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的合成实验_第1页
力的合成实验_第2页
力的合成实验_第3页
力的合成实验_第4页
力的合成实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做 探究求合力的方法 的实验时 1 除已有的器材 方木板 白纸 弹簧测力计 细绳套 刻度尺 图钉和铅笔 外 还必须有 和 2 在做上述实验时 在水平放置的木板上垫上一张白纸 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板上 另一端结 两个细绳套 通过细绳用两个互成角度的弹簧测力计拉橡皮条 使结点移到某一位置 O 此时需记 下 然后用一个弹簧测力计把橡皮条拉长 使结点到达 再记下 3 在某次实验中 某同学的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其中 A 为固定橡皮条的图钉 O 为橡皮条与细绳 结点的位置 图中 是力 F1与 F2的合力的理论值 是力 F1与 F2的合力的实验 值 通过把 和 进行比较 验证平行四边形定则 答案 1 三角板 橡皮条 2 O 点位置 细绳所指方向 相应弹簧测力计读数 同一位置 O 点 弹簧测力计读数和细 绳方向 3 F F F F 解析 实验中要记录橡皮条拉伸后 O 点的位置 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及力的方向 2 1 在 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实验中 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分别钩住细绳套 互成角度地拉橡皮 条 使它伸长到某一位置 O 点 为了确定两个分力的大小和方向 这一步操作中必须记录的是 A 橡皮条固定端的位置 B 描下 O 点位置和两条细绳套的方向 C 橡皮条伸长后的总长度 D 两个弹簧测力计的读数 2 做实验时 根据测量结果在白纸上画出如下图所示的图 其中 O 为橡皮条与细绳套的结点 图 中的 是 F1和 F2的合力的理论值 是 F1和 F2的合力的实际测量值 2 答案 1 BD 2 F F 解析 1 两条细绳套的方向就是两分力的方向 记下 O 点位置和细绳套的方向就可以画出两分 力的方向 两分力的大小由弹簧测力计直接读出 2 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来的是理论值 实际测量值和理论值有误差 3 验证力的平形四边形定则 的实验情况如图甲所示 其中 A 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 O 为橡皮筋与 细绳的结点 OB 和 OC 为细绳 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示 1 图乙中的 F 与 F 两力中 方向一定沿 AO 方向的是力 2 本实验采用的主要科学方法是 A 理想实验法 B 等效替代法 C 控制变量法 D 建立物理模型法 3 实验中能减小误差的措施是 A 两个分力 F1 F2的大小要尽量大些 B 两个分力 F1 F2间的夹角要尽量大些 C 拉橡皮筋时 弹簧秤 橡皮筋 细绳应贴近木板且与木板平面平行 D 拉橡皮条的细绳要长些 标记同一细绳方向的两点要远些 答案 1 F 2 B 3 ACD 解析 1 单弹簧秤拉橡皮筋 需保证与两个弹簧秤拉橡皮筋时等效 即结点 O 到同一位置 故 方向一定沿 AO 的是 F 2 本实验采用的主要科学方法是等效替代法 3 本实验误差来源主要是摩擦力 故 C 正确 两个分力 F1 F2的大小要尽量大些 一是减小读数 误差 二是减小作图误差 故 A 正确 拉橡皮筋的细绳要长些 标记要远一些 这样便于确定拉 力方向 作图更准确 故 D 正确 两个分力 F1 F2间夹角不宜过大或过小 那样作图不方便 容 3 易产生误差 故 B 错误 4 李明同学在做 探究合力与分力的关系 实验时 利用坐标纸记下了橡皮筋的结点位置 O 以及两只 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大小 如图 a 所示 1 试在图 a 中作出无实验误差情况下 F1和 F2的合力图示 并用 F 表示此力 2 有关此实验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两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可以同时比橡皮筋的拉力大 B 橡皮筋的拉力是合力 两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是分力 C 两次拉橡皮筋时 需将橡皮筋结点拉到同一位置 O 这样做的目的是保证两次弹簧测力计拉力 的作用效果相同 D 若只增大某一只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大小而保持橡皮筋结点位置不变 只需调整另一只弹簧测力 计拉力的大小即可 3 如图 b 所示是李明和张华两位同学在做以上实验时得到的结果 其中哪一个实验结果比较符合 实验事实 力 F 是用一只弹簧测力计拉时的图示 4 在以上比较符合实验事实的一位同学的实验中 造成误差的主要原因是 至少写出两种情况 答案 1 如图所示 2 AC 3 张华的实验结果比较符合实验事实 4 F1的方向比真实方向偏左 F2的大小比真实值偏小且方向比真实方向偏左 作图时两虚 线不分别与 F1线和 F2线平行 解析 4 5 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加速度与力 质量的关系 1 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代号 A 调节滑轮的高度 使牵引木块的细绳与长木板保持平行 B 在调节木板倾斜度平衡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时 将装有砝码的砝码桶通过定滑轮拴在木块上 C 实验时 先放开木块再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 D 通过增减木块上的砝码改变质量时 不需要重新调节木板倾斜度 2 如图所示是甲 乙两同学根据实验数据画出的图象 形成图线甲的原因是 形成图线乙的原因是 答案 1 AD 2 长木板倾角过大 未平衡摩擦力或平衡摩擦力不够 解析 1 实验中细绳要与长木板保持平行 A 项正确 平衡摩擦力时不能将装有砝码的砝码 桶通过细绳绕过滑轮拴在木块上 这样无法平衡摩擦力 B 项错误 实验时应先接通打点计时器的 电源再放开木块 C 项错误 平衡摩擦力后 改变木块上的砝码的质量后不需要再重新平衡摩擦力 D 项正确 2 图线甲中 F 0 时 木块就有了加速度 可见是长木板倾角过大 图线乙中 有了拉力时 加速 度仍为 0 说明未平衡摩擦力或平衡摩擦力不够 6 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在作用力 F 一定时 小车的加速度 a 与小车质量 M 的关系 某位同学设 计的实验步骤如下 A 用天平称出小车和小桶及其内部所装沙子的质量 B 按图安装好实验器材 5 C 把轻绳系在小车上并绕过定滑轮悬挂沙桶 D 将电磁打点计时器接在 6 V 电压的蓄电池上 接通电源 放开小车 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下 一系列点 并在纸带上标明小车质量 E 保持小桶及其内部所装沙子的质量不变 增加小车上的砝码个数 并记录每次增加后的 M 值 重复上述实验 F 分析每条纸带 测量并计算出加速度的值 G 作 a M 关系图象 并由图象确定 a M 关系 1 该同学漏掉的重要实验步骤是 该步骤应排在实验步骤 之后 2 在上述步骤中 有错误的是 应把 改为 3 在上述步骤中 处理不恰当的是 应把 改为 答案 1 平衡摩擦力 B 2 D 6 V 电压的蓄电池 4 6 V 交流电压的学生电源 3 G 作 a M 关系图象 作 a 关系图象 解析 实验中把小桶及其内部所装沙子的重力看作与小车所受的拉力大小相等 实验中没有考 虑摩擦力的作用 故漏掉的步骤为平衡摩擦力 电磁打点计时器接在 6 V 电压的蓄电池上将无法工 作 必须接在 4 V 6 V 交流电压的学生电源上 作 a M 关系图象 得到的是双曲线 很难作出 正确的判断 必须 化曲为直 改作 a 关系图象 7 如图为 探究物体的加速度与质量和受力的关系 的实验装置 沙和沙桶的质量为 m 小车和砝码 的质量为 M 实验中将沙和沙桶的重力作为细线对小车的拉力 1 实验前 在进行平衡摩擦力的操作时 下列注意事项正确的是 A 应该让小车连接纸带并穿过打点计时器 B 必须让小车连接沙桶 C 纸带和沙桶都应连接 D 纸带和沙桶都不能连接 2 现保持沙和沙桶的总质量 m 不变 改变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 M 探究加速度和质量的关系 如 图是某次实验中打出的一条纸带 交变电流的频率为 50 Hz 每隔 4 个点选一个计数点 则小车的 加速度为 m s2 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通过实验得到多组加速度 a 质量 M 的数据 为了 方便准确地研究二者关系 一般选用纵坐标为加速度 a 则横坐标为 填 M 或 6 答案 A 2 0 解析 1 平衡摩擦力时让小车拖着纸带运动 若能做匀速直线运动 摩擦力得到平衡 故选 A 2 由图可知 x12 3 10 cm x23 5 10 cm x34 7 10 cm x45 9 10 cm x56 11 10 cm 可知连续相 等时间内的位移之差 x 2 00 cm 根据 x aT2得 加速度 a m s2 2 0 m s2 因为 a 与 M 成反比 所以作 a 图线 8 图甲为 研究加速度和力的关系 的实验装置 在实验操作中 将砝码盘和砝码所受的重力看成小 车所受合外力 在保持小车总质量不变的情况下 改变所加砝码的数量 多次重复测量 得到加 速度随力的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 1 分析发现图线的水平轴上有明显的截距 OA 不为零 这是因为 2 在图乙的 a F 图线中 AB 段基本是一条直线 由此得到 在小车总质量一定的条件下 加速 度与小车受到的合外力的关系是 而 BC 段明显偏离直线 造成此误差的主要原因是 答案 1 未平衡摩擦力或平衡摩擦力不够 2 小车的加速度与所受的合外力成正比 砝码盘和 砝码的总质量过大 解析 1 由所给 a F 图线知 拉力 F 增大到一定值时小车才开始运动 表明小车没有被平衡摩 擦力或平衡得不够 2 AB 为一条直线 表明在细线的拉力 即砝码盘及砝码的重力 比较小的情况下 小车的加速度与 它所受合外力成正比 BC 段成曲线的原因是砝码盘和砝码的总质量太大了 不再满足远小于小车 的质量这一重要条件 9 探究加速度与力 质量的关系 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7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探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时 应该保证拉力的大小不变 B 重物的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 这一条件如不满足对探究过程也不会产生影响 C 在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时 只需测量一次 记录一组数据即可 D 在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时 作 a F 图象应该用折线将所描的点依次连接 2 在实验中 某同学得到了一条纸带如图所示 选择了 A B C D E 作为计数点 相邻两个计 数点间还有 4 个计时点没有标出 其中 x1 7 05 cm x2 7 68 cm x3 8 30 cm x4 8 92 cm 电 源频率为 50 Hz 可以计算出小车的加速度大小是 m s2 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 某同学将长木板右端适当垫高 其目的是 如果长木板的右端垫得不够高 木板倾角 过小 用 a 表示小车的加速度 F 表示细线作用于小车的拉力 他绘出的 a F 关系图象可能是 A B C D 答案 1 A 2 0 62 3 平衡摩擦力 B 解析 1 探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时 应该控制力不变 A 正确 若不满足 重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