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高中化学 4.1 化学是认识和创造物质的科学智能优化训练 苏教版必修2_第1页
2011年高中化学 4.1 化学是认识和创造物质的科学智能优化训练 苏教版必修2_第2页
2011年高中化学 4.1 化学是认识和创造物质的科学智能优化训练 苏教版必修2_第3页
2011年高中化学 4.1 化学是认识和创造物质的科学智能优化训练 苏教版必修2_第4页
2011年高中化学 4.1 化学是认识和创造物质的科学智能优化训练 苏教版必修2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下列做法不符合倡导低碳生活这一主题的是 A 采用绿色工艺 使原料尽可能转化为所需物质 B 大量开采地下水 以满足社会需求 C 开发利用绿色能源替代化石燃料 D 严格执行机动车尾气排放标准 解析 选 B 地下水应该作为一种资源 不能盲目开采 过量开采地下水 会导致 地 面沉降 以及 地面沉降 所带来的危害 B 选项错误 2 温家宝总理在 2010 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 要大力开发低碳技术 推广高效节能技 术 积极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下列有关做法与此不相符的是 A 大力开发丰富的煤炭资源 减少对石油的依赖 B 回收废弃的饮料包装纸 制作成公园内的休闲长椅 C 在西部和沿海地区兴建风力发电站 解决能源问题 D 鼓励购买小排量汽车 推广电动 混合动力汽车 解析 选 A 开发煤炭资源 与低碳技术 高效节能技术不符 A 选项错误 3 2011 年浙江宁波高一调研 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 2004 年我国首创用 CO2合成可降塑料聚二氧化碳 使用该塑料可减少白色污染 B 超临界流体是介于气态和液态之间的一种状态 故超临界流体 CO2是合成的新物质 C 澳大利亚开发出被称为第五形态的固体碳 纳米泡沫 其形似海绵 密度极小 并有磁性 可以预见 这种新材料的化学性质与金刚石完全不同 D 雷达微波过滤器里使用的铁氧磁性体 如钇铁石榴石 Y3Fe5O12 Y B 族 3 价 其组成可表示为 Y3O5 Fe3O4 Fe2O3 解析 选 A B 选项中 CO2只是一种特殊的状态 没有生成新的物质 C 选项中同素异形 体的物理性质不同 但化学性质相同 D 选项中 其组成表示成的氧化物形式中钇不是 3 价 D 项错 4 在火星上工作的美国 勇气号 机遇号 探测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收集有关 Fe2O3及硫酸盐的信息 以证明火星上存在或曾经存在过水 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双选 A 铝热剂就是单指 Fe2O3粉和铝粉的混合物 B 检验从火星上带回来的红色物质是否是 Fe2O3的操作步骤为 样品 粉碎 加水溶解 过滤 向滤液中滴加 KSCN 溶液 C 还原a mol Fe2O3所需 H2 Al CO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3 2 3 D 明矾属硫酸盐 含结晶水 其化学式可表示为 KAl SO4 2 12H2O 解析 选 CD A 项 铝热剂是指铝粉和能被铝还原的金属氧化物的混合物 故 A 项不正 确 B 项中 Fe2O3不溶于水 故没法从滤液中检验出 Fe3 B 不正确 写方程式计算可知 C 正确 D 项也正确 5 下图表示从固体混合物中分离 X 的 2 种方案 请回答有关问题 方案 1 选用方案 时 X 应该具有的性质是 残留物应该具有的性质是 2 选用方案 从某金属粉末 含有 Au Ag 和 Cu 中分离 Au 加入的试剂是 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 为提纯某 Fe2O3样品 主要杂质有 SiO2 Al2O3 参照方案 和 请设计一种以框图 形式表示的实验方案 注明物质和操作 解析 1 从题中给的信息可理解为升华或蒸馏 因此 X 的性质为加热时可升华 或易 挥发 残留物必须热稳定性好 且没有挥发性 2 金 银 铜三种金属金的活泼性最差 不能与硝酸反应 选用硝酸作为试剂 过滤 即可 3 三种氧化物中 SiO2 Al2O3都能与强碱发生反应 但 Fe2O3不会反应 可以选浓 NaOH 溶液反应后过滤 但如果 SiO2的含量大 则不宜用前面所述方法 可选用盐酸溶解 过滤后去除 SiO2 再在混合液中加入过量的 NaOH 溶液 过滤得 Fe OH 3沉淀 洗涤后加热分 解 答案 1 加热时可升华 或易挥发 热稳定性好 且没有挥发性 2 浓硝酸 Ag 2HNO3 浓 AgNO3 NO2 H2O Cu 4HNO3 浓 Cu NO3 2 2NO2 2H2O 3 一 单项选择题 1 化学真正成为一门科学并较快发展 始于 A 舍勒发现氧气 B 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 C 原子 分子论的问世 D 中国湿法冶金术的推广 解析 选 C 原子 分子论的建立才使人们对物质变化有了本质的认识 2 人类使用材料的增多和变化 标志着人类文明的进步 下列材料与化学制备无关的 是 A 石器 B 青铜器 C 铁器 D 高分子材料 解析 选 A 只有石器是不用经过化学过程而直接用原始材料雕琢加工而成 也是最原 始的工具 3 2011 年宿迁高一调研 下列属于传统湿法冶炼铜的是 A CO 还原 CuO 制取 Cu B 电解 CuCl2溶液制取 Cu C 高温下 O2与 Cu2S 反应制取 Cu D Fe 与 CuSO4溶液反应制取 Cu 解析 选 D 湿法冶金就是利用置换反应将活泼性弱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4 小玲同学对所学部分化学知识归纳如下 其中有错误的一组是 物质性质与用途 A N2性质稳定 填充食品袋防腐 乙醇具有可燃性 可用作燃料 CO 具有还原性 可冶炼金属 安全常识 B 假酒中毒 由甲醇引起 瓦斯爆炸 由乙烯引起 假盐中毒 由黄曲霉毒素引起 元素与人体健康 C 缺铁 易引起贫血 缺钙 易得佝偻病或骨质疏松 缺碘 易得甲状腺肿大 日常生活经验 D 去除衣服上的油污 用汽油洗涤 热水瓶中的水垢 可用食醋清除 使煤燃烧更旺 把煤做成蜂窝状 解析 选 B 瓦斯爆炸 由甲烷引起 亚硝酸钠 NaNO2 是无色晶体 有咸味 外观类 似食盐 它是一种潜在的致癌物质 过量或长期食用对人体会造成危害 严重时可致人死亡 假盐中毒是由 NaNO2等物质引起的 5 20 世纪 20 年代 化学家创造了酸碱质子理论 按照其观点分析 下列微粒既属于酸 又属于碱的是 A B C D 解析 选 B 题中能接受质子的微粒有 H2O H3O CO2 3 HCO 3 NH2CH2COOH HOOCCH2H3N 能给出质子的微粒有 H2O OH CH3COOH CH3COO NH 4 NH3 NH2CH2COOH NH2CH2COO 括号内是接受或给出质子后的生成物 故 B 选项正确 6 2011 年常州高一检测 钠多以资源丰富的 NaCl 为原料来制备 下列方法中能够制备 出金属钠的是 A 加热 NaCl 晶体 B 用金属钾置换出 NaCl 溶液中 Na C 电解 NaCl 溶液 D 电解熔融的 NaCl 解析 选 D 电解熔融的 NaCl 可以获得金属 Na 而电解 NaCl 溶液得到的是氯气 氢气 和氢氧化钠 二 不定项选择题 7 化学在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下列对其认识中不正确的是 A 利用化学知识和化学规律 人们可以更好地开发和利用资源 B 利用化学知识和化学规律 人们可以制取更多物质 丰富物质世界 C 人们在开发和利用资源的过程中 对环境造成了污染 化学对此无能为力 D 人们对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过程中 时刻不能忘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解析 选 C 化学研究可以更好地治理和消除污染 8 出土的锡青铜 铜锡合金 文物常有 Cu2 OH 3Cl 覆盖在其表面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锡青铜的熔点比纯铜高 B 在自然环境中 锡青铜中的锡可对铜起保护作用 C 锡青铜文物在潮湿环境中的腐蚀比干燥环境中快 D 生成 Cu2 OH 3Cl 覆盖物是电化学腐蚀过程 但不是化学反应过程 解析 选 BC 锡青铜是合金 合金的熔点往往比组分金属低 锡和铜在一定条件下形成 原电池 锡较活泼作负极对铜有保护作用 在潮湿环境中腐蚀加快 B 和 C 正确 电化学腐 蚀也是化学反应过程 9 下列关于合金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合金是一种金属和一种非金属熔合成的物质 B 合金的化学性能一般优于它的各成分金属的化学性能 C 一般地说合金的熔点比它的各成分金属的熔点都高 D 合金有金属光泽 能导电 能导热 即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解析 选 B 合金是由一种金属跟另一种或几种金属 或非金属 所组成的具有金属特性 的物质叫做合金 A 错 一般来说合金的熔点比组成它的任何一种金属的熔点都低得多 C 错 合金的导电性能很差 D 错 10 某单质 X 能从盐溶液中置换出单质 Y 由此可知 A 当 X Y 都是金属时 X 一定比 Y 活泼 B 当 X Y 都是非金属时 Y 一定比 X 活泼 C 当 X 是金属时 Y 可能是金属 也可能是非金属 D 当 X 是非金属时 Y 可能是金属 也可能是非金属 解析 选 AC A 正确 如 Fe CuSO4 FeSO4 Cu Fe 比 Cu 活泼 B 不正确 如 Cl2 2NaBr 2NaCl Br2 Cl2比 Br2活泼 C 正确 如 X Y 都是金属时 Mg CuCl2 MgCl2 Cu X 为金属 Y 为非金属时 Mg 2NaHSO4 MgSO4 Na2SO4 H2 D 不正确 因为非金属不能从盐溶液中置换出金属来 三 非选择题 11 在灰黑色粉末 A 和白色粉末 B 组成的混合物中加水 先看到蓝色溶液 过一段时间 溶液变为浅绿色 并同时析出红色沉淀 C 将沉淀 C 过滤出来 加入浓硫酸共热 有气体放 出 将溶液浓缩 得到晶体 D 把晶体 D 继续加热 又得到白色粉末 B 试推断 A B C D 的化学式 A B C D 解析 将混合物溶于水得 蓝色溶液 推知 B 为可溶性铜盐且红色沉淀 C 为铜单质 将铜过滤后与浓硫酸加热得 CuSO4溶液 浓缩得 D 为 CuSO4 5H2O 所以 B 为 CuSO4 据 A 与 CuSO4反应变浅绿色且能把铜置换出来 推出 A 为 Fe 答案 Fe CuSO4 Cu CuSO4 5H2O 12 人们对酸碱的认识 已有几百年的历史 它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 由低级到高级的 认识过程 我们目前中学课本中的酸碱理论是 1887 年阿伦尼乌斯 Arrhenius 提出了的电离 理论 1 1905 年富兰克林 Franklin 深入研究了水和液氨的相似性 把阿伦尼乌斯以水为溶 剂的个别现象 推广到任何溶剂 提出了酸碱溶剂理论 已知水的电离可写成 H2O H2O OH H3O 模仿 H2O 的电离方程式 写出液氨微弱电离的方程式 已知生成的两种 粒子电子数相等 2 1923 年丹麦化学家布朗斯和英国化学家劳莱 Lowry 提出了质子理论 凡是能够释放 质子 氢离子 的任何含氢原子的分子或离子都是酸 凡是能与质子 氢离子 结合的分子或离 子都是碱 按质子理论 下列粒子在水溶液既可看作酸又可看作碱的是 填 字母 A H2O B NH C OH D HCO 4 3 E CH3COO F Cl 解析 1 H2O 的电离从形式上看 是一个水分子电离出一个 H 给另一个水分子 模仿 水的电离 液态氨电离也应该是一个 NH3电离出一个 H 给另一个 NH3 2 H2O 既可电离出 H 又与 H 结合成 H3O 所以 H2O 既可看成酸又可看成碱 NH 4 不 能结合 H OH CH3COO 不能释放出 H HCO既能释放出 H 又能结合 H 所以 HCO 3 既可看成酸又可看成碱 Cl 既不能释放出 H 也不能结合 H 3 答案 1 2NH3 NH NH 4 2 2 AD 13 2011 年泉州调研 硅单质及其化合物应用范围很广 请回答下列问题 制备硅半导体材料必须先得到高纯硅 三氯甲硅烷 SiHCl3 还原法是当前制备高纯硅的 主要方法 生产过程示意图如图所示 石英砂 焦炭 高温 粗硅 HCl 573 K以上SiHCl3 粗 精馏 SiHCl3 纯 H2 1357 K高纯硅 1 写出由纯 SiHCl3制备高纯硅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2 整个制备过程必须严格控制无水无氧 SiHCl3遇水剧烈反应生成 H2SiO3 HCl 和另一 种物质 写出配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H2还原 SiHCl3过程中若混入 O2 可能引起的后果是 解析 1 根据给定的反应物和生成物写出化学方程式 注意反应条件和配平 2 写出反应物和给出的生成物 H2SiO3和 HCl 用原子守恒法找出另一种生成物为 H2 并 配平 答案 1 SiHCl3 H2Si 3HCl 2 高温 SiHCl3 3H2O H2SiO3 3HCl H2 氧气与氢气混合 可能引起爆炸 氧气可能会氧 化 SiHCl3 14 2011 年广东湛江高一调研 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 人们注意到 西方 国家的发展模式不完全适用于中国 例如 1 设想中国每家都有轿车 则每天需要供应 8000 万桶石油 目前全世界每天的产油量 约为 6700 万桶 如果每 7 桶石油为 1 吨 每吨石油能提炼出 70 质量分数 的燃料 以燃 料油中平均含 C H 原子比例为 10 22 计算 到那时 中国由于轿车燃油将可能每天排出温 室气体多少万吨 2 设想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的中国人 平均食用牛肉的水平若与美国人相当 则每年需 增加粮食 3 4 亿吨 这相当于美国一年的粮食产量 如果每吨粮食生产需提供 0 1 吨氮元素 则 中国每年将需要多供应多少吨尿素 CO NH2 2 尿素生产原理为 CO2 2NH3CO NH2 2 H2O 据此计算 为增产尿素 高温 高压 催化剂 需再建年产 20 万吨合成氨的工厂几座 解析 1 每天需燃油 8000 万桶 7 桶 吨 70 800 万吨 800 万吨燃油中碳的质量为 800 万吨 676 万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