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教案5_第1页
《发现》教案5_第2页
《发现》教案5_第3页
《发现》教案5_第4页
《发现》教案5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5 页 发现发现 教案教案 5 5 发现 2 课时 欣赏一首诗 不是为了从理性上把握作品的信息 传达作者的情感体验 而是为了在相象中体验和经历 作者的情感经验 按 颂歌的变奏 这一主题词以及阅读 朗诵活 动 将课堂分为三大板块 一 颂歌 二 变奏 三 诵读 一 颂歌 1 导语 在重阳节的前一天 闻一多写下了一首包含思念 故乡的诗歌 忆菊 2 闻一多介绍 闻一多原名闻家骅 号友三 生于湖北浠水 自 幼爱好古典诗词和美术 1912 年考入北京清华学校 喜读中国古代诗集 诗话 史书 笔记等 1916 年 开始在 清华周刊 上发表系列读书笔记 总称 二 月庐漫记 同时创作旧体诗 1919 年五四运动中 积极参加学生运动 被选为清华学生代表 出席在上 第 2 页 共 5 页 海召开的全国学生联合会 1920 年 4 月 发表第一 篇白话文 旅客式的学生 同年 9 月 发表第一首 新诗 西岸 1921 年 11 月与梁实秋等人发起成立 清华文学社 次年 3 月 写成 律诗底研究 开始 系统地研究新诗格律化理论 1922 年 7 月赶美留学 年底出版与梁实秋合著的 冬夜草儿评论 代表了 闻一多早期对新诗的看法 1923 年 9 月出版第一本新诗集 红烛 具有 唯美倾向 1925 年 5 月回国 任北京艺术专科学校 教务长 1926 年参与创办 晨报 诗镌 发表了著 名论文 诗的格律 1928 年任武汉国民革命军政 治部艺术股长 同年秋任南京第四中山大学外文系主 任 1928 年 1 月出版第二本诗集 死水 1928 年 3 月在 新月 杂志列名 xx 次年因观点不合辞职 1928 年秋任国立武汉大学文学院院长兼中文系主任 从此致力于研究中国古典文学 1930 年深秋去山东 任青岛大学文学院院长兼国文系主任 1932 年 8 月 回北平任清华大学国文系教授 抗日战争爆发后 随校南迁 同学生一起从长沙 步行到昆明 此后在西南联大任教 8 年 积极投身于 抗日运动和反独裁 争民主的斗争 在学术上 他广 泛研究祖国的文化遗产 著有 神话与诗 楚辞 第 3 页 共 5 页 补校 等专著 1944 年加人中国民主同盟 抗战胜 利后出任民盟中央执委 经常参加进步的集会和游行 1946 年 7 月 15 日在悼念李公朴先生大会上 愤怒斥 责国民党暗杀李公朴的罪行 发表了著名的 最后一 次的讲演 当天下午即被国民党特务杀害 3 反复朗读 读后学生自由发言 谈感受 说 体会 1 一系列丰富的关于 菊 的意象 如同 菊 展 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联想体会不同情境的菊花 之美 体会菊花所内含的民族文化之美 2 选择若干语句 体验诗人情感 如从 檐前 阶下 篱畔 圃心的菊花 插在长颈的虾青瓷的瓶里 六方的水晶瓶里的菊花 攒在紫藤仙姑篮里的菊花 从 守着酒壶的菊花 陪着螯盏的菊花 陶 渊明以及登高饮酒的重九 写中国自古赏菊的风俗 3 诗人用如下词句称颂菊花的理由何在 你 有高超的历史 你有逸雅的风俗 啊 诗人的花 呀 忆菊 中 把西方的形象比喻为 热欲的蔷薇 微贱的紫罗兰 而且以 我要赞美我中国的花 第 4 页 共 5 页 我要赞美我如花的祖国 诗人反复歌唱中华文化无 与伦比的高洁与美丽 表现出极其强烈的民族文化的 自尊与自傲 二 变奏 1 朗读 发现 2 1 诗歌开头是怎么写的 2 为什么诗人要迸着血泪喊 这不是我的中华 不对不对 3 鞭着时间的罡风 擎一把火 你如何理解 4 噩梦 噩梦挂着悬崖 体现了作者怎样 的心情 5 为什么 总问不出消息 6 对诗歌结尾的如何把握 3 学生朗读诗歌 思考研讨以上问题 l 人带着满腔的热情急切地投入祖国的怀抱 为什么会进着血泪喊出 这不是我的中华 不对 不 对 这样悲痛的声音 明确 联系时代背景 带着满腔激情回国的闻一 多 并没有看到自己心中美好的祖国 他面对的是一 个军阀混战下的残破的祖国 噩梦一样的现实 使诗 人内心无比痛苦 他在美国所想象的美丽祖国的形象 第 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