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六专题六 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环境 基础等级评价基础等级评价 1 2010 江苏高考江苏高考 长在路边的小草一般不会引起人们的特别关注 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角长在路边的小草一般不会引起人们的特别关注 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角 度来看 它却有其存在的价值 但不包括度来看 它却有其存在的价值 但不包括 A 它属于该地区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 它属于该地区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 B 它对生态系统中其他种群的生存有利无害 它对生态系统中其他种群的生存有利无害 C 它可能含有对人类有重要价值的基因 它可能含有对人类有重要价值的基因 D 它可能为某种害虫的天敌提供栖息地 它可能为某种害虫的天敌提供栖息地 解析 解析 A 项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 项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 B 项该小草和其他植物之间是竞争关系 故项该小草和其他植物之间是竞争关系 故 并并 非对其他种群的生存有利无害 非对其他种群的生存有利无害 C 项长在路边的小草可能含有一些利于生存的抗性基项长在路边的小草可能含有一些利于生存的抗性基 因 故可能对人类有重要价值 因 故可能对人类有重要价值 D 项路边的小草可为某些动物提供栖息环境 该动物项路边的小草可为某些动物提供栖息环境 该动物 可能是某种害虫的天敌 可能是某种害虫的天敌 答案 答案 B 2 2010 全国卷全国卷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 错误的是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 错误的是 A 草原生态系统比农田生态系统的群落结构复杂 草原生态系统比农田生态系统的群落结构复杂 B 环境条件分布不均匀是形成群落水平结构的原因之一 环境条件分布不均匀是形成群落水平结构的原因之一 C 我国南方热带雨林中分解者的代谢活动比北方森林中的弱 我国南方热带雨林中分解者的代谢活动比北方森林中的弱 D 植物可通过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参与生态系统的碳循环 植物可通过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参与生态系统的碳循环 解析 解析 A 项 农田生态系统中 人的作用非常突出 生物种类比较单一 而草原生态项 农田生态系统中 人的作用非常突出 生物种类比较单一 而草原生态 系统是自然生态系统 其群落的结构相对复杂 系统是自然生态系统 其群落的结构相对复杂 B 项 群落的水平结构指的是在水平项 群落的水平结构指的是在水平 方向上 由于地形的起伏 光照的明暗 湿度的大小等因素的影响导致的种群分布不方向上 由于地形的起伏 光照的明暗 湿度的大小等因素的影响导致的种群分布不 均匀的现象 均匀的现象 C 项 分解者的分解作用强弱与环境温度的关系密切 温度高分解者的项 分解者的分解作用强弱与环境温度的关系密切 温度高分解者的 活动能力强 温度低分解者的活动能力弱 活动能力强 温度低分解者的活动能力弱 D 项 碳循环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项 碳循环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 主要是以二氧化碳的形式进行的 主要是以二氧化碳的形式进行的 答案 答案 C 3 2010 江苏高考江苏高考 有人发起 有人发起 多吃素食 少吃肉食多吃素食 少吃肉食 的运动 以支援粮食短缺地区的灾的运动 以支援粮食短缺地区的灾 民 运用生态学知识对此的合理解释是民 运用生态学知识对此的合理解释是 A 多吃肉食会增加心血管病的发病率 多吃肉食会增加心血管病的发病率 B 直接以低营养级的生物为食将消耗生态系统更多的能量 直接以低营养级的生物为食将消耗生态系统更多的能量 C 多吃肉食比多吃素食消耗的粮食总量更多 多吃肉食比多吃素食消耗的粮食总量更多 D 节省的肉食可以帮助灾民提高营养水平 节省的肉食可以帮助灾民提高营养水平 解析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要紧抓住题干中解答本题的关键要紧抓住题干中 运用生态学的知识进行合理解释运用生态学的知识进行合理解释 中的中的 生生 态学态学 这一关键词 这一关键词 A 项是从人体物质代谢的角度来描述的 直接以低营养级的生物项是从人体物质代谢的角度来描述的 直接以低营养级的生物 为食 由于能量传递经过的营养级少 损失的能量少 可利用的能量应该较多 为食 由于能量传递经过的营养级少 损失的能量少 可利用的能量应该较多 C 项项 是从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角度合理解释题干中的观点 故答案为是从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角度合理解释题干中的观点 故答案为 C D 项是从营养项是从营养 的角度而非生态学的角度进行解释 的角度而非生态学的角度进行解释 答案 答案 C 4 如图表示一个牧场生态系统中各生物之间的营养关系以及它们之 如图表示一个牧场生态系统中各生物之间的营养关系以及它们之 间的能量流动关系 间的能量流动关系 A 的能量分配是 约的能量分配是 约 20 流向流向 B 其余大部 其余大部 分流向分流向 E 据图分析 下列正确的是 据图分析 下列正确的是 A E 从从 A 获得能量的主要方式是捕食获得能量的主要方式是捕食 B E F 和和 F E 是该生态系统所特有的一种营养关系是该生态系统所特有的一种营养关系 C C 是该生态系统的一种分解者是该生态系统的一种分解者 D 减少 减少 B 中不属于被饲养的牲畜的成分能有效提高牧场产量中不属于被饲养的牲畜的成分能有效提高牧场产量 解析 解析 从题干信息分析 从题干信息分析 A 的能量约的能量约 20 流向流向 B 其余大部分流向 其余大部分流向 E 可以推测 可以推测 B 为为 消费者 消费者 E 为分解者 为分解者 E 从从 A 获得能量的主要方式是腐生 从图示看 获得能量的主要方式是腐生 从图示看 E 被被 F 所食 所食 故故 E F G 为一条腐食食物链 为一条腐食食物链 E F F E 是陆地生态系统常见的一种营养关系 是陆地生态系统常见的一种营养关系 C 为该生态系统的消费者 减少为该生态系统的消费者 减少 B 中不属于被饲养的牲畜的成分 可以调整生态系统中不属于被饲养的牲畜的成分 可以调整生态系统 的能量流动关系 使能量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的能量流动关系 使能量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答案 答案 D 5 2010 安徽高考安徽高考 生物兴趣小组为了调查两个河口水域的水母类动物类群生物兴趣小组为了调查两个河口水域的水母类动物类群 甲 乙甲 乙 的种类的种类 组成及其数量特征 使用浮游生物捕捞网组成及其数量特征 使用浮游生物捕捞网 网口内径网口内径 50 cm 网身长 网身长 145 cm 网目孔径 网目孔径 0 169 mm 各随机取样各随机取样 3 次 调查结果如表次 调查结果如表 单位 个单位 个 物种物种 1 物种物种 2 物种物种 3 物种物种 4 物种物种 5 物种物种 6 物种物种 7 物种物种 8 物种物种 9 物种物种 10 甲甲 样本样本 1 55100151204202110 类类样本样本 2 52300231304102212 群群 样本样本 3 48200201503902011 乙乙 样本样本 1 3340124001025111522 类类样本样本3560104101230141721 2 群群 样本样本 3 3450183501126121619 下列关于甲 乙两个类群之间物种丰富度和种群密度的比较 正确的是下列关于甲 乙两个类群之间物种丰富度和种群密度的比较 正确的是 A 甲类群的丰富度大 物种 甲类群的丰富度大 物种 2 的种群密度小的种群密度小 B 甲类群的丰富度小 物种 甲类群的丰富度小 物种 4 的种群密度大的种群密度大 C 乙类群的丰富度大 物种 乙类群的丰富度大 物种 7 的种群密度小的种群密度小 D 乙类群的丰富度小 物种 乙类群的丰富度小 物种 10 的种群密度大的种群密度大 解析 解析 物种丰富度是指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 物种的种类越多 丰富度就越大 故物种丰富度是指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 物种的种类越多 丰富度就越大 故 乙类群的丰富度大于甲类群 种群密度是指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 乙类群的丰富度大于甲类群 种群密度是指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 甲类群和乙类群相比 物种甲类群和乙类群相比 物种 4 的种群密度在甲类群中较小 物种的种群密度在甲类群中较小 物种 7 的种群密度在乙类的种群密度在乙类 群中较小 故群中较小 故 C 项正确 项正确 答案 答案 C 6 2010 重庆高考重庆高考 为探究食物相同的三种水生动物的种群增长规律及种间关系 某小组进为探究食物相同的三种水生动物的种群增长规律及种间关系 某小组进 行了下列行了下列 3 组实验组实验 各组实验中 每种动物初始数量相等 饲养条件相同各组实验中 每种动物初始数量相等 饲养条件相同 组组 1 甲种与乙种分别于两个容器中饲养 甲种数量变化如曲线 甲种与乙种分别于两个容器中饲养 甲种数量变化如曲线 A 所示 所示 组组 2 甲种与乙种于同一容器中饲养 乙种数量变化如曲线 甲种与乙种于同一容器中饲养 乙种数量变化如曲线 F 所示 所示 组组 3 乙种与丙种于同一容器中饲养 形成上 下层分离分布 一段时间后每种动物 乙种与丙种于同一容器中饲养 形成上 下层分离分布 一段时间后每种动物 的的 数量均较组数量均较组 1 少 少 1 组组 1 中 甲种动物的种群数量主要由中 甲种动物的种群数量主要由 和和 决定 若容器内饲养液体决定 若容器内饲养液体 积为积为 20 mL 则第 则第 40 天时乙种的种群密度为天时乙种的种群密度为 2 在某些生态系统中 存在与本实验类似的种间关系 在某些生态系统中 存在与本实验类似的种间关系 在同一段河流中食物相同的两种鱼 分别分布在河流中央底部和临近河岸底部 其在同一段河流中食物相同的两种鱼 分别分布在河流中央底部和临近河岸底部 其 种间关系与图中曲线种间关系与图中曲线 代表的类似 其分布体现生物群落的代表的类似 其分布体现生物群落的 结构 结构 在玻璃温室中放养食物相同的两种传粉昆虫后 一种数量增加 另一种减少 其种在玻璃温室中放养食物相同的两种传粉昆虫后 一种数量增加 另一种减少 其种 间关系与图中曲线间关系与图中曲线 代表的类似 代表的类似 解析 解析 由组由组 1 组 组 2 和组和组 3 的实验结果 可推测的实验结果 可推测 C 曲线可代表乙种群数量的变化情况 曲线可代表乙种群数量的变化情况 则则 B 曲线可代表甲和乙混合培养时甲种群数量的变化情况 曲线可代表甲和乙混合培养时甲种群数量的变化情况 D E 曲线代表组曲线代表组 3 情况情况 下下 乙 丙两种水生动物的数量变化情况 乙 丙两种水生动物的数量变化情况 1 种群的数量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 迁入和迁种群的数量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 迁入和迁 出决定的 根据题意 容器中的生物没有迁入和迁出 由图可知 容器中乙种群数量出决定的 根据题意 容器中的生物没有迁入和迁出 由图可知 容器中乙种群数量 是是 600 只 其种群密度为只 其种群密度为 600 20 30 只只 mL 2 两种鱼的生存场所不同 它们之两种鱼的生存场所不同 它们之 间间 不存在竞争 其种间关系与图中曲线不存在竞争 其种间关系与图中曲线 D 和和 E 代表的类似 两种鱼都生存在水的底部 代表的类似 两种鱼都生存在水的底部 一种在河流中央底部 另一种在临近河岸底部 体现的是生物群落的水平结构 一种在河流中央底部 另一种在临近河岸底部 体现的是生物群落的水平结构 所所 描述的情景和组描述的情景和组 2 情景相同 种间关系与图中曲线情景相同 种间关系与图中曲线 B 和和 F 代表的类似 代表的类似 答案 答案 1 出生率出生率 死亡率死亡率 两答案位置可互换两答案位置可互换 30 只只 mL 2 D 和和 E 水平水平 B 和和 F 发展等级评价发展等级评价 限时限时 40 分钟 满分分钟 满分 100 分分 一 选择题一 选择题 每小题每小题 4 分 共分 共 48 分分 1 双选双选 改编题改编题 在昆虫繁殖季节 使用特定的性引诱剂 可以将某种昆虫的雄性成在昆虫繁殖季节 使用特定的性引诱剂 可以将某种昆虫的雄性成 虫诱杀 其结果与不使用性引诱剂相比 将是虫诱杀 其结果与不使用性引诱剂相比 将是 A 改变子代的性别比例 改变子代的性别比例 B 改变子代的种群密度 改变子代的种群密度 C 改变子代的基因频率 改变子代的基因频率 D 改变子代种群的空间特征 改变子代种群的空间特征 解析 解析 性引诱剂可以诱杀某昆虫的雄性成虫 改变了当代种群的性别比例 从而影响性引诱剂可以诱杀某昆虫的雄性成虫 改变了当代种群的性别比例 从而影响 了子代的种群密度 通过这种人工选择的方法也改变了子代种群的基因频率 但对子代性了子代的种群密度 通过这种人工选择的方法也改变了子代种群的基因频率 但对子代性 别的形成及该昆虫的空间分布没有影响 别的形成及该昆虫的空间分布没有影响 答案 答案 BC 2 双选双选 东北东部山地的阔叶红松林受破坏之后 形成一片空地 叫做东北东部山地的阔叶红松林受破坏之后 形成一片空地 叫做 林窗林窗 这 这 时候往往最先进入的是杨树 白桦等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 周围的红松林会慢慢在这片区时候往往最先进入的是杨树 白桦等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 周围的红松林会慢慢在这片区 域生长繁殖并逐渐替代了杨树和白桦重新成为林地中的优势种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域生长繁殖并逐渐替代了杨树和白桦重新成为林地中的优势种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杨树 白桦在受破坏的空地上生长繁殖引起的群落演替属于次生演替 杨树 白桦在受破坏的空地上生长繁殖引起的群落演替属于次生演替 B 红松林重新取代杨树和白桦说明红松林在竞争中处于优势 红松林重新取代杨树和白桦说明红松林在竞争中处于优势 C 在群落演替的初期 不存在种群间的竞争关系 在群落演替的初期 不存在种群间的竞争关系 D 在群落演替的过程中 群落的物种组成不会发生变化 在群落演替的过程中 群落的物种组成不会发生变化 解析 解析 红松林受破坏后原有的土壤和繁殖体还存在 这种演替属于次生演替 红松林红松林受破坏后原有的土壤和繁殖体还存在 这种演替属于次生演替 红松林 取代白桦的原因是红松林在竞争中处于优势 在群落演替的整个过程中都存在种群间的竞取代白桦的原因是红松林在竞争中处于优势 在群落演替的整个过程中都存在种群间的竞 争关系 在演替的过程中 群落的物种组成会发生改变 争关系 在演替的过程中 群落的物种组成会发生改变 答案 答案 AB 3 双选双选 一块弃耕的农田 很快长满杂草 几年后 草本植物开始减少 各种灌木却一块弃耕的农田 很快长满杂草 几年后 草本植物开始减少 各种灌木却 繁茂起来 最后这块农田演变成了一片森林 这片森林在不受外力干扰的情况下将会长期繁茂起来 最后这块农田演变成了一片森林 这片森林在不受外力干扰的情况下将会长期 占据那里 成为一个非常稳定的生态系统 该生态系统在此演变过程中 相关变化趋势正占据那里 成为一个非常稳定的生态系统 该生态系统在此演变过程中 相关变化趋势正 确的是确的是 解析 解析 废弃农田演替为森林 物种丰富程度和净光合产量逐渐升高 最后达到相对稳废弃农田演替为森林 物种丰富程度和净光合产量逐渐升高 最后达到相对稳 定 固定太阳能的总量随时间的推移不断增加 最后趋于稳定 恢复力稳定性随生态系统定 固定太阳能的总量随时间的推移不断增加 最后趋于稳定 恢复力稳定性随生态系统 结构的复杂而降低 最后达到相对稳定 结构的复杂而降低 最后达到相对稳定 答案 答案 BD 4 下列有关 下列有关 S 型曲线型曲线 K 值的改变与事实相符合的叙述是值的改变与事实相符合的叙述是 A X 轴为外界蔗糖液浓度 轴为外界蔗糖液浓度 Y 轴为叶肉细胞渗透失水量 在轴为叶肉细胞渗透失水量 在 c 点时 点时 去除细胞壁 去除细胞壁 K 值将不改变值将不改变 B X 轴为光照强度 轴为光照强度 Y 轴为绿色植物实际光合作用量 在轴为绿色植物实际光合作用量 在 b 点提高点提高 CO2的浓度 的浓度 K 值将不改变值将不改变 C X 轴为氧气分压 轴为氧气分压 Y 轴为水稻根细胞对硅的吸收速率 在轴为水稻根细胞对硅的吸收速率 在 c 点时中耕松土 点时中耕松土 K 值将值将 降低降低 D X 轴为时间 轴为时间 Y 轴为某种群个体数 在轴为某种群个体数 在 b 点改变环境条件或种群遗传因素 点改变环境条件或种群遗传因素 K 值值 将提高将提高 解析 解析 细胞壁是全透性的 对细胞的渗透作用无影响 细胞壁是全透性的 对细胞的渗透作用无影响 b 点的限制因素主要是点的限制因素主要是 CO2 提高提高 CO2的浓度 的浓度 K 值将升高 值将升高 c 点的限制性因素是细胞膜上运输硅的载体数 中耕松土点的限制性因素是细胞膜上运输硅的载体数 中耕松土 只是促进根细胞的呼吸作用 因此只是促进根细胞的呼吸作用 因此 K 值将保持不变 值将保持不变 b 点为环境的最大容纳量 若改变环点为环境的最大容纳量 若改变环 境条件或种群遗传因素不一定会提高境条件或种群遗传因素不一定会提高 K 值 如食物不足会使值 如食物不足会使 K 值降低 值降低 答案 答案 A 5 英国著名的经济学家 英国著名的经济学家 K E 博尔丁提出两种经济模式 一种是现有的对自然界进行博尔丁提出两种经济模式 一种是现有的对自然界进行 掠夺 破坏式的经济模式 称之为掠夺 破坏式的经济模式 称之为 牧童经济牧童经济 另一种是未来应建立的模式 叫做 另一种是未来应建立的模式 叫做 宇宙宇宙 飞船经济飞船经济 运用生态学知识对这两种经济模式分析正确的是 运用生态学知识对这两种经济模式分析正确的是 A 牧童经济牧童经济 下的生态系统中 物质循环回路是完善的下的生态系统中 物质循环回路是完善的 B 牧童经济牧童经济 由于人为因素 生态系统中物种数量会越来越多由于人为因素 生态系统中物种数量会越来越多 C 牧童经济牧童经济 由于人为因素 生态系统提高了能量传递效率由于人为因素 生态系统提高了能量传递效率 D 宇宙飞船经济宇宙飞船经济 具有极完善的物质循环和更新的性能具有极完善的物质循环和更新的性能 解析 解析 牧童经济牧童经济 会使环境遭到破坏 物质循环回路在一定程度上会受阻 由于环会使环境遭到破坏 物质循环回路在一定程度上会受阻 由于环 境的破坏 生物多样性会降低 生物种类会越来越少 人类只能改变能量的利用率 不能境的破坏 生物多样性会降低 生物种类会越来越少 人类只能改变能量的利用率 不能 改变能量的传递效率 改变能量的传递效率 答案 答案 D 6 在 在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 实验中 同等实验条件下分别在实验中 同等实验条件下分别在 4 个大试管中进行培养个大试管中进行培养 见表见表 均获得了 均获得了 S 型增长曲线 根据表中实验设置 判断下列说法型增长曲线 根据表中实验设置 判断下列说法 错误的是错误的是 试管号试管号 培养液体积培养液体积 mL 105105 起始酵母菌数起始酵母菌数 103个个 105510 A 试管 试管 内种群的内种群的 K 值与试管值与试管 相同相同 B 4 个试管内的种群达到个试管内的种群达到 K 值所需时间不同值所需时间不同 C 4 个试管内的种群在变化初始阶段都经历了个试管内的种群在变化初始阶段都经历了 J 型增长型增长 D 试管 试管 内的种群数量先于试管内的种群数量先于试管 开始下降开始下降 解析 解析 K 值大小取决于酵母菌培养液体积的大小 故值大小取决于酵母菌培养液体积的大小 故 和和 的的 K 值相同 值相同 和和 的的 K 值相同 由于值相同 由于 和和 试管中培养液的体积大于试管中培养液的体积大于 和和 试管中培养液的体积 故试管中培养液的体积 故 和和 的的 K 值比值比 和和 的的 K 值大 值大 答案 答案 A 7 2010 江苏高考江苏高考 某城市的一块荒地在城市发展过程中被改造成另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某城市的一块荒地在城市发展过程中被改造成另一个相对稳定的生 态系统 改造前后的一些变化见下表 据此作出的相关判断中错误的是态系统 改造前后的一些变化见下表 据此作出的相关判断中错误的是 植物种类植物种类植被覆盖率植被覆盖率群落中的植物优势种群落中的植物优势种 改造前改造前20 种种10 狗尾草 艾蒿 蒲公英狗尾草 艾蒿 蒲公英 改造后改造后30 种种25 菖蒲 芦苇 睡莲菖蒲 芦苇 睡莲 A 改造增加了该区域的湿地面积 改造增加了该区域的湿地面积 B 改造后该区域的植物多样性增加 改造后该区域的植物多样性增加 C 改造后该区域的小气候得到改善 改造后该区域的小气候得到改善 D 改造的主要目的是为人们提供丰富的生产和生活物质 改造的主要目的是为人们提供丰富的生产和生活物质 解析 解析 菖蒲 芦苇 睡莲属于湿地生态系统中的典型植物 改造后植物种类增多 生菖蒲 芦苇 睡莲属于湿地生态系统中的典型植物 改造后植物种类增多 生 物多样性增加 植被覆盖率增加 该区域的小气候会得到改善 生态系统改造是为了改善物多样性增加 植被覆盖率增加 该区域的小气候会得到改善 生态系统改造是为了改善 生态 生活环境 并不是为人们提供丰富的生产和生活物质 生态 生活环境 并不是为人们提供丰富的生产和生活物质 答案 答案 D 8 改编题改编题 甲 乙 丙三种萤火虫对环境条件的适应能力不尽甲 乙 丙三种萤火虫对环境条件的适应能力不尽 相同 它们分布区域的温度和湿度的范围如图所示 据图分析下列叙相同 它们分布区域的温度和湿度的范围如图所示 据图分析下列叙 述合理的是述合理的是 A 乙能适应的环境温度范围较甲为窄 乙能适应的环境温度范围较甲为窄 B 丙能适应的环境湿度范围较甲为广 丙能适应的环境湿度范围较甲为广 C 甲能适应的环境温度范围较丙为窄 甲能适应的环境温度范围较丙为窄 D 这三种萤火虫有可能同时分布于温度 湿度范围很窄的同一栖息地中 这三种萤火虫有可能同时分布于温度 湿度范围很窄的同一栖息地中 解析 解析 从纵坐标看出 乙能适应的环境温度范围较甲为广 从横坐标看出 丙能适应从纵坐标看出 乙能适应的环境温度范围较甲为广 从横坐标看出 丙能适应 的环境湿度范围较甲为窄 从纵坐标看出 甲能适应的环境温度范围较丙为窄 甲和丙这的环境湿度范围较甲为窄 从纵坐标看出 甲能适应的环境温度范围较丙为窄 甲和丙这 两种萤火虫不可能同时分布于温度 湿度范围很窄的同一栖息地中 两种萤火虫不可能同时分布于温度 湿度范围很窄的同一栖息地中 答案 答案 C 9 2010 汕头模拟汕头模拟 右图表示某生物群落中甲 乙两个种群增右图表示某生物群落中甲 乙两个种群增 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如乙为农作物害虫 如乙为农作物害虫 t4时间点防治最好时间点防治最好 B t3 t4时间内甲 乙两种群的年龄组成不同时间内甲 乙两种群的年龄组成不同 C t1 t2时间内甲种群出生率下降 死亡率上升 死亡率大于出生率时间内甲种群出生率下降 死亡率上升 死亡率大于出生率 D 甲 乙两种群肯定为竞争关系 甲的竞争力小于乙 竞争程度由强 甲 乙两种群肯定为竞争关系 甲的竞争力小于乙 竞争程度由强 弱弱 解析 解析 如乙为农作物害虫 如乙为农作物害虫 t1时间点防治最好 时间点防治最好 t3 t4时间内甲 乙两种群的年龄组成时间内甲 乙两种群的年龄组成 不同 甲为衰退型 乙为增长型 不同 甲为衰退型 乙为增长型 t1 t2时间内甲种群出生率上升 死亡率下降 死亡率小时间内甲种群出生率上升 死亡率下降 死亡率小 于出生率 甲 乙两种群为竞争关系 竞争强度由弱于出生率 甲 乙两种群为竞争关系 竞争强度由弱 强强 弱 弱 答案 答案 B 10 下图表示 下图表示 A B 两个特殊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 有关解释正确的是两个特殊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 有关解释正确的是 一个吃玉米的人所获得的能量一定比一个吃牛肉的人获得的能量多一个吃玉米的人所获得的能量一定比一个吃牛肉的人获得的能量多 能量沿食物能量沿食物 链单向流动 传递效率随营养级的升高而逐级递减链单向流动 传递效率随营养级的升高而逐级递减 若各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若各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 10 A 和和 B 中玉米的数量相同 中玉米的数量相同 A 若能养活若能养活 10000 人 则人 则 B 可能只能养活可能只能养活 1000 人人 若土壤中含相同浓度的难降解污染物 则若土壤中含相同浓度的难降解污染物 则 A 中的人比中的人比 B 中的人体内污染物浓度低中的人体内污染物浓度低 A B C D 解析 解析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指的是种群间的能量流动 而非个体 故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指的是种群间的能量流动 而非个体 故 错误 能量沿错误 能量沿 食物链单向流动 随着营养级的升高而逐级递减 能量传递效率并未随着营养级的升高而食物链单向流动 随着营养级的升高而逐级递减 能量传递效率并未随着营养级的升高而 逐级递减 故逐级递减 故 错误 错误 答案 答案 D 11 右图表示生物圈中碳元素的循环过程 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 右图表示生物圈中碳元素的循环过程 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 的是的是 A 图中 图中 B 都是自养生物 细胞中不一定有叶绿体但都含有色素都是自养生物 细胞中不一定有叶绿体但都含有色素 B 适度松土可以促进 适度松土可以促进 过程 加快物质循环过程 加快物质循环 C 过程的加剧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过程的加剧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 D 达到平衡状态的生态系统 达到平衡状态的生态系统 和和 的量基本相等的量基本相等 解析 解析 分析图可知 分析图可知 B 为生产者 生产者除绿色植物外 还有一些细菌 如硝化细菌 为生产者 生产者除绿色植物外 还有一些细菌 如硝化细菌 体内不含色素 体内不含色素 过程为动物的呼吸作用 适度松土与动物的呼吸作用无关 化石燃料的过程为动物的呼吸作用 适度松土与动物的呼吸作用无关 化石燃料的 燃烧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 燃烧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 答案 答案 C 12 原创题原创题 已知物种已知物种 A 与物种与物种 B 具有捕食关系 下图纵坐标表示生物量 横坐标表具有捕食关系 下图纵坐标表示生物量 横坐标表 示时间 则下列叙述与图示相符的是示时间 则下列叙述与图示相符的是 A 图 图 所示的变化是由于所示的变化是由于 A 的增加而导致的增加而导致 B 的减少的减少 B 图 图 所示的变化是由于所示的变化是由于 A 的增加而导致的增加而导致 B 的增加的增加 C 图 图 所示的变化是由于所示的变化是由于 A 的减少而导致的减少而导致 B 的增加的增加 D 图 图 所示的变化是由于所示的变化是由于 B 的减少而导致的减少而导致 A 的减少的减少 解析 解析 在各图中 在各图中 A 的生物量都大于的生物量都大于 B 可确定 可确定 A B 间的捕食关系为间的捕食关系为 A B 故可 故可 肯定肯定 A 的增加会导致的增加会导致 B 的增加 的增加 答案 答案 B 二 非选择题二 非选择题 共共 52 分分 13 24 分分 2010 新课标全国卷新课标全国卷 假设假设 a b c d 是一个简单是一个简单 生态系统中最初仅有的四个种群 其生态系统中最初仅有的四个种群 其 a c d 的营养关系为的营养关系为 a c d a 与与 b 的关系如图 的关系如图 a 是该生态系统主要的自养生物 请是该生态系统主要的自养生物 请 回答 回答 1 该生态系统中该生态系统中 a 和和 b 的种间关系是的种间关系是 2 若若 d 大量死亡 则一定时间内种群密度增加的种群是大量死亡 则一定时间内种群密度增加的种群是 种群密度减少的种 种群密度减少的种 群是群是 3 若持续干旱使若持续干旱使 a 大量死亡 大量死亡 c 和和 d 种群密度将会种群密度将会 4 当受到外界的轻微干扰后 经过一段时间 该生态系统可以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说当受到外界的轻微干扰后 经过一段时间 该生态系统可以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说 明该系统具有明该系统具有 与热带雨林相比 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与热带雨林相比 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低 低 高高 5 为了调查该系统为了调查该系统 c 种群的密度 捕获了种群的密度 捕获了 50 个个体 将这些个体标记后放掉 一段个个体 将这些个体标记后放掉 一段 时间后重新捕获了时间后重新捕获了 40 个个体 其中有个个体 其中有 5 个带有标记 个带有标记 c 种群的数量约为种群的数量约为 个 个 解析解析 1 分析图示可知 分析图示可知 a b 为竞争关系 为竞争关系 2 依据食物链依据食物链 a c d 若 若 d 大量死亡 大量死亡 则则 c 因天敌减少而增多 因天敌减少而增多 c 增多了则更多的增多了则更多的 a 被捕食 被捕食 3 a 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 若其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 若其 大量死亡 则大量死亡 则 c 和和 d 的数量都会减少 的数量都会减少 4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轻微干扰后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轻微干扰后 该生态系统可以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说明该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恢复力稳定性 该生态系该生态系统可以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说明该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恢复力稳定性 该生态系 统中生物种类比热带雨林少 故其抵抗力稳定性比热带雨林生态系统低 统中生物种类比热带雨林少 故其抵抗力稳定性比热带雨林生态系统低 5 按照标志重捕按照标志重捕 法 设法 设 c 种群的数量为种群的数量为 N 则 则 50 N 5 40 则 则 N 400 个个 答案答案 1 竞争竞争 2 c a 3 降低降低 4 恢复力稳定性恢复力稳定性 低低 5 400 14 28 分分 2010 石景山区模拟石景山区模拟 在我国很多地区的土壤和水体中分布着高浓度的有机在我国很多地区的土壤和水体中分布着高浓度的有机 污染物污染物 三氯苯三氯苯 TCB 为探究 为探究 TCB 对生物体的毒性效应 研究人员配制了对生物体的毒性效应 研究人员配制了 5 组培养液组培养液 对金藻 角毛藻和扁藻对金藻 角毛藻和扁藻 3 种单细胞微藻进行独立培养实验 种单细胞微藻进行独立培养实验 4 天后 检测三种微藻细胞数天后 检测三种微藻细胞数 量和细胞中蛋白质的含量 结果如下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量和细胞中蛋白质的含量 结果如下所示 请回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工业硫磺安全培训题课件
- 子宫内膜间质肿瘤课件
- 子夜吴歌秋歌课件
- 年度安全培训统计课件
- 工业机器人课件
- 重庆市属事业单位招聘笔试真题2024
- 平面网架屋顶课件
- Flindersine-生命科学试剂-MCE
- FAP-IN-6-生命科学试剂-MCE
- 秦皇岛市抚宁区招聘社区工作者笔试真题2024
- 2023梅毒螺旋体血清学试验生物学假阳性处理专家共识
- 反洗钱知识培训
- 医院装修项目中的安全措施与难点处理
- 销售合规风险管理制度
- 药房员工销售培训
- 警校联动方案
- 让剪影动起来(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12)美术六年级上册
- MBA硕士论文案例研究范文分享
- 五轴联动加工中心操作与基础编程 第2版 课件 1.1.1多轴机床与多轴加工类别
- 10 ai ei ui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语文一年级上册统编版
- 体育单招核心-1700-单词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