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用心 爱心 专心 1 20132013 届高三新课标历史配套月考试题三届高三新课标历史配套月考试题三 A A 适用地区 课标地区适用地区 课标地区 时间时间 9090 分钟分钟 分值 分值 100100 分分 考查范围 中外政治文明演进历程 中外经济文明演进历程 选修一 考查范围 中外政治文明演进历程 中外经济文明演进历程 选修一 建议使用时间 建议使用时间 20122012 年年 1010 月底月底 一 选择题 本大题共一 选择题 本大题共 2525 个小题 每小题个小题 每小题 2 2 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 符合题目要求的 符合题目要求的 1 2012 海南单科 T3 秦灭六国后 奏王嬴政兼采古史及传说中的 三皇 五帝 之名而称 皇帝 其首要目的是 A 宣扬托古改制 B 承袭华夏传统 C 突出个人功业 D 标榜君权神授 2 公元 829 年 日本的 太政府符 一书中记载 水田之难 尤其旱损 传闻唐国之风 渠堰不便之处 多构水车 无水之地 也斯不失其利 其以手转 足踏 服牛回 备随 便宜 这段记载描述的是 A 翻车 B 水排 C 筒车 D 都江堰 3 2012 吉林三模 明清时期 江南地区出现了一些城市 如棉纺业发达的松江 陶瓷 业发达的景德镇 冶铁业发达的佛山 长江的商品转运码头汉口等地 丝织巨镇盛泽 镇 本是青草滩上一荒村 明初居民止五六十家 嘉靖间倍之 以绫绸为业 始称为市 因 丝绸之利日扩 到乾隆时 居民百倍于昔 绫绸之聚亦且十倍 盖其繁阜喧盛 实 为邑中诸镇之第一 根据材料指出明清时期城市经济发展的新特点是 A 专业化商业城市大量出现 B 区域经济中心开始崛起 C 地处水陆交通要冲 D 城市对外贸易比较活跃 4 2012 北京文综 T12 秦汉至明代 商人长期处于社会底层 一个重要原因是统治阶 层认为商人 A 不事生产 B 不尊儒术 C 不敬祖宗 D 不纳租税 5 斯塔夫里亚阿诺斯在 全球通史 中记载 1840 年 素有印度的曼彻斯特 英国 纺织工业中心 之称的达卡 已从一个非常富庶的城市衰败为异常贫穷的小镇 这种衰败 不仅发生在达卡 而且发生在其他所有地区 这种衰败 在中国的表现是 A 19 世纪四五十年代 英国对华鸦片贸易十分猖獗 B 19 世纪四五十年代 东南沿海妇女纺织半数停工 用心 爱心 专心 2 C 1846 年英国输华货物总值比 1845 年降低四分之一 D 19 世纪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异常艰难 6 下图是中国某一朝代都城内中枢机构的分布示意图 该都城是 A 唐长安 B 宋开封 C 元大都 D 明北京 7 右图是于江西某古代民居中拍摄到的 裹脚凳 凳子最上方横 梁为 3 寸 中间横梁用于缠布 最下方的盒子用于放置药物和香料 女子缠足带来的不仅是身体的畸形 更是心理的禁锢 最初以法令 形式明确禁止此陋习的政府是 A 晚清政府 B 湖北军政府 C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 D 南京国民政府 8 2012 新课标全国卷 T31 1920 年 12 月 毛泽东在致朋友的信中说 我看俄国式 的革命 是无可如何的山穷水尽诸路皆走不通了的一个变计 并不是有更好的方法弃而不采 单要采这个恐怖的方法 这表明在当时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成员看来 A 俄国革命道路必须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B 在中心城市举行武装暴动是当务之急 C 暴力革命是进行社会改造的必然选择 D 改良仍旧是改造社会行之有效的办法 9 2012 潮州二模 下表反映的是民国时期中国民族工业的相关数据 1911 1945 年中国工业生产指数 1933 年物价为衡量标准 1912 1920 年13 4 1921 1926 年 4 5 用心 爱心 专心 3 1927 1936 年8 7 1937 1945 年 2 45 对表中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A 两次快速发展均得益于社会的剧变 B 国民政府前十年民族工业发展较快 C 内战是阻碍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原因 D 抗战期间民族企业被日本整体吞并 10 2012 南京二模 下列图片反映了中国 20 世纪两次历史性巨变 这两次巨变都 大总统誓词大总统誓词 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公告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公告 成为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新起点 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制度 改写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历史 推动了中国工业化的发展 A B C D 11 2012 上海单科 T12 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偶然巧合之一 由于一 系列计算错误 他把西班牙到印度的距离大大缩短了 以致认为到达的地方是 A 美洲 B 非洲 C 亚洲 D 大洋洲 12 从 15 16 世纪的地理大发现开始 西方殖民者走遍全球 凡海水所及之处 几乎均有 他们的踪迹 直至 19 世纪末世界终于被瓜分完毕 其势力蔓延到世界各个角落为止 全球 化初具雏形 在这个过程中 资本主义表现出来的最大特性是 A 无限的扩张性 B 统治的残暴性 C 极端的掠夺性 D 竞争的激烈性 13 2012 淮北二模 下表摘编自 E 罗伊斯顿 派克 被遗忘的苦难 英国工业革命 的人文实录 一书 对其理解正确的是 斯塔福特郡的矿口女工的周工资表 年龄工资 12 13 岁4 先令 4 先令 6 便士 13 14 岁4 先令 6 便士 5 先令 用心 爱心 专心 4 14 15 岁5 先令 6 先令 6 便士 15 16 岁6 先令 7 先令 6 便士 女童工在工业革命中使用较普遍 女工的工资比男工要低得多 妇女独立意识增强 主动离开家庭走进工厂 早期工业时代缺乏人文关怀 A B C D 14 2012 上海单科 T16 在中学毕业作文中 马克思以 人类的幸福 和 我们自身的 完美 作为自己选择职业的目标 并倾注了毕生精力实践上述理想 他在 19 世纪 40 年代取 得的实践成果是 A 参与第一国际的创立 B 出版 资本论 C 声援巴黎公社的斗争 D 创立科学社会主义 15 1956 年 在遭受严重水灾的情况下 农业总产值仍达到 582 9 亿元 比上年增长 4 9 1957 年 粮食产量达到 3901 亿斤 比 5 年前增长 19 棉花总产量达到 3280 万担 比 5 年前增长 26 这两年中国农业增产的主要原因是 A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B 贯彻落实了中共八大的路线 C 人民公社化运动掀起了高潮 D 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6 2012 苏 锡 常 镇调研 右图所示为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的一个场景 出现此场 景的原因包括 美在美苏争霸中处于攻势 美国陷入侵越战争泥潭 美遏制中国的政策失败 中苏关系的恶化 跨越太平洋的碰杯跨越太平洋的碰杯 A B C D 17 2012 邯郸二模 下图是 十五 期间城乡居民收入情况统计表 表中数据反映出 年份 20012002200320042005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元 6859 67702 88472 29421 6 10493 实际增长率 8 513 49 07 79 6 用心 爱心 专心 5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元 2366 42475 62622 22936 4 3255 实际增长率 4 24 84 36 86 2 A 国民经济的发展与城乡居民的收入同步增长 B 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人均收入增长不协调 C 2004 年我国城镇居民的人均收入有所下降 D 农村居民与城镇居民的人均收入差距缩小 18 2012 天津文综 T6 就在 21 世纪的钟声即将敲响之前 从神州大地上消除了最后 一块帝国主义侵略造成的殖民地的残痕 完整而彻底地完成了民族独立的历史使命 完成 这一历史使命的根本保证是 A 一国两制 的提出 B 九二共识 的确定 C 中国国际威望的提高 D 中国国力的强大 19 2012 唐山三模 20 世纪前期 一位美国总统说 这不仅是一种反对匮乏 贫穷与 经济不景气的战争 而且是一种争取民主政治生存的战争 我们正为挽救一种伟大而珍贵的 政府形式而战 既为我们自己 也是为全世界 材料中的 战争 是指 A 北美独立战争 B 美国内战 C 罗斯福新政 D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20 2012 黄冈质检 1921 年至 1922 年 苏联市场上纷纷涌现出一批私商 而且呈迅速 发展之势 他们开始仅仅局限于市场和集市上的小宗交易 后来慢慢地经营范围也就扩大了 从事私商的人也是形形色色 各种各样 有工人 知识分子 退伍军人 旧商人 手工业者 农民以及大量的家庭主妇 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A 战时共产主义取消了公开的贸易 B 新经济政策恢复了商品货币流通 C 苏联开始建立市场经济体制 D 国家放弃了对贸易的全部垄断 21 2012 广东文综 T22 有学者说 苏联制度的设计用意 在于尽快将一个极落后 开发度极低的国家 早早送上工业化的大道 尽管这个制度极其缺乏效率 极其浪费 却 毕竟达到了上述目标 据此可知该学者 A 赞同列宁的新经济政策 B 客观评价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用心 爱心 专心 6 C 认为斯大林模式有合理之处 D 否认赫鲁晓夫改革的必要性 22 下表是苏联某一时期内经济的增长率 年份国民收入工业总产值农业总产值人均实际收入 1966 19707 88 53 95 9 1971 19755 77 42 54 4 1976 19804 34 41 73 4 1981 19853 63 51 02 1 影响上述时期苏联经济发展趋势的主要因素是 A 工业化运动 B 美苏争霸 C 农业集体化运动 D 戈尔巴乔夫改革 23 2012 肇庆二模 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对全球化问题做了如下分析 你认为表中正确 的选项是 选项史实推论 A 新航路开辟世界开始了经济文化交流 B 20 世纪初世界市场最终形成不同地区实现同步发展 C 二战后世界经济三大支柱建立遏制了美国的霸主地位 D 经济区域 集团化趋势不断加强加强了各国经济的相对依赖 24 2004 年执政的德国社民党议会党团副主席盖尔诺特 埃尔勒认为 目前世界格局介 于冷战格局消失的后期和多极化形成的初期 在超级大国美国之外 正在出现一些 次中 心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所谓 次中心 就是多极格局中的一极 B 美国对 次中心 的出现持有欢迎态度 C 未来一段时间世界不会再有 中心 存在 D 次中心 的出现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 25 2012 襄阳调研 20 世纪 90 年代以前 仅有联合国大会 七国集团会议等少数多边 峰会 而今 各种多边峰会纷纷涌现 如 G20 峰会 APEC 峰会 欧盟峰会 金砖四国 峰会 世界气候变化峰会等 峰会的大量出现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 区域集团化与世界一体化产生冲突 B 传统双边外交不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 C 美国一极独霸世界已被多极格局取代 D 经济全球化使各国依赖程度加深 用心 爱心 专心 7 二 非选择题 本大题共二 非选择题 本大题共 4 4 小题 第小题 第 2626 题题 1313 分 第分 第 2727 题题 1212 分 第分 第 2828 题题 1313 分 第分 第 2929 题题 1212 分 共分 共 5050 分 分 26 2012 江苏单科卷 T21 著名学者余英时指出 科举不是一个单纯的考试制度 它将社会结构紧密地联系了起来 形成一个多面互动的整体 一直发挥着无形的统合功能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科举之善 在能破朋党之私 前此选举 皆权在举之之人 士有应举之才 而 举不之及 夫固无如之何 既可 科举 不能应试者 有司虽欲徇私举之而不得 苟能 应试 终必有若干人可以获举也 此实选举之官徇私舞弊之限制 吕思勉 中国制度史 材料二 渐渐地 这些考试 指科举 开始集中于文学体裁和儒家正统观念 最后的结果是形 成一种制度 为中国提供了一种赢得欧洲人尊敬和羡慕的 有效稳定的行政管理 只要 中国仍相对地孤立在东亚 它就会继续提供稳定性和连续性 美 斯塔夫里阿诺斯 全球通史 材料三 作为一种上千年的文化存在 科举显然有其客观的历史合理性 否则我们就无法解 释其存在的持久性 科举的创新之处就在不仅为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提供了持续流动的 可能 而且将其制度化 科举制度的最大合理性在于它那 朝为田舍郎 暮登天子堂 式的 机会均等 的机制 对知识分子的社会心理是一种塑造 客观上激励了个人的奋 斗精神 薛明扬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请回答 1 据材料一 结合所学知识 指出汉晋时期的选官制度 并通过与上述选官制度的比较 说明科举制的历史进步性 7 分 2 据材料二 结合所学知识 说明科举制所具有的政治 思想以及整体的统合功能 3 分 用心 爱心 专心 8 3 据材料三 说明科举制对于现代人才选拔的历史借鉴价值 3 分 27 2012 烟台二模 农耕文明有其封闭性 这种状态下的人们缺乏进取心 较难接受 新生事物和新观念 而工业文明的发展则相反 人们勇于创新 注重效率和科学技术 阅读 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材料一 中国古代的城市与商业一贯发达 但中国的商业与城市一向都是在体制内发展 的 受社会主流体制的节制与约束 商人与社会上其他成员同流 并不具备超主流体制的特 殊身份 而且 历朝历代都有非常强大的官办商业 这几乎成为中国社会的一大传统 中国的城市主要不是起商业功能 而是起政治功能 是中央政府统治全国的政治中心 钱乘旦 前资本主义世界发展 东方普遍性与西方特殊性 1 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 概括指出阻碍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 体制内 的因素 有哪些 4 分 材料二材料二 18 世纪的英国 正在孕育人类历史上一种崭新的生产方式 后世称之为 工 业革命 持续的海外扩张和殖民贸易 带动了对商品的需求 科学意识和市场意识 提高 了英国人普遍的认识水准 在各种合力下 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 开创了影响 深远的自由主义经济模式 并建立起一个地跨全球的 日不落帝国 在 18 世纪中期到 19 世纪中期 引领着世界的发展 摘编自 大国崛起 2 依据材料二 概括归纳英国的工业文明具备什么样的特点 引领着世界的发展 用心 爱心 专心 9 3 分 材料三材料三 中国社科院的学者孟彦弘认为 从人类社会发展来看 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 的过渡是必然的 但对具体的民族或地区而言 它们又不是都自发地进入工业文明 3 当传统农耕文明遭遇英国工业文明时 中国 不是自发地进入工业文明 结合相 关史实 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5 分 28 2012 深圳调研 近代以来 新旧体制的转型成为世界历史发展的重大主题 阅读下 列材料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霍布斯鲍姆把 1789 1848 年这一时期定义为 革命的年代 认为这一时期所 发生的 双元革命 不仅仅是工业本身的巨大胜利 而且是资本主义工业的巨大胜利 不 仅仅是一般意义上的自由和平等的巨大胜利 而且是中产阶级或资产阶级自由社会的大胜 利 这场双元革命改变了世界 并且还在继续使整个世界发生变革 整理自霍布斯鲍姆 革命的年代 材料二 霍布斯鲍姆把 1914 1991 年这一时期定义为 极端的年代 他认为经历 1914 1945 年的 大灾难 时期后 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兴起了一股重大的改革与重组之潮 而在经济活动的全球化方面 同样也掀起了一个极为强大先进的发展 整理自霍布斯鲍姆 极端的年代 1 材料一中的 双元革命 当指哪两大事件 在 双元革命 影响下 19 世纪中后期 欧美主要国家社会转型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4 分 用心 爱心 专心 10 2 材料一中的 双元革命 分别对中国的近代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 分 3 阅读材料二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哪些历史因素推动了二战后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在经济 方面的 改革与重组之潮 这些经济上的 改革与重组 有何共同之处 3 分 4 材料二中提到 经济活动的全球化 在 20 世纪 50 至 70 年代获得 强大先进的发展 请以国际经济体系方面的史实加以说明 2 分 29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常州学派的健将刘逢禄认为 左氏春秋 中的义法 凡例皆出自刘歆伪造 他 说 余年十二读 左氏春秋 疑其书法是非多失大义 常州学派史学思想研究 材料二 刘歆阐释 左氏春秋 是 以其非博之学 欲夺孔子之经 而自立新说以 惑天下 布衣改制 事大骇人 故不如与之先王 既不惊人 自可避祸 康有为 新学伪经考 孔子改制考 材料三 康有为隐以改复原教之路得自命 作 伪经考 其貌似孔也 其心则夷也 叶德辉 叶吏部与刘先端黄郁文两生书 1 据材料一 二 指出康有为与刘逢禄相比其观点的异同之处 6 分 2 谈谈你对材料三中叶德辉观点的认识 6 分 用心 爱心 专心 11 用心 爱心 专心 12 参考答案 试卷类型 A 2013 届高三新课标原创月考试题三 配 2013 一轮 1 解析 选 C 本题考查皇帝制度 秦王嬴政初并天下后 认为自己德高三皇 功过五帝 君 王称号不足以显示自己的权势和地位 因此 他把三皇和五帝的名称合并为 皇帝 来突出个人功业 答案选 C 项 2 解析 选 A 本题考查古代农业的发展 材料信息中的 水车 是农业灌溉工具 故首 先排除 B 项 水排是冶铁工具 和 D 项 灌溉工程 翻车 又叫龙骨水车 用木制成 可 用脚踏或手摇 它既能把低处的水引上高坡进行灌溉 也可以排涝 从材料中 以手转 足 踏 可知是翻车而非筒车 据此排除 C 项 选 A 项 3 解析 选 A 本题考查对材料的分析 理解能力 通过材料可以理解到明清时期江南 地区出现了大量专业化的城市 因棉纺业发达发展起来的松江 因陶瓷业发达发展起来的景 德镇等 据此本题选 A 项 B C D 三项说法与材料无关联 4 解析 选 A 本题考查重农抑商政策 古代统治者认为商业与农业争夺劳动力 影响农 业生产 故将 商业 称作 末业 商人长期处于社会底层 A 项正确 B C D 三项表述 错误 5 解析 选 B 此题考查的是近代西方工业文明的崛起对中国造成的冲击 根据题干提示 1840 年英国完成工业革命后发动了旨在打开中国市场的鸦片战争 而对中国经济的冲击是 小农经济开始瓦解 在外国廉价的工业品的冲击下 中国耕织结合的经济结构受到沉重打击 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因此 B 项符合题意 6 解析 选 C 本题考查不同朝代中央机构的变化 从图中 中书省 枢密院 可知是 元代 图中无尚书省和门下省 A 项错误 宋代是中书门下 明代废除丞相 裁撤中书省 B D 两项错误 7 解析 选 C 近代中国社会风俗受到西方民主思潮的影响 戊戌变法时的维新派 主张 断发易服 废止缠足 但并未以法令形式明确禁止 民国时期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 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等法令 故选 C 8 解析 选 C 本题考查分析问题的能力 考查新民主主义革命 解题关键信息有 1920 年 俄国式的革命 并不是有更好的方法弃而不采 单要采这个恐怖的方法 借俄国暴 力革命方式强调中国革命要学习俄国暴力革命的方式 A 项的表述本身并不科学 材料不涉 及革命的地域 所以 B 项无体现 D 项与材料观点相左 排除 用心 爱心 专心 13 9 解析 选 B 此题考查的是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脉络历史背景的理解 A 项的错误 在于第二次快速发展不是像第一次辛亥革命推翻清政府的君主专制统治 引起社会剧变 阻碍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原因是外国列强侵略 故 C 项错误 D 项明显不正确 故选 B 项 10 解析 选 D 本题考查辛亥革命和新中国成立 大总统誓词 反映了中华民国南京临 时政府的成立 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公告 反映了新中国诞生 属于二者的共同点 与新中国成立不符 与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不符 11 解析 选 C 本题主要考查新航路开辟 在葡萄牙人沿着非洲海岸探索航行的同时 意大利航海家哥伦布坚信地圆说 认为只要一直向西航行 也一定能到达中国和印度 1492 年 在西班牙王室的支持下 开始横渡茫茫的大西洋 经过两个多月的艰苦航行 终于到达 了陆地 他以为这里就是印度 12 解析 选 A 研读题干 题干说明的一个主要思想是资本主义的发展促进了全球化的 进程 残暴性 掠夺性等都是资本主义的本性 而这些都表现在扩张性当中 没有资本的扩 张 就不会有全球化 故选 A 项 13 解析 选 D 本题考查英国工业革命状况 根据表中数据 从表中各年龄段分析 涉 女工年龄偏低及女童工较多 说明现象说明女童工在工业革命中使用较普遍 早期工业时代 缺乏人文关怀 正确 表中没有涉及男工工资 无法作出比较 排除 表中也没有体 现 的变化过程 排除 故选 D 项 14 解析 选 D 马克思于 1848 年发表的 共产党宣言 阐明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 昭示共产主义原则 标志科学社会主义诞生 故选 D 项 其余三项时间明显不符 A 项 1864 年 B 项 1871 年 C 项 1859 年出版 资本论 第一卷 15 解析 选 A 本题考查三大改造 材料中限定的时间是 1956 年 和 1957 年 B 项 虽然是 1956 年 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 中共八大的路线没有得到贯彻落实 C 项 1958 年 和 D 项 1978 年 均不符合题目的时间界定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 A 项 16 解析 选 C 本题考查现代中国的外交 尼克松访华 20 世纪 70 年代 中国恢复 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美国遏制中国的政策失败 再加上这一时期美国陷入侵越战争泥潭 以及从 20 世纪 60 年代开始的中苏关系的恶化 所以出现了图片中的场景 尼克松访华时 美国在美苏争霸中处于守势 排除 故选 C 项 17 解析 选 B 本题考查当今改革开放时期经济的发展 表中没有国民经济的发展情况 的数据 因此 A 项不能体现 C 项从表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一栏分析 2004 年在逐年 增长 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两栏进行对比 农村居民与城镇居 用心 爱心 专心 14 民的人均收入差距扩大 D 项错误 材料数据表明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人均收入增长不协 调 B 项正确 18 解析 选 D 本题主要考查祖国的统一大业和学生比较问题的能力 材料反映的是 1999 年澳门回归祖国 A 项和 C 项都是澳门能够回归和彻底实现民族独立的原因 但它们归 根结底都是中国综合国力强大的结果 故选 D 项 注意 九二共识 只涉及两岸关系 是中 国的内政问题 与民族独立无关 排除 B 项 19 解析 选 C 由题干时间 20 世纪前期 和材料信息 一种反对匮乏 贫穷与经济不 景气的战争 争取民主政治生存的战争 为挽救一种伟大而珍贵的政府形式而战 等 可 知 当时罗斯福正在推行新政 以应对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 因此材料中的 战争 是指罗 斯福新政 C 项符合题意 20 解析 选 B 本题考查苏俄的新经济政策 1921 年 战时共产主义被新经济政策所取 代 A 项错误 新经济政策在商业上恢复了商品流通 利用商品货币关系来恢复生产 B 项 正确 C D 两项不符合当时苏俄实际 均排除 21 解析 选 C 本题考查对斯大林模式的理解 从 在于尽快将一个 国家 早早送 上工业化的大道 可知是优先发展重工业 新经济政策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均不具备此特 征 故 A B 两项错误 从 尽管这个制度极其缺乏效率 极其浪费 但毕竟达到了上述目 标 可知 是对斯大林模式的客观评价 肯定了它的合理之处 C 项正确 D 项在材料中不 能体现出来 22 解析 选 B 本题考查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知识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 A C 两项 明显与材料不符 工业化始于 1925 年联共布十四大 农业集体化运动始于 1927 年联共布十 五大 D 项戈尔巴乔夫改革始于 1985 年与材料也不符 美苏争霸是在 20 世纪 50 年代至 90 年代初 据此本题选 B 项 23 解析 选 D 本题考查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 A B C 三项中的推论均错误 A 项错 在 开始了 B 项错在 同步发展 C 项的 遏制 一词表述有误 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 不断加强 加强了各国经济的相对依赖 故正确选 D 项 24 解析 选 D 本题考查当今世界格局特点 当今世界格局是暂时形成一超多强局面 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所谓 次中心 应该是多极格局中多个力量中心 故 A 项不正 确 美国力图建立单极世界 对 次中心 的出现并不是持有欢迎态度 故 B 项不正确 一 超多强局面长期存在 故 C 项不正确 次中心 代表的是多个力量中心 在一定程度上遏 止大国强权政治 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 故 D 项正确 用心 爱心 专心 15 25 解析 选 D 本题考查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材料中峰会的大量出现是时代的产物 它 是各国联系日益密切 需要各国合作 加强磋商的产物 故反映的实质是 D 项 26 解析 解答第 1 问首先要指出汉晋的选官制度 分析科举制进步性时要突出科举制 度与察举制 九品中正制相比在公平 公正与人才选拔等方面的进步 第 2 问根据材 料二 主要从中央集权 儒家思想 文明发展等角度分析 解答第 3 问 应从人才的 流动 机会均等的刺激机制等内容分析 参考答案 1 选官制度 察举制 九品中正制 进步性 有利于破除结党营私之弊 限制了徇私舞弊的发生 打破了世家大族垄断官 场的特权 扩大了官员的来源 提高了从政人员的文化素质 7 分 2 功能 加强中央集权 保证儒家思想成为主流 正统 维护文明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3 分 3 借鉴价值 人才流动机制 客观公平理念 人才激励机制 3 分 27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农耕文明与英国工业文明的比较 第 1 问阻碍中国古代 商业发展的的因素 可根据材料一中商业受自然经济的束缚 重农抑商政策 商人受歧视等 方面分析 概括回答 第 2 问依据材料中的 科学意识和市场意识 自由主义经济模 式 等信息 回答英国工业文明的特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新能源汽车在城市公共交通领域的充电设施建设与运营成本控制策略研究报告
- 陕西省联考试题及答案
- 山东省驾考试题及答案
- 三加一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餐饮企业所有权转让合同范本
- 2025年官方策划标准离婚协议范本
- 2025年建筑施工总包协议标准文本
- 2025年商标权合作授权合同
- 2025年直播平台艺人合作合同
- 论文考试题及答案
- 牛奶培训资料
- 《贝叶斯估计》课件
- GB/T 44994-2024声学助听器验配管理
- 《压力容器安全培训》课件
- 急危重症患者抢救及会诊制度
- 学校各岗位廉政风险点及防控措施
- 人教部编八年级语文上册《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示范课教学课件
- 临床成人失禁相关性皮炎的预防与护理团体标准解读
- 11声音的三要素(练习)(原卷版)
- 矿产购销合同模板
- 湖北荆州2023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真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