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国家与海湾石油_第1页
西方国家与海湾石油_第2页
西方国家与海湾石油_第3页
西方国家与海湾石油_第4页
西方国家与海湾石油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阿拉伯语言文化系 李钧 00339138 1 西方国家与海湾石油西方国家与海湾石油 概述概述 海湾地区 又称波斯湾地区 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资源贮藏地 i广袤的中东地区 拥 有约 4 亿人口 1640 104 km2的面积 自然条件恶劣 水资源极度匮乏 然而油气资源蕴 藏量却非常惊人 被誉为世界能源宝库 丰富的油气资源在给中东国家带来了滚滚美元的 同时 也给中东带来了连年不断的战火硝烟 因此 中东石油与政治息息相关 与经济难 分难解 更与战争结下了不解之缘 而西方经济发达国家 作为世界石油最集中的消费市 场 其对石油的依赖 以及石油在其政治经济生活中的作用 已经不是能够仅仅将其作为 普通的能源资源来对待了 那么西方国家与石油之间 究竟有着怎样千丝万缕的联系呢 让我们来看一看 海湾地区油气资源海湾地区油气资源 在国际石油输出国组织 OPEC 11 个成员国中 海湾地区就占了 6 席 即伊拉克 伊朗 科威特 沙特 卡塔尔和阿联酋 这 6 个国家的油气资源不仅能左右着 OEPC 甚 至在一定程度上也左右着整个世界的油市 根据 油气杂志 报道 至 2002 年 1 月 1 日 世界石油探明可采储量 140704 Mt 而海湾地区的石油探明储量就达 93515 Mt 世界天然 气估算探明储量 154 36 1012 m3 而海湾地区的天然气估算探明储量就达 55 91 1012 m3 2001 年世界石油产量 3184 74 Mt 而海湾地区的石油产量达 893 605 Mt 就石油探明 可采储量而言 位居世界前 5 位的依次是沙特 伊拉克 科威特 阿联酋和伊朗 天然气 估算探明储量位居世界前 5 位中海湾地区就占据了 4 位 分别是伊朗 卡塔尔 沙特和阿 联酋 海湾地区主要国家的油气估算探明储量 油气产量见表 1 表 1 2001 年海湾地区国家油气探明储量和油气产量 油气探明储量 2002 年 1 月 1 日 油气估算产量 2001 年 国家和地区 石油 Mt 天然气 108 m3 石油 Mt 天然气 108 m3 世界总计 140703 89 1543578 08 3184 74 24802 82 海湾地区合计 93514 79 559138 70 893 61 1711 42 阿联酋 13339 92 60060 36 91 53 236 36 巴林 16 99 920 02 5 13 66 33 伊朗 12235 08 230018 99 156 50 502 75 伊拉克 15345 00 31092 07 98 00 29 13 以色列 0 52 0 01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阿拉伯语言文化系 李钧 00339138 2 科威特 12821 60 14781 47 72 00 70 58 中立区 682 00 283 17 27 00 阿曼 751 02 8291 22 48 00 64 18 卡塔尔 2074 24 144003 27 28 70 237 07 沙特 35361 70 62014 23 323 50 442 05 叙利亚 341 002406 95 25 75 59 88 也门 545 60 4785 57 17 50 到目前为止 海湾地区石油探明储量占世界 65 原油产量占世界 31 石油出口量占 世界 47 而据海湾石油专家最新预测 到 2030 年 海湾地区的石油出口将占全球份额 的 70 由此可见 海湾地区局势的变化 就会对国际油价产生重大影响 而这样的变化 在西方国家的政治经济生活中无疑也激起了阵阵波涛 西方国家与石油西方国家与石油 石油进出口与石油依赖石油进出口与石油依赖 大多数西方经济发达国家都是世界石油进出口大国 其发达的经济很大程度上是以庞 大的能源消耗为基础 而石油又在其能源结构中扮演了首屈一指的重要角色 以美国为例 ii据悉 美国的石油消费总量依然呈上升趋势 现在每天接近 2000 万桶 预计到 2025 年会 达到 2900 万桶 这意味着该国的石油供应将空前依赖进口 将从现在每天进口 1100 万 桶 大约占美国消费总量的 55 增至 2025 年的 2000 万桶 占美国消费总量在 69 在 2004 年 3 月 28 日的一个星期里 美国的石油进口量为日均近 1040 万桶 创日均进口历史最 高纪录 又如东邻日本 日本是个自然资源极度缺乏的地方 却是世界上第四大能源消费 国 其能源的 80 依赖进口 其中 85 以上的原油进口依赖中东 而一次性消费能源中 石油占了一半以上 与日益增长的石油进口量遥相呼应的是发达国家对于石油能源的依赖型日益增加 iii美国著名智囊机构 国际战略研究中心 安全与能源问题专家安东尼 科德斯曼最近出 版了一本新书 中东能源发展 他在书中明确表示 目前 短期内 世界上没有任何价格 低廉 可以取代石油的能源资源 他说 就算以油价每桶 50 美元来计算 其他能源供应成 本仍然高出许多 要让这些能源供应渗透市场 仍然需要很长的时间 科德斯曼认为 从过去 20 年的数据看来 不管是谁当选美国总统 制定什么样的能源 政策 不管非政府组织提出什么样的创新想法 都无法改变美国对中东和北非地区的石油 依赖与日俱增的事实 他说 未来 20 年 全球对中东和北非地区的石油依赖程度不仅将增 加 而且增加幅度将会非常的大 科德斯曼说 美国能源部估计 1990 年 中东和北非地区石油日产量为每天 2300 万桶 2000 年为 2750 万桶 目前是 3000 万桶 预计到 2020 年为 4600 万桶 2025 年为 5400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阿拉伯语言文化系 李钧 00339138 3 万桶 这显示全球对中东地区石油出口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大 今天 中东地区石油日产量占全球产量的 35 预计到 2025 年 将占 43 科德斯曼说 美国领导人过去 20 年来一直忽视这个事实 但是 这个潮流是不会改变的 他说 1973 年石油危机时 美国每天从中 东进口的石油为 600 万桶 到 1988 年增长到 650 万桶 第一次海湾 战争时为 730 万桶 目前则是 1200 万桶 进口量几乎是第一次石油 危机的两倍 他说 根据保守估计 到 2030 年 进口量将达到 2000 万桶 据 2000 年数据统计 世界十大石油进口国情况如表 2 由表中 可见 相当一部分石油进口大国都是西方发达国家 而据最新统计 中国石油进口量已超越日本 成为世界第二大石 油进口国 历史上曾经发生过三次对西方国家造成重大影响的石油危机 iv1973 年 10 月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 为打击以色列及其支持者 石油输出国组织的阿 拉伯成员国当年 12 月宣布收回原油标价权 并将其基准原油价格从每桶 3 011 美元提高到 10 651 美元 使油价猛然上涨了两倍多 从而触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最严重的全球经 济危机 持续 3 年的能源危机对发达国家的经济造成了严重的冲击 在这场危机中 美国的工 业生产下降了 14 日本的工业生产下降了 20 以上 所有工业化国家的经济增长都明显 放慢 这次危机后 以美国为首的一些发达国家组成了国际能源机构 应对可能出现的石油 危机 这个机构要求成员国必须保持相当于前一年 90 天进口原油的储备量 1978 年底 世界第二大石油出口国伊朗的政局发生剧烈变化 伊朗亲美的温和派国王 巴列维下台 引发第二次石油危机 此时又爆发了两伊战争 石油产量受到影响 从每天 580 万桶骤降到 100 万桶以下 打破了当时全球原油市场上供求关系的脆弱平衡 随着产量剧减 全球市场上每天都有 560 万桶的缺口 油价在 1979 年开始暴涨 从每桶 13 美元猛增至 1980 年的 34 美元 这 种状态持续了半年多 此次危机成为上世纪 70 年代末西方经济全面衰退的一个主要诱因 1990 年 8 月初伊拉克攻占科威特之后 伊拉克遭受国际经济制裁 使得伊拉克的原油 供应中断 国际油价因而急升至 42 美元的高点 美国经济在 1990 年第三季度加速陷入衰 退 拖累全球 GDP 增长率在 1991 年跌破 2 国际能源机构启动了紧急计划 每天将 250 万桶的储备原油投放市场 使原油价格在 一天之内就暴跌 10 多美元 以沙特阿拉伯为首的欧佩克也迅速增加产量 很快稳定了世界 石油价格 此外 2003 年 国际油价也曾暴涨过 原因是以色列与巴勒斯坦发生暴力冲突 中东 局势紧张 造成油价暴涨 这几次石油危机具有共同的特征 那就是都对处于上升循环末期 即将盛极而衰的全 球经济造成严重冲击 历史上的几次石油价格大幅攀升都是因为欧佩克供给骤减 促使市 场陷入供需失调的危机中 目前 由于第二次海湾战争的爆发 世界舆论一度认为可能发生新一轮石油危机 国 际油价也一度突破每桶 50 美元大关 但是几次石油危机也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 首先危机引发了世界能源市场长远的结 构性变化 迫使主要进口国积极寻找替代能源 开发节能技术 比如居高不下的汽油价格 表 2 美 国 511 日 本 214 韩 国 123 德 国 104 意大利 90 法 国 86 中 国 70 印 度 67 荷 兰 61 西班牙 59 其 他 642 单位 百万吨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阿拉伯语言文化系 李钧 00339138 4 促使厂家推出更多高能效的汽车 1990 年美国汽车每加仑汽油的平均行驶里程较 1973 年 增长了 40 另一方面刺激了非欧佩克国家石油产量的增长 提高生产率 欧佩克的份额 已经从原来的 80 逐步降低到目前的 40 左右 但是由于产品的推陈出新 替代能源的发 现往往需要相当长时间 因此高油价仍然是经济增长的一大风险 美日相关问题与政策美日相关问题与政策 自 1972 年美国国内石油产量达到日产 1160 万桶的顶峰以来 它对进口石油的依赖逐 步增强 目前美国国内石油产量是日产 900 万桶 预计还会继续下降 原因是老油田日益 枯竭 即使如布什政府所盼望的最终能从阿拉斯加北极国家野生动物保护区开采到一些石 油 这种减产趋势也没法扭转 日本的能源问题概括起来有以下四点 第一 国民经济对 石油依赖度居高不下 进口石油大部分来自中东 第二 政府积极推进发展核电 但由于 近来核电事故不断 国民对核电安全的质疑增加 第三 生产 生活领域耗能问题突出 第四 由于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经济持续低迷 导致新能源计划进展缓慢 美国为了控制中东石油 在海湾地区推行单边主义和霸权政治 其政府财团牢牢掌控 了海湾地区相当一大部分的石油生产与炼油工业 美国近年以来绝大多数的军事活动都集 中在中东地区产油国 尤其以两次海湾战争为代表 推翻萨达姆政权之后 美国更是牢牢 掌控了 富得流油 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 并进一步向 不肯合作 的伊朗施压 目前 美国始终在扮演自己 海湾和事佬 和 人民代言人 的身份 跻身巴以冲突 控制沙特 等国的石油产业 占领伊拉克领土 在海湾地区部署常驻部队及航空母舰 建立军事基地 俨然将 流淌奶与蜜之地 作为自己的势力范围 同时 美国还在大力发展同自家后院的 拉美国家以及曾一度忽视的非洲国家的合作关系 目前美国正觊觎非洲几内亚湾地区的石 油资源 预计不久的将来 几内亚湾将在美国的影响之下成为第二个 波斯湾 而弱小的 非洲国家恐怕难以逃脱山姆大叔一双大手的操纵 日本目前采取的是 多点进攻 的策略 除了国人耳熟能详的 安纳线 安大线 之争 中日东海经济专属区划分争议等与我国有关的事件之外 即使对待同样是海湾国家 的石油出口国 日本也采取变更比较频繁的战略 v例如 阿联酋媒体 2004 年 3 月报道 日本 2003 年 11 月份大幅削减了从阿联酋的石油进口量 主要原因是日本恢复从伊拉克进 口原油 报道说 从去年 11 月起 阿联酋对日本出口原油从 10 月份的每天 98 7 万桶减至 79 3 万桶 减幅为 19 5 日本从去年 11 月起恢复从伊拉克进口原油 日进口量为 125655 桶 报道还说 日本去年同期还减少了从伊朗 沙特 卡塔尔和阿曼的石油进口量 其中从伊朗的原油进口量减少了 25 但从科威特的原油进口量却增长了 37 同时 日 本还大力发展与俄罗斯 拉美地区 非洲几内亚湾地区的石油合作与输油管道建设 其中 尤其与俄罗斯交往甚密 也因此发生过与中国的摩擦 俄罗斯已经日益成为日本石油战略 的重点地区 为了保证即使在紧急情况下弹丸之地的日本也能保证石油供应 日本还大力 推行石油战略储备政策 在下文中将有所提及 石油储备石油储备 为了应对可能出现的能源危机和产油国家的石油武器 vi西方主要发达国家有着成熟 的石油储备经验 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石油战略储备体系 从美 日 德 法四国的战略储 备制度比较中发现 四国都在 1973 年石油危机之后开始对战略石油储备立法 美国是 能 源政策与保护法 日本是 石油储备法 德国是 石油及石油制品储备法 法国则是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阿拉伯语言文化系 李钧 00339138 5 关于工业石油储备库存结构的第 58 1106 号法 四国对于储备目标和规模也在法律中 有明确规定 vii美国战略石油储备从酝酿到最终建立经历了长达 30 多年的 艰苦磨练 这 一构想可以追溯到第二次世界大战 1944 年 美国当时的内政部长哈诺德 伊克斯提出了 建立国家战略石油储备的构想 1952 年 美国国家矿产资源政策委员会也提出了类似建议 1956 年 苏伊士运河危机的爆发使艾森豪威尔总统认识到了建立国家战略石油储备的重要 性 再一次提议建立国家战略石油储备 由于种种原因 上述建议始终未能在政府和国会 间达成一致并付诸实施 1973 年 10 月 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 阿拉伯国家对美国和西方 国家实行全面石油禁运 导致美国经济陷入严重衰退 美国政府遂下决心建立战略石油储 备 1975 年 12 月 22 日 福特总统签署了国会通过的 能源政策与储备法 该法授权美 国政府建立高达 10 亿桶的国家战略石油储备 美国政府从 1977 年 7 月 21 日正式开始储备 石油 后来最终形成的储备能力为 7 亿桶 2001 年 9 11 恐怖袭击之后 布什政府认为战 略石油储备对维护美国经济安全至关重要 因此提出了扩大石油战略储备容量的建议 2003 年 4 月 国会正式批准了布什政府的建议 并批准拨款 15 亿美元用于扩建储油设施 使之达到 10 亿桶容量的要求 在政府储备方面 美 日 德的储备量分别是 10 亿桶 3 15 亿桶 5350 万桶 加上民间储备 美 日 德 法的石油储备量分别相当于其 158 天 169 天 117 天和 96 天的石油消费 四国的储备体制各有不同 美国实行自由市场型 石 油储备主体是政府战略储备 对于民间储备 虽然有一些优惠政策和存放服务 但没有任 何资金支持 也不进行管理 日本是政府导向 储备主要由政府进行 但也严格规定每一 个石油商都有一定储备额度 没有完成的要被罚款 而德国是 联盟储备 机制 官民联 盟储备量 政府储备 民间储备比率为 57 17 26 法国民间储备 政府储备的比率为 75 25 而各国石油储备的库存情况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世界石油的价格波动 举例说明 据报道 viii由于受美国国内成品油库存继续减少 国际市场原油价格 17 日 在连续多个交易日走低后回升 纽约商品交易所 12 月份原油期货价格上涨 73 美分 收于 每桶 46 84 美元 根据美国能源部发表的报告 上周美国国内汽油和其他成品油库存分别 减少 40 万桶和 100 万桶 商业原油库存虽然增加了 80 万桶 但大大低于市场原来的预期 目前 美国内原油库存为 2 923 亿桶 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但成品油库存仍然比去 年同期低 14 尽管 17 日油价回升 但经过前一个时期的下跌 纽约市场原油期货价格 比 10 月下旬高峰时每桶低了 8 美元以上 不过 目前的价格水平与一年前相比仍高出 48 多数市场分析人士都不敢轻言国际油价上涨已经触顶 他们正在密切关注伊拉克和 尼日利亚等国最近事态的发展 结语结语 从以上的相关分析及资料说明 在当今世界工业化浪潮的冲击下 以西方发达国家为 代表的一批先进工业化国家 对于能源 尤其是石油的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