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高中语文 暑假科技文阅读之探索宇宙 黑洞主宰宇宙素材_第1页
2012年高中语文 暑假科技文阅读之探索宇宙 黑洞主宰宇宙素材_第2页
2012年高中语文 暑假科技文阅读之探索宇宙 黑洞主宰宇宙素材_第3页
2012年高中语文 暑假科技文阅读之探索宇宙 黑洞主宰宇宙素材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黑洞主宰宇宙黑洞主宰宇宙 黑洞主宰着星系 编译 全志钢 新近的宇宙观测揭示 黑洞可不只是端坐在星系中央的摆设 相反 它们在塑造着星系 甚至规范着星系的发展 可以说 它们是宇宙中当仁不让的主宰 太阳质量的 100 万至 10 亿倍 这便是位居宇宙各星系中心的黑洞的质量 30 多年前 人们只是猜想每个星系的中心位置都有一个 超级巨大 的黑洞 而今这已经是一个得到 确认的事实 尽管我们看不到这些黑洞 因为它们并不直接发出光线 但最近几年来 人 们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多关于它们存在的间接证据 在大型望远镜和新型人造卫星的帮助下 通过对它们周遭一切 如射电 红外线和射线 的观测 天文学家越来越清晰地辨认 出这些宇宙怪兽的轮廓 如今他们已经确信 这些具有极高密度和极大质量的天体并不满 足于充当所在星系中央的一个摆设 不 远非如此 首先 它们塑造着身旁的环境 比如 使恒星围绕自己旋转 有时还会喷射出巨大的物质流 除此之外 它们还直接调节着自己 所在星系的发展 比如喷发出大量的新生恒星 或者正相反 去阻止某些恒星的形成 黑 洞是星系中的主宰吗 这个问题看来值得研究 那就让我们从自己所在的这个星系开始探 2 讨吧 在银河系的中央 确切地说 在离地球 2 5 万光年的地方 一个黑洞正把气体和恒星 卷入一场疯狂的华尔兹之中 1992 年 德国天文学家莱恩哈尔 岑泽尔 Reinhard Genzel 领导的研究小组使用设在智利拉西拉的具有红外线观测功能的新技术望远镜 NTT 透过银河系中央的尘埃 发现有一些恒星沿着环绕银河系中央的轨道运动 相当于上千个星系 这是一个意外的发现 通过对这些恒星轨道长达 10 年的持续观测 莱恩哈尔 岑泽尔 及其研究小组测定有一颗恒星距离银河系中央不超过 10 光时 1 光时 1 079 252 848 800 米 而其运行速度则高达疯狂的 1 万公里 秒 这是地球围绕太阳运行速度的 300 倍 我们已经知道 恒星靠近时的轨道速度越高 吸引它的中心质量便越大 这样一来 根据计算我们可知 牵引这颗恒星在椭圆轨道上狂奔的物体 其质量是太阳的 400 万倍 而且 如此巨大的质量是压缩在一个直径为 10 光分 1 8 亿公里 的体积之内的 这个直 径比金星轨道的直径略小 如此巨大的质量聚集在如此之小的体积之中 毫无疑问 这只 可能是一个黑洞 银河系中央的黑洞之所以能够牵引着那些恒星在轨道上以不可思议的 高速度运行 是因为它的密度极大 设想一下 如果一个黑洞具有太阳的质量 但直径只 有 2 公里 那会是一种什么样情形 物质会在刹那间向它靠近 因为这时引力 与距离的 平方成反比 会变得非常巨大 物质便以光速坠落 在 20 世纪 60 年代 人们在测定大概 几十亿光年之外的类星射电源的巨大辐射时 大多数天文学家都感到不可置信 不 类 星射电源不可能如此遥远 否则就意味着一个这样的天体辐射的能量可以等同于上千个星 系辐射的能量 这实在令人难以想象 但在当时 黑洞的概念尚未被提出 后来 天 文学家们搞清楚了 类星射电源实际上是一些巨大的黑洞 物质 气体 恒星及尘埃 以 接近光速的速度向着它们坠落 而正是这些物质在遇到 吸积盘 上的高温时 辐射出难 以估量的高能量 而科学家们可以借助紫外线 X 射线和伽马射线探测器测得这些能量 要更好地理解这一极致的光辉 只需将这一现象的质能转换率与恒星的做个比较 当 1000 克的氢以螺旋曲线坠入黑洞 就会有 100 克转化为辐射的能量 也就是说 吸积盘的 质能转换率高达 10 而一般恒星的能量源泉 热核聚变 的质能转换率只有 0 7 总之 这是一种巨大的能量 它也是物质在坠入并消失在黑洞中之前留给我们的 最后信号 尽管按照定义 黑洞是只吸不吐的 然而实际情况是 天文学家们观察到一部分原本 应该被吞噬的物质转化成粒子流之后被喷射了出来 并使其周遭的星系环境变热 在类星 射电源 3C273 中就可以观察到这一现象 这大概是因为黑洞的磁场及其旋转使得这些物质 调转 了方向 但这一现象的确切机制尚不得而知 太空婴儿潮 无论如何 这些物质流是如此地奇幻 它们有时甚至会离开自己的星系而将 触角 伸到星系之间的空间 最近便有一例 科学家们监测到了一条长达 150 万光年的物质流发 3 出的电磁波 它出自距离我们 6 亿光年的椭圆星系 CGCG049 033 假如这样的一条物质流 是从我们所在的星系出发的 那么它几乎就能触及到与我们相邻的 离银河系只有 200 万 光年的仙女星系 根据这一物质流的体积 天文学家们推断它是从一个具有 10 亿个太阳 质量的黑洞中喷射出来的 活动星系核 制造的这些物质喷流是如此地强大 它们甚至可能是我们在地球上接 收到的来历不明的高能宇宙线的源头 而且 奥格宇宙线天文台 Pierre Auger Cosmic Ray Observatory 得到的第一批结果已经给了我们初步的证实 这一国际机构在阿根廷潘 帕斯草原 3000 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安置了 1600 台探测器 对这些我们仍一无所知的高能粒 子进行追踪 2007 年 11 月 9 日 科学 Science 杂志上公布的结果指出 科学家们监测到有 27 个粒子来自于太空中与某些活动星系核位置重合的方向 我们监测到的超能粒子数量还 不够多 尚不足以确定它们是不是由这些星系产生的 但现在我们可以说答案已经近在眼 前了 巴黎第七大学宇宙粒子和宇宙学实验室的艾蒂安 帕里佐 Etienne Parizot 如 此说道 它们将物质流喷向邻近的星系 它们使粒子加速穿过整个宇宙直达地球 超大质量的 黑洞的惊人之举还不止这些 天文学家们又发现了它们的一种新能力 即通过加速或阻止 一些恒星的形成来调节星系的成长 天文学家们是在能够将黑洞的质量与其宿主星系的质 量进行对比的时候开始设想黑洞具有这一功能的 以与我们相邻的 40 多个星系为样本 天 文学家们发现黑洞的质量通常只有星系中央部分的 星系泡泡 质量的几千分之一 星 系泡泡 是一个恒星十分密集的区域 这一结论被推广应用在更加遥远的 40 多个具有活动 星系核的星系上时 我们就会发现 宇宙中可能存在一种机制 它能够阻止黑洞无休止地 膨胀乃至吞没整个星系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机制 黑洞的成长方式只有两种 或是通过吞噬物质 或是与另 一个黑洞合并 巴黎宇宙物理研究所的让 皮埃尔 拉索塔 Jean Pierre Lasota 解释 说 但这两种现象是有关联的 这一点 德国慕尼黑马普学会的沃尔克 斯普林格 Volker Springel 已经在 2005 年通过模拟予以证实 天体物理学家们模拟了两个漩涡 星系相撞的情形 并将两者各自中心的黑洞情况纳入考虑范围 模拟的结果是 在发生碰 撞时 气体和恒星巨大运动造成的 起潮力 会将两个星系中的气体向它们的中心压缩 从而使它们进入一个恒星形成的高发期 我们完全可以称之为 太空婴儿潮 同时 黑 洞还会继续吸引气体 形成一些不断增大增热的吸积盘 直到最后 两个星系的中心热到 了极点 最终爆发 成为类星射电源 此时它会制造出风和气流 将中心附近的气体推开 黑洞便膨胀到了极限 这样一来 它们就断绝了自己的 粮食 类星射电源 阶 段就此告终 恒星形成的阶段也一并终止 星系进入 老年潮 时代 这一模拟首次明确了星系形成和黑洞成长之间的关联 即后者调节着宿主星系中恒星 的形成阶段 在碰撞之后 便只剩下了一个椭圆星系 不再是漩涡状而是橄榄球状 其 中气体稀少 恒星的形成也几近停止 之后 两个黑洞将合而为一 但这个过程需要一定 的时间 而且我们也会看到有一些星系里存在着几个尚未合并 彼此独立的黑洞 伴随着 星系的融合和互动 类星射电源和星系的历史联系了起来 构成了这个共同演进的过程 这样看来 大部分的星系在它们的生命之初都曾经是类星射电源 至于如今占据星系总量 5 的活动核星系 则是一些仍然闪耀的类星射电源 它们的黑洞仍在继续吞噬物质 不过 想要令人信服地重现星系和黑洞在宇宙 137 亿年的历史中演变的情景 仍然是 一项艰巨的任务 尤其是在天体物理学家对 黑洞的种子 还知之甚少的情况下 所谓 黑洞的种子 是指黑洞由此长大 并形成最初的类星射电源的那些原初黑洞 4 带来希望的望远镜 最近发现的最遥远的类星射电源 其历史可以上溯到宇宙的幼年 即宇宙形成后不到 10 亿年的时候 但这个黑洞的质量当时就已经是太阳 5 亿倍了 这样一个质量 应该不会 是黑洞种子的质量 最大的谜团还是那些超大质量黑洞的种子 美国密歇根大学的 马尔塔 沃伦特里 Marta Volonteri 证实道 它们有多大的质量 来自哪里 LISA Laser Interferometer Space Antenna 引力波天文台应该能在 15 年内给出一个最 终的答案 通过对这些种子的聚集进行探测 人们将能够测量它们的质量并了解它们形成 的时代 但天文学家们对 XEUS X 射线演变宇宙光谱学 望远镜也同样抱有很大的期待 该望远镜能够探测 X 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