握凹侧 示指 中指握凸侧上 1 3 处 通过腕下传 递 左手则相反 3 镊子传递法 l 手握镊尖端 闭合开口 直立式传递 图 2 16 2 术中紧急时 可用拇指 食指 中指握镊尾部 以三指的合力关闭镊端 让术者持 住镊的中部 4 持针柑传递法 传递时要避免术者同时将持针钳和缝线握住 缝针的尖端朝向手心 针 弧朝背 缝线搭在手背或用手夹持 图 2 17 图 2 16 摄子传递法 图 1 17 持针钳传递法 5 拉钩传递 递拉钩前应用盐水浸湿 握住拉钩前端 将柄端平行传递 图 2 18 图 2 18 拉钩传递法 6 咬骨钳传递法 枪状咬骨钳握轴部传递 手接柄 双关节咬骨钳传递 握头端 手接柄 图 2 19 图 2 19 咬骨钳传递法 A 枪状咬骨钳 B 双关节咬骨钳 7 锤 凿传递法 左手握凿端 柄递给术者左手 右手握锤 手柄水平递术者右手 图 2 20 图 2 20 锤 凿传递法 A 锤传递 B 凿传递 四 敷料传递法 一 敷料传递的原则 1 速度快 方法准 物品对 不带碎屑 杂物 2 及时更换切口效料 避免堆积 3 纱布类敷料应打开 浸湿 成角传递 固定带或纱布应留有一端在切口外 不可全部 塞人体腔 以免遗留在组织中 二 敷料传递法 1 纱布传递打开纱布 成角传递 由于纱布被血迹浸湿后体积小而不易发现 不主张在 切口深 视野窄 体腔或深部手术时拭血 必须使用时 应特别注意进出的数目 做到心 中有数 目前使用致密纱编织的显影纱布 可透过 X 线 增加了体腔手术敷料使用的安 全性 2 纱垫传递成角传递 纱垫要求缝有 20cm 长的布带 使用时 将其留在切口外 防止 误人体腔 有条件也可使用显影纱垫 3 其他敷料的传递法 用前必须浸湿 1 带子传递 传递同 血管钳带线法 常用于结扎残端组织或对组织进行悬吊 牵引 2 引流管传递 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