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京九城口岸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电电 子子 监监 管管 培培 训训 教教 材材 理念篇 理念篇 第一章 电子监管的背景及来历 2 第二章 电子监管的开发历程 3 第三章 电子监管局端系统介绍 5 电子监管的基本定义 5 电子监管局端系统的概要介绍 5 总体流程图 6 总体功能图 7 与快速核放的关系 7 局端系统用户包括 7 第四章 电子监管企业端系统介绍 7 第五章 局端系统与企业端系统的关系 9 第六章 电子监管与 CIQ2000 的关系 9 第七章 专业术语 10 第一章第一章 电子监管的背景及来历电子监管的背景及来历 2000 年 国家质检总局开发了 CIQ2000 综合业务管理系统 在全国范围内实现了电子 报检 电子签证 电子转单的 三电工程 老三电 加之后续开发应用的 快速核放 电 子审单 电子收费 以及其他配套系统 进境许可证系统 决策支持系统 电子身份认 证系统 集装箱管理系统等 的开发 检验检疫工作不断向电子化进程推进 这在很大程 度上规范了检验检疫行为 提高了检验检疫效率 加快了通关速度 服务了外贸事业 同 时 检验检疫信息化建设也在 老三电 的基础上 逐步上升发展为 新三电 即电子申报 电子监管 电子放行 中国检验检疫电子平台的理念也日趋成熟 在目前阶段 新三电 的 两头即电子申报 电子放行已通过 CIQ2000 为主体的信息化建设予以实现 唯独电子监管 相对薄弱 成了制约实现 提速 减负 增效 严密监管 目标的瓶颈 检验检疫监督管理工作是检验检疫工作的核心内容 改进原有模式和开创性地实现检 验检疫监督管理 对于地处改革开放前沿的检验检疫事业尤为迫切 现代化人流 物流和 外贸的高速发展 WTO 贸易环境中国外高筑的技术壁垒 给现行的检验检疫监督管理工作 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和信息化技术 改进现有的检验检疫监督管理模式 从生产源头抓产品质量 把检验检疫质量把关工作深入到生产过程中去 既要减少货物的 抽样比例 又要达到科学把关的目的 同时转变及深入服务意识 检验检疫监督管理模式 必然要迎来一场深入的变革 新 商检法 为检验检疫工作前推到企业生产过程各环节提 供了法律依据 新 商检法 第六条第二款规定 合格评定程序包括 抽样 检验和检查 评估 验证和合格保证 注册 认可和批准以及各项的组合 第二十条又规定 商检机构 根据便利对外贸易的需要 可以按国家规定对列入目录的出口商品进行出厂前的质量监督 和检验 自 2002 年 5 月在上海召开提高口岸工作效率现场会议之后 国家质检总局根据会议的要求 为推动 大通关 进一步发展开展了一系列的工作 2003 年 8 月 在广东召开的全国检验检 疫 大通关 工作会议上 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又强调 要以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 神为指导 加强领导 加快进度 密切配合 扎实工作 不断创新 积极推进 大通关 建 设 把口岸工作效率提高到新的水平 提高检验检疫工作效能 促进外贸发展 根据吴仪 副总理在检验检疫 大通关 现场会议上的指示 为全面推进 大通关 进程 按照 9 月 10 日 局长办公会精神 总局责成通关司和信息中心会同动植司 卫生司 检验司 食品安全局 共同组织了系统内专家对建设电子监管问题进行专题研讨 统一了认识 形成了建设检验 检疫电子监管系统的基本思路 大通关 战略 是实现 提速 减负 增效 严密监管 的目标 而以 CIQ2000 为核 心的 三电 工程只解决了检务环节的提速问题 广东 深圳 山东 上海等局为解决业 务环节的提速 在检验检疫监督管理电子化方面做了大量的探索 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为 开发中国检验检疫电子监管系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广东局在今年 8 月召开的全国检验检 疫大通关工作会议上 率先提出了推行 两个认可 建立 两个监控 围绕 一个核心 形成 一个网络 的检验检疫模式改革新思路 大通关会议后 广东局以 2211 模式为基础 组织各方技术人员进行了 2211 业务模式电子监管系统的研究 为开发中国检验检疫电子 监管系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第二章第二章 电子监管的开发历程电子监管的开发历程 国家质检总局出境电子监管系统 以下简称 电子监管系统 从 2003 年 9 月开始制 定方案 到 2004 年 12 月试点推广 历时一年多时间 其间由国家质检总局通关司和信息 中心牵头 汇集全国数十名检验检疫系统的专家进行需求分析和业务设计 集中了近五十 人的技术团队进行封闭开发和测试 并在天津 上海 山东 福建 浙江等直属局进行了 广泛的试点工作 初步完成了整个系统的开发和试运行工作 电子监管的理念逐渐为人们 所熟悉和了解 并得到电子监管试点企业的广泛认同和认可 在这一年里 电子监管系统的开发和推广工作基本可分为六个阶段 第一阶段 2003 年 9 月 国家质检总局在北京讨论 制定电子监管方案 第二阶段 2003 年 9 月 11 月 检验监管司 动植物检验监管司 食品安全局等组织专家完成全国范围的调研工作 第三 阶段 2003 年 12 月 2004 年 2 月 通关司组织业务专家在北京完成电子监管的初步需求 分析 参与工作的业务专家和计算机专家有五十二人 第四阶段 2004 年 3 月 5 月 通 关司组织业务专家在北京完成了对包括自行车 电池 木质包装 水果 供港澳活猪 蔬 菜 鳗鱼等七种产品的电子监管详细需求分析 参与工作的业务专家和计算机专家达到六 十四人 第五阶段 2004 年 6 月 9 月 信息中心组织技术团队以电池 蔬菜和木质包装 三个产品为代表完成电子监管系统的软件需求和开发 测试 参与工作的计算机公司包括 IBM 公司 SUN 公司 信城通公司 九城公司 陆桥公司 基宏公司等 技术团队近五十 人 第六阶段 2004 年 9 月 12 月 通关司和信息中心牵头进行电子监管试点工作 首批 完成天津 上海 山东的试点工作 并通过 11 月初的福州培训实现了对天津 上海 山东 浙江 福建 厦门 宁波 北京 江苏 深圳 珠海 广东等十二个直属局的试点布局 电子监管系统的监管产品成千上万 相应的监管参数千差万别 监管流程千差万别 如何做成一个系统 为解决这个难题 电子监管系统建立了统一的监控项目库和规则库 把对产品的监管参数量化为统一格式的监控项目 把检验检疫业务要求和标准量化为统一 格式的规则 实现一个具备 开放性 包容性 可拓展性 的通用业务平台 电子监管系 统通过不同监控项目和项目参数的组合 可以完成电子监管系统对不同产品 不同企业的 个性化设定和管理 并通过专用的 规则引擎 软件使用规则完成对产品合格评定 电子监管系统的监控项目和规则建立在法律法规标准的基础上 通过对企业生产源头 和生产过程的数据采集及生产批合格评定实现检验检疫工作的 前推 管理 以报检批合 格评定为核心环节 结合电子抽批 法律法规风险预警 许可管理和检验检疫监督管理等 实现对监管产品的分类管理和科学放行 在电子监管系统的开发过程中 我们取得了很多 成果 如下表所示 表电子监管系统开发成果 编号成果内容备注 1 以监控项目和规则为基础 构建电子监管通用平台 实现与企业 的监管数据互动 可适应多种监管模式 处理各种产品和检验检 疫业务 达到 开放性 包容性 可拓展性 的要求 2 建立了自上而下的垂直管理体系国家局 直属 局 分支局 3 丰富了现有业务系统的代码体系如各种细化的 产品代码 项 目代码等 4 建立了以电池 木质包装 蔬菜为代表的三种典型的检验检疫模 式并进行了成功的试点 5 以法律法规为依据 建立检验检疫规则库机制 实现检验检疫业 务规则的电子化 通用化 6 建立检验检疫监控项目机制 实现检验检疫管理表格的电子化 通用化 7 通过监控项目和规则下发到企业端 支持检验检疫业务 前推 管理 实现企业生产过程数据的远程联网核查 丰富了检验检疫 监管手段 8 建立电子抽批机制 实现货物抽批检验的科学化管理功能 9 实现了检验检疫许可管理 企业许可 产品许可 的电子化管理 10 实现与实验室管理系统 LRP2000 的接口 11 建立与检验检疫综合业务管理系统 CIQ2000 的系统整合机制 实现电子报检 电子监管 电子放行的三电协同 企业端软件实 现与电子报检软件的无缝集成 12 企业端软件提供通用数据采集接口利用工控机 PDA 自动化仪 器仪表等进行数据采集 实现了对工控机 PDA 自动化仪器仪 表的系统集成 13 建立防篡改 可核查的企业质量数据底帐 在开发过程中 通过与业务专家的密切配合 我们已经培养出一支懂业务的技术团队 这支团队发扬不怕吃苦 连续作战的精神 几名技术专家从 2003 年 11 月开始连续跟踪业 务需求 参与需求讨论与需求分析 确立电子监管系统的技术路线 十几名骨干技术力量 从 2004 年 3 月开始即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需求分析和技术准备工作中 历经电子监管系统 开发的第四 第五 第六阶段 为电子监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奉献出自己的才华 近五十 人的技术团队夜以继日的忘我工作 群策群力 比效率 比质量 比恒心 以自己的辛勤 工作确保电子监管系统如期投入试点运行 在令人难忘的在详细需求分析的四十一个日日 夜夜里 在令人难忘的封闭开发的八十一个夜夜日日里 我们的计算机技术人员用自己的 实际行动为中国检验检疫的电子化进程书写出精彩绚烂的华章 第三章第三章 电子监管局端系统介绍电子监管局端系统介绍 为 建立起涵盖不同检验检疫业务 适用不同发展水平的地区和企业 包容各种监管 模式 具有开放性 包容性及可拓展性的检验检疫电子监督管理系统 以实现 提速 减 负 增效 严密监管 的检验检疫目标 国家质检总局组织相关部门和人员作出了有效的 部署 在全国检验检疫 大通关 会议之后 国家质检总局的领导在 2003 年全国检验检疫局长会 议上明确提出 电子监管工作由国家质检总局通关司 信息中心牵头 有关业务司局参加 研究 电子监管系统 的总体规划 总体设计 系统结构 接口 监管模式 统计 代码 资金使用等有关问题 同时 国家质检总局还抽调了有关业务专家在北京进行电子监管需 求分析 成立了需求分析工作总组 7 个产品专家组和 1 个计算设计组 经过认真分析研究后 国家质检总局决定 全国只搞一个电子监管系统 有效杜绝了 重复建设 而自上而下的垂直领导体系 对于电子监管的推广工作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电子监管系统的基本定义 电子监管系统 是一个适度集中的分布式系统 其局端主要包括国家质检总局结点 和各直属局节点 总局节点主要负责法律 法规标准和风险预警信息及相关规则 以及监 控项目的设定和发布 直属局节点负责接收总局节点发布的业务内容 并对直属局及下属 分支局和办事处的各种电子监管业务进行集中处理 并通过接口与 CIQ2000 和 LRP2000 连接 实现电子监管在中国电子检验检疫大平台上数据传输 进行数据比对 电子监管系统 包括 8 个主要业务子系统 法律法规标准及风险预警管理 企业及 产品许可管理 监控项目参数设置管理 企业过程控制管理 检验检疫监督管理 报检批 合格评定 统计与质量分析和系统维护 目前 国家质检总局已经完成 6 个子系统的开发 系统建设背景 2000 年 国家质检总局开发了 CIQ2000 系统 检验检疫综合业务管理系统 在全国 范围内实现了电子报检 电子通关 电子转单的 三电工程 老三电工程 之后随着 快速查验 电子审单 电子收费 以及其他配套系统 进境许可证系统 决策支持 系统 电子身份认证系统 集装箱管理系统等 的陆续开发与应用 检验检疫工作电子化 进程不断向前推进 这在很大程度上规范了检验检疫行为 提高了检验检疫效率 加快了 通关速度 服务了外贸事业 同时 检验检疫信息化建设也在 老三电工程 的基础上 逐步上升发展为 新三电工程 即 电子申报 电子监管 电子放行 中国检验检 疫电子平台的理念也日趋成熟 目前 新三电工程 的两头即电子申报 电子放行已通过 CIQ2000 为主体的信息化建设予以实现 而电子监管相对薄弱 成为制约实现 提速 减 负 增效 严密监管 目标的瓶颈 系统概述 中国检验检疫出境电子监管系统 简称 电子监管系统 是国家质检总局根据国务院 的指示 以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和 十六大 精神为指导 为全面推进 大通关 建设 而开发的信息化监督管理系统 它根据检验检疫现行的法律法规 运用现代质量管理理论 和信息技术 把检验检疫工作前推到出口产品的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 以过程监督 项目 检测 风险分析 关键控制 系统保证与符合性验证为基础 通过对产品生产过程的自动 化持续监控 实施对企业产品质量控制 资源共享与数据及情况的采集 实现了对产品质 量的超前控制与闭环反馈控制 并在此过程中进行质量跟踪 质量检测 质量预警 质量 修正 质量评定和质量判断活动 电子监管系统 充分利用 CIQ2000 综合业务管理系统 现有资源 建立了与 CIQ2000 的全面连接 适用于所有出口报检企业和商品 适用于不同 经济发展水平地区和检验检疫机构 该系统与 电子申报 和 电子放行 相融合 形成 完整的中国电子检验检疫系统 系统功能 电子监管系统包括 8 个主要的业务子系统 可实现与企业的质量控制管理系统互动 完成企业及其产品许可的申请 企业产品监控项目参数的设置 生产过程中数据的采集和 CIQ 对产品的评定等检验检疫工作要求 还可实现与 CIQ2000 系统的报检 计收费 检验 检疫和签证放行的衔接 为将来整合 CIQ2000 系统和电子监管系统打下基础 1 法律 法规标准及风险预警子系统 该子系统对法律 法规及风险预警等信息加工处理 通过信息采集和维护 信息发布 信息查询和监管规则的维护等功能模块 为检验检疫活动提供支持 为企业提供帮助和指 导 2 企业及产品许可子系统 该子系统包括企业许可和产品许可两部分 可实现许可 注册 备案 登记管理电子 化 企业许可目前包括木质包装许可 蔬菜基地备案 产品许可目前包括电池备案 3 监控项目参数设定子系统 监控项目及参数设定模块包括两个子模块 分别是 CIQ 分类商品监控项目参数设定 和企业产品监控项目参数设定 监控项目及参数设定模块是整个系统的核心控制模块 国家质检总局根据有关的技术 法规 标准以及可以量化的警示通报的具体要求 按照出口国家 商品类别的不同 形成 量化的业务规则并下发至各直属检验检疫局 各直属检验检疫局以国家质检总局下发的检 测规则为基础 结合各检验检疫局的业务管理规定 分国家 商品形成直接作用于业务处 理的 CIQ 分类商品监控项目参数库 CIQ 分类商品监控项目参数影响的业务包括 作为产 品出口标准参与报检批合格评定 作为 CIQ 监管规则的一部分 下发至企业并作为企业产 品监控项目参数设定的基础 企业产品监控项目参数设定以 CIQ 要求的监控项目参数为基础 结合企业自身产品质 量控制的要求 完成对其原料 过程 成品等各关键控制点的监控项目及参数设置 所设 定企业产品监控项目参数需经 CIQ 备案确认后生效 此监控项目参数将参与企业生产的过 程控制及最终的生产批合格评定 生产批合格评定的结果将作为报检批合格评定的基础 并指导 CIQ 业务人员进行快速核放和科学抽样 4 企业数据监控子系统 该子系统是检验检疫电子监管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是实现检验检疫工作科学 前移的基础和手段 企业数据监控子系统 是以企业的业务运作流程为主线 以 CIQ 的合 格评定所需数据为主要内容 依托 CIQ 日常监管 兼顾企业质量控制的需要 完成企业生 产过程质量数据的采集 数据比对 偏差提示及纠正 综合评定等工作 5 检验检疫监督管理子系统 CIQ 监督管理是实现检验检疫工作 前推 后移 的业务模式改革的基础工作 依据 法律法规 规章和国家强制性规范 以及各方面的质量及检疫信息 提出了对某一企业特 定产物的具体的检验检疫要求 以实现对产品的电子监管 6 报检批合格评定子系统 报检批合格评定是整个电子监管系统的核心模块 在此模块中 系统从 CIQ2000 中取 得企业的有效出口申报信息 并对所有影响报检合格评定的各种要素进行综合评定 从而 判定该报检批是否合格并放行 7 统计与质量分析子系统 该子系统是 CIQ2000 系统的统计子系统的补充 实现了对过程监管数据和实验检测数 据的采集 基于 CIQ 分类商品代码 监控项目代码以及生产企业代码的电子监管系统可以 对不同产品 不同企业进行详细的出口产品质量分析 可以根据业务主管部门统计需求编 制基础报表和进行综合查询 对进出口货物质量状况进行分析评价 对货物不合格原因进 行分析和归纳 8 系统维护 该子系统主要实现对机构 用户和用户权限进行设置 对电子监管系统中所有基础代 码进行维护 总体流程图 生生产产过过程程 数数据据采采集集 生生产产批批合合 格格判判定定 企企业业及及产产品品 许许可可信信息息支支 持持库库 视视频频监监控控 信信息息采采集集 视视频频信信息息库库 企企业业监监控控项项目目 结结果果数数据据库库 出出口口申申报报 法法律律法法规规标标 准准及及风风险险预预 警警信信息息库库 法法律律法法规规标标准准及及 风风险险预预警警管管理理 页页 1 中中国国电电子子检检验验检检疫疫 电电子子监监管管系系统统总总体体流流程程图图 企企业业及及产产品品许许 可可审审核核管管理理 企企业业及及产产品品许许 可可申申报报 C CI IQ Q监监督督 管管理理 C CI IQ Q监监督督管管理理 信信息息库库 报报检检批批合合格格评评定定 施施检检活活动动提提示示 归归档档数数据据库库 C CI IQ Q报报检检 管管理理 生生产产过过程程监监控控 企企业业识识别别 统统计计汇汇总总 质质量量分分析析 是是否否合合格格 不不合合格格处处理理 N Y 受受理理报报检检 企企业业及及产产品品许许可可 信信息息维维护护管管理理 企企业业产产品品监监控控 项项目目参参数数设设定定 签签证证通通关关 总体功能图 电电子子监监管管系系统统 法法 律律 法法 规规 标标 准准 及及 风风 险险 预预 警警 管管 理理 企企 业业 及及 产产 品品 许许 可可 管管 理理 检检 验验 检检 疫疫 监监 督督 管管 理理 报报 检检 批批 合合 格格 评评 定定 企企 业业 过过 程程 控控 制制 管管 理理 统统 计计 与与 质质 量量 分分 析析 中中国国检检验验检检疫疫电电子子监监管管系系统统功功能能图图 系系 统统 维维 护护 监监 控控 项项 目目 参参 数数 设设 置置 管管 理理 与快速核放的关系 出口快速核放系统是电子监管的结果 电子监管是出口快速核放系统的依据 要实现 科学监管 就必须经过严密科学系统的监管体系 为企业出口产品创造有法可依 有据可 查的快速放行的便利条件 出口快速核放系统采用的是通过工作人员对企业产品核查之后 再把报检数据放入系 统中的工作模式 以前 哪些企业适合上快速核放系统 哪些产品能快速放行的依据是由 企业长期信誉决定的 而能否快速核放则是由检验检疫机构的工作人员决定的 而实施电 子监管则把放行的决定权赋予了计算机 数据是否达标则成为了能否放行的依据 电子监 管的数据是从企业生产数据中自动生成的 检验检疫机构的工作人员可实时查看相关数据 并实现数据自动比对 货号对不对 时间有没有过期 电子监管系统经过自动比对后 如 果没有问题就会自动放行 而检务人员则可以随时抽查数据 进行监管 我个人认为 上 了出口快速核放系统的企业都能通过电子监管实现快速通关 不过这在时间上可以有个过 渡期 局端系统用户包括 1 国家质检总局 2 各直属检验检疫局 3 各检验检疫执行机构 直属局的 业务部门 分支局以及下属的办事处等 4 CIQ 实验室 5 进出口单位 报检 单位 6 生产 加工 存放等企业 7 检疫处理单位 8 其他业务相关部 门 第四章第四章 电子监管企业端系统介绍电子监管企业端系统介绍 系统概述 九城过程监管系统 英文名称 iProcess 系统 简称 iProc 系统 是国家质检总局惟一认 可的 中国检验检疫出境电子监管系统 企业端软件 它可以完全满足国家质检总局电子 监管的业务需求 能够与局端电子监管系统同步增容 可实现电子监管企业和产品的许可 申报 实时获取政府的监控项目和检验检疫标准与规则 确保进出口产品满足政府检验检 疫工作要求 iProcess 系统可以为政府提供进出口产品生产源头和生产过程数据 实现检 验检疫工作的 前推后移 建立企业质量数据底账 支持实时在线数据采集 通过与电子 报检系统的无缝集成完成进出口产品电子通关的一站式服务 系统主界面系统主界面 系统特点 与电子报检软件无缝集成 iProcess 系统可实现企业生产过程质量数据与报检数据的电子化关联和交换 可前置电子化抽批抽样规则 iProcess 系统可以实时同步获取政府对进出口产品的抽批抽样要求 并按照政府要求对企 业生产过程数据进行采集 确保产品质量数据真实 可信 可前置规则库 iProcess 系统可以实时同步获取进出口产品的检验检疫标准和规则 并按照标准和规则对 企业产品进行生产批合格评定 提前预警 确保产品质量达到政府要求 支持企业质量数据电子化实时采集 iProcess 系统具备 PDA 采集 工控机自动采集 自动化仪器仪表采集等多种实时数据自动 采集能力 可保证数据的实时性和真实性 支持历史数据的追溯 iProcess 系统具备数据安全存储机制 使得企业质量数据能够防篡改 防丢失 质量数据 底账可供政府核查 具备非人工干预数据核查机制 iProcess 系统支持企业质量管理数据的电子化 企业与政府通过互联网实现实时数据互动 避免了大量纸本文件的低效交互 具备视频监管模块 iProcess 系统可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 对出口产品生产过程各环节关键控制点现场进行远 程实时视频监控 确保不合格产品的可追溯性 同时 可实现数据监控与视频监控信息的 有机关联和印证 对出口产品质量进行风险分析 使得检验检疫机构能够做到科学把关 快速验放 系统功能 备案许可 企业许可 产品许可 监控项目设定 政府规则库前置 电子化政府抽批抽样前置 企业质量数据源头管理 生产过程质量数据自动采集与过程评定 生产批合格评定 防篡改数据存储 组批申报 与政府数据互动 视频监控 iProcess 系统功能结构图系统功能结构图 iProcess 系统将带给企业的实际价值 有助于企业提高质量意识和诚信意识 提升质量管理水平 提高员工整体素质与技能 通过检验检疫标准和规则的前置 可帮助企业提前预警 及时纠偏 提高产品合格率 通过该系统提前进行生产批合格评定 如合格则可快速核放 大大提高了企业通关速度 采用电子方式完成企业内部以及企业与检验检疫机构之间的数据交互 可有效提高业务流 转效率 企业端用户 企业端用户 国家质检总局电子监管企业端软件 为进出口企业提供质量管理服务 第五章第五章 局端系统与企业端系统的关系局端系统与企业端系统的关系 电子监管系统是一个具备 开放性 包容性 可拓展性 的系统 需要企业端和局端 系统共同完成电子监管业务 电子监管企业端的主要是配合检验检疫局电子监管的需要 实现企业端专项单证申报 生产数据采集和企业端数据管理 含数据管理和视频管理 等功能 电子监管局端主要实现了与企业质量管理系统的信息互动 完成企业及产品许可的申 请 企业产品监控项目参数的设置 生产过程数据采集和对产品的合格评定等检验检疫工 作要求 第六章第六章 电子监管与电子监管与 CIQ2000 的关系的关系 电子监管系统与 CIQ2000 之间是一个相互协作的关系 目前 CIQ2000 仍是整个检验 检疫业务的主系统 它负责电子报检单的接收 受理 支持检务部门分单 施检部门接单 进行结果登记 完成计收费 签证 通关等 电子监管系统负责制定监控项目和规则 采 集企业生产过程数据 接收生产批合格评定结果 进行电子抽批 完成报检批合格评定 实现检验检疫监督管理 电子监管产品在电子监管系统中完成报检批的业务处理 非电子 监管产品仍然在 CIQ2000 系统中完成相关业务 对于业务人员来说 电子监管产品的报检单接收 受理 以及计收费 签证 通关业 务仍然在 CIQ2000 系统中完成 报检货物的检验检疫工作安排和结果登记在电子监管系统 中完成 企业生产过程管理的工作都在电子监管系统中完成 为实现电子监管系统和 CIQ2000 综合业务系统的协同工作 必须在电子监管产品报检 时加入报检批与生产批的组批关联信息 电子监管系统为 CIQ2000 提供报检设限内容 风 险预警 许可管理 CIQ2000 系统将电子监管产品报检单转给电子监管系统 电子监管系 统完成检验检疫工作后将结果登记信息回写入 CIQ2000 电子监管系统对相关生产批数量 和包装数量进行核销 电子监管系统中的与 CIQ2000 系统的接口子系统是实现电子监管系统与 CIQ2000 系统 的报检 计收费 结果登记和签证通关等流程节点的衔接功能子系统 主要接口分三部分 报检时通过电子监管系统的风险预警管理信息 法律法规信息 企业许可备案信息等对部 分报检数据的自动采集和报检设限的自动审核 报检后 根据企业产品监管名录 可建立 报检批数据与生产监控数据的比对关系 进行数据的电子监管处理 实现报检批的综合批 次管理 对报检批的电子监管数据进行 CIQ2000 系统的结果登记 计收费 签证 通关 统计 流程数据的写入 下面是电子监管系统中 CIQ2000 接口子系统的功能流程图 出出口口申申报报 是是否否受受理理 是是否否监监督督管管理理 C CI IQ Q监监管管 许许 可可备备案案 生生 产产过过程程监监控控 Y N 退退单单N 报报检检设设限限 规规则则库库 包包括括风风险险预预警警 法法 律律法法规规 许许可可备备案案 电电子子监监管管系系 统统 C CI IQ Q2 20 00 00 0检检验验 检检疫疫子子系系统统 C CI IQ Q2 20 00 00 0流流程程补补 齐齐 结结果果数数据据写写入入 C CI IQ Q2 20 00 00 0签签证证 通通关关子子系系统统 Y Y 企企业业产产品品 监监管管名名录录 报报检检设设限限审审核核 证证单单业业务务统统计计 子子系系统统 CIQ2000与与电电子子监监管管系系统统接接口口业业务务流流程程图图 第七章第七章 电子监管大事记电子监管大事记 2003 年 8 月 13 日 全国 大通关 会议在深圳召开 2003 年 9 月 18 日 22 日 国家质检总局在北京召开全国 电子监管工作研讨会 2003 年 9 月 23 日 国家质检总局动植司牵头组织食品局 检验司召开 电子监管联合办公会 2003 年 10 月 16 日 国家质检总局领导批准中国电子检验检疫 电子监管实施方案 2003 年 10 月 21 日 中国电子检验检疫 电子监管实施方案 印发全国 35 个直属检验检疫局 2003 年 11 月 22 日 23 日 国家质检总局通关司 动植司 检验司 食品局 卫生司主要领导赴广东 在广东检验检 疫局召开 电子监管工作座谈会 2003 年 11 月 28 日 国家质检总局通关司 信息中心召开联合办公会 研究电子监管系统总体规划 总体设计 系统结构 接口 监管模式 统计 代码 资金使用等有关问题 并确定 全国只搞一个 电子监管系统 2003 年 11 月 29 日 12 月 18 日 国家质检总局抽调 58 名有关业务专家在北京开展电子监管系统需求分析工作 2003 年 12 月 26 日 出口产品电子监管系统需求分析方案 V 10 版 下发国家质检总局有关业务司 信息 中心及 35 个直属检验检疫局征求意见 2004 年 2 月 23 日 出口产品电子监管系统需求分析方案 V 20 版 完成 2004 年 3 月 4 日 4 月 9 日 国家质检总局组织有关人员在北京封闭工作 36 天 完成了电子监管系统需求分析公共框架 和 7 个产品详细需求分析等重要工作 2004 年 4 月 10 日 国家质检总局信息中心和信城通公司 50 多名开发人员全力投入电子监管系统详细设计阶段 初步完成了系统详细设计框架 2004 年 7 月 22 日 进境水果电子监管分析书 通过审定 2004 年 7 月 27 日 29 日 出口电子监管需求平台 顺利通过评审 2004 年 8 月 6 日 进口水果 旧机电和废旧物资电子监管进入开发阶段 2004 年 9 月 3 日 国家质检总局下发 关于出口产品电子监管系统测试试点及推广安排的通知 开始进行木 质包装 蔬菜和电池 3 个出口产品电子监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安陆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测试试卷
- 安徽省阜阳市太和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及答案
- 浦东新区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教学质量检测
- 浙江省杭州市青春中学2025-2026学年下学期八年级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期中试卷(无答案)
- 2025-2026学年苏科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一次月考检测卷(含答案)
- 道路运输土方合同范本
- 闲置东西收购合同范本
- 托管联盟经营合同范本
- 入股养殖公司合同范本
- 单位电脑采购合同范本
- 40篇英语短文搞定高考3500个单词(全部含翻译-重点解析)
- 中国淘宝村研究报告
- 纺织行业主要工艺流程和用水环节
- 《大数据金融》教学大纲(第六学期)附课程考核标准
- DB62∕T 3083-2017 HF永久性复合保温模板现浇混凝土建筑保温体系技术规程
- 现浇梁劳务分包合同
- 大学团支书竞选ppt
-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英语单词表默写版(直接打印)
- Q∕GDW 12070-2020 配电网工程标准化设计图元规范
- 2017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英语单词表全可打印
- 环氧金磨石施工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