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优化方案优化方案 2013 2013 年高考二轮复习训练题 专题十四第年高考二轮复习训练题 专题十四第 2626 讲讲 仿真预测知能闯关仿真预测知能闯关 1 2011 高考上海卷 严复译著的 天演论 被誉为 中国西学第一 以今日之见 A 该书解释人类社会发展的理论并不科学 但警醒国人的作用巨大 B 该书正确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 在中国思想界起了振聋发聩的作用 C 该书的理论是中国近代革命派的重要思想武器 D 该书是中国近代第一本介绍西学的著作 解析 选 A 19 世纪末 严复将美国生物学家赫胥黎的 天演论 翻译成中文 成为 宣传维新思想的重要著作 天演论 阐释了达尔文的 物竞天择 适者生存 的观点 将 进化论从自然界引入社会领域 为鼓舞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人民奋起抗争 挽救民族危亡 起了积极作用 但是用达尔文生物进化论观点阐释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是不科学的 故 B 项 错误 A 项符合题意 近代革命派的重要思想武器是近代西方的自由 平等的启蒙思想 排除 C 项 中国近代第一本介绍西学的著作出现于鸦片战争后 排除 D 项 2 2011 高考大纲全国卷 徐继畬在 瀛环志略 中对华盛顿有如下评述 呜呼 可不谓人杰矣哉 米利坚合众国以为国 幅员万里 不设王侯之号 不循世及之规 公器 付之公论 创古今未有之局 一何奇也 泰西古今人物 能不以华盛顿为称首哉 这表 明作者 A 鼓吹共和制 反对君主制 B 对君主制的反思走在时代前列 C 已成为洋务运动的先驱 D 主张仿效美国发展资本主义 解析 选 B 徐继畬在 瀛环志略 中概括了华盛顿一生的功勋和品德 同时也寄托 着作者在腐朽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统治下对民主政治的向往之情 反映了其对君主制的反 思走在时代前列 徐继畲是鸦片战争以后向西方学习的典型代表 不属于洋务派代表人物 他显然也没有提出仿效美国发展资本主义 更没有公开反对君主制度 故排除 A C D 三 项 故答案为 B 3 2011 高考北京卷 九州缩地凭挥翰 四海披图当泛槎 木筏 这是近代诗人 张维屏对一部著述的称赞 这部著述是 A 海国图志 B 资政新篇 C 变法通议 D 孔子改制考 解析 选 A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题干中诗句的含义 海国图志 中 师夷长 技以制夷 主张的提出 有利于传播近代自然科学知识以及西方文化样式 社会制度 风 土人情 故 A 项符合题意 资政新篇 是中国近代第一个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社会发展方 案 变法通议 孔子改制考 是宣扬维新变法思想的著作 4 2011 高考浙江卷 迄今所知 在中国出版的书刊中 最早介绍马克思的是 1899 年上海广学会编译的 大同学 其中称 其以百工领袖著名者 英人马克思也 由此 可见 新兴的中国工人阶级找到了自己的领袖 当时介绍到中国的马克思身份是 工人领袖 19 世纪末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 当时的介绍者连马克思是哪国人都没搞清楚 A B C D 解析 选 B 题干表述 上海广学会编译的 大同学 中提到了马克思 但是并没有 表明 中国工人阶级找到了自己的领袖 由此排除 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是在俄 国十月革命后 排除 5 2011 高考安徽卷 对中西学的态度是区分近代中国不同政治派别的依据之一 下 列言论属于维新派的是 2 A 中学为内学 西学为外学 中学治身心 西学应世事 B 吾国固有之文明 正足以救西洋文明之弊 济西洋文明之穷者 C 中学有中学之体用 西学有西学之体用 分之则并立 合之则两亡 D 近代欧洲之所以优越他族者 科学之兴 其功不在人权说下 若舟车之有两轮也 解析 选 C A 项主张 中学为体 西学为用 是洋务派的观点 B 项过分推崇 中 学 是顽固派的观点 C 项是严复对 中体西用 关系的界定 D 项强调学习西方的科学 主张科学与人权并举 是新文化运动时期提出的观点 6 2011 高考天津卷 新青年 创刊时即大力提倡民主与科学 但其后十余年间所 发表的专门论述民主与科学的文章并不多 尽管如此 民主 与 科学 仍然被认为是新 文化运动的两大基本口号 这主要因为民主与科学是 A 改造中国的迫切要求 B 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 C 西方兴起的历史经验 D 倡导文学革命的需要 解析 选 A 近代以来 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 先进的中国人积极向西方学习 寻求 强国御侮之道 新文化运动倡导 民主 与 科学 反映了先进的中国人学习西方 改造 中国的要求 尽管新文化运动期间专门论述民主与科学的文章并不多 但其改造中国的精 神始终不改 故 A 项符合题意 B C 两项无法体现先进中国人探索的核心目的 D 项与题 意无关 7 2011 高考浙江卷 诗人徐志摩 1896 1931 说 在 24 岁以前 我对于诗的兴 味 远不如我对于相对论或民约论 社会契约论 的兴味 这段经历可以作为个案反映 A 当时 文学革命 的影响还不大 B 新青年追求 德先生 和 赛先生 C 当时的青年知识分子并不重理轻文 D 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有一定的片面性 解析 选 B 按照徐志摩的生卒年来判断其 24 岁以前是指 1920 年以前 由此判断处 于新文化运动时期 材料表述的是在新文化运动时期徐志摩更加推崇 相对论或民约论 这与当时大力宣传民主与科学有关 故 B 项符合题意 8 2011 高考天津文综卷 右图为 1878 年天津首发的中国第一 套邮票中的一枚 与该邮票设计理念无关的是 A 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B 近代西方文化的影响 C 师夷长技 的思想 D 兴民权 倡新学思想 解析 选 D 图片是 大清邮票 大龙票 从邮票上 龙 的 形象可知该邮票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故 A 正确 从邮票上英文 CHINA 和 CANDARINS 可知该邮票受近代西方文化的影响 故 B 正确 中国近代邮政 是学习西方科技的产物 故 C 正确 兴民权 倡新学思想 兴起于维新运动时期 即 19 世纪 90 年代 D 项与题干中的 1878 年 不符 故 D 项符合题意 9 2011 高考广东卷 节选 阅读材料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 中国古代史书多以纪传体编撰而成 盖纪者 编年也 传者 列事也 编年者 历帝王之岁月 列事者 录人臣之行状 据 唐 刘知几 史通 历史者 叙述人群进化之现象而求得其公理公例者也 史家必探察 国民全部之经 历及其相互之关系 史学者 国民之明镜也 爱国心之源泉也 据梁启超 饮冰室合集 据材料 古代纪传体史书记载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梁启超的史学观受到哪些思想的影 响 解析 第一小问对材料进行分析整理即可得出 统治者的活动 的答案 第二小问需 根据材料并结合梁启超的民主思想进行分析归纳 答案 统治者的活动 西方民主平等思想 进化论思想 救亡图存思想 3 一 选择题 1 某中学历史研究学习小组经过中国近代史的学习后 画了一幅漫画 见下图 你认 为该小组所画漫画反映的历史时代应该是 A 鸦片战争前 B 19 世纪 40 年代 C 19 世纪六七十年代 D 19 世纪 90 年代 解析 选 B 由漫画中 经学难抵洋枪炮 可以看出是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大门 故 B 项合适 2 其书罗列甚远之国 指掌形势 可谓奇书 方今急边防 疲氓未息肩 苦心著 此书 搜讨颇有年 这是对下列哪本书的评价 解析 选 B 本题考查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由 罗列甚远之国 方今急边防 等信息可知 该书主要内容应为西方地理历史知识 海国图志 是魏源以 四洲志 为基 础而著 书中提出了 师夷长技以制夷 的思想 开辟了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时代新风 气 B 项正确 C 项为黄宗羲所著 D 项为顾炎武的著作 都属于明末清初反封建思想的著 作 与评价的主题不符 故选 B 项 3 政府一面让出洋幼童学习西方语言 文化 科技等知识 一面要求幼童学习汉语和 四书五经 圜朝例律 圣谕广训 向他们灌输三纲五常等中国传统道德观念 这表明政府 主张 A 西学中源 B 中体西用 C 君民共主 D 道德救国 解析 选 B 材料体现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是 中体西用 4 2012 南京模拟 体用者 即一物而言之也 有牛之体则有负重之用 有马之体 则有致远之用 未闻以牛为体以马为用者也 严复 这一言论 A 是开展洋务运动的理论依据 B 是对守旧派冥顽不化的抨击 C 是维新派与革命派的正面交锋 D 动摇 中体西用 的理论根据 解析 选 D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能力 提取材料信息 未闻以牛为体以马为用者也 说明严复对 中体西用 理论充满鄙视 因此符合 D 项内容 严复生活在 19 世纪中期 此 时洋务运动已经开始 材料中没有体现 B C 两项 5 史学家胡绳说 千余名为求官而来的 三分钟慷慨派 在已成定局的悲剧面前 以 成事不说 为由纷纷散去 但是 他们共同签名的激扬文字却流传甚广 以致成为一场 近代化 的先声 这里的 近代化 是指 A 洋务运动 B 戊戌变法 C 辛亥革命 D 新文化运动 解析 选 B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判断问题的能力 根据材料中 千余名为求官而来的 三分钟慷慨派 共同签名的激扬文字却流传甚广 可以理解到这一历史事实叙述的是 4 公车上书 公车上书 使维新变法从思想宣传演变成为政治行动 故 B 符合题意 6 对近代中国部分著作和报刊中 民主 共和 两个关键词出现的频率进行统计发 现 1893 1898 年 民主 出现的频率远远高于 共和 的频率 这一现象反映了 A 同盟会忽视了在国内的思想宣传 B 民主自由平等的思想已深入人心 C 维新变法思潮成为新思潮的主流 D 顽固保守势力阻碍新思想的传播 解析 选 C 本题考查学生材料解读和知识迁移的能力 同盟会成立于 1905 年 A 项 可排除 B 项是辛亥革命的影响 由 民主 一词的频繁出现可排除 D 项 7 右图为我国某城市中头戴举人帽 身穿黄袍马褂的康有为塑像 下 列说法比较可信的是 A 康有为是个因循守旧 保守传统的举人 B 康有为坚持儒家传统和君主制 其立宪思想有进步性 C 康有为虽为大儒 但彻底摆脱了封建思想 投身维新运动 D 康有为提醒国人 中国传统伦理道德应完全保留 不得改变 解析 选 B 康有为的着装说明他深受传统文化的影响 其探索救国 之路的行动 说明康有为是一个传统与进步交汇融合的人物 A 项说法错误 他主张变革 政治制度 并不是因循守旧 保守传统的人 C 项 彻底 二字说法错误 D 项 完全 二 字说法有误 8 蔡元培为发展中国新文化教育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堪称 学 界泰斗 人世楷模 他担任北大校长后 支持新文化运动 提倡学 术研究 主张 思想自由 兼容并包 这一主张最重要的影响是 A 活跃了思想 使学术兴盛 B 对旧势力妥协 致使北大旧势力猖獗 C 不利于资本主义思想的传播 D 保护了进步学术思想 促进了思想解放 解析 选 D 在当时思想界复古逆流盛行的情况下 此举实质上是保护进步学术思想 9 康有为认为 论语 中 仁者爱人 的思想 韩愈 原道 中的 博爱之谓仁 的观点 大学 里的 平天下 等说法 都是 博爱 平等 自由而不侵犯人之自由 的 具体表述 所以 夫自由之义 孔门已先倡之矣 从材料中获取的信息不包括 A 康有为将西方的资本主义政治学说与中国的儒家思想结合起来 B 康有为认为近代西方自由平等理论在中国 古已有之 C 康有为认为孔孟学说中充满自由 平等 博爱的精神 D 康有为主张君主立宪 实行渐进变革 解析 选 D D 项从材料中不能反映出来 故选 D 康有为在戊戌变法中 利用孔子的 权威来论证资产阶级维新变法理论的合理性 为维新变法思想制造历史根据 10 2012 南通模拟 胡适在其创作的 归国杂感 里这样写道 不到二十年前 那些老先生们 出了死力去驳康有为 我们今日也痛骂康有为 但二十年前的中国 骂康有为太新 二十年后的中国 却骂康有为太旧 二十年前 和 二十年后 都批判 康有为 是因为他 A 主张救亡图存 发展资本主义 无法体现劳动人民的普遍愿望 B 倡导民主与科学 主张全盘西化 C 坚持主张实行民主宪政 不符合当政者的愿望 D 坚持主张实行君主立宪的政治体制 解析 选 D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 二十年前骂康有为太新是因为康有为的君 主立宪制不被人接受 二十年后骂康有为太旧是因为革命成为时代的潮流 而他依然固守 君主立宪制度 故选 D 11 陈独秀指出 若一方面承认共和政体 一方面又要保存孔教 理论上实在是不 通 事实上实在是做不到 为此 他当时致力于 5 A 反对袁世凯复辟的军事斗争 B 宣扬资产阶级民主与科学思想 C 宣传马克思主义学说 D 创建无产阶级政党 解析 选 B 陈独秀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倡导者之一 新文化运动的口号是 民主 与 科学 12 下列与下图有关的论述正确的是 A 在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潮的影响下产生 B 幻想通过做工和求学的办法实现社会的改造 C 是马克思主义的具体实践 D 其成功扩大了马克思主义的影响 解析 选 B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的再认再现能力 北京女子工读互助团幻想通过做工 和求学的办法实现社会的改造 二 非选择题 13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1 魏源在 海国图志 序 中指出 不善师外夷者 外夷制之 夷之长技三 一战舰 二火器 三养兵练兵之法 又说 是书何以作 曰 为以夷攻夷而作 为以 夷款夷而作 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材料 2 1898 年 张之洞发表的 劝学篇 中说道 中国之祸不在四海之外 而在 九州之内 宣传 民权之说 无一益而有百害 他提倡 中学为体 西学为用 材料 3 新文化运动期间 陈独秀等人号召人们 冲决过去历史之网罗 破坏陈腐学 说的囹圄 提出 德先生 和 赛先生 的口号 他指出 要拥护那德先生 便不得不 反对孔教 礼法 贞节 旧伦理 旧政治 要拥护那赛先生 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 旧宗 教 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 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 材料 4 李大钊指出 俄国 十月 革命 是立于社会主义上之革命 是 世界人类 全体的新曙光 他号召人们向俄国学习 请回答 1 比较材料 1 2 指出在认识近代中国所面临形势的问题上 二者有何不同 2 材料 3 较之材料 1 2 其内容进步在哪里 3 材料 4 与材料 3 有什么联系 又有什么重大影响 4 据上述材料 试说明中国向西方学习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发展历程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从材料中提取信息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题关键是明确四 则材料各是哪派的观点 第 1 问应明确 师夷长技以制夷 是地主阶级抵抗派的观点 从 材料 2 中 民权之说 无一益而有百害 这一信息来看 张之洞属于洋务派 第 2 问注意 材料 3 中 两位先生 这一信息 表明这是资产阶级激进民主主义者的观点 第 3 问要明 确材料 4 中李大钊宣传马克思主义 号召人们向俄国学习 这是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的主张 第 4 问应结合四则材料从学 长技 到 民权 及 民主科学 再到学马克思主义来归纳 概括 答案 1 材料 1 认为外来侵略是中国面临的大祸 材料 2 则认为中国的大祸是国内的 民权之说 2 材料 1 只认识到西方技术先进 材料 2 反对西方民权学说 两者根本上都是维护封 建统治 而材料 3 主张冲破封建制度和封建意识形态 实行民主与科学 从根本上动摇封 建统治 3 材料 4 是前期新文化运动的继续和发展 影响 李大钊宣传俄国社会主义革命 在 中国第一次举起了社会主义旗帜 6 4 从学习外国的先进技术到学习外国的政治制度 再到学习外国的政治思想 经历了 一个由浅入深 不断提高的过程 14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 1 至于三纲五常 为中国之大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