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教学过程与方法_第1页
第3章教学过程与方法_第2页
第3章教学过程与方法_第3页
第3章教学过程与方法_第4页
第3章教学过程与方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第3章 门电路 72张 4学时 张 学时 概述 晶体二极管和三极管的开关特性 分立元件门 TTL集成门 其他类型的双极型集成电路 MOS集成门 2 3 1 概 述 门电路 指能实现基本和常用逻辑关系的电路 简称 门 最基本的逻辑门是与门 或门和非门 按集成度分类 集成电路按单位芯片面积集成门电路的个数 即集成度 分为 按制造工艺分类 数字集成电路 3 3 2 晶体二极管和三极管的开关特性 半导体器件如晶体二极管 三极管和MOS管都有导通和截止两种状态 在导通状 态下 允许电信号通过 在截止状态下 禁止电信号通过 这就是它们的开关特性 半导体器件的开关特性又分为 静态特性 器件稳定在导通和截止两种状态下的特性 动态特性 器件在状态发生变化过程中的特性 6 3 2 1 晶体二极管的开关特性 PN结具有单向导电性 7 PN结的电容效应 PN结位垒的宽度及位垒中的电荷量随外加电压而变化 其等效电容 称为位垒电 容 当PN结外加正向电压时 PN结两边的扩散区中的少数载流子电荷量 也会随着外 加电压的大小而变化 其等效电容 称为扩散电容 PN结电容由位垒电容和扩散电容构成 它是影响开关速度的重要因素 在二极管 制作时 应尽量减少PN结电容 PN结电容小的二极管称为开关管 8 2 晶体二极管的稳态开关特性 晶体二极管是一个PN结 它具有单向导电性 外加正偏置电压时导通 外加反偏 置电压时截止 相当于一个受外加电压极性控制的开关 晶体二极管的稳态开关特 性是其稳定在正向导通与反向截止两种状态下的特性 9 1 二极管的理想特性 当开关当开关K闭合时 开关电阻闭合时 开关电阻RK 0 开关上的电压 开关上的电压UK 0 流过开关的电流 流过开关的电流 IK VI R 当开关 当开关K断开时 开关电阻断开时 开关电阻RK 开关上的电压 开关上的电压UK VI 流过开 流过开 关的电流关的电流IK 0 10 2 实际二极管的开关特性 实际二极管的特性可由伏安特性曲线和它的特性方程描述 11 3 晶体二极管的瞬态开关特性 理想二极管瞬态开关特性 12 3 2 2 晶体三极管的开关特性 在各种电子电路中 晶体三极管得到广泛的应用 在模拟电子电路中 晶体三极管 主要作为线性放大元件和非线性元件 在数字电路中 晶体三极管主要作为开关元 件 13 1 晶体三极管的稳态开关特性 在开关电路中 广泛使用晶体管共发射极电路 14 例例3 1 已知已知RC 1k Vcc 12V 60 在下列条件下计算 在下列条件下计算IB Ic及及Vo 并 并 确定三极管确定三极管T的工作状态 的工作状态 当VI 3V时 当VI 3V RB 20k 时 当VI 3V RB 10k 时 15 2 晶体三极管的瞬态开关特性 理想三极管瞬态开关特性 实际三极管瞬态开关特性 16 平均传输延迟时间 输出信号Vo与输入Vi信号之间 存在时间上的延迟和波形上的畸变 影响了开关 的速度 在数字电路中 一般用平均传输延迟时间tpd来衡量开关电 路的速度 17 3 3 分立元件门 由电阻 电容 二极管 三极管等分立元件构成的逻辑门称为分立元件门 分立元 件门的体积大 耗电高 故障多 现在几乎很少使用 这一节介绍的分立元件门 仅作为逻辑门电路学习的入门基础 18 3 3 1 二极管与门 输出与输入之间能满足 与 逻辑关系的电路 称为与门 19 3 3 2 二极管或门 半导体二极管组成的两个输入端或门电路 20 3 3 3 三极管非门 三极管非门电路 21 3 3 4 复合逻辑门 实际使用的逻辑门除了与 或 非3种基本逻辑门外 还有复合逻辑门 它们都是 与 或 非门的组合结构 常用的复合逻辑门有与非门 或非门 与或非门和异或 门等 下面以与非门和或非门为例 介绍复合门的电路结构和功能 22 1 与非门 与非门电路结构 23 2 或非门 或非门电路结构 24 3 3 5 正逻辑和负逻辑 高电平赋值为1是正逻辑状态赋值 高电平赋值0就是负逻辑状态赋值 输入输出采用正逻辑状态赋值 所得逻辑关系是正逻辑关系 输入输出采用负逻辑 状态赋值 所得逻辑关系是负逻辑关系 输入输出采用不同的状态赋值称混合逻辑 正逻辑与负逻辑是一种相对关系 25 正逻辑和负逻辑举例 某逻辑电路采用正逻辑时输入输出是与非关系 采用负逻辑时输入输出间是什么逻 辑关系 输入采用负逻辑 输出采用正逻辑时输入输出间又是什么逻辑关系 26 3 4 TTL集成门 TTL集成电路是一种单片集成电路 其输入端和输出端都是由晶体三极管构成的电 路 称为晶体管 晶体管逻辑 简称TTL Transistor Transistor Logic TTL门是构 成数字逻辑系统的基本器件 下面以与非门为典型电路 介绍TTL集成电路的结构 工作原理 外部特性和使用方法 27 3 4 1 TTL集成与非门 典型TTL与非门的电路 28 3 4 2 TTL与非门的外部特性 从使用角度出发 了解集成电路的外部特性是重要的 所谓外部特性 是指通过集 成电路芯片引脚反映出来的特性 TTL与非门的外部特性主要有电压传输特性 输 入特性 输出特性 电源特性和传输延迟特性 291 电压传输特性 TTL与非门的电压传输特性是指输出电压Vo随输入电压VI变化的曲线 30 2 输入特性 输入特性是指输入电流II随输入电压VI变化的曲线 31 2 输入特性 32 3 输入负载特性 TTL与非门的输入负载特性是指在输入端加上负载电阻RI后 电路表现出的特性 33 4 电源特性 TTL集成电路的工作电源是 5V 并允许在 10 范围内波动 即Vcc 4 5 5 5V 空载截止功耗 电路处于稳定关态的空载功耗 空载导通功耗 电路处于稳定开态的空载功耗 平均功耗 空载截止功耗和空载导通功耗的平均值 约为10mW 34 5 输出特性 输出特性是指输出电压Vo随输出电流Io变化的曲线 输出状态和开态的输出特性不同 分别讨论 35 开态输出特性 开态 输出低电平 当VO VOL时T3 T4截止 T2 T5导通 可作如下等效 36 6 传输延迟特性 平均传输延迟时间tpd是衡量TTL集成门电路开关速度快慢的动态参数 tpd 10 20ns 纳秒 根据tpd的不同 把TTL集成电路又分为中速TTL和高速TTL 37 3 4 3 TTL与非门的主要参数 扇入系数和扇出系数两个参数 38 3 4 4 TTL与非门的改进电路 工作速度 静态功耗 抗干扰能力和可靠性 是衡量数字集成电路的重要技术 指标 随着集成电路工艺的不断发展 集成电路的电路结构也不断改进 使技术指 标不断提高 下面主要介绍输入保护电路 有源泄放电路和肖特基电路等改进电路 39 1 输入保护电路 由输入端增加的两只二极管D1和D2构成 40 3 肖特基TTL 由晶体管的开关特性可知 当晶体管由饱和状态转为截止状态时 需要驱散基区的 饱和电荷 经历一段较长的存储时间 影响门的工作速度 为了提高速度 肖特基 TTL采用了抗饱和电路 因此称为抗饱和TTL或STTL Schottky Transistor Transistor Logic 41 3 4 5 TTL其他类型的集成电路 TTL集成门电路除了与非门外还有 与门 或门 非门 或非门 与或非门 异或门 集电极开路门 OC门 和三态输出门等产品 下面重点介绍后两种集成门 电路 42 1 集电极开路门 集电极开路门简称为OC门 OpenCollectorGate 集电极开路与非门在电路制作时 把T3 T4晶体管去掉 形成输出为集电极开路结构 43 OC门应用 直接驱动继电器 电阻 发光二极管等 实现电平转换 实现线与 44 2 三态输出门 三态输出门 简称为三态门 是在普通门电路基础上 增加控制输入端和控制电路构 成 45 3 4 6 TTL集成电路多余输入端的处理 多余输入端的处理是在使用数字集成电路时 经常遇到的实际问题 46 3 5 其他类型的双极型集成电路 在双极型数字集成电路中 TTL电路的应用最广泛 其他种类的电路有 47 3 5 1 ECL电路 由于TTL门中三极管工作在饱和状态 开关速度受到了限制 只有改变电路的工作 方式 从饱和型变为非饱和型 才能从根本上提高速度 发射极耦合逻辑电路 ECL 也称电流开关型逻辑电路CML 就是一种非饱和型高速数字集成电路 48 3 5 2 I2L电路 集成注入逻辑电路I2L的电路简单 它的基本结构是由一个NPN型多集电极三极管 和一个PNP型恒流源负载组成的反相器 由于I2L电路的驱动电流是由PNP管的发 射极注入的 所以称为集成注入逻辑 它的功耗低 集成度高 I2L电路的每个基 本逻辑单元占的芯片面积很小 工作电流不超过1nA 因而其集成度可达500门 mm2以上 一般TTL电路集成度在20门 mm2左右 注入逻辑电路可以在低电压下工作 其高电平VH 0 7V 低电平VL 0 1V 注入逻 辑电路的缺点是抗干扰能力差 开关速度也较低 49 3 6 MOS集成门 MOS集成电路是用MOS管作基本元件构成的 MOS管是金属 氧化物 半导体场效 应管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 Field Effect Transistor 的简称 在MOS管内 只 有一种载流子参与导电 因此MOS集成电路称为单极型集成电路 50 3 6 1 MOS管 1 MOS管的结构 MOS管分为NMOS和PMOS两种类型 51 PMOS管 PMOS管也有增强型和耗尽型两种类型 52 2 MOS管的开关特性 在数字电路中 MOS管主要作为开关元件来使用 下面以增强型NMOS管为例 介绍MOS管的开关特性 53 1 输出特性 NMOS管的基本开关电路如图示 这种结构也称为共源接法电路 共源接法电路的 输出特性 也称为漏极特性 曲线 54 2 转移特性 MOS管的转移特性是VDS不变化条件下的ID电流与VGS之间的曲线关系 增强型 NMOS管的转移特性曲线如图 55 3 输入电阻与输入电容 MOS管的输入电阻实际就是SiO2的绝缘电阻 其阻值RI 可达1012 以上 使 MOS 管在静态时基本不需要输入电流 即II 0 因此 MOS 管开关电路的静 态输入功耗极低 负载能力很强 56 3 6 2 MOS反相器 57 1 电阻负载反相器 共源电路实际就是一个反相器 RD是负载电阻 从电路输出特性曲线可以看出 当输入为低电平 即VI VIL时 MOS管工作在截止区 输出为高电平 VO VDD 当输入为高电平 即VI VIH时 MOS管工作在非饱和区 输出为低电平 VO 0V 电路的输出电平与输入电平相反 所以称为反相器 58 2 MOS管负载反相器 在MOS集成电路中 制作MOS晶体管要比制作电阻容易 因此MOS反相器都采用 MOS管代替电阻负载 59 3 CMOS反相器 在制作NMOS反相器时 如果负载管的导通电阻小 则在驱动管导通时 电路的功 耗大 如果导通电阻大 则在驱动管截止时 电路提供的拉电流负载小 驱动能力 弱 CMOS反相器较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60 3 6 3 MOS门 常用的MOS门有 61 1 NMOS门 两输入端的NMOS与非门电路由两只NMOS串联后再通过一只负载管接到正电源 VDD端 62 2 PMOS门 两输入端PMOS与非门电路由两只PMOS并联后再通过一只负载管接到负电源 VDD 端 63 3 CMOS门 两输入端CMOS与非门电路是把两个CMOS反相器的负载管并联 驱动管串联后得 到 64 4 CMOS传输门 T1是NMOS管 T2是PMOS管 所以它也属于互补MOS 即CMOS 把T1和T2的源 极并接在一起构成电路的输入VI 把漏极并接在一起构成输出Vo 65 CMOS三态与非门 在与非门 或非门等CMOS门电路的输出部分增加一个传输门 就可以得到这些门 的三态输出门电路 66 3 6 4 CMOS门的外部特性 67 1 电压传输特性 CMOS非门的几个主要特性参数 输出逻辑高电平VOH VDD 输出逻辑低电平 VOL 0V 阈值电压 即转折区中点对应的输入电压 VTH 1 2VDD 输入低电 平噪声容限VNL和输入高电平噪声容限VNH基本相同 约为1 2VDD 68 2 输入保护电路和输入特性 MOS集成电路的输入端具有很高的输入阻抗 达到1012 如果在输入端存在一 个极小的漏电流 就会产生极高的电压降 致使输入的SiO2绝缘层被击穿而损坏 电路 因此 一般的CMOS集成电路都增加了输入保护电路 69 3 电源特性 CMOS集成电路的电源电压VDD允许在一个较宽的范围内变化 一般VDD 3 18 V CMOS门处于静态时 输入电流几乎为0 另外 输出采用互补结构 静态时 总有一只晶体管截止 因此电路处于静态时的功耗也极低 在动态过程中 由于输入电平发生变化 需要一定数量的输入电流对输入寄生电容 进行充电或放电 另外 输出发生状态变化的过程中 输出互补晶体管出现瞬间同 时导通的状况 此时会产生一个较大的漏极电流 70 4 CMOS门电路多余输入端的处理 由于电路结构上的区别 CMOS集成电路多余输入端的处理方法与TTL多余输入端 的处理方法存在不同之处 接逻辑高电平 与有用输入端并接 不能悬空 71 本章小结 TTL和CMOS集成电路是目前数字系统中应用最广的基本电路 在TTL中 有两种载流子参与导电 因此称为双极型集成电路 在CMOS中 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