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 1欢迎下载 五年级文学常识五年级文学常识 1 草原 的作者是老舍 老舍 原名舒庆春 字舍予 作家 老舍一生创作 丰富 作品大多取材于市民生活 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他 人民艺术家 称号 2 白杨 的作者是袁鹰 袁鹰 原名田复春 参加工作后改名田钟洛 当代 著名诗人 儿童文学家 散文家 3 浪淘沙 是唐代刘禹锡的作品 刘禹锡 字梦得 唐代文学家 哲学家 4 古诗词三首 牧童 是唐朝吕岩的作品 吕岩 字洞宾 唐代京兆人 号纯阳子 舟过安仁 是宋朝杨万里的作品 杨万里 字廷秀 号诚斋 南宋诗人 清平乐 村居 是宋朝辛弃疾的作品 辛弃疾 字幼安 号稼轩 南宋诗 人 5 冬阳 童年 骆驼队 是林海音作品 城南旧事 的序言 主人公是小英子 林海音 原名林含英 小名英子 我们曾经学习过 窃读记 6 祖父的园子 是萧红的作品 萧红 原名张迺莹 黑龙江呼兰人 我们还 学过她的作品 火烧云 精品文档 2欢迎下载 7 童年的发现 是俄国儿童文学作家费奥多罗夫的作品 8 杨氏之子 选自南朝刘义庆的作品 世说新语 刘义庆 字季伯 南朝宋 文学家 代表作是 世说新语 和 幽明录 9 再见了 亲人 是魏巍作品 魏巍 河南郑州人 著名散文家 小说家 原名魏鸿杰 曾用笔名红杨树 代表作 谁是最可爱的人 10 将相和 选自司马迁的 史记 廉颇蔺相如列传 司马迁 字子长 西汉 史学家 文学家 思想家 他的 史记 被鲁迅称为 史家之绝唱 无韵之离 骚 11 草船借箭 选自罗贯中的 三国演义 罗贯中 元末明初文学家 名本 号湖海散人 山西太原人 是中国章回小说的鼻祖 12 景阳冈 选自施耐庵的 水浒传 施耐庵 元末明初小说家 元代进士 因与当道权贵不合 弃官归家 闭门著书 13 猴王出世 选自吴承恩的 西游记 第一回 吴承恩 字汝忠 号射阳山 人 中国明代杰出的小说家 14 人物描写一组 精品文档 3欢迎下载 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 选自徐光耀的儿童小说 小兵张嘎 书中有 老钟叔 小嘎子的奶奶等 临死前的严监生 选自吴敬梓的 儒林外史 吴敬梓 字敏轩 清代小 说家 所作 儒林外史 是我国古典讽刺小说中的杰出作品 凤辣子 初见林黛玉 选自曹雪芹的 红楼梦 曹雪芹 名霑 字梦 阮 号雪芹 芹圃 芹溪 清代小说家 书中有贾宝玉 林黛玉 薛宝钗 贾 母等人物 15 刷子李 选自冯骥才的作品 俗世奇人 冯骥才 现任中国文学艺术界 联合会执行副主席 中国小说学会会长等职 主要作品有 雕花烟斗 神鞭 俗世奇人 等 我们还学习过他的 珍珠鸟 16 金钱的魔力 选自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的讽刺小说 百万英镑 马克吐温 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 世界著名的短篇小说大师 被誉为 美国文 学中的林肯 我们的第 26 课 威尼斯的小艇 也是他写的 25 自己的花是别人看的 是季羡林先生的作品 我们还学习过他的 小苗与 大树的对话 精品文档 4欢迎下载 欢迎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民爆行业安全培训课件
- 民法婚姻法课件
- 北京滴滴专车考试题目及答案
- 新质生产力具体成果
- 民族风动漫课件
- 民族观与宗教观
- 民族舞网课课件
- 某公司企业文化建设方案
- 民族理论第三章课件
- 新质生产力发展方向的企业布局
- 《吞咽障碍膳食营养管理规范》(T-CNSS 013-2021)
- 2024全国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议论文阅读
-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标志规范》
- 人事工作目标及规划
- 象棋入门课件教学
- 2024年3dmax模型制作与精修培训课件
- 咨询类合同合同范例
- Vue3系统入门与项目实战
- 旅游产品开发与设计作业指导书
- 中职语文职业模块1.2《宁夏闽宁镇:昔日干沙滩-今日金沙滩》教案
- 水土保持工程概(估)算编制规定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