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设计13_第1页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设计13_第2页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设计13_第3页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设计13_第4页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设计13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0 页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教学设计教学设计 1313 教学目标 1 了解作者 儿时游戏与学习生活的段经历 2 学习写景状物的方法 3 理解对比与过渡的作用 教学重点 1 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经历 体会课文表现出的童 真与童趣 2 学习写景状物的方法 课前准备 学生 阅读课文 扫除字词障碍 了解课文大意 提出疑难问题 教师 准备录音磁带 制作教学投影仪 有条件 的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掌握全文内容 把握结构 了解大意 重点研读第 一部分 一 整体感悟 1 导人 第 2 页 共 10 页 提起鲁迅 人们常常会想到他的严肃和庄重 但我 们也深知 他曾因儿时阻止弟弟游戏 自认为犯下不可 饶恕的过失 并为此抱恨终生 那么鲁迅先生的童年 时代是怎样渡过的呢 让我们在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 屋 这篇课文里 追踪一下他的成长足迹吧 板书课题 出示教学目标 2 范读课文 感知课文内容 可选取重点章节 播放录音磁带或由教师范读 教师不必急于提出问题 重点引导学生认真听读 注意 朗读的节奏 速度与情感 从而提高昕受能力 感知内 容 3 检查预习 识记字词 攒 拗 确凿 菜畦 桑葚 轻捷 蟋蟀 第 3 页 共 10 页 臃肿 脑髓 相宜 书塾 方正 博学 蝉蜕 人迹罕至 人声鼎沸 斑蝥 敛 秕谷 无从 宿儒 同窗 4 默读思考 自主学习 出示思考题 a 从题目中 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B 依题目所示 将课文划分为两部分 C 对百草园的描写 重点突出了哪些内容 D 作者在百草园的生活感受是怎样的 第 4 页 共 10 页 在这一环节中 教师要引导学生独立阅读思考 注 意圈点 标记 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培养自读能力 5 课堂讨论 培养说话能力和合作意识 采用自由发言的形式 知道什么说什么 知道多少 说多少 互相补充指正 使答案完善 教师要引导学 生不单单能说出结论 要尽量说出是怎样得出结论的 明确 A 题目提示 文章内容表现一段经历 两个过程 二 研读与赏析 1 教师导学 通过阅读与讨论 我们大致了解了全文内容 对 百草园 作者的感受也许会引起我们的共鸣 请大家 进一步讨论思考 体会一下作者是怎样表现百草园生 活的 出示思考题 a 第一段重点写了什么 作用是什么 b 你认为描写的最精彩的地方在哪里 有什么特 点 C 美女蛇的故事和冬天捕鸟的情节 你更喜欢哪 第 5 页 共 10 页 一个 为什么 2 四人小组讨论 课堂发言 合作 探究 教师鼓励学生各抒己见 引导学生依据课文内容 揣摩作者的思想感情 了解作者的表现手法 学生的 讨论可能众说纷纭 教师要给予恰当地指导 逐渐集中 归纳 明确 第一部分突出了乐园 是百草园生活的总起 最精彩的描写当属景物描写 其特点是 一是层次分明 详略得当 不必说 也不必 说 单是 前两个不必说略写百草园景物的概 貌 单是 则抓住短短的泥墙根一带 详写百草园的 内容 二是动静交替 各具特色 不必说 写静物 也 不必说 写动物 单是 却 动亦静 且分别从形 态 色彩 声音 动作等方面进行描写 形象生动 用 词准确 三是虚实结合 趣味横生 多数景物是实写 何首 乌根是有像人形的 是虚写 通过联想和想像 使事 物更加生动形象 四是多角度观察 感受 眼观色 耳 闻声 手触物 舌品味 美女蛇的故事为百草园平添了一份神奇的色彩 冬天捕鸟则抓住动作描写 引人入胜 使平时无昧的百 第 6 页 共 10 页 草园也显得生机盎然 令人欢快 其中同学们更喜欢哪个情节并不重要 关键是要 说明白为什么喜欢 与大家共同交流 教师要引导学 生对有关片断多朗读 多品昧 多体会 景物描写一 段最好让学生背过 三 教师小结 同学们 我们共同了解了鲁迅儿时在百草园的一 段生活经历 它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 喜欢自由快 乐生活的美好愿望 同时我们还领略了作者独具特色 的景物描写 同学们也应热爱大自然 接受大自然的 熏陶 以成就自己健全的人格 在描写方面要观察仔 细 描写具体 形象 生动 四 作业 1 抄写 积累字词 2 背涌课文第二段 3 在上学途中 也许会有你喜欢的自然景物 请 你抓住其特点 进行描写训练 3 字左右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教学第二部分 体会作者对三味书屋的感受 理 解对比和过渡的作用 一 检查作业 第 7 页 共 10 页 教师可从读 说 背 写不同角度检查上一节课 的教学重点 1 导入 上节课 我们整体把握了全文内容 领略了作者在 百草园的一段生活经历 这节课让 我们再次同作者一 同走进三味书屋 整体感知 1 默读理解 课文两部分内容是怎样衔接的 表达了作者怎样 的思想感情 第二部分是从哪些方面写三味书屋的 三味书屋与百草园在内容上是什么关系 教师引导学生仔细阅读课文 搜索信息 客观地理 解作者的本意 2 讨论明确 a 两部分内容是通过第九段巧妙地过渡的 这一 段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既表达了作者对 百草园生活的眷恋之情 同时也暗示对去三味书 屋读书的不情愿 b 介绍三味书屋的环境和入学时的礼节 着墨不 多却令人生畏 写教书先生 他知识渊博 教学认真 但 拒绝回答怪哉一类旁门左道的问题 态度严厉 也不 第 8 页 共 10 页 乏和蔼 基本不体罚学生 写教学内容 都是一些似懂 非懂的文言文 使人感到枯燥 写学生 敬慕 先生 好 奇多问 又寻机玩耍取乐 C 这部分与第一部分百草园的自由快乐形成对 比 3 问题探究 质疑 学生对这一部分内容可能感到陌生 甚至产生疑 惑 例如教学的内容和方式 学生的贪玩逃学等 解 决这些问题可能不是重点 但却是难点 教师要正确 地加以引导 要从儿童的视角 理解作者的本意 可先 让同学们提出质疑 然后大家共同讨论解决 问题 a 怎样理解学生的提问和先生的态度 b 作者为什么要写学生贪玩逃学的情节 c 作者对三味书屋的感受是什么 d 本文对比的作用是什么 4 合作探究 四人小组讨论 明确 a 也学生提问说明好奇 有求知欲望 应予肯定 而先生表示拒绝回答 这是因为学生在不合适的时间 提出了不相干的问题 违犯了教学秩序和师道尊严 第 9 页 共 10 页 这在一定的程度上反映了封建教育制度的弊端 应予 否定 B 游戏是孩子的本性 总是要表现出来的 但在 课堂上贪玩甚至逃学 一般地说来是 不允许的 但课文旨在从侧面表现教学内容和教 学方式的陈旧 学生对此不感兴趣 C 与百草园的自由快乐相比 三味书屋显然是太 受约束 且令人深感枯燥 但也应看到 孩子们也能随 先生有板有眼地学习 并不抵触 况且也有游戏的乐趣 D 对比的作用主要是为了突出百草园的自由快 乐 表现儿童对大自然的热爱 对知识的 追求 以及天真 幼稚 欢乐的心理 这也应是 本文的主题所在 5 体验与反思 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经历谈谈对学习生活的认识 你喜欢怎样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 l 你喜欢什么样老师 与先生相比 你更喜欢自己身 边的哪一位老师 你认为游戏与学习之间是矛盾的吗 你是怎样认 识的 第 10 页 共 10 页 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适当的讨论 从而树立正确 的学习态度 6 教师小结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是鲁迅先生儿时生活的 一段美好回忆 毫无疑问 这里有他的喜怒哀乐 有他 成长的足迹 这段生活经历对鲁迅先生的人生发展产 生过巨大影响 我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