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借贷与刑事犯罪交叉问题_第1页
民间借贷与刑事犯罪交叉问题_第2页
民间借贷与刑事犯罪交叉问题_第3页
民间借贷与刑事犯罪交叉问题_第4页
民间借贷与刑事犯罪交叉问题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民间借贷与刑事犯罪交叉问题关于民间借贷与刑事犯罪交叉问题 上诉人张某几年前经人介绍与被上诉人耿某 王某相识 该二 人以公司进原材料为由 向上诉人借款 2015 年 3 月 6 日上诉人向 被上诉人耿某账户中转款 200 万元 次日被上诉人共同向上诉人出 具 200 万元借条一张 2015 年 6 月 11 日 被上诉人又以购进原材 料缺乏资金为由 向上诉人借款 上诉人向耿某账户中转款 200 万 元 因 2015 年 8 月份被上诉人还款 100 万元 故被上诉人于 2015 年 8 月 10 日共同向上诉人出具 100 万元的借条 该两份借条均载明 月息 3 两笔借款均口头约定借期一年 借款到期后 上诉人多次 催要均未果 故上诉人于 2016 年 11 月 3 日向某人民法院起诉 2017 年 3 月 28 日某人民法院以案涉民间借贷行为存在非法集资犯 罪的嫌疑为由作出民事裁定书 驳回了上诉人的起诉 上诉人对该 裁定不服 认为本案借贷关系成立且合法有效 原审裁定适用法律 错误 本案涉及的民间借贷行为本身不存在非法集资犯罪的嫌疑 原本案涉及的民间借贷行为本身不存在非法集资犯罪的嫌疑 原 审裁定认定本案民间借贷行为涉嫌非法集资犯罪没有事实依据 属审裁定认定本案民间借贷行为涉嫌非法集资犯罪没有事实依据 属 于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错误 本案应当适用于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错误 本案应当适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 关于审关于审 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 第十三条之规定进行判第十三条之规定进行判 决 而非适用第五条的规定驳回上诉人的诉请 决 而非适用第五条的规定驳回上诉人的诉请 一 从实体上分析 上诉人与被上诉人之间的借贷关系真实 合法有效 借贷行为本身没有涉嫌非法集资犯罪 依据相关司法解释 涉嫌非法集资犯罪同时应当具备非法性 公开性 利诱性 社会性四个特征 依据这四个特征 刑法 中 涉及非法集资犯罪共七个罪名 与民间借贷行为关联的是 176 条非 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和 192 条的集资诈骗罪 依据最高人民法院相关司法解释 将实践中的非法吸收公众存 款犯罪的行为罗列为 1 不具有房产销售的真实内容或者不以房 产销售为主要目的 以返本销售 售后包租 约定回购 销售房产 份额等方式非法吸收资金的 2 以转让林权并代为管护等方式非 法吸收资金的 3 以代种植 养殖 租种植 养殖 联合种 植 养殖 等方式非法吸收资金的 4 不具有销售商品 提供服 务的真实内容或者不以销售商品 提供服务为主要目的 以商品回 购 寄存代售等方式非法吸收资金的 5 不具有发行股票 债券 的真实内容 以虚假转让股权 发售虚构债券等方式非法吸收资金 的 6 不具有募集基金的真实内容 以假借境外基金 发售虚构 基金等方式非法吸收资金的 7 不具有销售保险的真实内容 以 假冒保险公司 伪造保险单据等方式非法吸收资金的 8 以投资 入股的方式非法吸收资金的 9 以委托理财的方式非法吸收资金 的 10 利用民间 会 社 等组织非法吸收资金的 11 其他非法吸收资金的行为 关于集资诈骗罪 最高院的司法解释规定其法定要件就是以非 法占有为目的 其常见行为有 一 集资后不用于生产经营活动 或者用于生产经营活动与筹集资金规模明显不成比例 致使集资款 不能返还的 二 肆意挥霍集资款 致使集资款不能返还的 三 携带集资款逃匿的 四 将集资款用于违法犯罪活动的 五 抽逃 转移资金 隐匿财产 逃避返还资金的 六 隐匿 销毁账目 或者搞假破产 假倒闭 逃避返还资金的 七 拒不 交代资金去向 逃避返还资金的 八 其他可以认定非法占有目 的的情形 综上 原审法院在本案开庭审理后 在没有任何证据证明本案 借贷行为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犯罪或涉嫌集资诈骗犯罪 就直接 将上诉人的诉请驳回 这是错误的 没有事实和法律依据 二 本案上诉人提供的证据完全能够证实上诉人与被上诉人之 间发生的民间借贷行为没有涉嫌违法或犯罪 系合法的民事行为 上诉人合法的民事权益应当受到法律保护 上诉人与被上诉人很早就认识 系朋友关系 双方之间发生多 次经济往来 双方的借贷关系也是针对特定事由发生的 都是因为 被上诉人因购买原材料暂缺资金而向上诉人借款的 涉案两份借条 上均有被上诉人的签名 盖章 证明该借款行为系双方的真实意思 表示 内容没有违反法律效力性禁止性规定 应为合法有效 依据最高人民法院 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 的规定 第十三条 借款人或者出借人的借贷行为涉嫌犯罪 或者 已经生效的判决认定构成犯罪 当事人提起民事诉讼的 民间借贷 合同并不当然无效 人民法院应当根据合同法第五十二条 本规定 第十四条之规定 认定民间借贷合同的效力 合同法 第五十二条规定了合同无效的情形 结合本案民 间借贷合同 其中符合 违反法律 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以 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两种情形的民间借款合同无效 第一 本案借贷双方的行为没有违反效力性强制性规范 首先 依据 2009 年最高人民法院 关于当前形势下审理民商事 合同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 可以清楚地看出 公法规范 所规制的是当事人的市场准入资格 而非该种类型的合同 因此 这一类规范在民法上属于管理性强制规定 而非效力性强制规定 一方当事人的行为违反市场准入制度构成犯罪的 只是合同一方违 反了管理性强制性规定 双方之间签订的民间借贷合同本身仍然是 有效的 其次 之所以当事人的行为违反市场准入制度构成犯罪 而与 此相关的民间借贷合同仍然有效 还因为该行为是由一方缔约主体 单独实施 而非双方主体共同实施的 刑法所评价的正是该当事人 的单独实施的非法经营行为 犯罪行为 而民法评价的则是双方 当事人之间具体的合同行为 再次 非法经营类犯罪的构成是多个非法经营行为叠加的结果 擅自设立金融机构罪除外 就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而言 该罪 的构成同样也是由若干个民事借款行为的叠加从而导致发生由量变 到质变 具体到每一笔借贷业务 均是在当事人自愿情形下发生的 并没有损害国家 集体 公共利益或者第三人利益 也没有 以合 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因而都是合法有效的 第二 作为微观构成的单个民间借贷合同放在 合同法 第 52 条视域下审查 由于都没有违反该条文中任何一项无效情形的规定 因而都是有效的 而将所有借贷合同聚合形成一个整体 因其达到 了刑罚规范或制裁的程度 作为宏观的 整体的吸收公众存款行为 构成了犯罪 二者并行不悖 第三 作为合同相对方的债权人在行为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中 一般并无过错 其利益更应受到保护 相反 如果认定双方之间的 借贷合同无效 无过错方的利益恰恰有可能会受到损害 这对于保 护无过错的合同相对方而言 是极其不利的 也不符合民法的公平 理念 综上 上诉人认为 原审法院应当对本案民间借贷行为的效力 进行实质性审查 审查其是否符合民事行为的合法性要件 如果符 合 就应当判决支持原告的诉请 本案民间借贷行为完全符合法律 规定的合法性要件 人民法院应当判决支持上诉人的诉请 三 原审裁定驳回起诉 程序是错误的 非法集资犯罪与本案合同纠纷属于两个法律关系 公安部门立 案侦查 检察院起诉以及法院判决构成刑事犯罪 并不影响法院依 据民事诉讼法审理本案当事人间的民事合同纠纷 对合同效力进行 判断和认定属于民商事审判的范围 判断和认定的标准也应当是民 事法律规范 本案借贷关系真实合法有效 鉴于此 法院受理 审 理可以 刑民并行 先刑后民原则 并非法定原则 任何一部 法律并未对这一原则作出明确规定 只有符合 民事诉讼法 第一 百三十六条规定 即 本案必须以另一案的审理结果为依据 而另 一案尚未审结的 才 先刑后民 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