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点降水施工方案_第1页
井点降水施工方案_第2页
井点降水施工方案_第3页
井点降水施工方案_第4页
井点降水施工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井点降水及人工井桩施工方案 1 一 一 工程概况工程概况 兰州市第二十一中学学生宿舍楼建设场地位于西固区陈官营 拟建一 栋 5 层框架结构楼 占地面积约为 405m2 45 0 9 0 米 基础以卵石层为 持力层 采用井点管井降水人工挖孔井桩基础型式 井桩基础埋深大于 6 米 且进入持力层不小于 1 0 米 二 二 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 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 拟建场地从地貌单元划分属黄河南岸 级阶地 参考该场地工程地质 勘察资料其地层概况如下 1 杂填土及粉土 以粉土为主含建筑垃圾人工回填 厚度 0 7 4 5 米 2 卵石 埋深 3 0 4 6 米 厚度 4 5 5 2 米 青灰色 母岩主要为石 英岩 石英砂岩 花岗岩等硬质岩石 粒径 8 20cm 的约占 75 3 砂质泥岩 砖红色 泥质结构 埋深 7 5 8 1 米 场地内地下水埋深 3 4 4 0 米 主要含水层为卵石层 泥岩为隔水底板 地下水属阶地潜水类型 主要由大气降水补给 流向从西南 东北 本地区 含水层平均渗透系数 50 米 d 三 管井降水井点设计及施工三 管井降水井点设计及施工 本方案编制依据的国家有关规范 标准及建设单位提供的资料有 建筑与市政降水工程技术规范 JGJ T111 98 建筑基坑工程技术规程 甘肃省地方标准 D 62 25 30 2000 兰州市第 21 中学学生宿舍楼建设场地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该工程以卵石层为持力层采用人工井桩基础 地下水埋深为 3 4 4 0 米 水位降至基础底面 0 5 米以下 因此地下水位降深须大于 3 50 米 井点降水及人工井桩施工方案 2 1 基坑总涌水量 Q Q 1 366K 2H S lgR0 r0 H 含水层厚度 取值为 4 0m S 水位降深 取值为 3 50m R0 假想半径 R0 R r0 K 渗透系数 50 a a 场地长 取值为 45m b 场地宽 取值为 9m 影响半径 R R 2S KH 98 96m 等效影响半径r0 r0 0 29 a b 15 66m 2 单井涌水量 q q 120 dL K 式中 L 有效过滤器长度 取值为 2 5m d 滤水井管半径 取值为 0 16m 3 3 降水井数量计算 N 1 1Q q 4 6 口 根据在该区域降水施工经验 为节约降水施工成本 降水井深度可根 据含水层厚度适当加深 抽排水时间延长 井数可适当减少 确定该建设场 地基础降水井数为4口 4 口降水井同时抽排降水可确保基础施工干作业 4 4 井深设计 根据场地地层情况以穿透含水层为至 公式 Hw H h iLh L Hw6计算 井深为 10 0 米 式中 H 基础深度 6 50 7 0m h 降水水位到坑底的距离 0 5m iLh 水力坡度与井点管到基坑中心的水平距离 0 5m L 过滤器有效工作部分长度 1 5m 5 5 井位平面布置 根据在该区域降水施工经验场地水文地质条件及基础开挖深度要求 为 井点降水及人工井桩施工方案 3 缩短降水施工工期 降水井可沿地下水流方向上游稍密下游稍疏原则沿基础 井桩空隙布设 井间距采用 10 0 15 0m 降水井具体布置见附图 6 6 完井工艺 1 工序流程 确定井位 钻机安装就位 冲击成孔 安装井管 充 填滤料 机械洗井 下入水泵抽排降水 2 井深及井身结构 根据地层概况及施工要求 考虑到涌水量 地层及抽排水时间等因素 尽可能达到较理想的排水效果 根据井径与涌水量的关系 井径设计为 500 550mm 下入 12 寸井壁管及滤水管成井 滤水管必须下至地下静水位以下 3 滤砾石料选择 以筛分颗粒累计重量点总重量数 50 筛孔直径为标准直径记为 d50 砾 料直径 D50 分别记为岩样直径 砾粒直径 砾料直径以 D50为 4 8 d50确定 填砾厚度应不小于 75mm 填砾方法 根据钻井过程中所遇地层的实际情况 确定填砾深度 填砾过程中确保 滤水管周围填砾厚度要均匀 1 砾料要清洁 2 从不同方向均匀连续地进行 3 4 机械洗井 根据有关规范要求 先对孔壁泥皮冲洗 洗井至砂净水清 至符合排水 水质要求为止 达到清除孔壁泥皮 疏通滤水管 恢复其原来孔隙率 井点降水及人工井桩施工方案 4 7 7 抽排水方案 采用 QY10 25 m3 h 潜水泵抽排水 铺设排水管道 为保证基坑正常施工 采用连续不间断抽水方式 经二级沉淀后排入指定的下水管网 8 8 降水对周围已有建筑及设施的影响分析 1 降水引起的卵石地基土变形机理 由于降水使水对土的浮力消失 引起自重压力的增加 地基土的有效应 力增大 在动水压力的作用下 卵石中充填的砂大量流失 骨架颗粒掏空位 移 地基土在自重应力和基础附加应力的作用下 产生不均匀压缩 当沉降 量或差异沉降量超过规定要求时 将对建筑物产生影响 2 降水漏斗范围内因降水引起的沉降量计算 根据相关规范提供的公式 Sm i hi Esi i 1 2 rw hi h i 经计算 在降水漏斗范围内因降水引起的沉降量 Sm为 0 0008m 由以上计算可以看出因降水引起的沉降量是很小的 只有 0 80mm 不至于对已有建筑物及设施造成影响 因原有建筑物为深基础 且降水施工 时间又较短 不会对其基础产生沉降影响 但在抽排水过程中 还须定期进 行含砂量测定及沉降观测 四 人工挖孔井桩施工四 人工挖孔井桩施工 井桩直径均为 0 9m 1 2m 1 6m 的圆桩 桩长为 6m 到 7 5m 不等 桩 端进入持力卵石层大于 1000mm 井桩砼强度等级为 C40S8 1 井桩工程 井点降水及人工井桩施工方案 5 1 工艺流程 定位放线 砌井圈 人工成孔 扩孔 人工清底 验 收 浇底层砼 下钢筋笼 浇砼至高出设计标高 凿除浮浆 养护 2 施工准备 A 井桩砼采用机械搅拌 B 钢筋 钢筋的级别 直径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钢筋表面必须清洁 无油污 无锈蚀 C 建筑物的定位轴线及井桩桩位线全部定位 且经复核检查符合设计 要求 D 土方开挖人员及工具设备必须全部到位 E 沿桩开挖线四周的防护井圈全部砌完 井圈高 300mm 用普通粘土砖 M7 5 水泥砂浆砌筑 F 桩定位线和标高全部引测到井圈顶并做好标记 以备复核使用 G 按设计要求分段制作好钢筋笼 H 开挖前施工员应对操作人员进行全面的安全技术书面交底 对吊具 等进行安全可靠的检查 确保施工安全 1 井桩开挖 由人工成孔 采取间隔挖孔的方法 以防止土体滑移 成孔过程中 对桩的垂直度和直径应每段检查 发现偏差及时纠正 保证位 置正确 成孔后 建设单位及有关部门验孔 验证卵石层的可靠程度及标高 并应及时进行隐蔽验收 3 3 人工成孔灌注桩施工 一 施工组织与质量保证体系 工序流程 查明地下埋设物 桩位放线 点 人工探井 人工挖 井点降水及人工井桩施工方案 6 桩成孔 成孔验收 安装钢筋笼 砼浇注 1 为保证本工程质量与进度 工程全过程严格推行质量管理 按照我公 司 ISO9000 2000 质量手册 和 岩土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 进行 制定 指挥系统 人员保证系统 设备材料保证系统及质量保证 主要设备工具一览表主要设备工具一览表 名 称规 格单 位数 量备 注 冲击钻CZ 22 型台 1 配套齐全 配电柜套 3 电焊机 500W 套 1 电缆线4 25 m2米 300 排水皮管 65 米 400 潜水泵 QY20 40 m3 h 台 套 6 挖桩工具台 套 6 2 施工组织 有完善的行政 技术质量 财务 后勤等组织管理结构和人员配备 现有水工环专业 钻探专业 测量专业 土工实验专业 水文物探专业等 技术人员 构成合理 素质较高 是圆满完成工程任务的基本保证 施工组 织力求精干 对于特殊工种如 电焊工 电工 施工员 质检员 安全员等 均做到持证上岗 每道工序分二班倒24小时作业 主要管理人员一览表主要管理人员一览表 序号序号岗位岗位姓名姓名序号序号岗位岗位姓名姓名 1 1项目经理刘旭4 4 抽水班长 王志全 2 2技术负责薛宪群5 5挖桩班长张文奎 井点降水及人工井桩施工方案 7 3 3 钻机机长 工员 工员 工员 文玉军6 6安管员王志勇 二 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1 我公司是通过了国家质量保证体系认证的单位 在工程施工全过程 中 要认真贯彻执行 GB T9001 2000 标准 按我公司质量保证体系运行的 程序文件 及 施工技术管理制度 工程质量管理制度 的要求开展工 作 确保工程质量 2 百年大计 质量第一 本工程的质量标准为优良 严格按照设计 要求精心组织井桩挖孔施工 3 工地配备专职质量检查员一名 负责施工过程中每道工序的检查监 督和质量评定 4 项目部成员要职责明确 坚守岗位 每天下午下班前召集例会 就 工程各式各道工序的质量 进度方面及时交换意见 做到统一指挥 合理调 配 提高工效 五 安全五 安全文明施工 环境保护措施文明施工 环境保护措施 一 安全组织措施 1 严格执行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 JGJ59 99 贯彻执行国家 地方和上级颁发的各项规定与制度 做到安全施工 文明施工 2 项目经理亲自抓安全工作 随时检查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问题 发现 问题及时解决 3 人工挖孔井桩施工时要井下人员配备安全带采取防护措施 井壁有 塌孔现象时应采取护壁措施 4 施工现场材料堆放整齐 井桩开挖时应对井桩口四周土方随时清理 以防止土石落入井中 井点降水及人工井桩施工方案 8 5 施工总平面遵照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统一部署 施工机械设备 要随作业面的移动而经常搬迁 施工用材料原则上随用随进 二 现场环境保护 环境卫生措施 施工现场环境保护 环境卫生措施搞好即降低了大气污染 水污染 噪 声污染 粉尘污染的问题 具体实施方法如下 1 进出场地车辆必须用水冲洗车轮上的污泥 不把污泥带到街道 2 施工人员要穿着整洁 谈吐文明 严肃活泼 3 做好安全用电防火工作 电器要有漏电保护开关 现场备有灭火器具 4 现场内外注意行车安全 现场内车辆行驶和进出场现场要有专人指挥 六 施工进度计划保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