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2 1 12 1 1 第第 1 1 课时课时 根式与分数指数幂的互化根式与分数指数幂的互化 一 学习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理解 n 次方根概念及 n 次方根性质 理解有理数指数幂含义 2 过程与方法 会求或化简根指数为正整数时的根式 根式与分数指数幂的转换 3 情感 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具体的情景 学会科学思考问题 感受探究未知世界的乐趣 从而培养我们对数学的情感 二 预习导学 请同学们阅读 P48 51内容 完成下列问题 1 问题 2 中生物体内碳 14 含量 P 与死亡年数 t 之间的关系 P 5730 2 1 t 是怎样得出的 2 整数指数幂 a a a a Nn a0 1 a 0 a n a 0 Nn 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 1 am an Z nm 2 am n Z nm 3 n m a a Z nm a 0 4 ab m Z m 3 根式的运算性质 1 当 n 为任意正整数时 nn a 2 当 n 为奇数时 nn a 当 n 为偶数时 nn a 3 根式的基本性质 np mp a a 0 4 当 a 0 时 510 a 32 a a 5 正整数的正分数指数幂的意义是 n m a 其中 a 0 N nm 且 n 1 6 正数的负分数指数幂的意义是 n m a 其中 a 0 N nm 且 n 1 预习思考 1 44 100 2 55 1 0 2 3 6 6 yx 4 3 1 8 5 3 1 27 6 4 3 3 三 典例剖析 例 1 已知xx2112 2 求实数 x 的取值范围 例 2 已知Rba 则集式 22 b aabba 成立的条件是 A a bB a bC a bD a b 分析 baba 2 要根据 a 与 b 的大小关系分类讨论绝对值求解 例 3 已知 1 x 2 则212 2 xxx的值为 四 学习巩固 1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正数的 n 次方根有两个 负数的 n 次方根有一个 n 为奇数时 xx nn n 为偶数时 xx nn A 1 个B 2 个C 3 个D 4 个 2 X6 2009 x 是 用根式表示 3 化简 3 3 125 0 8 27 4 25 4 已知 0 2 1 21 xx有意义 则实数 x 的取值范围为 作业 P59 A 组 1 2 第 2 课时 分数指数幂的运算与性质 一 学习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理解无理指数幂的意义 掌握分数指数幂的运算 2 过程与方法 有理指数幂的运算要类比整数指数幂的运算 体验 用有理数逼近无理数 的思想 引进无理数指数幂的过程 3 情感 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由特殊到一般数学思想方法 正整数指数幂 正分数指数幂 负分数指数幂 有 3 理数指数幂 无理数指数幂 提升教学思维能力 二 教材导读 阅读教材第 52 53 页相关内容 并完成下列问题 1 同学们 前面我们知道 有理数指数幂的底数取大于 0 的数 那么 当幂的指数推广到 无理数指数后 幂的底数的取值是怎样的 2 5 2 是否有意义呢 它又表示的一个怎样的数呢 通过怎样的方法判断呢 用 和 两个方向逼近 预习思考 1 1 323 aa 2 12 7 4 3 3 1 aaa 3 6 5 4 3 2 3 aaa 2 设 10m 2 10n 3 则 10 2m 10 n 三 典例剖析 例 1 计算下列各式 字母都是正数 1 6 5 4 1 5 6 1 3 1 2 1 1 2 1 3 2 yxyx yx 2 3 1 3 4 3 11 4 1 3 2 z z yxyx 例 2 计算下列各式 1 01 2 1 3 2 322510002 0 8 27 2 31337 3 3 2 9 aaaa 解析 将式子中负分数指数化为正分数指数 将根式化为分数指数幂 规律总结 一般地 进行指数幂的运算时 化负指数为正指数 化根式为分数指数幂 化小数为分数 这样便于进行乘除 乘方 开方运算 可以达到化繁为简的目的 例 3 已知3 2 1 2 1 aa 求下列各式的值 1 a a 1 2 a2 a 2 3 2 1 2 1 2 3 2 3 aa aa 解析 先化简变形再整体代入即可 方法指导 这类题要观察和发现已知和未知的关系 设法从整体上寻求结果 建立已知 和未知之间的联系 进而整体代入求值 避免从已知条件中求出字母的值 然后代入求值 4 布置作业 P54 练习 3 A 组 4 基础巩固 1 用分数指数幂表示 3 aaa为 A 3 4 aB 4 3 aC 12 1 aD 4 1 a 2 函数 2 1 0 2 5 xxxf的定义域是 3 20102009 23 23 4 已知 22 22 xx且1 x 则 22 xx的值为 A 2 或 2B 2C 6D 2 5 设cbacba 则 61224 34 的大小关系是 A cba B acb C acb D cba 2 1 2 第 1 课时指数函数及其性质 一 学习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了解指数函数模型的实例背景 理解指数函数的概念和意义 理解指数函数的单调性与特 殊点 2 过程与方法 能画出具体指数函数的图象 探索指数函数的单调性 体会数形结合思想的运用 3 情感 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画指数函数的图象 体会指数函数的图象的重要性 同时体现图形的对称美 激 发学习兴趣 努力探究问题 二 预习导学 阅读 P54 P56 完成下列问题 1 函数 20 073 1 xNxy x 与函数 0 2 1 5730 tp t 的解析式有什么共同特征 一般地 函数 叫做指数函数 其中 x 是自变量 函数的定义域为 2 请你在同一坐标系中画出函数 x y2 和 x y 2 1 的图象 函数 x y2 与 x y 2 1 的图 象有什么关系 可否利用 x y2 的图象画出 x y 2 1 的图象 你能用图象上的对应点 的坐标之间的关系说明一下吗 5 3 再画出 x y3 与 x y 3 1 的图象 此两组图象有何共同特征 4 性质 10 a1 a 图象 定义域 值域 1 性质 2 在 R 上是减函数 三 典例剖析 例 1 下列函数中 哪些是指数函数 1 x y3 2 x y32 3 x y 4 4 1 2 x y 5 2 4xy 6 且 1112 bbby x 自我感悟 判断一个函数是否为指数函数的依据 例 2 1 已知 xfy 是指数函数 且42 f 求函数 xf的解析式 2 设dcba 都是是不等于 1 的正数 函数 x ay x by x cy x dy 在同一坐标系中的图象如图所示 则dcba 的大小关系是 A dcba B cdab C abcd D badc 温馨提示 注意1 x时 各函数值恰好依次为dcba 四 学习巩固 层次 1 教材练习 1 2 y y dx y cx y bx y ax 1 x 6 层次 2 教材习题 2 1A 组 5 6 1 函数 且 101 2 aaay x 的图角必须过点 A 0 1 B 1 1 C 2 0 D 2 2 2 函数 且 10 aaay x 在 1 2 上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和为 6 求a的值 2 1 2 第 2 课时 指数函数的性质应用 一 学习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理解指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会利用性质来解决问题 2 过程与方法 能利用指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来比较两个值的大小 探索利用单调性来求未知字母 的取值范围 3 情感 态度与价值观 在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体会指数函数是一类重要的函数模型 激发学习兴趣 培养创新意识 二 新知探究 1 同学们 指数增长模型在实际生活中是很重要的模型 通过例子 你对指数增长模型有 了怎样的了解 大家能举例谈谈对指数型函数的认识吗 2 通过研究课本上的例 7 大家能得到比较两个幂的大小时 常用方法 1 底数相同 指数不同的两个幂的大小比较 2 底数不同 指数相同的两个 幂的大小比较 3 底数不同 且指数也不同的幂的大小比较 自主测评 1 已知某工厂总产值的月平均增长率为 P 1 月份的年值为 a 万元 则该厂 12 月份的产值 为 A 万元 12 1pa B 万元 11 1pa C 万元 13 1pa D 万元ap12 2 比较 5 05 05 0 5 055 的大小 7 3 已知 11 p Z42 xxp x 则QP A 11 B 1 C 0 D 01 典例剖析 例 1 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 1 1 1 2 x y 2 93 12 x y 例 2 1 解方程0624 xx 2 解关于 x 的不等式 75 xx aa a 0 且 a 1 提示 1 可换元转化为一元二次方程 2 可依据指数函数的单调性 对 a 分类讨论求解 感悟 依据指数函数单调性解不等式时必须养成判断底数取值范围的习惯 如果不能确定 就需进行讨论 课内学习巩固 1 函数 x y24 的定义域是 A 0 2 B 2 C 2 D 1 2 函数 f x 的图象与函数 x xh 3 1 的图象关于 y 轴对称 则满足 f x 3 的实数 x 的 取值范围是 3 下列函数中 值域是 0 的函数是 A x y 1 2 B 12 x yC 12 x yD x y 2 3 1 4 已知 x axf a 0 且 a 1 在区间 1 2 上的最大值比最小值大 2 a 求实数 a 的 值 课后拓展延伸 设 0 x 2 求函数5234 2 1 xx y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2 2 1 1 对数与对数运算 8 一 课时学习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理解对数的概念 了解对数与指数的关系 理解和掌握对数的性质 掌握对数式与指 数式的关系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与指数式的比较 引入对数的定义与性质 3 情感 态度与价值观 经历对数式与指数式的互化 培养我们的类比分析 归纳能力 在学习过程中培养探 究的意识 理解指数与对数之间的内在联系 培养分析 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课时预习导学 请同学们阅读 P62 63内容 完成下列问题 1 一般地 如果 ax N a 0 且 a 1 那么数 x 叫做以 a 为底 N 的 记作 其中 a 叫做 N 叫做 温馨提示 对数式是指数式的另一种表达形式 对数运算是逆运算 常用符号 log 表示 对数 但它仅是一个符号而已 而同 等符号一样 表示一种运算 因此 对数式Nlogax 和指数式Na x 的本质是相同的 对数式中的真数 N 就是指数 式中的函数值 N 对数 x 就是指数式中的指数 x 其关系可用下图表示 思考 1 为什么限制 a 0 且 a 1 且 N 0 2 把 1 2a b 化成对数式是下列各式中的 A log a b1 2 B log a 1 2b C log2 1 ab D b log2 1 a 2 特殊对数 通常我们将以 10 为底的对数叫做 并把 log10N 记为 把以 e 为 底的对数称为 并且把 logeN 记为 思考 求下列各式中 x 的值 3 2 log64 x 68log x x 100lg xe 2 ln 9 3 特殊结论 1 没有对数 2 1loga a a log 梳理整合 作业 2 2 A 1 练习 P64 1 3 2 3 4 三 课内学习巩固 1 下列各式中正确的个数是 lg lg10 0 lg lne 0 若 lgx 10 得 x 10 若 log25x 2 1 得 x 5 A 1 个B 2 个C 3 个D 4 个 2 求式子 log 1 2x 3x 2 中 x 的取值范围 四 课后拓展延伸 1 已知 log2a m log2b n 求 22m n的值 2 N a alog log b a a 3 求 Ncb cba a logloglog 的值 a b c 0 且均不等于 1 N 0 2 2 1 2 对数的运算性质 一 课时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通过实例推导对数的运算性质 准确地运用对数运算性质进行运算 求 值 化简 培养我们分析 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及数学应用的意识和科学分析问题的 精神和态度 2 过程与方法 我们推导出对数的运算性质并归纳整理出本节所学的知识 3 情感 态度与价值观 我们感觉对数运算性质的重要性 增加我们的成功感 增强学习 的积极性 二 课时预习导学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 P64 65内容 完成下列问题 1 如果 a 0 且 a 1 M 0 N 0 那么 10 1 loga M N 注 该法则可以推广到若干个正因数积的对数 2 Nlog M a 3 n aM log n R 思考 1 尝试 2 3 中的结论 2 在对数的运算性质 1 2 中能不能把条件 M 0 N 0 改为 MN 0 或 0 N M 呢 举例说明 温馨提示 使用对数的运算性质时 要注意各个字母的取值范围 只有各个对数式都存 在时 等式才成立 如 lg 2 3 存在 lg 2 lg 3 不存在 因此不能得出 lg 2 3 lg 2 lg 3 注意公式的正逆向运用 三 课内学习巩固 1 完成课本 P65 例 3 例 4 2 lg4 lg5 lg20 lg5 2 3 若 a 0 a 1 x y 0 n N 则下列各式 x a n x a nloglog n a n x a xloglog x a x a 1 loglog y x a y a x a log log log x a n x a n log 1 log n x a x a n log log n n x a x a loglog yx yx a yx yx a loglog A 3 个B 4 个C 5 个D 6 个 4 P68 1 3 单号题 梳理整合 作业 2 2 A 3 6 B 1 2 四 课后拓展延伸 1 若 lg2 a lg3 b 试用 a b 表示下列各式的值 1 lg12 2 16 27 lg 11 2 已知二次函数 f x lga x2 2x 4lga 的最大值为 3 求 a 的值 2 2 1 3 对数的实际应用 一 课时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推导对数的换底公式 培养我们分析 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我们的 数学应用意识和科学分析问题的精神和态度 2 过程与方法 推导对数的换底公式 归纳整理本节所学知识 3 情感 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数的运算法则 对数换底公式的学习 培养我们的探究意 识及严谨的思维品质 感受对数的广泛应用 二 课时预习导学 请同学们阅读 P66 67内容 完成下列问题 1 对数的换底公式为 请根据对数的定义试推导换底公式 思考 下面的式子是否正确 a b b a a b a b 2 2 log log ln ln lg lg log a 0 且 a 1 b 0 由换底公式还可得 n n b a log n m b a log a b b a loglog 注 还可以推广为 1loglogloglog a e d c c b b a 温馨提示 换底公式的作用在于它可以完成不同底数的对数式之间的转化 如 12 a N N a lg lg log 等 换底公式既可正用 也可逆用 使用的关键是选择底数 换底的目的是 实现对数式的化简 凡是所求对数式的底数与题设中的对数底数不同的 都可以考虑使用 换底公式求解 思考 2 1 32log9log 278 2 acb cba logloglog 2 解答应用题的方法是什么 三 课内学习巩固 1 课本 P68 1 4 2 已知a 27 12 log 求 16 6 log的值 用 a 表示 3 已知a 9 18 log 18b 5 求 45 36 log 四 课后拓展延伸 设 3a 4b 36 求 ba 12 的值 2 2 2 1 对数函数 一 课时学习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对数函数的概念 熟悉对数函数的图象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对数函数的图象 发现并归纳对数函数的性质 3 情感 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同学们数形结合的思想以及分析推理的能力 二 课时预习导学 请同学们阅读 P70 71内容 完成下列问题 1 一般地 我们把函数 y 叫做对数函数 其中 x 是自变量 函数的定义域是 值域是 注 一个函数为对数函数的条件是 1 系数为 1 2 底数为大于 0 且不等于 1 的正常数 3 自变量为正数 即只有形 如 y logax a 0 且 a 1 x 0 的函数才叫做对数函数 而像 y loga x 1 y 2logax y logax 3 等函数 我们称其为对数型函数 思考 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 13 1 54 log 2 2 xxy 2 22 log 5 xy x 3 32lg 4 2 2 xx x y 2 选取底数 a a 0 且 a 1 的若干个不同的值 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内作出相应的 对数函数的图象 观察图象 填写下表 一般地 对数函数 y logax a 0 且 a 1 的图象和性质如下表 0 a 1a 1 图象 定义 域 值域 性质 1 2 3 思考 1 函数xy 2 1 log1 的图象一定经过点 A 1 0 B 0 1 C 2 0 D 1 1 2 函数 1log5 2 xxy的值域为 A 5 B 5 C 5 D 6 三 课内学习巩固 P731 2 梳理整合 作业 2 2A 7 B 1 2 4 四 课后拓展延伸 1 如图 xy a log xy b log xy c log xy d log 的图象则dcba 与 1 有大小关系是 A a b 1 c dB b a 1 d cC 1 a b c dD a b 1 d c 2 函数xxf 2 log1 与函数 1 2 x xg在同一坐标系下的图象大致是 y x y y y y 2 2 2 2 1 1 1 1 0 1 2 x 0 1 2 x 0 1 2 x 0 1 2 x A B C D 14 3 若函数 logbxy a a 0 a 1 的图象过两点 1 0 和 0 1 则 A 22 ba B 22 ba C 12 ba D 22 ba 4 若定义在区间 1 0 内的函数 1 log 2 xxf a 满足0 xf 则a的取值范围 是 A 2 1 0B 2 1 0 C 2 1 D 0 2 2 2 2 对数函数的应用 一 课时学习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掌握对数函数的性质 能初步运用性质解决问题 了解反函数的概念 加 深对函数思想方法的理解 2 过程与方法 运用对数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通过观察和类比的函数思想 体会两种函数 的单调性的异同 3 情感 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数形结合思想以及分析推理能力 二 课时预习导学 请同们阅读 P72内容 完成下列问题 1 下列不等式成立的是 A 5log3l2log 223 ogB 3log5l2log 223 og C 5log2l3log 232 ogD 2log5l3log 322 og 规律总结 若底数为同一常数 则可由对数函数的单调性直接判断 若底数为同一字母 则按对数函数的单调性对底数进行分类讨论 若底数不同 真数不同 则可用换底公式化为同底 再进行比较 若底数 真数都不同 则常借助 1 0 1 等中间量进行比较 除上述方法外 对于一些形式较为复杂的对数比较大小 通常用作差法 作商法及图象法 等 2 162log2 xxy的值域为 A 4 B 41 C 41 D 1 3 ylnx A 是偶函数 在区间 0 上单调递增 B 是偶函数 在区间 0 上单调递减 C 是奇函数 在区间 0 上单调递减 D 是奇函数 在区间 0 上单调递增 15 4 已知 3 log 1 log 2 1 2 1 mm 则实数的 m 的取值范围是 三 课内学习巩固 P73 3 P74 习题 2 2 A 组 8 题 1 试比较 1 10 9 log1 10 9 log0 70 8 三个数的大小 2 函数5log 2 1 log 2 1 2 2 1 xxy在区间 2 4 上的最大值为 最小值为 3 3 1 106 log 2 5 xxxy 的值域为 四 课后拓展延伸 1 已知函数 3 log 2 2 1 aaxxxf 在区间 2 上为减函数 则 a 的取值范围 是 A 4 B 4 4 C 4 D 4 2 2 352 log 2 3 1 xxy的递减区间为 梳理整合 作业 习题 2 2 A 组 9 10 11 12 B 组 3 5 2 2 2 3 对数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一 课时学习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对数函数的图象与性质的综合应用 互为反函数的图象关系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分析函数图象 加强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能力 3 情感 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课时预习导学 请同学阅读 P73内容 完成下列问题 1 反函数 对数函数 y a 0 且 a 1 和指数函数 y a 0 且 a 1 互为反函数 一般地 函数 y f x 的图象和它的反函数的图象关于直线 对称 2 如图所示的几个对数函数图象 它们底的大小关系是 练习 1 1 2 x y的反函数值域是 反函数在定义 域内的单调性是 y 1 logayx 2 logayx 4 logayx 3 logayx x 16 2 5 3 5 2 loglog与的大小是 的大小是 3 1log3 2 a 则 a 的取值范围是 4 1lg 2 xxxf是 填奇偶性 温馨提示 1 一个函数的反函数是对换原函数的自变量和因变量而得到的新函数 因此 新函数的定 义域就是原函数的值域 新函数的值域就是原函数的定义域 2 互为反函数的两个函数具有相同的单调性 它们的图象关于 y x 对称 三 课内学习巩固 1 奇函数 y f x R x 有反函数 1 xfy 则必在 1 xfy 图象上的点是 A aaf B aaf C 1 afa D 1 afa 2 函数210 x xf 它的反函数为 g x 则 g 8 3 已知 1 m n logloglog log 22 mcmbma nnnn 则 a b c 的大小 关系是 4 已知函数 1 log xy a a 0 且 a 1 的值域为 R 求实数 x 的取值范围 四 课后拓展延伸 1 当 2 1 x时 不等式 x a xlog 1 2 恒成立 则 a 的取值范围 A 0 1 B 1 2 C 1 2 D 0 2 1 2 设函数 log bxxf a a 0 且 a 1 的图象过点 2 1 其反函数的图象过 点 2 8 则 a b 3 若 a 0 且 a 1 f x 是偶函数 则 1 log 2 xxxfxg a 的图象是 A 关于 x 轴对称B 关于 y 轴对称 C 关于原点对称D 关于直线 y x 对称 幂函数 一 课时学习目标 17 1 知识与技能 了解幂函数的概念 结合函数的图象 了解它们的变化情况 2 过程与方法 体会 观察 分析函数图象来研究函数性质的方法 3 情感 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作图 分析图象的过程 养成良好的探索精神 二 课时预习导学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 P77 78内容 完成下列问题 1 下列函数 3 xy x y 2 1 2 4xy 1 5 xy 2 1 xy 1 aay x 其中是幂函数的是 思考 幂函数与指数函数的区别是什么 2 已知幂函数图象过点 2 2 求 f x 3 分别作出函数 y x y x2 y x3 2 1 xy 1 xy的图象 观察它们的奇偶性 单调性及第一象限图象变化特点 三 课内学习巩固 1 完成课本 P78例 1 2 比较下列各题中两个值的大小 1 30 8 30 7 2 0 213 0 233 3 3 1 2 1 8 12 3 已知函数 12 2 2 mm xmmxf m 为何值时 f x 是 1 正比例函数 2 反比例函数 3 二次函数 4 幂函数 四 课后作业 课本 P79 1 2 3 分级训练 P53 4 5 题 P54 12 题 基本初等函数 一 小结 一 课时学习目标 1 理解有理指数幂的含义 了解实数指数幂的意义 掌握幂的运算 2 理解指数函数的概念和意义 提出并理解指数函数的单调性与特殊点 3 理解对数的概念及其运算性质 理解对数函数的概念 了解对数函数的单调性与特殊点 4 知道对数函数与指数函数互为反函数 18 5 了解幂函数的概念及性质 二 课前预习导学 请同学小组讨论 梳理本章知识结构 课堂学习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3年萍乡辅警协警招聘考试备考题库完整参考答案详解
- 2023年金昌辅警招聘考试真题附答案详解(轻巧夺冠)
- 2023年阜新辅警协警招聘考试备考题库含答案详解(基础题)
- 2024年密云县辅警招聘考试真题附答案详解(满分必刷)
- 2024年东莞辅警招聘考试题库有完整答案详解
- 2023年铜仁辅警招聘考试真题含答案详解(综合卷)
- 2023年黄石辅警协警招聘考试备考题库含答案详解(培优b卷)
- 2024年孝感辅警协警招聘考试备考题库含答案详解(b卷)
- 湖北省鄂东南示范高中教改联盟2025年生物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试题含解析
- 2024年临汾辅警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详解(有一套)
- 面向边缘计算的安全解决方案-全面剖析
- CN101664072A-奶皮子及其生产制作方法配方专利技术
- 光伏发电设计合同范本
- 2025年广西玉林市自来水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跨文化视域下的过程写作:发展、比较与反思
- 商务楼租赁合同范本
- 新版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标准解读
- 成品化粪池施工方案
- 山西省三晋联盟山西名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联合考试 化学试题
- 藏毛窦的治疗及护理
-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控制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