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高考历史名师预测冲刺(5)_第1页
2013高考历史名师预测冲刺(5)_第2页
2013高考历史名师预测冲刺(5)_第3页
2013高考历史名师预测冲刺(5)_第4页
2013高考历史名师预测冲刺(5)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20132013 冲刺历史冲刺历史 名师预测 名师预测 5 5 一 选择题 每小题 4 分 共 56 分 1 几乎每一位西方作者写到中国社会状况时 毫无例外地要描述一番中国人吸食鸦片的方 式及其对道德和身体的危害 于是 在一般印象中 中国就是抽鸦片的国家 western concepts of China and the Chinese 1840 1876 材料中的 中国形象 形成的原因不包 括 A 鸦片输入 国人吸食 B 西方学者刻意捏造事实 C 中弱西强 不受尊重 D 西方的舆论宣传和偏见 答案 B 2 凌青诗作 粤海销烟扬我威 但悲港岛易英徽 前仇旧恨今尽雪 只缘华夏已腾飞 诗中涉及的历史事件有 虎门销烟 签订 南京条约 签订 马关条约 香港回归 A B C D 答案 C 3 安德鲁 韩德森致拉本特函 记载 禁烟运动给了我们一个战争的机会 可以使我 们终于乘战胜之余威 提出我们自己的条件 强迫中国接受 这种机会也许不会再来 是不 能轻易放过的 最终 中国接受 他们的条件后 失去了 关税自主权 内河航运权 九龙司地方一区 香港岛 A B C D 解析 由材料可知这是考查 南京条约 的内容 而 是 天津条约 的内容 是 北 京条约 的内容 答案 B 4 有人说 中国 战前千年不变 战后十年一变 这里的 战 是指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解析 由 战前千年不变 战后十年一变 可知 是第一次使中国发生重大变 化的战争 2 答案 A 5 浙江杭州萧山九中 2011 届高三质量检测 法国历史学家亨利 高第说 我并不认为 这在当时是个好办法 我们这样做了 就使得中国人感觉到 我们才是真正的野蛮人 此外 对同胞无辜的血 我们也不应该向石头寻仇 法国人与其英国同盟军的分歧就在这一点上 抢劫 可以 放火 不行 亨利 高第所评价的历史事件是 A 英军武力强占香港岛 B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C 日军制造旅顺大屠杀 D 德国强租胶州湾地区 答案 B 6 日本右翼教科书篡改甲午战争起因 清不想失掉最后的朝贡国朝鲜 开始将日本作为敌 人 日本进行了日清和日俄两场战争 就是由于东亚的这种国际关系 这段历史的真实情 况是 朝鲜农民起义威胁到日本的安全 清军协助朝鲜镇压农民起义威胁到日本的安全 明治 维新后 日本军事实力上升 制定了侵略中国的政策 日本蓄意挑起战争 袭击清军运兵 船 挑起战端 A B C D 答案 C 7 山东省临沂一中 2011 届高三检测 康有为在诗中写道 海东龙泣舰沉波 上相锚轩 古代使臣乘坐的一种轻车 出议和 台人号泣秦桧歌 九城谣谍遍网罗 从该诗中可 以获取的有效历史信息有 甲午海战战斗壮烈 清政府被迫签订 马关条约 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遭到清廷压制 维新派发起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A B C D 解析 由 海东龙泣舰沉波 可以得出 是甲午海战 由 议和 得出 由 台人 谣谍遍网罗 可以得出 没有涉及 可排除 3 答案 A 8 上联是 内无相 外无将 不得已玉帛相将 作者是中日甲午战争的主要策划者 日本 内阁首相伊藤博文 当他把这幅上联拿给前去日本谈判的李鸿章 要求李鸿章对出下联时 这位清政府中举足轻重的人物思考良久 终于勉强想出下联 天难度 地难量 这才是帝 王度量 下列对李鸿章的下联理解正确的是 A 清王朝整体的软弱导致被迫签约 B 李鸿章本可以不理伊藤博文 C 玉帛是精品 李鸿章愿意做 玉帛相将 D 李鸿章无视皇权 说自己有帝王度量 答案 A 9 1894 年 外国资本在中国经营的近代工业的投资总额约 2 800 万元 到 1914 年 外国 在华工业投资总额约 1 106 万美元 较 1894 年前工业投资扩大了近 8 倍 各国纷纷扩大在 华资本的所谓 法律 依据是 A 马关条约 及协商关税条款 B 马关条约 及 利益均沾 原则 C 南京条约 及 利益均沾 原则 D 南京条约 及 最惠国待遇 条款 解析 由时间 1894 年 可以断定是在 马关条约 签订后 虽然 马关条约 是中日之 间订立的 但其他列强援引片面最惠国待遇中的 利益均沾 条款 也享有其中的特权 答案 B 10 鲁迅说 因为多年受着侵略 就和这 洋气 为仇 更进一步 则故意和这 洋气 反一调 他们活动 我偏静坐 他们讲科学 我偏扶乩 他们穿短衣 我偏穿长衫 他们重 卫生 我偏吃苍蝇 他们壮健 我偏生病 他描述的现象出现在 A 太平天国运动中 B 辛亥革命中 C 义和团运动中 D 新文化运动中 解析 鲁迅先生的描述 是 盲目排外 思想的典型体现 应该出现在农民阶级领导的义 和团运动中 受时代和阶级的局限 农民阶级对西方的侵略和西方的文明分不清 答案 C 4 11 日人植松良二之现场报道说 此次入京之联军 已非复昔日之纪律严明 将校率军士 军士约同辈 白昼公然大肆掠夺 此我等所亲见 计京城内富豪大官之居宅 竟无一不遭此 难者 决非过论 史料中的 联军 指的是 A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的英法联军 B 甲午中日战争中的日本侵略军 C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的八国联军 D 抗战胜利后在华的美国侵略军 答案 C 12 下列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A 反抗外来侵略 B 寻求救国之路 C 掀起民主革命 D 推翻清朝统治 答案 A 13 导游带领一群学生到博物馆参观 走到近代展馆前 导游向同学们解说关于近代列强是 如何一步步侵略中国 不断地侵占中国权益时是这么说的 起初 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 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 接下来 取得了 片面最惠国待遇 和 领事裁判权 后来 各国 派兵保护东交民巷使馆界 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 最后 外国可以在中国开设工厂 显然 导游把列强取得这些特权的顺序弄错了 那么下列符合历史事实的顺序是 A B C D 解析 是 1858 年 天津条约 中的内容 是 1843 年 五口通商章程 和 虎门条约 中的内容 是 1901 年 辛丑条约 中的内容 是 1895 年 马关条约 中的内容 答案 B 14 一位教师教授中国近代史时要求学生为右图的漫画写一句主题词 下 列说法错误的是 5 A 洋人的朝廷 B 傀儡政府 C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 相互提携共同奋斗 答案 D 二 非选择题 15 小题 16 分 16 小题 28 分 共 44 分 15 阅读材料 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凡大英商民在粤贸易 向例全归额设行商 亦称公行者承办 今大皇帝准以嗣后不 必仍照向例 乃凡有英商等赴各该口 五个通商口岸 贸易者 勿论与何商交易 均听其便 中英 南京条约 材料二 嗣后陆路前定通商处所 商人数目及所带货物并本银多寡 不必示以限制 海路通 商章程 将所带货物 呈单备查 抛锚寄碇 一律给价 照定例上纳税课等事 俄国商船均 照外国与中华通商总例办理 中俄 天津条约 材料三 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 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 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 运进口 只交所定进口税 中日 马关条约 1 材料一中英国对清政府提出了什么要求 2 分 2 材料二中沙俄的侵略要求与英国相比有何发展 4 分 3 材料三中日本取得了什么利益 与前两者相比 它更具有危害性 为什么 4 分 4 综合上述材料 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经济侵略的手段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发展过程 6 分 答案 1 取消政府严格控制的行商制度 自由贸易 2 由沿海口岸通商自由到陆路通商自由 3 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利用中国的原料和劳动力 直接在中国进行生产销售 对中国 的经济侵略更加直接 方便 4 由商品输出到资本输出 16 海疆 即主权国家的领海 沿海国家的海洋国境 近代以来 中国海疆和海防历史的兴 衰 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华民族的衰败与复兴 阅读材料 并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回答下列问 6 题 材料一 沿海水师 率皆老弱无用 军器率多残缺 并不修整 又战船率用薄板旧钉 遇击 即破 并不计及夷器之凶利坚固 作何抵御 似此废弛 何以肃边威远 鸿胪寺卿黄爵滋敬陈六事疏 1835 年 材料二 御外之道 莫切于海防 海防之要 莫重于水师 江苏巡抚吴元炳奏 1874 年 材料三 甲午一役 威海水陆之防 既毁于日本 东三省海防 奉天尤重 自日占 旅 大 辽东半岛藩篱尽撤 清史稿 半月谈 2009 年第 1 期 1 指出材料一所揭示的问题 从海权和海防的角度看 这些问题最终导致了什么严重后 果 请结合有关史实说明 8 分 2 分析材料二 吴元炳的这一奏议是否正确 对此 清政府采取了什么重大举措 请结 合有关史实说明 6 分 3 结合有关史实分析材料三 甲午一役 中国新式海军竟惨败于日本 其根本原因何在 这对中国的海疆主权造成了哪些进一步的破坏 8 分 4 综合上述四则材料 我们能得到什么认识 6 分 答案 1 问题 军队腐败 武器落后 海防废弛 有海无防 后果 鸦片战争中国战 败 英割占香港岛 迫使上海等五口开埠 2 奏议正确 举措 兴办洋务运动 创办海军舰队 修旅顺 威海卫海军基地 成立海 军衙门 3 根本原因 清朝封建专制统治腐败 进一步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