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专题二过关检测专题二过关检测 时间 60 分钟 分值 100 分 一 选择题 本大题共 20 小题 每小题 3 分 共 60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 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1 郭沫若认为 东周列国社会制度的变革到春秋末年以后才达到质变阶段 能说明的史实是 A 春秋时期诸侯争霸 B 铁器和牛耕的使用 C 战国初 各国纷纷变法 废除奴隶制 D 秦朝建立起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解析 郭沫若所说的 质变阶段 是指战国时期社会制度的根本变革 即封建制度的确立 故 选 C 项 答案 C 2 2 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开展变法运动的深刻根源是 A 法家政治改革的影响 B 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发展 C 新兴地主阶级的推动 D 各国君主为巩固统治支持变法 解析 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开展变法运动的深刻根源是封建生产关系即封建土地私有制的 确立与发展 答案 B 3 3 下表反映的典型现象是 交战国家战争次数兼并国家数 宋国与郑国 52 齐桓公兼并 35 齐国与鲁国 25 晋献公兼并 19 晋国与楚国 22 楚庄王兼并 36 吴国与楚国 24 秦穆公兼并 20 A 春秋时期诸侯争霸战争频繁 B 春秋时期民族融合 C 战国时期诸侯争霸战争频繁 D 楚国最强大 解析 因为在战国七雄中已没有晋国 而是被 三晋 取代 故表格反映的争霸现象不应该出 现在战国 而应该出现在春秋 因此正确选项为 A 项 答案 A 4 4 据 汉书 食货志 载 及秦孝公用商君 坏井田 开阡陌 急耕战之赏 虽非古道 犹以 务本之故 倾邻国而雄诸侯 其中所说的 本 是指 A 农耕经济B 法家思想 C 中央集权D 轻罪重罚 解析 商鞅变法中重视农业 奖励耕织 以农业为 本 所以应选 A 项 答案 A 5 5 商鞅提出 治世不一道 便国不必法古 备时而立法 因事而制礼 其主张得到秦孝 2 公的支持 秦孝公任用商鞅实施变法的主要出发点是 A 增强秦国国力 B 商鞅的主张符合法家思想 C 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的大势所迫 D 借变法打击贵族势力 巩固统治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 秦孝公面对诸侯争霸的局面 任用商鞅变法的主要目 的就是实现富国强兵以便在争霸中处于优势地位 从而巩固自己的统治 答案 A 6 6 公元前 338 年 孝公死 惠王代后 人说惠王曰 大臣太重者国危 左右太亲者身危 今秦妇人婴儿皆言商君之法 莫言大王之法 是商君反为主 大王更为臣也 战国 秦策 一 文中的 人 在客观上代表当时谁的利益 A 新兴地主B 立功将士 C 没落贵族D 富裕农民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 商鞅变法侵犯了旧贵族的利益 一开始就受到守旧贵族的强烈抵制和抗 拒 文中的 人 应指没落贵族 本题选 C 项 答案 C 7 7 观察下图 图中改革开始于何时 A 战国时期B 秦汉时期 C 宋元时期D 明清时期 解析 重农抑商政策始于战国时期的变法 故选 A 项 答案 A 8 8 秦国在正式变法以前 秦孝公主持会议就是否变法问题进行讨论 商鞅针对当时守旧势力 的观点进行了针锋相对的辩驳 下列观点属于他的是 A 利不百 不变法 功不十 不易器 B 民贵君轻 C 有能则举之 重予之爵 厚予之禄 D 治世不一道 便国不必法古 解析 本题考查对教材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 A 项属于保守派的观点 B 项属于孟子的民本 观点 C 项属于墨子的主张 只有 D 项是商鞅的主张 故选 D 项 答案 D 9 9 商鞅变法措施中 对后世政治体制影响最为深远的是 A 废井田 开阡陌B 奖励耕织 C 按军功授爵D 推广县制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能力 注意题干要求 政治体制 A B 两项均属于经济方面 C 项属于 军事方面 只有 D 项属于政治体制方面 故选 D 项 答案 D 1010 吴起废除贵族特权的方法是 使封君之子孙三世而收爵禄 商鞅废除贵族特权的方法 是按军功授爵 最终 商鞅虽死 而秦卒行其法 而吴起死后其法遂败 据此判断商鞅变 法能够成功的原因是 3 A 意志坚定 决不动摇 B 国君的大力支持 C 考虑周详 讲究策略 D 顺应历史发展潮流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 比较能力 两次变法都取得国君的大力支持 变法者本人都意志坚定 且都顺应了封建化的潮流 A B D 三项是其共性 商鞅变法与吴起变法相比 商鞅变法中 按军功授爵则体现了商鞅考虑周详 讲究策略的一面 因为军功爵制在打击奴隶主旧贵族势 力的同时 培植了军功地主 扩大了其政权基础 利于变法的推行 故选 C 项 答案 C 1111 恩格斯说 迄今的一切革命 都是为了保护一种所有制以反对另一种所有制的革命 商鞅变法中能够说明上述这种观点的是 A 以法律形式承认土地私有 B 奖励努力耕织的人 C 奖励征战中立军功的人 D 国君直接委派官吏管理地方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理解能力 商鞅变法废井田 开阡陌 确立了有别于井田制的封建土地私 有制 B C D 三项与题干不符 故选 A 项 答案 A 1212 二十级爵制的规定 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秦国社会转型 下列叙述与之不符的是 A 秦国出现了一批军功地主 在地主序列中排在第一位 B 促使秦国统治集团内部构成发生重大变化 C 加强了秦军战斗力 D 标志着世卿世禄制的废除 解析 本题考查对二十级爵制影响的理解能力 题干中关键信息是 社会转型 从 世卿 世禄 到 军功地主 改变了秦国统治集团内部的构成 也反映了秦国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 会的转化 A B D 三项均与题目信息相符 而 C 项与题目信息不符 答案 C 1313 史书记载 始秦戎翟之教 父子无别 同室而居 后来 商君遗礼谊 弃仁恩 并心于进 取 行之二岁 秦旧俗败 故秦人家富子壮则出分 家贫子壮则出赘 这种变化 A 有利于秦国推行残酷的连坐法 B 加快了小农经济在秦国确立的进程 C 瓦解了旧的血缘宗法制度 D 大大增强了秦军的战斗力 解析 本题考查商鞅变法的措施和内容 据材料分析 商鞅变法改革原有家庭制度 废除大家 庭制 实行分户别居 子辈成年特别是已婚的一定要另立门户 把家庭单位分到最细小的程度 挖 掘劳动生产能力 加快小农经济的确立和发展 本题选 B 项 答案 B 1414 从铜方升 县制等名词中 可以得出有关商鞅变法的准确信息是 A 注重商品经济的发展 B 加强政权的管理职能 C 法令集中于政治和经济 变法不够全面 D 变法的初衷就是为了实现统一 解析 铜方升 是加强经济管理 县制 是加强政治管理 故 B 项符合题意 答案 B 4 1515 史记 商君列传 记载 甘龙曰 圣人不易名而教 知 智 者不变法而治 因民而 教 不劳而成功 缘法而治者 吏习而民安之 这段话反映的核心主张是 A 遵循先代旧制 B 因时进行变革 C 加强思想控制 D 强化专制统治 解析 本题是一道材料型选择题 所选的材料对解题有一定的迷惑性 材料中甘龙的观点是 站在旧制的角度来反对变法 故正确答案为 A 项 答案 A 1616 夫秦卒与山东之卒 犹孟贲之与怯夫 以重力相压 犹乌获之与婴儿 夫战孟贲 乌获之 士 以攻不服之弱国 无异垂千钧之重于鸟卵之上 必无幸矣 注 孟贲 乌获均为勇猛的 力士 统一六国前的秦国 出现这一现象的直接原因是 A 秦人素来骠悍 B 秦地与山东自然条件不同 C 秦国士兵过于霸道 D 变法使秦国军事强大 解析 秦国本是弱国 经商鞅加强军事方面的改革 增强了军事力量 答案 D 1717 商君遗礼谊 弃仁恩 并心于进取 行之二岁 秦旧俗败 故秦人家富子壮则出分 家贫 子壮则出赘 赘 男方到女方落户 材料所述现象对秦国所产生的积极意义有 瓦解了旧的血缘宗法制度 增加户数 提高了政府的赋税收入 使社会风气奋发图强 打击了秦国旧的习俗 A B C D 解析 联系所学知识 这是商鞅变法中改革户籍制度的做法 增加户数 提高了政府的赋税收 入 使社会风气奋发图强 打击了秦国旧的习俗 说法正确 本题选 D 项 瓦解了 旧的血缘宗法制度 在材料中未体现 答案 D 1818 变法中有人批评商鞅 相秦不以百姓为事 其中主要的体现是 为田开阡陌封疆 重农抑商 法律严酷 剥削严重 A B C D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能力 题意强调的是商鞅治理秦国不重视百姓 不以百姓利益为重 重视农业 一定程度上维护了百姓利益 是商鞅变法的局限性 体现了对百姓的压迫 答案 B 1919 观察下图 从图中获得的历史信息不包括 A 商鞅为了实现变法敢于同旧贵族展开斗争 B 商鞅的变法主张遭到了旧贵族的强烈反对 5 C 商鞅变法在秦国得到了一定的支持 D 商鞅变法必然以失败而告终 解析 图中的场景描述的是商鞅同旧贵族斗争的情况 因此 A B 两项应是从图片中能够反映 出的历史信息 从图片中秦孝公和一部分官员的表情可以看出 他们明显站在商鞅一边 因 此商鞅变法得到了一定的支持 答案 D 2020 中国历史上一些改革者常常是悲剧式人物 如 吴起在楚国变法 最后被大臣乱箭射死 商 鞅在秦国变法 其在秦孝公死后却被处以车裂之刑 这些史实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 吴起 商鞅推行新法 有些措施不当 B 改革要适应历史发展规律 C 新兴地主与奴隶主贵族权力斗争异常激烈 D 吴起 商鞅变法的时机还不成熟 解析 吴起 商鞅变法涉及新旧政治制度的转变 必然触及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导致争夺权力 的斗争异常激烈 答案 C 二 非选择题 本大题共 2 小题 第 21 题 18 分 第 22 题 22 分 共 40 分 212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力生强 强生威 威生德 德生于刑 商君书 说民 材料二 为什伍 而相牧司连坐 不告奸者腰斩 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 匿奸者与降敌同 罚 令行于民 期年 秦民之国都言初令之不便者以千数 于是太子犯法 卫鞅曰 法之 不行 自上犯之 将法太子 太子 君嗣也 不可施刑 刑其傅公子虔 黔其师公孙贾 明日 秦人皆趋令 令不便者有来言令便者 卫鞅曰 此皆乱化之民也 尽迁之于边城 其后民 莫敢议令 史记 商君列传 材料三 公任商鞅 商鞅 于是诱三晋之人 利其田宅 复三代无知兵事 而务本于内 而 使秦人应敌于外 故废井田 制阡陌 任其所耕 不限多少 数年之间 国富民强 天下无敌 通典卷一 食货 材料四 道而用权 废德而任力 峭法盛刑 以虐戾为俗 欺旧交以为功 刑公族以立威 无恩 于百姓 无信于诸侯 人与之为怨 家与之为仇 故孝公卒之日 举国而攻之 东西南北莫可 走 仰天而叹 嗟乎 为政之弊至于斯极也 卒车裂族夷 为天下笑 斯人自杀 非人杀之 也 盐铁论 非鞅篇 请回答 1 据材料一指出商鞅的思想主张 2 分 2 据材料二概括商鞅是如何实践其思想主张的 8 分 3 据材料三 四 指出商鞅变法和商鞅个人的结局 这种结局分别说明了什么 8 分 参考答案 1 主张 用严刑峻法治理国家或法治 2 实践 严格 什伍 户籍制度 实行连坐法 刑公族以立威 用流放边境的刑罚来压制舆 论 3 结局 变法使秦国富强 但商鞅本人遭车裂而死 说明 改革必须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 必须要有强有力的措施做保证 但改革者要法德并 用 不能任意施行严刑峻法 222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商鞅 集小 郡 乡邑聚为县 置令 丞 凡三十一县 为田开阡陌封疆 而赋税平 平斗桶权衡丈尺 居五年 秦人富强 史记 商君列传 材料二 新法 行之十年 秦民大悦 道不拾遗 山无盗贼 家给人足 民勇于公战 怯于私 6 斗 乡邑大治 史记 商君列传 材料三 初 商君相秦 用法严酷 尝临渭论囚 渭水尽赤 资治通鉴 材料四 董仲舒说上曰 古者税民不过什一 其求易共 使民不过三日 其力易足 至秦则不然 用商鞅之法 改帝王之制 除井田 民得买卖 富者田连阡陌 贫者无立锥之 地 田租口赋 盐铁之利二十倍于古 或耕豪民之田 见税什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流媒体技术考试题及答案
- 交通银行2025临沂市秋招面试典型题目及参考答案
- 农业银行2025大兴安岭地区秋招笔试专业知识题专练及答案
- 建设银行2025宜春市秋招笔试热点题型专练及答案
- 2025年3D打印的个性化定制
- 交通银行2025秋招英文面试题库及高分回答海南地区
- 2025行业消费者行为变化预测
- 农业银行2025南平市秋招笔试价值观测评题专练及答案
- 邮储银行2025三亚市秋招笔试性格测试题专练及答案
- 交通银行2025百色市小语种岗笔试题及答案
- 2025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招聘4人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中国多发性骨髓瘤诊治指南(2024年修订)解读课件
- 果树栽培工专业技能考核试卷及答案
- 空调电费知识培训内容课件
- 2025排污许可条例试题及答案
- 2025年秋期新教材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进度表
- 水工结构理论知识培训课件
- 粮库业务知识培训课件
- 医师临床“三基”训练综合试卷(含答案)
- 2025至2030年中国综合能源服务市场竞争策略及行业投资潜力预测报告
- 土地要素保障课件教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