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备战备战 20132013 中考 中考 记承天寺夜游记承天寺夜游 2013 2012 2013 2012 年全国各地中考真题年全国各地中考真题 汇编及精品导学汇编及精品导学 20122012 年考题年考题 朝阳市 二 一 阅读 甲 乙 两篇选文 回答 7 11 题 15 分 甲 记承天寺夜游 苏 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 解衣欲睡 月色入户 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 遂至承天 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 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 水中藻 荇交横 盖竹柏影 也 何夜 无月 何处无竹柏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乙 喜雨亭记 苏 轼 亭以雨名 志喜也 予至扶风 之明年 始治官舍 为亭于堂之北 而凿池其南 引流种木 以为休息之 所 是岁之春 雨麦于岐山之阳 其占为有年 既而弥 月不雨 民方以为忧 越三月 乙卯 乃雨 甲子又雨 民以为未足 丁卯大雨 三日乃止 官吏相与庆于庭 商贾相与 歌于市 农夫相与忭于野 忧者以乐 病者以愈 而吾亭适成 于是举酒于亭上 以属 客而告之 曰 五日不雨可乎 曰 五日不雨则无麦 十日不雨可乎 曰 十日不雨则无禾 无麦无禾 岁且荐 饥 狱讼繁兴 而盗 贼滋炽 则吾与二三子 虽欲优游以乐于此亭 其可得耶 今天不遗斯民 始旱而赐之以 雨 使吾与二三子得相与优游 以乐于此亭者 皆雨之赐也 其又可忘耶 注释 扶风 即凤翔府 今陕西凤翔府 苏轼时任凤翔府判官 于嘉佑六年 公元 1061 年 到任 雨麦 上天下麦子 岐山 今陕西岐山县 占 占卦 年 年成 有年 指丰收 人们 不知道雨麦是不是 祥瑞 所以占卦 弥 满 弥月 整月 雨 下雨 动词 乙卯 四月初二日 甲子 四月十一日 丁卯 四月十四日 属 酌 属客 指斟 酒给客人喝 荐 重 荐饥 重复地遭到饥荒 优游 叠韵连绵字 从容不迫的样 子 7 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4 分 念无与为乐者 念 怀民亦未寝 寝 志喜也 志 雨麦于岐山之阳 阳 8 将 乙 文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 分 官吏相与庆于庭 商贾相与歌于市 农夫相与忭于野 9 甲 文没有直接写友情 但可从字里行间看出 请你找出相关句子并作简要说明 2 分 10 4 分 1 贯穿 甲 文的线索是 2 乙 文的题眼是 11 甲 乙 两文表达的感情有何不同 3 分 答案 二 阅读 一 7 念 人教版 考虑 想到 语文版 想 1 分 寝 睡觉 1 分 志 2 记 1 分 阳 山的南面水的北门为阳 1 分 只要答出句中的 只要答出句中的 阳阳 指山的南指山的南 面即可 面即可 8 官吏们在院子里一起庆贺 商人们在集市上一起唱歌 农夫们在田野里一起欢笑 2 分 9 句子 怀民亦未寝 相与步于中庭 1 分 理由 作者夜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此时张怀民果然也没睡 二人心意相通呀 随后一同 在庭院中散步赏月 这些都表明二人友情深厚 1 分 10 1 赏月 月光 1 分 2 喜 1 分 11 甲文表达了作者悲凉苦闷 豁达乐观的复杂心情 2 分 乙文表达了作者关心人民疾 苦 遇到好雨的喜悦之情 1 分 意思接近即可 宿迁市 三 阅读下面文言文 完成 7 9 题 11 分 甲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 夜 解衣欲睡 月色入户 欣然起行 念无与乐者 遂 至承天寺 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 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 水中藻荇交横 盖 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 何处无竹柏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东坡志林 记承天寺夜游 乙 余尝寓居惠州嘉祐寺 纵步松风亭下 足力疲乏 思欲就亭止息 望亭宇尚在 木末 意谓是如何得到 良久忽曰 此间有甚么歇不得处 由是如挂钩之鱼 忽得解脱 若人悟此 虽兵阵相接 鼓声如雷霆 进则死敌 退则死法 当恁么时也不妨熟歇 东坡志林 记游松风亭 注 木末 树梢 死敌 死于敌手 死法 死于军法 恁么 如此 这样 7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4 分 1 怀民亦未寝 2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3 余尝寓居惠州嘉祐寺 4 思欲就亭止息 8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4 分 1 庭下如积水空明 水中藻荇交横 盖竹柏影也 2 由是如挂钩之鱼 忽得解脱 9 甲乙两文分别为苏轼被贬黄州 惠州期间所作 虽然时间不同 地点不同 但所展露的 胸怀却有共同之处 请写出来 3 分 答案 三 11 分 7 4 分 1 睡觉 2 只 只是 3 曾经 4 到 靠近 8 4 分 1 2 分 月色洒满庭院 如同积水充满院落 清澈透明 水中水草交叉错杂 原来是竹 子 柏树的影子 空明 1 分 盏 1 分 句子不通顺酌情扣分 2 2 分 于是 或 因此 由于这 等 我 如同上钩的鱼儿 忽然得到解脱 由是 1 分 整旬的意思大体正确 1 分 9 3 分 乐观 旷达 或 豁达 洒脱 等 随缘自适 或 随遇而安 善于自我排遣 等 答对其中一点 2 分 答对两点 3 分 株洲市 三 一 阅读下面的文言诗文 回答问题 共 15 分 其中第 27 题 1 分 其余 每小题 2 分 一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 解衣欲睡 月色入户 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 遂 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 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 水中藻 荇交横 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 何处无竹柏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本文选自 东坡志林 此文写于作者贬官黄州期间 承天寺 在现在湖北黄冈 南 21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2 分 3 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 22 翻译句子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2 分 23 请谈一谈作者在这篇文章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 分 答案 三 文言诗文阅读 共三 文言诗文阅读 共 1515 分 其中第分 其中第 2727 题题 1 1 分 其余每小题分 其余每小题 2 2 分 分 一 21 高兴的样子 1 分 考虑 想到 1 分 22 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清闲的人罢了 2 分 23 赏月的闲适 被贬官后的淡淡哀愁 面对挫折的豁达 任选两点即可 2 分 2011 年考题 阅读下面 甲 乙 两个文言选段 做 6 9 题 甲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 解衣欲睡 月色入户 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 遂至 承天寺 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 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 水中藻荇交横 盖竹 柏影也 何夜无月 何处无竹柏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选自 记承天寺夜游 乙 然杭人游湖 止午 未 申三时 其实湖光染翠之工 山岚设色之妙 皆在朝 日始出 夕舂未下 始极其浓媚 月景尤不可言 花态柳情 山容水意 别是一种趣味 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 安可为俗士道哉 节选自袁宏道 西湖游记 晚游六桥待月记 6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2 分 月色入户 户 盖竹柏影也 盖 止午 未 申三时 止 其实湖光染翠之 工 工 7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 分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安可为俗士道哉 8 甲 乙 两文中描写月色的句子分别是什么 同是描写月色 两文在写法上有 什么不同 5 分 写月语句 描写方法 9 甲 乙 两文篇末的议论分别表露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或感情 2 分 6 窗户 原来 仅仅 只是 美妙 4 7 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清闲的人罢了 怎么能讲给那些世俗的人听呢 8 甲 庭下如积水空明 水中藻荇交横 盖竹柏影也 乙 月影尤不可言 花态柳情 山容水意 别是一种趣味 甲 直接描写与间接描写相结合 通过比 喻描写出了月光的清澈透明 又通过竹柏的影子 间接地写出了月光的明亮 乙 文通过对月下景物的描写 间接表现了月光的别样趣味 9 甲 文表现出作者豪放旷达的人生态度 也隐含着被贬后内心的悲凉与自慰 乙 文表现出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独以自然山水为乐的情感 19 2011 丽水 阅读甲乙两文 完成 20 22 题 8 分 甲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 解衣欲睡 月色入户 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 遂至 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 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 水中藻 荇交横 盖竹 柏影也 何夜无月 何处无竹柏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 记承天寺夜游 乙 崇祯五年十二月 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 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 余挐一 小舟 拥毳衣炉火 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 天与云与山与水 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 惟长堤一痕 湖心亭一点 与余舟一芥 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 有两人铺毡对坐 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见余 大喜曰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拉余同饮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问其姓氏 是金陵人 客此 及下船 舟子喃喃曰 莫说相公痴 更有痴似相公者 张岱 湖心亭看 雪 20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3 分 念无与为乐者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相与步于中庭 21 下面两个句子所描写的景物各有什么特点 2 分 庭下如积水空明 水中藻 荇交横 盖竹柏影也 雾凇沆砀 天与云与山与水 上下一白 22 根据甲乙两文内容 完成下表 3 分 选 文时 间景情 甲 文 月景闲情 乙 文更定 8 分 5 20 考虑 想到 我 在 21 空明清丽 疏影摇曳 似真似幻 冰花弥漫 水天一色 22 夜 晚上 夜晚 雪景 痴情 评分标准 第 20 题 3 分 每空 1 分 第 21 题 2 分 每小题 1 分 第 题答 空 明清丽 第 题答 水天一色 也可 第 22 题 3 分 每空 1 分 20 山西 一一 比较阅读下面文言文 完成比较阅读下面文言文 完成 7 117 11 题 题 12 分 小石潭记小石潭记 节选节选 柳宗元 甲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隔篁竹 闻水声 如鸣珮环 心乐之 伐竹取道 下见 小潭 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 近岸 卷石底以出 为坻 为屿 为堪 为岩 青树翠蔓 蒙络摇缀 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 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澈 影布石上 怡然不动 俶尔远逝 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 斗折蛇行 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 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 四面竹树环合 寂寥无人 凄神寒骨 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 不可久居 乃记之而去 记承天寺夜游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乙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 解衣欲睡 月色入户 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 遂 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 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 水中藻 荇交横 盖 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 何处无竹柏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7 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2 分 往来翕忽 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8 解释下面加点词的意思 2 分 潭中鱼可百许头 怀民亦未寝 9 把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4 分 其岸势犬牙差互 念无与为乐者 10 甲 乙两文都运用了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 用原文回答表现作者情感的句子 2 分 甲文是 乙文是 6 11 仿照示例 赏析乙文中的句子 2 分 潭中鱼可百许头 皆若空游无所依 示例 正面写了游鱼 侧面写了潭水的清澈透明 字面只写鱼 对水只字未提 但水 清鱼欢的优美画面却展现在了读者面前 庭下如积水空明 水中藻 荇交横 盖竹柏影也 7 2 分 x su 8 2 分 大约 睡觉 眠 卧 9 4 分 那 石 岸的形状像狗的牙齿 犬牙 那样相互交错 参差不齐 想到 考虑 没有可以交谈取乐的人 10 2 分 寂寥无人 凄神寒骨 悄怆幽邃 答 心乐之 也可 何夜无月 何处无竹柏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1 2 分 示例 此句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月光的皎洁 清澈透明 句中没有 写 月 字 却无处不见皎洁的月光 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 蔬影摇曳 亦真亦幻的美妙 境界 只要扣住 比喻的手法 和 月光的皎洁 即可得分 2010 年考题 2010 2010 上海市 上海市 9 119 11 8 8 分 分 三 阅读下文 完成第 9 11 题 8 分 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 解衣欲睡 月色入户 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 遂至 承天寺 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 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 水中藻 荇交横 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 何处无竹柏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9 本文作者是 朝代 的 人名 2 分 学科王 10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注意加点词的含义 3 分 怀民亦未寝 相与步于中庭 11 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第 句交代了夜游的时间 地点和起因 B 第 句写出了作者与张怀民的情趣相投 C 第 句描写了承天寺庭院清幽空明之顾亭林居家恒服布衣 俯身者无寸缕之丝景 7 D 第 句流露出作者遭贬后复杂的内心感受 答案答案 9 北宋 苏轼 10 怀民也没有睡觉 我们便一起到院子里漫步 11 B 20102010 年福建福州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年福建福州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一 比较阅读甲文 答谢中书书 和乙文 记承天寺夜游 完成 9 12 题 18 分 甲文 山川之美 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 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 五色交辉 青林翠 竹 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 猿鸟乱鸣 夕日欲颓 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 来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乙文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 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 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 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 水中藻 荇交横 盖竹柏影 也 何夜无月 何处无竹柏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9 用 为文中画线句子标出停顿 2 分 解衣欲睡月色人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10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4 分 1 晓雾将歇 2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3 怀民亦未寝 4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1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 分 1 沉鳞竞跃 2 相与步于中庭 12 填空 8 分 1 甲文写景动静相衬 其中通过生命活动的描写 为景增添动感的语句是 和 乙文写景的名句是 4 分 2 甲乙两文都写了自然景物 甲文描绘了 之美 乙文描写了 之美 但 两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所不同 甲文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乙文则把赏月的欣喜 漫步 8 的悠闲 贬谪的悲凉 人生的感慨等微妙复杂的思想感情浓缩在文中 的语 句中 4 分 9 解衣欲睡 月色入户 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 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10 1 消散 2 参与 这里指欣赏 3 睡觉 4 只是 11 1 潜游在水中的鱼争相跳出水面 2 我们一起在庭院中做步 12 1 猿鸟乱鸣 沉鳞竞跃 庭下如积水空明 水中藻 荇交横 盖竹柏影也 2 山川 月色 月夜 热爱自然 沉醉山水 意思对即可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20092009 年山东泰安市年山东泰安市 甲 水陆草木之花水陆草木之花 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 世人皆 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 中通外直 不蔓不枝 香远益清 亭 亭净植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 花之隐逸者也 牡丹 花之富贵者也 莲 花之君子者也 噫 菊之爱 陶 后鲜有闻 莲之爱 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爱 宜乎众矣 乙 元丰六年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 夜 解衣欲睡 月色入户 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 乐者 遂至承天寺 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 相与步于庭中 庭下如积水空明 水中藻荇 交横 盖竹 柏影也 何夜无月 何处无竹柏 但少闲人如吾两者耳 两人耳 7 解释加点的词 4 分 陶后鲜有闻 鲜 濯清涟而不妖 濯 亭亭净植 植 相与步于庭中 步 8 翻译下面的句子 4 分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译文 庭下如积水空明 水中藻荇交横 盖竹 柏影也 译文 9 甲文运用了 的表现手法 寄寓了作者不慕名利 洁身自好的生活态 度 乙文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 抒发了 心情 4 分 9 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7 1 少 2 洗涤 3 竖立 4 走 评分 4 分 每小题 1 分 8 1 我惟独喜爱莲花 莲从淤积的污泥里长出来却不受一点沾染 2 庭院地面 沐浴在像积水那样清澈透明的月色之中 水 中有像藻 荇似的水草交错纵横 原来是 竹子和柏树枝叶的影子 评分 4 分 每小题 2 分 意思对即可 9 托物言志 壮志未酬的苦闷 评分 4 分 每空 2 分 意思对即可 20082008 年湘西自治州年湘西自治州 比较阅读苏轼的两篇作品 完成 9 一 12 题 甲 江城子江城子 密州出猎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 左牵黄 右擎苍 锦帽貂裘 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 亲射 虎 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 鬓微霜 又何妨 持节云中 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 西北 望 射天狼 乙 记承天寺夜游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 解衣欲睡 月色入户 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 遂至承天 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 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 水中藻荇交横 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 何处无竹柏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9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2 分 l 左牵黄 右攀苍 2 念无与为乐者 10 下列句中的 广表示朗读时的停顿 其中读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 千骑 卷平冈 B 酒酣胸胆尚 开张 C 遂至承天寺 寻张怀民 D 相与 步于中庭 11 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3 分 l 请写出 江城子 密州出猎 中苏轼渴望重新得到皇帝重用的句子 l 分 2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2 分 庭下如积水空明 水中藻荇交横 盖竹柏影也 10 1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 甲 乙两篇均写于作者仕途失意之时 甲境界开阔 表达爱国热情 乙透露出随缘 自适 自我排遣的特殊心情 B 甲 乙两篇都写到了 月 甲篇 会挽雕弓如满月 表现了诗人杀敌报国的英 雄气概 乙篇用形象的比喻 传神的文字 描绘了空灵澄澈的景象 C 甲中的 天狼 指天狼星 乙中的 闲人 指悠闲之人 D 甲 乙两篇分别是词和游记 体裁不同决定了语言风格的不同 前者气势雄浑 感 情奔放 后者凝练含蓄 饶有余味 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9 l 黄狗 2 想 10 B 11 l 持节云中 何日遣冯唐 2 月光照在院中 如水一般清明澄澈 竹子和松柏 的影子 就像水中交错的藻荇 12 C 20072007 年浙江省湖州市年浙江省湖州市 阅读下面这篇文章 完成 17 19 题 8 分 记承天寺夜游记承天寺夜游 苏 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 解衣欲睡 月色入户 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 遂至承天寺 寻张怀明 怀明亦未寝 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 水中藻 荇交横 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 何处无竹柏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17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3 分 月色入户 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 庭下如积水空明 18 翻译句子 3 分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译文 19 闲人 一词 沧桑凝重 它隐含了作者怎样的心境 2 分 11 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17 高兴地 想 形容水的澄澈 解析 考查的是解释加点的词语 要结合具体 的语境来理解 18 只是缺少像我们俩这样的清闲的人罢了 解析 考查的是翻译句子 要注意重点词 语的对译 还要保证句子通顺 无语病 解析 苏轼的 记 承 天 寺 夜 游 是名家名作 考查的是课内重点文言文知识 19 贬谪的悲凉 人生的感慨 赏月的欣喜 漫步的悠闲 解析 考查 闲人 一词 沧桑凝重 它隐含了作者怎样的心境 解答此题一是要结合语境 把握题干活所给信息 沧桑凝重 二是要根据文章的写作背景来考虑 20072007 年浙江衢州年浙江衢州 记承天寺夜游记承天寺夜游 宋 苏 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 解衣欲睡 月色入户 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 遂至承天 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 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 水中藻 荇交横 盖竹柏影 也 何夜无月 何处无松柏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9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3 分 1 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2 怀民亦未寝 3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20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3 分 庭下如积水空明 水中藻 荇交横 盖竹柏影也 译文 21 积水空明 藻 荇交横 写出了景物怎样的特点 2 分 22 本文写于作者被贬黄州期间 你认为文章表达了作者哪些微妙而复杂的感情 3 分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19 遂 于是 就 寝 睡觉 但 只 3 分 每题 1 分 12 20 月光照在庭院中 如水一般清明澄澈 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就像水中交错的藻 荇 3 分 意思符合即可 21 写出了月光清澈透明的特点 2 分 意思符合即可 22 贬谪的悲凉 人生的感慨 赏月的欣喜 漫步的悠闲等 3 分 意思符合即可 给分 20072007 年山东省枣庄市年山东省枣庄市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 7 9 题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 解衣欲睡 月色入户 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 遂至承天 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 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 水中藻 荇交横 盖竹柏影 也 何夜无月 何处无竹柏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拭 记承天寺夜游 7 下列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月色人户 窗户 B 念无与为乐者 想到 C 怀民亦未寝 睡觉 D 相与步于中庭 一起 8 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A 庭下如积水空明 月色洒满庭院 如水一般清明澄澈 B 水中藻 荇交横 盖竹柏影也 竹子和松柏的影子 就像水中交错的藻 荇 C 何夜无月 何处无竹柏 哪一夜没有月光 哪里没有竹子和松柏 D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但是缺少像我俩这样闲极无聊的人啊 9 下列对文章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欣然起行 一句写出了作者赏月的兴奋喜悦之情 B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透露出作者被贬谪的悲凉和对人生的感慨 C 苏轼 念无与为乐者 的 乐 与 醉翁亭记 中欧阳修的 乐 在思想内容上有着 相同的意味 D 本文叙事 写景 抒情 又都集中于写人 写人 又突出了一个 闲 字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7 A 8 D 9 C 13 20072007 年山东省淄博市年山东省淄博市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 完成 8 10 题 甲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 解衣欲睡 月色入户 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 遂 至承天寺 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 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 水中藻荇交横 盖 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 何处无竹柏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 记承天寺夜游 乙 然杭人游湖 止午 未 申三时 其实湖光染翠之工 山岚设色之妙 皆在朝 日始出 夕舂未下 始极其浓媚 月景尤不可言 花态柳情 山容水意 别是一种趣味 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 安可为俗士道哉 袁宏道 西湖游记 8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2 分 月色入户 户 其实湖光染翠着工 工 9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 分 庭下积水空明 水中藻 荇交横 盖竹柏影也 译文 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 安可为俗世道哉 译文 10 这两段文字都写了 月景 但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 2 分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8 门 评分 每小题 1 分 共 2 分 意思对即可 9 月色洒满庭院 如水一般清明澄澈 竹子和松柏的影子 就像水中交错的藻 荇 这种心得乐趣只能于山中隐逸的僧侣闲游的人共享又怎么能和俗世中人一起谈论 评分 每小题 2 分 共 4 分 意思大体对即可 10 前者直接描写与间接描写相结合 通过比喻表现了月光的澄澈透明 又通过描写竹 柏的影子来间接表现月光的明亮 后者则是单纯用直接描写来表现 朝日始出 夕舂未下 时月光的别样趣味 20072007 年浙江省湖州市年浙江省湖州市 阅读下面这篇文章 完成 17 19 题 8 分 记承天寺夜游记承天寺夜游 苏 轼 14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 解衣欲睡 月色入户 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 遂至承天寺 寻张怀明 怀明亦未寝 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 水中藻 荇交横 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 何处无竹柏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17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3 分 月色入户 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 庭下如积水空明 18 翻译句子 3 分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译文 19 闲人 一词 沧桑凝重 它隐含了作者怎样的心境 2 分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17 高兴地 想 形容水的澄澈 18 只是缺少像我们俩这样的清闲的人罢了 19 贬谪的悲凉 人生的感慨 赏月的欣喜 漫步的悠闲 20072007 年德州市年德州市 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 10 23 题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 解衣欲睡 月色入户 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 遂至承天 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 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 水中藻 荇交横 盖竹柏影 也 何夜无月 何处无竹柏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 记承天寺夜游 10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2 分 月色入户 户 怀民亦未寝 寝 11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 分 庭下如积水空明 水中藻 荇交横 盖竹柏影也 译文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译文 12 本文写于作者贬官黄州期间 你认为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 分 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10 答案 门 睡觉 评分 每小题 1 分 共 2 分 意思对即可 15 11 答案 月色洒满庭院 如水一般清明澄澈 竹子和松柏的影子 就像水中交错的 藻 荇 只是缺少像我俩这样的闲人啊 评分 每小题 2 分 共 4 分 意思大体对 即可 12 答案 本文表达了作者微妙复杂的思想感情 其中有贬谪的悲凉 赏月的欣喜 也有漫 步的悠闲 人生的感慨 评分 有 悲喜 或 复杂 之意即可得满分 共 2 分 意思 对即可 三 三 20062006 年河北省邯郸市年河北省邯郸市 课改区课改区 阅读下面的文字 回答后面的问题 14 分 记承天寺夜游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 解衣欲睡 月色入户 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 遂至承天寺 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 相与步于中庭 一 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 何处无竹柏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4 选文的作者 与其父苏洵 其弟苏辙并称 三苏 同属 八大家 之列 1 分 5 将文章中空缺的语句填写在下面横线上 2 分 6 用 标示下列语句朗读的语意停顿 1 分 盖 竹 柏 影 也 7 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 2 分 念无与为乐者 念 相与步于中庭 步 8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 分 解衣欲睡 月色人户 欣然起行 译文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译文 9 作者在文中为我们描绘出一个怎样的世界 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境 4 分 作者描绘的世界 作者的心境 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4 苏轼 唐宋 答完全正确者得 1 分 否则 不得分 5 庭下如积水空明 水中藻 荇交横 6 盖 竹柏影也 16 7 考虑 想到 散步 或漫步 走 行走 8 我 脱了衣服 打算睡觉 这时月光照进窗户 十分优美 我高兴地起来走出户 外 只是缺少像我俩这样的闲人啊 1 9 空明澄澈 疏影摇曳 似真似幻的芙妙境界 自我排遣的旷达 或虽遭贬谪依 然 旷达 四 四 20062006 年山西省年山西省 实验区实验区 比较阅读苏轼两篇作品 完成 3 7 题 10 分 甲 水调歌头水调歌头 丙辰中秋 欢饮达旦 大醉 作此篇 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 把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 今夕是保年 我欲乘风归去 又恐琼楼玉 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 低绮户 照无眠 不应有恨 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情圆 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乙 记承天寺夜游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 解衣欲睡 月色入户 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 遂至承天 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 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 水中藻 荇交横 盖竹柏影 也 何夜无月 何处无竹柏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3 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 2 分 1 把洒问青天 2 念无与为乐者 4 下列句中的 表示朗读时的停顿 其中读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1 分 A 不知 天上宫阙B 我 欲乘风归去 C 遂至承天寺 寻张怀民D 相与 步于中庭 5 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3 分 1 请出与 月下起舞 清影随人 清冷的月宫怎比得上人间 想对应的作品原句 2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庭下如积水空明 水中藻 荇交横 盖笔下柏影也 译文 6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17 A 甲 乙两篇均写于作者仁途失意之时 甲表现旷达的胸怀和乐观的情致 乙透露出 随缘自适 自我排遣的特殊心情 B 甲 乙两篇都写月 甲以美丽的想像 明睿的哲理 创造出幽深高远的境界 乙用 形象的比喻 传神的文字 描绘了空灵澄澈的景象 C 甲中的 婵娟 指月中的仙女 乙中的 闲人 指无所事事之人 D 甲 乙两篇分别是词和散文 体裁不同决定了语言风格的不同 前者浪漫洒脱如行 云流水 后者凝练含蓄饶有余味 7 仔细体会以上两篇作品的诗情文意 谈谈你对 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情圆缺 此 事古难全 一句的认识 2 分 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3 1 端起洒杯 2 考虑 或 想着 4 B 5 1 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间 2 月光照在院中 如水一般情明澄澈 竹子和松柏的影子 就像水中交错的藻荇 6 C 7 例 世界上不可能有永远圆满的事情 人生有欢聚 也必然有离别为 正与月 亮有圆时 也总有缺时一样 原本是自然的规律 20032003 年呼和浩特市年呼和浩特市 阅读下面 甲 乙 两个文言语段 完成 24 27 题 甲 嗟夫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或异二者之为 何哉 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 居庙 堂之高则忧其民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 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 其必曰 先天下之忧而优 后天下之乐而乐 乎 噫 微斯人吾谁与归 乙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 解衣欲睡 月色入户 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 遂 至承天寺 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 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 水中藻 荇交横 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 何处无竹柏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24 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2 分 不以物喜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25 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项是 2 分 A 予尝 求古仁人 之心 B 处 江湖之远 则忧 其君 C 念无 与为乐者 D 相与步 于中庭 18 26 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 分 微斯人 吾谁与归 译文 庭下如积水空明 水中藻 荇交横 盖竹柏影也 译文 27 甲 段中抒发作者政治抱负的一句是 乙 段 末三句抒写作者的心情和感受 点睛之笔是 二字 反映了他失意 苦闷而自我排遣的心理活动 2 分 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24 介词 因为 只 不过 25 B 26 没有这种人 我同谁一道呢 月色洒满庭院 如水一般 清澈透明 水中 水藻 荇菜交叉错杂 原来是竹子 柏树的影子 27 先天下之忧而优 后天下之乐而乐 闲人 二 二 20032003 年广东年广东 记承天寺夜游记承天寺夜游 苏 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 解衣欲睡 月色入户 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 遂至 承天寺 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 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 水中藻 荇交横 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 何处无竹柏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3 下面对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 念无与为乐者 思念 B 遂至承天寺 于是 就 C 怀民亦未寝 睡觉 D 相与步于中庭 共同 一起 4 用现代汉语翻译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3 分 译文 5 本文集中写景的句子是第 句 其主要内容可用 4 个字概括为 3 分 6 这篇文章主要表现了作者 的心境 2 分 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19 3 2 A 4 3 只是缺少像我俩这样的闲人罢了 5 3 分 即 庭下 盖竹柏影也 1 分 概括 庭中月色 或 月色 如水 月色空明 2 分 只要能扣紧 月 来概括即可给满分 其余酌情给分 6 2 分 旷达 答 豁达 也给 2 分 答 怀才不遇 愤愤不平 乐观 等给 1 分 答 闲适 热爱自然 不给分 记承天寺夜游 导学 一 整体感知 记承天寺夜游 是苏轼的一篇小品文 写于作者被贬黄州时期 文章仅 80 余字 却创 造了一个清冷皎洁的艺术世界 传达了作者微妙的心境 二 字词积累 1 生字 无与乐 l 者 遂 su 藻 z o 荇 x ng 2 一词多义 3 古今异义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但 古义 只 仅 今义 但是 表转折 三 篇章透视 1 中心思想 短文描绘了在承天寺夜游所见的月下美景 抒发了作者壮志难酬的苦闷心 情 2 写作特色 1 层次分明 2 行文流畅 3 叙事简洁 4 写景别致 5 写情自然 四 句段赏析 1 庭下如积水空明 水中藻 荇交横 盖竹柏影也 积水空明 写月光的清澈透明 藻 荇交横 写竹柏倒影的清丽淡雅 作者以高度凝 练的笔墨 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 疏影摇曳 亦真亦幻的美妙境界 2 赏读课文第一段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 解衣欲睡 月色入户 欣然起行 时值冬初 寒意寂寥 正 解衣欲睡 之时 月色悄然入户 于是作者 欣然起行 欣然 写其兴奋喜悦之情 念无与为乐者 念 由 行 转化而来 写出心理活动的变化过程 文情也显得跌 宕起伏 20 五 难点突破 何夜无月 何处无竹柏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寥寥数笔 摄取了一个生活片断 叙 事简净 写景如绘 而抒情即寓于叙事 写景之中 叙事 写景 抒情 又都集中于写人 写人 又突出一点 闲 入 夜 即 解衣欲睡 闲 见 月色入户 便 欣然起行 闲 与张怀民 步于中庭 连 竹柏影 都看得那么仔细 那么清 楚 两个人都很 闲 何夜无月 何处无竹柏 但冬夜出游赏月看竹柏的 却只有 吾两人 因为别人是忙人 吾两人 是 闲人 结尾的 闲人 是点睛之笔 以 别人的不 闲 反衬 吾两人 的 闲 惟其 闲 才能 夜游 才能欣赏月夜的 美景 读完全文 两个 闲人 的身影 心情及其所观赏的景色 都历历如见 六 课文内容理解 1 全文以 月光 为线索 依据作者的行踪 以诗的笔触描绘了夏夜月光图 创设了 一种清冷皎浩的意境 表达了作者旷达心境 2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作者的复杂感情 1 旷达胸怀 2 贬谪悲凉 3 人生感慨 4 赏月喜悦 5 漫步悠闲 3 本文运用了哪几种表达方式 请按不同的表达方式划分层次 并写出各层次大意 记叙 描写 议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美容美发沙龙运营经理指
- 非竞争协议样本
- 学龄儿童营养配餐要点解析
- 跨平台文件管理模板及资源整合策略
- 自律的议论文探讨其重要性及实践方法7篇
- 课堂辩论议论文:保护环境的重要性14篇范文
- 中风的健康科普
- 企业团队协作沟通能力提升工具
- 用户体验满意度完善承诺书3篇
- 2026年临床研究实验室样本前处理自动化方案咨询协议
- 工程周报月报管理制度
- 调解小三协议书
- 建筑工程质量员培训课件
- 2025年中考语文备考之非连续性文本阅读7大考点+4道中考题
- 2022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
- 水样采集考试题及答案
- 压力焊工培训课件
- 工艺验证检查指南2025
- 箱式变电站安装施工方案
- 蔚来销售工作流程
- 《声音小天地:1 寻找代表家乡的声音》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沪科黔科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