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与测评】2012高中生物 专题2 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限时测评 新人教版选修1_第1页
【学案与测评】2012高中生物 专题2 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限时测评 新人教版选修1_第2页
【学案与测评】2012高中生物 专题2 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限时测评 新人教版选修1_第3页
【学案与测评】2012高中生物 专题2 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限时测评 新人教版选修1_第4页
【学案与测评】2012高中生物 专题2 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限时测评 新人教版选修1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用心 爱心 专心 1 选修选修 1 1 专题专题 2 2 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 班级 姓名 一 选择题一 选择题 1 原创题 将配制好的培养基进行灭菌应采用 A 灼烧灭菌 B 高压蒸汽灭菌 C 干热灭菌 D 煮沸灭菌 2 用平板划线法或稀释涂布平板法纯化大肠杆菌时 可以用相同的培养基 都需要使用接种针进行接种 都需要在火焰旁进行接种 都可以用来计数活菌 A B C D 3 以下有关生物技术实践的叙述中 不正确的是 A 在大肠杆菌的分离和培养实验中 划线后盖好培养皿 再将培养皿倒置培养 B 某同学用带盖的瓶子制备葡萄酒的过程中 每隔 12 小时左右将瓶盖拧松一次 其目 的是向瓶中通气 以保证微生物的发酵 C 将显色后的样品与已知浓度的标准液进行目测比较 可以大致估算出泡菜中亚硝酸 盐的含量 D 可以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来测定某土壤溶液活菌数目 4 在从土壤中分离出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实验中 先进行选择培养 再进行刚果红 染色法分离 先选择培养的目的是 A 浓缩目标菌种 B 除去杂菌 获得能分解纤维素的纯菌种 C 杀灭不需要的微生物 D 在微生物的菌落上获得纤维素分解菌种 5 改编题 在做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实验时 甲组实验用氮源只含尿 素的培养基 乙组实验用氮源除尿素外还含硝酸盐的培养基 其他成分都相同 在相同条件 下操作 培养与观察 则乙组实验属于 A 空白对照 B 标准对照 C 相互对照 D 条件对照 6 大肠杆菌能够在哪种培养基上生长繁殖 A 无氮培养基 B 分解尿素的细菌的选择培养基 C 纤维素分解菌的选择培养基 D 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 7 下列操作与消毒和灭菌无关的是 A 接种前用火焰灼烧接种环 B 接种前用酒精擦拭双手 C 将平板倒置 放入培养箱中培养 D 接种在酒精灯的火焰旁完成 8 关于灭菌和消毒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 灭菌是指杀灭环境中的一切微生物的细胞 芽孢和孢子 B 消毒和灭菌实质上是相同的 C 接种环用灼烧法灭菌 D 常用灭菌方法有灼烧灭菌 干热灭菌和高压蒸汽灭菌 9 2009 上海高考 T16 在光照下 将等细胞数量的衣藻和大肠杆菌分别接种到只含 用心 爱心 专心 2 无机盐的培养液中培养 结果是 虚线和实线分别表示大肠杆菌和衣藻的生长曲线 10 2009 广东高考 T15 有关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动态变化 的实验 正确 的叙述是 A 改变培养液的pH值不影响K值 环境容纳量 大小 B 用样方法调查玻璃容器中酵母菌数量的变化 C 取适量培养液滴于普通载玻片后对酵母菌准确计数 D 营养条件并非影响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唯一因素 11 在细菌的连续培养过程中 要以一定速度不断添加新的培养基 同时以同样速度放 出老的培养基 下图表示培养基的稀释率 培养基的更新速率 与培养容器中营养物质浓度 细菌代时 细菌数目增加一倍所需的时间 细菌密度的关系 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在稀释率很低的情况下 稀释率的增加会导致细菌密度增加 B 稀释率从a到b的变化过程中 细菌生长速度不断提高 C 稀释率超过b点后 营养物质浓度过高导致细菌死亡率增大 细菌密度降低 D 为持续高效地获得发酵产品 应将稀释率控制在b点附近 12 2010 安徽高考 T3 大肠杆菌可以直接利用葡萄糖 也可以通过合成 半乳糖 苷酶将乳糖分解为葡萄糖和半乳糖加以利用 将大肠杆菌培养在含葡萄糖和乳糖的培养基中 测定其细胞总数及细胞内 半乳糖苷酶的活性变化 如图 据图分析 下列叙述合理的 是 A 0 50 min 细胞内无 半乳糖苷酶基因 B 50 100 min 细胞内无分解葡萄糖的酶 C 培养基中葡萄糖和乳糖同时存在时 半乳糖苷酶基因开始表达 用心 爱心 专心 3 15 在缺乏氮源的培养基上 大部微生物无法生长 在培养基中加入青霉素可以抑制细菌和 放线菌 在培养基中加入 10 的酚可以抑制细菌和霉菌 利用上述选择培养基依次能从混杂 的微生物群体中分离出 A 乳酸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放线菌 B 固氮细菌 大肠杆菌 放线菌 C 固氮细菌 霉菌 放线菌 D 固氮细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放线菌 二 非选择题二 非选择题 16 2010 全国卷 T34 下列是与微生物培养有关的问题 请回答 1 某细菌固体培养基的组成成分是KH2PO4 Na2HPO4 MgSO4 葡萄糖 尿素 琼脂和蒸 馏水 其中凝固剂是 碳源是 氮源是 已知只有能合成脲酶的 细菌才能在该培养基上生长 故该培养基属于 培养基 按照化学成分分类 该培养 基属于 培养基 从同化作用类型看 用该培养基培养的细菌属于 2 将少量细菌接种到一定体积的液体培养基中 适宜条件下培养 定时取样测定菌体 数目 以时间为横坐标 以菌体数目的对数为纵坐标 可以得到细菌的 曲线 该曲 线中以菌体数目的对数作为纵坐标的原因是 实验室中 为了获 得形态和生理特征一致的菌体 一般应在 期取材 在生产中 常收集培养至 期的细菌用于次生代谢产物的提取 17 2010 全国卷 T34 某种细菌体内某氨基酸 X 的生物合成途径如图 这种细菌的野生型能在基本培养基 满足野生型细菌生长的简单培养基 上生长 而由该 种细菌野生型得到的两种突变型 甲 乙 都不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 在基本培养基上若添 用心 爱心 专心 4 加中间产物 2 则甲 乙都能生长 若添加中间产物 1 则乙能生长而甲不能生长 在基本 培养基上添加少量的X 甲能积累中间产物 1 而乙不能累 请回答 1 根据上述资料推论 甲中酶 的功能丧失 乙中酶 的功能丧失 甲 和乙中酶 的功能正常 由野生型产生甲 乙这两种突变型的原因是野生型的 同一 不同 菌体中的不同 发生了突变 从而导致不同酶的功能丧失 如果想在 基本培养基上添加少量的X来生产中间产物 1 则应选用 野生型 甲 乙 2 将甲 乙混合接种于基本培养基上能长出少量菌落 再将这些菌落单个挑出分别接 种在基本培养基上都不能生长 上述混合培养时乙首先形成菌落 其原因是 3 在发酵过程中 菌体中X含量过高时 其合成速度下降 若要保持其合成速率 可采 取的措施是改变菌体细胞膜的 使X排出菌体外 18 某小组同学为了调查湖水中细菌的污染情况而进行了实验 实验包括制备培养基 灭菌 接种及培养 菌落观察计数 请回答与此实验相关的问题 1 培养基中含有的蛋白胨 淀粉分别为细菌培养提供了 和 除此之 外 培养基还必须含有的基本成分是 和 2 对培养基进行灭菌 应该采用的方法是 3 为了尽快观察到细菌培养的实验结果 应将接种了湖水样品的平板置于 中 培养 培养的温度设定在 37 要使该实验所得结果可靠 还应该同时在另一平板上接种 作为对照进行实验 4 培养 20 小时后 观察到平板上有形态和颜色不同的菌落 这说明湖水样品中有 种细菌 一般说来 菌落总数越多 湖水遭受细菌污染的程度越 5 如果提高培养基中NaCl的浓度 可以用于筛选耐 细菌 这种培养基被称为 8 B 解析 灭菌与消毒是两个概念 灭菌是指杀灭一定环境中的所有微生物的细胞 芽 孢和孢子 根据不同的材料选用不同的灭菌方法 如接种环常采用火焰灼烧法 培养基用高 压蒸汽灭菌法等 消毒是指使用较为温和的物理或化学方法杀死物体表面或者内部的部分微 用心 爱心 专心 5 生物 不包括芽孢和孢子 9 C 解析 衣藻是低等植物能利用无机盐进行光合作用自己合成有机物 大肠杆菌 是异养生物 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只能摄取现成有机物 在只含无机盐的培养基上几乎不能 生长 10 D 解析 K值 环境容纳量 是可以改变的 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改变培养 液的 pH K值会变化 调查玻璃容器中酵母菌数量的变化不能用样方法 计算酵母菌的数目 不能用普通的载玻片计算 要用血球计数板计算 营养条件 温度 pH 等都能影响酵母菌种 群数量变化 11 C 解析 在题干中 培养基的稀释率 就是 培养基的更新速率 换一句话 说 就是 添加新的培养基以及放出老的培养基的速度 在理解了横坐标含义的基础上 要通过分析推理 正确理解稀释率的变化对营养物质浓度 代时以及细菌密度的影响 综合 起来看 将稀释率控制在 b 点附近 细菌繁殖速度较快 代时较短 细菌的密度也较大 有 利于持续高效地获得发酵产品 12 D 解析 在培养基中有葡萄糖时 大肠杆菌直接利用葡萄糖 只有葡萄糖被利 用完之后 才会产生分解乳糖的 半乳糖苷酶 13 C 解析 对于不同营养缺陷型大肠杆菌只有加入相应的营养物质 才能使其很 好地生长形成菌落 否则不能生长也不能形成菌落 14 C 15 C 解析 固氮细菌可以在无氮培养基上生长 青霉素可以抑制细菌和放线菌 但不会抑制霉菌的生长 加入 10 的酚的培养基可以抑制细菌和霉菌的生长 但不会抑制放 线菌的生长 16 1 琼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