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用心 爱心 专心 1 第五单元第五单元 第一节第一节 走过中学走过中学 教案第一课时教案第一课时 我学习我学习 我快乐我快乐 一 设计依据一 设计依据 一 客观依据 一 客观依据 1 课标要求 正确对待学习压力 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树立良好的学习观念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2 教材内容 特点 教材正文篇幅小 内容不多 但以丰富多样的形式来展现 这就使文章显得 趣味 活泼 现实 极富感染力和说服力 能够有利地引导学生坦然面对学习压力 快乐 的体验学习生活 重点 学会调控学习压力 难点 正确对待学习压力 3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 二 主观依据 二 主观依据 1 教学目标 情感 态度 价值观 正确面对学习压力 树立良好的学习观念 在快乐中学习 成长 过积极健康的生活 能力 培养学生调控学习压力的能力 知识 学习是快乐的 幸福的 但学习和生活中也有压力 学习和生活中应当有适 当的压力 导致学习压力过大的原因 如何变压力为动力 2 教学方法 教法 通过创设情境 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生活 体会学习的快乐和幸福 正 确面对学习压力 学法 讨论法 探究法 辩论法 3 教学模式 走进生活 明确观点 深入体验 学会运用 二 设计理念二 设计理念 随着学生一天天长大 一步步迈上成长的阶梯 他们在学习生活中 体会了很多学习 的喜悦与快乐 同时也遇到过一些困难与挫折 由于每个人的心理承受能力不同 对学习 压力的感受也不同 在本课的教学中 通过教师创设各种情境进行 引领 让学生在各种 情境中积极参与 体验 感悟 正确认识和对待学习中的压力 三 过程设计三 过程设计 走进生活走进生活 情境一 生活回顾情境一 生活回顾 师 回顾中学生活 你曾有过哪些学习的快乐与喜悦 生 当我上课听懂老师的讲课 做出了老师出的题目后 感觉非常轻松 高兴 生 1 我在学习中与同学经常讨论学习问题 互相帮助 和睦相处 感到很愉快 生 2 每天比较紧张的学习生活 使我觉得很充实 师 归纳 刚才同学们都谈了自己对中学生活的感受 体会了学习的快乐和幸福 但是 正象有些同学谈到的一样 学习和生活中也会有压力 用心 爱心 专心 2 明确观点明确观点 师 生活中能不能有压力 压力对我们是好还是坏 压力究竟大一点还是小一点好 对这些问题是众说纷纭 下面 我们就来进行一场小型的辩论会 教师选择一名平时思 想品德课不太活跃而主持能力较强的学生担任辩论的主持人 主持人将同学分为正 反两 个组 双方围绕自己的论题用 5 分钟的时间做准备 然后展开辩论 时间为 5 分钟 正方的论题是 学习生活中不能没有压力 反方的论题是 学习生活中不能有压力 正 1 因为适当的压力可以锻炼我们适应能力 磨练我们的意志 提高我们的生存能 力 激发我们的干劲和潜能 使我们的表现更加积极 压力可以促进我们勇于战胜困难 增强自信心 有利于我们的健康成长 反 1 因为压力会使我们心情焦虑不安 精神紧张 如果学习中有压力 会影响我们 的学习效率和正常水平的发挥 甚至有可能导致精神崩溃 从而阻碍我们的健康成长 师 归纳 双方都讲得很好 我这里强调一下 适当的压力可以锻炼我们适应能力 磨练我们的意志 提高我们的生存能力 承受适当的学习压力是我们快乐学习的必要内容 所以正方观点中的压力必须是适度的压力 如果是过度的压力 将会起负作用 由此可见 反方观点中不能有压力 应当是不能有过度的压力 深入体验深入体验 情境二 贺小刚的烦恼情境二 贺小刚的烦恼 师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 P95 贺小刚的烦恼 事例 分析学习压力过大的原因和如何 面对学习压力 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问题 生 说明了贺小刚学习压力过大 精神负担过重 师 哪些原因导致贺小刚学习压力过大 甚至 快崩溃了 生 1 他自己的目标定得太高 又没有充分准备 生 2 他父母对他要求太苛刻 过于注重学习的名次 师 导致学习压力过大的原因虽然有很多 但归纳起来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自身方面 的因素 如得失心太重 期望值过高 准备不充分等 二是外在方面的因素 如课业负担 过重 父母期望值过高 学习竞争激烈等 学会运用学会运用 情境三 交流空间情境三 交流空间 师 你在学习上遇到压力后是怎样调控的 生 略 师 在学习压力面前 一味抱怨外在因素 往往于事无补 反而会加重压力感 积极 的态度是努力调节自己的心态 学会学习 变压力为动力 这里我给大家介绍一些其他的 方法 也可以试一试 一 聊天 聊天是个很好的减压的方法 找个朋友来闲聊 聊得越起劲 越好 把自己所有的心 事都说出来 让朋友帮你来分享 二 体育锻炼 用心 爱心 专心 3 体育锻炼同样也非常有效 当心里不舒服时 到操场跑几圈 出一身汗 感觉会很不 错的 三 听音乐 找一些柔和 经典的歌曲来听 缓解精神上的紧张压力 感觉会有帮助 你还能说出其它的调解方法吗 生 略 师 请同学们回家后找一些相关的资料或上风查询 还有哪调解心理压力的好方法 供我们大家共同分享 四 板书设计四 板书设计 第五单元第一节 走向新起点 一 我学习 我快乐 五 训练设计五 训练设计 小华觉得进入初中后 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课程增多了 作业负担更重了 同学 之间的竞争更激烈了 尤其是父母对自己的期望更大了 而自己由于成绩不理想 心理压 力越来越大 每次临近考试就开始紧张 甚至头痛 发烧 小华想 要是没有学习压力 那该多好 小华希望 学习没有压力 你觉得这种想法是否正确 为什么 如果小华来向你咨询 请求你的帮助 你会跟她说些什么呢 附一 设计后反思附一 设计后反思 九年级的学生面临中考 这是人生的第一次重大选择 对于那些期望值过高 而心理 承受能力较差的同学来讲 难免会产生较大的心理压力 通过本堂课的教学 能够使部分 同学对学习压力产生积极的认识 并且通过本堂课的指导 他们知道了调解学习压力的方 法 这对于他们为以后的学习在调解压力方面有一定的帮助 附二 教学资源链接附二 教学资源链接 1 调解压力的方法 2 百度 附三 参考答案附三 参考答案 这种想法是不正确的 因为学习压力给我们带来的影响 既有消极的一面 也有积 极的一面 过大的压力会使我们的焦虑感不断增加 影响学习效率和正常水平的发挥 但 适当的压力可以锻炼我们的适应能力 磨练我们的意志 提高我们的生存能力 激发我们 的干劲和潜能 使我们的表现更加积极 如果学习没有一点压力 我们有可能会失去动力 止步不前 小华面对的是学习压力过大的问题 此时 她不能一味抱怨外在因素 这不 仅于事无补 反而会加重学习压力 积极的态度是努力调节自己的心态 学会学习 变压 力为动力 提出具体建议也可 学 习 压 力 适当压力 积极态度 快 乐 学 习 良好方法 用心 爱心 专心 4 第二课时第二课时 克服考试焦虑克服考试焦虑 一 设计依据一 设计依据 一 客观依据 一 客观依据 1 课标要求 正确认识和对待考试 保持良好的学习生活状态 2 教材内容 特点 通过分析过度考试焦虑和过低考试焦虑的表现 引导学生积极地对待考试焦 虑 克服考试焦虑的消极影响 重点 克服考试焦虑的方法 难点 考试焦虑的影响 3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 二 主观依据 二 主观依据 1 教学目标 情感 态度 价值观 正确面对考试焦虑 积极寻求克服考试焦虑的方法 能力 培养学生对考试的认识水平和能力 提高学生克服考试焦虑的能力 知识 了解考试焦虑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现象 知道过度或过低的考试焦虑对我们有 消极影响 掌握克服考试焦虑的方法 2 教学方法 教法 情境教学法 案例分析法 讲解法 学法 活动探究法 讨论法 3 教学模式 走进生活 明确观点 深入体验 学会运用 二 设计理念二 设计理念 考试焦虑属于常见的心理现象 大多数中学生都有这种现象 这也使他们感到困惑和 苦恼 本课首先通过心理测试活动的方式 引领学生结合自身经历分析这一心理现象 使 他们能够正确了解自己的心理问题 从而正确面对考试焦虑 促进自身健康成长 三 过程设计三 过程设计 走进生活走进生活 情境一 自我盘点情境一 自我盘点 师 中考在即 我想大家都有各自的心态 你能把自己的心情说出来吗 教师要因势利导 让学生自由地畅谈想法 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 生 有压力 在积极地做准备 生 无所谓 生 很紧张 睡不着觉 生 师 上面大家谈到的都是考试焦虑的表现 只是程度不同而已 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 习和讨论 克服考试焦虑 这个主题 明确观点明确观点 师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 84 面第一处辅助材料 然后回答 她出现了什么样的问题 生 过度的考试焦虑症 师 这种心理对王小跃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用心 爱心 专心 5 生 降低学习效率 导致考试失败 师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 结合本课的知识 分析王小跃产生这种焦虑心理的原因以及 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 生 略 师 归纳 原因 家长的期望过高 学习竞争压力过大 对考试失败的严重后果的 极度关注等 方法 进行积极的自我对话 认真学习 充分准备 保持积极的行为状态等 克服考试焦虑 需要我们正确地认识和对待学习 考试与分数 保持良好的生活状态 深入体验深入体验 情境二 心理测试情境二 心理测试 多媒体出示测试题 10 分钟 师 我们对考试的心理处于一个什么状态 下面我们进行一下测试 本测验共 32 道题 每题 4 个答案 A 很符合 B 比较符合 C 不太符合 D 很不符合 1 在重要考试的前几天 我就坐立不安 2 临近考试时 我就拉肚子 3 一想到考试即将来临 身体就发僵 4 在考试前 我总是很苦恼 5 在考试前 我感到烦燥 脾气变坏 6 在紧张的复习期间 我老想着 这次考试考糟了怎么办 7 越临近考试 注意力就越难集中 8 一想到马上就要考试 参加任何文娱活动均没兴趣 9 在考试前 老是预感到这次考试将要考糟 10 在考试前 常做关于考试的梦 11 到了考试那天 我就不安起来 12 考试铃一响 我的心马上紧张起来 13 遇到重要的考试 我的脑子就比平时迟钝 14 看到考试题目很多 我会感到很不安 15 在考试中 我的手会变得冰凉 16 在考试时 我感到十分紧张 17 一遇到难题 我就担心自己不及格 18 在紧张的考试中 常想些与考试无关的事情 注意力集中不起来 19 在考试时 我会紧张得连平时记得滚瓜烂熟的知识也回忆不起来 20 在考试时 我会沉浸在空想中 一时忘了自己是在考试 21 在考试中 想上厕所的次数比平时多 22 考试时 即使不热 我也会浑身出汗 23 考试时 我会紧张得手发抖 连写字都很困难 24 考试时 经常会看错题目 25 进行重要的考试时 头就会痛 26 如果发现剩余的时间已来不及做完全部的题 我会急得浑身出汗 27 考试后 发现自己本来是懂的题 却没答对 我会感到十分沮丧 28 有几次重要的考试之后 我都腹泻 29 我对考试十分厌烦 30 只要考试不记成绩 我就喜欢考试 31 考试不应当像现在这样在紧张的状态下进行 32 不进行考试 我能学到更多知识 用心 爱心 专心 6 评分规则 A 得 3 分 B 得 2 分 C 得 1 分 D 得 0 分 各题分数相加即是你的总分 师 请同学们做完以后 把自己所得的各题分数相加 然后对照下表确定自己焦虑程 度 总分 0 2425 4950 7475 96 焦虑水平镇定轻度中度重度 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自我调整 学会运用学会运用 情境三 自我调整情境三 自我调整 师 请同学们依据自己的实际完成下面的任务 然后进行交流 测 试 分 数焦 虑 程 度形 成 原 因调 解 方 法 生 交流 师 大家基本上都能了解考试焦虑这种心理现象产生的原因 希望大家在日常学习中 能够正确使用克服考试焦虑的方法 从而减轻考试焦虑程度 轻松 愉快地学习 四 板书设计四 板书设计 第五单元第一节 走向新起点 一 克服考试焦虑 考试焦虑 过高 过低 中等 调控 良好状态 五 训练设计五 训练设计 克服考试焦虑 需要我们正确地认识和对待学习 考试和分数 保持良好的学习生活 状态 请问问你自己 中学阶段的学习目的是什么 附一 设计后反思附一 设计后反思 通过本堂课的教学 使同学们认识到考试焦虑是大家在学习中常见的心理现象 通过 创设 心理测试 自我调整 等几个情境 使同学们对自己的考试焦虑度有了清醒的认 识 并主动 积极地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 此堂课将为九年级的学生迎接中考打下基础 做好心理上的准备 附二附二 教学资源链接教学资源链接 1 心理测试题 2 教师用书 3 百度 附三 参考答案附三 参考答案 中学阶段的学习是为了在学习中找到乐趣 丰富自己的生活 不断完善自我 实现自 我健康 有个性的发展 同时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用心 爱心 专心 7 第三课时第三课时 活到老活到老 学到老学到老 一 设计依据一 设计依据 一 客观依据 一 客观依据 1 课标要求 要求学生明确学习是我们一生的责任和义务 培养终身的学习观念 2 教材内容 特点 从强化学习责任感和义务感 培养学习的自信心 掌握学习方法 养成良好 的学习习惯等不同的学习侧面强调培养正确的学习观念的重要性 重点 学习是我们一生的责任和义务 难点 培养正确的学习观念 1 教学手段 多媒体辅助教学 二 主观依据 二 主观依据 1 教学目标 情感 态度 价值观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谦虚的学习品质 树立终身学习观念 能力 用发展的观点分析终身学习 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 知识 树立终身学习意识和良好的学习观念 克服学习压力和考试焦虑 明确学习 是我们一生的责任和义务 2 教学方法 教法 情境教学法 启发式 分析法 学法 合作学习法 讨论法 3 教学模式 走进生活 明确观点 深入体验 学会运用 二 设计理念二 设计理念 在知识经济的今天 不断获取知识 更新知识 对个人素质的提高起着重要作用 许 多学生认为只有在学校教育中才能坚持学习 学校生活的结束也就意味着学习的结束 在 本课的教学中利用源于生活的典型事例 创设情境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充分体验 感悟 进入学习型社会 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培养终身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三 过程设计三 过程设计 走进生活走进生活 情境一 九旬老翁捧着算盘发表学术论文情境一 九旬老翁捧着算盘发表学术论文 学习如逆水行舟 不进则退 有志者事竟成 这些是中小学生常常用以自勉的励 志名言 然而 安季平老人也以此自勉 安季平老人于 91 岁时在 新理财 国家财政 部主管的一份专业杂志 上发表了题为 改革珠算乘法口诀扩大珠心算的适用范围 的 一篇论文 并且每日都坚持在他钟爱的算盘上算来算去 师 从安季平老人的身上我们能吾到一个什么真谛 用心 爱心 专心 8 生 人的一生都要学习 师 生活在学习型的社会里 我们要活到老 学到老 明确观点明确观点 师 我们马上就要面临毕业 初中生活就要结束了 毕业后 我们打算怎么办呢 教 师进行合理地引导 给学生充分的时间 让学生思考 交流 讨论后各自发表自己的观点 生 1 我想考上一个好高中 继续读书 将来考大学 生 2 我成绩不太好 恐怕考不上高中 那我就读职中 以后找工作还有一门技术 师 我们要确立终身学习意识 培养学习的自信心 掌握学习方法 养成良好的学习 习惯和谦虚的学习品质 树立良好的学习观念 深入体验深入体验 情境二 感悟情境二 感悟 四朝元老四朝元老 周有光的人生周有光的人生 周有光读大学时主修经济 辅修语言 1955 年 10 月 周有光教授到北京参加全国文 字改革会议 会议结束后 组织上通知他到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工作 从此 49 岁的周有 光治学由经济转入语言 终成我国卓越的语言学家 这位历经晚清 北洋 国民政府和新 中国四个时期懂得中 英 法 日四门语言的 四朝元老 不仅治学严谨 而且行为新潮 82 岁 开始学电脑 如今 打字 收发邮件 轻松自如 其笔耕不辍 93 岁 出版 比较文学初探 100 岁 百岁新稿 问世 如今 101 岁的他 虽眼花耳背 但思维敏 捷 行走麻利 师 通过感悟周有光的人生道路 你认为 我考上高中也不一定读 因为家里条件差 父母无力供我读书 我再也没有机会学习了 这一观点正确吗 说说理由 生 结合所学 说理由 师 归纳 毕业后 有些同学继续升学进入另一个阶段的学习 有些同学虽然不能 进入高一级学校学习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学习的结束 走入社会我们也要学习 我们的一 生都离不开学习 学会运用学会运用 情境三 图片欣赏情境三 图片欣赏 用心 爱心 专心 9 师 请同学们欣赏上面的两副图片 说说我们的社会现在已经步入了一个什么样的时 代和社会了 生 知识经济时代 学习型社会 师 在这个社会里我们应具备怎样的学习观念 生 略 依据自己的理解来回答 师 我们要活到老 学到老 坚持终身学习 学习是我们一生的责任和义务 是我们 成长的重要内容和必要支持 在知识经济时代 我们只有坚持终身学习 不断更新观念和 意识 才能适应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