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品学案 专题17 城市化 (教师版)_第1页
201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品学案 专题17 城市化 (教师版)_第2页
201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品学案 专题17 城市化 (教师版)_第3页
201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品学案 专题17 城市化 (教师版)_第4页
201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品学案 专题17 城市化 (教师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用心 爱心 专心1 20132013 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品学案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品学案 专题专题 1717 城市化城市化 教师版 教师版 细化考纲预测细化考纲预测 考纲考纲细化细化高考命题预测高考命题预测 城市化城市化 的过程的过程 和特点 和特点 城市化城市化 对地理对地理 环境的环境的 影响影响 1 1 分析不同城市功 分析不同城市功 能区和结构模式的能区和结构模式的 形成原因形成原因 2 2 城市等级体系的 城市等级体系的 成因和实践意义成因和实践意义 3 3 比较城市化的时 比较城市化的时 间和空间差异 分间和空间差异 分 析城市化对生态环析城市化对生态环 境的影响和产生的境的影响和产生的 环境污染环境污染 1 1 了解城市化的概念 内涵及主要标志了解城市化的概念 内涵及主要标志 2 2 了解城市化发展的动力了解城市化发展的动力 3 3 理解城市化的意义和对产业活动的影响理解城市化的意义和对产业活动的影响 4 4 理解世界城市化进程不同阶段的主要特点 影响因素理解世界城市化进程不同阶段的主要特点 影响因素 5 5 理解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城市化的异同理解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城市化的异同 6 6 近几年高考往往以贴近现实的图表为切入点 以区域图为背景 近几年高考往往以贴近现实的图表为切入点 以区域图为背景 结合自然 经济 社会因素分析城市的形成和发展 考查城市化结合自然 经济 社会因素分析城市的形成和发展 考查城市化 进程及特点 城市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及城市与工业布局等问题进程及特点 城市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及城市与工业布局等问题 7 7 结合长三角 珠三角 环渤海地区 中 结合长三角 珠三角 环渤海地区 中三角 长株潭 武汉三角 长株潭 武汉 城市群 环鄱阳湖城市群 的发展 考查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的关城市群 环鄱阳湖城市群 的发展 考查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的关 系系 构建知识体系构建知识体系 自主梳理归纳自主梳理归纳 课前填写落实梳理归纳课前填写落实梳理归纳 一 城市化一 城市化 1 1 概念 人口向城镇集聚和 概念 人口向城镇集聚和 乡村变为城镇的过程 乡村变为城镇的过程 2 2 城市化水平衡量指标 城市化水平衡量指标 3 3 影响 带来了 影响 带来了 的变化及生产 生活方式和的变化及生产 生活方式和 等的巨等的巨 用心 爱心 专心2 大变化 大变化 答案答案 城市范围不断扩大城市范围不断扩大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聚落形态聚落形态 价值观念价值观念 注意提示注意提示 1 1 图表法记忆城市化标志图表法记忆城市化标志 3 3 城市化 郊区城市化 逆城市化和再城市化的区别 城市化 郊区城市化 逆城市化和再城市化的区别 城市化一般指人口向城市地区集聚和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 郊区城市化和城市化一般指人口向城市地区集聚和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 郊区城市化和 逆城市化是城市化的不同表现阶段 逆城市化是城市化的不同表现阶段 郊区城市化 二战之后 若干发达国家从乡村到城市人口迁移逐渐退居次要地位 一郊区城市化 二战之后 若干发达国家从乡村到城市人口迁移逐渐退居次要地位 一 个全新的规模庞大的城乡人口流动的逆过程开始出现 据统计 几乎个全新的规模庞大的城乡人口流动的逆过程开始出现 据统计 几乎4 4 000000万万 占全美人口占全美人口 1 1 5 5 的美国人因变换工作及其他原因 每年至少搬家一次 而人口的主要流向是城市中 的美国人因变换工作及其他原因 每年至少搬家一次 而人口的主要流向是城市中 上阶层人口移居市郊或外围地带 这就是郊区城市化 上阶层人口移居市郊或外围地带 这就是郊区城市化 用心 爱心 专心3 三 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三 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 1 改变自然地理环境要素 改变自然地理环境要素 1 1 减少 减少 2 2 水质 水量和水质 水量和 发生变化 发生变化 3 3 废废渣影响城市渣影响城市 4 4 出现出现 现象 密集的建筑群影响了日照 风速和风向 现象 密集的建筑群影响了日照 风速和风向 2 2 城市环境质量下降 包括城市环境质量下降 包括 水污染 水污染 和噪声污染 和噪声污染 3 3 合理的城市化可以改善环境 合理的城市化可以改善环境 答案答案 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 地下水运动地下水运动 土地质量土地质量 城市城市 热岛热岛 大气污染大气污染 垃圾污染垃圾污染 注意提示注意提示 城市化对地理环境影响的两个方面城市化对地理环境影响的两个方面 课前基础练习课前基础练习 学生课前基础知识检测学生课前基础知识检测 读读 九大都市圈分布图九大都市圈分布图 完成 完成 1 1 2 2 题 题 用心 爱心 专心4 1 1 九大都市圈都具备的优势条件是 九大都市圈都具备的优势条件是 地形开阔 土壤肥沃 水网密集地形开阔 土壤肥沃 水网密集 气候适宜 取水方便气候适宜 取水方便 交通便利 工商业比较发达交通便利 工商业比较发达 人口自然增长快 科技水平高人口自然增长快 科技水平高 A A B B C C D D 读世界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城市人口和城市化水平对比图 完成读世界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城市人口和城市化水平对比图 完成 3 3 4 4 题 题 3 3 依图可知依图可知 2020 世纪世纪 7070 年代中期 世界城市人口年代中期 世界城市人口 A A 总数量开始出现下降趋势总数量开始出现下降趋势 B B 发达地区所占比重在增加发达地区所占比重在增加 C C 欠发达地区所占比重在减少欠发达地区所占比重在减少 D D 两地区所占比重基本持平两地区所占比重基本持平 解析解析 由图中水平坐标可知 由图中水平坐标可知 19751975 年发达地区城市人口占世界城市人口比重与欠发达地年发达地区城市人口占世界城市人口比重与欠发达地 区城市人口占世界城市人口比重大致相等 各占约区城市人口占世界城市人口比重大致相等 各占约 50 50 故选 故选 D D 答案答案 D D 用心 爱心 专心5 4 4 世界欠发达地区的城市化水平开始快速提升的时期出现在世界欠发达地区的城市化水平开始快速提升的时期出现在 A 1825A 1825 年前后年前后 B 1875B 1875 年前后年前后 C 1925C 1925 年前后年前后 D 1950D 1950 年前后年前后 解析解析 城市化水平的高低主要看城市人口占本区总人口比重 即分析图中城市化水平的高低主要看城市人口占本区总人口比重 即分析图中 M M1 1和和 M M2 2曲线的曲线的 变化 由于变化 由于 M M1 1一直大于一直大于 M M2 2 故可确定 故可确定 M M2 2代表欠发达地区 图中显示代表欠发达地区 图中显示 M M2 2从从 19251925 年前后城市年前后城市 化水平开始快速提升 故选化水平开始快速提升 故选 C C 答案答案 C C 下图为北京城市空间扩张的下图为北京城市空间扩张的 GISGIS 图像示意图 读图 回答图像示意图 读图 回答 5 65 6 题 题 5 5 图中反映出北京地区城市化的标志为图中反映出北京地区城市化的标志为 A A 城市人口数量增加城市人口数量增加 B B 城市用地面积增加城市用地面积增加 C C 城市人口比重增加城市人口比重增加 D D 城市道路密度增加城市道路密度增加 设置问题思考设置问题思考 提出问题发散学生思维提出问题发散学生思维 1 1 发达国家为什么会出现逆城市化 发达国家为什么会出现逆城市化 2 2 城市化 郊区城市化和逆城市化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 城市化 郊区城市化和逆城市化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 3 3 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可采取哪些主要措施 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可采取哪些主要措施 问题思考答案问题思考答案 1 1 发达国家城市化过程中城市规模的无限扩大 使得环境恶化 而乡村基础设施的健全和 发达国家城市化过程中城市规模的无限扩大 使得环境恶化 而乡村基础设施的健全和 用心 爱心 专心6 交通的完善 在有些地区 使得城市人口不断向农村迁移 交通的完善 在有些地区 使得城市人口不断向农村迁移 剖析高考真题剖析高考真题 熟悉高考命题方向特点熟悉高考命题方向特点 2012 2012 浙江卷浙江卷 美国东北部大城市带 亦称波士华城市带 是世界上形成最早 发育最美国东北部大城市带 亦称波士华城市带 是世界上形成最早 发育最 为成熟的大城市带 下图为为成熟的大城市带 下图为 1970 2008 1970 2008 年波士华城市带五个大城市中心城区人口增长率年波士华城市带五个大城市中心城区人口增长率 变化和城市带人口增长率曲线示意图变化和城市带人口增长率曲线示意图 完成 完成 9 109 10 题 题 第第 9 109 10 题图题图 2 0 1 5 1 0 0 5 0 0 5 1 0 费城费城 华盛顿华盛顿 纽约纽约 巴尔的摩巴尔的摩 波士顿波士顿 城市带人口增长摩城市带人口增长摩 发展阶段发展阶段 用心 爱心 专心7 9 9 关于波士华城市带城市化进程的叙述 正确的是关于波士华城市带城市化进程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A 阶段各大城市中心城区人口减少 出现逆城市化阶段各大城市中心城区人口减少 出现逆城市化 B B 阶段与阶段与 阶段相比 波士顿市的中心城区人口增多阶段相比 波士顿市的中心城区人口增多 C C 阶段后 各中心城区人口负增长状况得到有效地抑制阶段后 各中心城区人口负增长状况得到有效地抑制 D D 到到 阶段 巴尔的摩市的人口逐渐向中心城区集聚阶段 巴尔的摩市的人口逐渐向中心城区集聚 10 10 影响影响 阶段波士华城市带各大城市中心城区人口变化的主导因素是阶段波士华城市带各大城市中心城区人口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A A 交通状况交通状况 B B 产业结构产业结构 C C 人口政策人口政策 D D 自然环境自然环境 2012 2012 山东卷山东卷 2727 1212 分 图分 图 6 6 为江苏省和贵州省三个年份城市化水平统计图 读图回答为江苏省和贵州省三个年份城市化水平统计图 读图回答 问题 问题 1990 年 2000 年 2010 年 城市化水平 城市化水平 0 20 40 60 江苏省江苏省贵州省贵州省 图图 6 6 1 1 自 自 19901990 年至年至 20102010 年 两省城市化发展的特点有何不同 年 两省城市化发展的特点有何不同 4 4 分 分 2 2 指出与贵州省相比 江苏省城市化发展的优势条件 指出与贵州省相比 江苏省城市化发展的优势条件 8 8 分 分 用心 爱心 专心8 2012 2012上海卷上海卷 十四 就地式城市化是指农村人口一般不离开居住地 而农村逐步向城镇 十四 就地式城市化是指农村人口一般不离开居住地 而农村逐步向城镇 转化 这是城市化的一种新趋势 阅读下列图文资料 回答问题 转化 这是城市化的一种新趋势 阅读下列图文资料 回答问题 1414分 分 6060 0000 4040 0000 2020 0000 0 0 0000 产值比重 产值比重 19781978 年和年和 20102010 年乐清市产业结构变化图年乐清市产业结构变化图 19781978 年年20102010 年年 第一产业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三产业 材料一 乐清市地处浙江省东部沿海 材料一 乐清市地处浙江省东部沿海 20102010年常住人口年常住人口约约138 93138 93万人 其中农村人口万人 其中农村人口 约占约占82 6 82 6 据 据20092009年统计 农林牧渔业的从业人员为年统计 农林牧渔业的从业人员为16 3116 31万人 比万人 比19991999年减少了约年减少了约25 25 材料二 材料二 20092009年以来 乐清市实现了电话 有线电视家家通年以来 乐清市实现了电话 有线电视家家通 自来水受益村数达到自来水受益村数达到858858 个 比重为个 比重为94 94 垃圾集中处理村数达垃圾集中处理村数达811811个 比重为个 比重为89 89 村级全民健身苑达 村级全民健身苑达715715个 篮球场个 篮球场 506506个 个 十一五十一五 期间 该市实行城乡免费义务教育 期间 该市实行城乡免费义务教育 6060周岁以上农村居民基础养老金享周岁以上农村居民基础养老金享 受率达到受率达到100 100 3535 归纳乐清市城市化过程中劳动人口结构 产业结构发生的变化 归纳乐清市城市化过程中劳动人口结构 产业结构发生的变化 4 4分 分 3636 在城市化进程中 乐清市就地式城市化方式起到了显著作用 分析乐清市就地式城市在城市化进程中 乐清市就地式城市化方式起到了显著作用 分析乐清市就地式城市 化过程中采取的主要措施 化过程中采取的主要措施 6 6分 分 3737 乐清市农村就地式城市化进程对我国城市化发展有什么意义乐清市农村就地式城市化进程对我国城市化发展有什么意义 4 4分 分 用心 爱心 专心9 解析解析 2012 2012 福建卷福建卷 图图 2 2 中四条折线示意中国 全世界 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水中四条折线示意中国 全世界 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水 平及其变化趋势 读图完成平及其变化趋势 读图完成 3 43 4 题 题 图图 2 2 用心 爱心 专心10 3 3 图中代表中国城市进程的折线是 图中代表中国城市进程的折线是 A A 甲甲 B B 乙乙 C C 丙丙 D D 丁丁 4 20004 2000 年后 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提高带来的主要影响是 年后 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提高带来的主要影响是 A A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B B 工业产值的比重持续增大工业产值的比重持续增大 C C 城市环境趋于恶化城市环境趋于恶化 D D 城市中心区人口不断增多城市中心区人口不断增多 2012 2012 江苏卷江苏卷 B B 城乡规划城乡规划 北川新县城是北川新县城是 5 5 12 12 汶川特大地震灾后重建项目中惟一汶川特大地震灾后重建项目中惟一 一个整体异地重建的县城 图一个整体异地重建的县城 图 1919 是北川新县城规划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是北川新县城规划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0 10 分分 图图 1919 1 1 北川新县城选址考虑的主要因素有北川新县城选址考虑的主要因素有 3 3 分分 2 2 与与 N N 地住宅区相比 地住宅区相比 M M 地住宅区的有利条件有地住宅区的有利条件有 3 3 分分 3 3 北川新县城交通用地的主要类型是北川新县城交通用地的主要类型是 在城市建设中 美化景观 提高 在城市建设中 美化景观 提高 空气质量的重要建设用地类型是空气质量的重要建设用地类型是 2 2 分分 4 4 北川是全国惟一的羌族自治县 如何在该县城规划与建设中突出传统文化特色北川是全国惟一的羌族自治县 如何在该县城规划与建设中突出传统文化特色 2 2 分分 用心 爱心 专心11 20 20 1111 年高考全国卷年高考全国卷 芝加哥是美国五大湖区最大的城市 其位置见图芝加哥是美国五大湖区最大的城市 其位置见图 2 2 18481848 年修通年修通 联系密西西比河水系和五大湖的运河 随后兴建铁路并形成以芝加哥为中心的放射状铁路联系密西西比河水系和五大湖的运河 随后兴建铁路并形成以芝加哥为中心的放射状铁路 网 这段时期 芝加哥工业主要有农产品加工 农具 交通工具等生产部门 网 这段时期 芝加哥工业主要有农产品加工 农具 交通工具等生产部门 18901890 年 芝年 芝 加哥人口达到加哥人口达到 100100 万 万 2020 世纪上半叶 芝加哥发展以钢铁为主导的重工业 并成为世纪上半叶 芝加哥发展以钢铁为主导的重工业 并成为 2020 世世 纪美国最大的钢铁工业基地 据此完成纪美国最大的钢铁工业基地 据此完成 3 53 5 题 题 3 3 18481848 年后 芝加哥成为美国中西部农产品集散中心的主导区位条件是年后 芝加哥成为美国中西部农产品集散中心的主导区位条件是 A A 濒临五大湖 濒临五大湖 B B 位于美国中西部的中心位置 位于美国中西部的中心位置 C C 位于密西西比河航运的上游起点 位于密西西比河航运的上游起点 D D 位于密西西比河与五大湖的转运地点 位于密西西比河与五大湖的转运地点 用心 爱心 专心12 5 5 芝加哥发展钢铁工业最有利的条件是 芝加哥发展钢铁工业最有利的条件是 A A 良好的工业基础 良好的工业基础 B B 便捷的交通运输 便捷的交通运输 C C 充足的劳动力 充足的劳动力 D D 丰富的原料和燃料 丰富的原料和燃料 答案答案 B B 解析解析 芝加哥发展钢铁工业最有利的条件是便捷的交通运输 可以通过河运运输煤炭和芝加哥发展钢铁工业最有利的条件是便捷的交通运输 可以通过河运运输煤炭和 利用五大湖运输铁矿石 芝加哥本身没有丰富的原料和燃料 钢铁工业不是劳动密集型工利用五大湖运输铁矿石 芝加哥本身没有丰富的原料和燃料 钢铁工业不是劳动密集型工 业 业 20112011 年高考山东卷 年高考山东卷 图图 3 3 为我国东部地区甲 乙两城市三为我国东部地区甲 乙两城市三个年份的常住人口密度分布图 个年份的常住人口密度分布图 图中楼高表示图中楼高表示 20002000 年城市商务楼相对高度 读图回答年城市商务楼相对高度 读图回答 7 87 8 题 题 10000 20000 30000 40000 50000 60000 0 MN 3060 距市中心距离 km 常住人口密度 人 km2 2000年 1990年 1982年 楼高 10000 20000 30000 40000 50000 60000 0 MN 3060 距市中心距离 km 常住人口密度 人 km2 2000年 1990年 1982年 楼高 用心 爱心 专心13 5000 10000 15000 20000 25000 30000 35000 0 2000年 1990年 1982年 楼高 常住人口密度 人 km2 PQ 51015 距市中心距离 km 5000 10000 15000 20000 25000 30000 35000 0 2000年 1990年 1982年 楼高 常住人口密度 人 km2 PQ 51015 距市中心距离 km 甲城市甲城市 乙城市乙城市 图图 3 3 7 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982 2000A 1982 2000 年 两城市的市中心人口密度变化特征相同年 两城市的市中心人口密度变化特征相同 B B 1982 20001982 2000 年 两城市的市中心人口密度变化特征不同年 两城市的市中心人口密度变化特征不同 C 2000C 2000 年甲城市的人口规模比乙城市的小年甲城市的人口规模比乙城市的小 D D 20002000 年乙城市的服务范围比甲城市的小年乙城市的服务范围比甲城市的小 8 8 关于关于 20002000 年两城市功能区分布的推断 最有可能的是年两城市功能区分布的推断 最有可能的是 甲城市的中心商务区位于甲城市的中心商务区位于 M M 处处 乙城市的中心商务区位于乙城市的中心商务区位于 P P 处处 甲城市的卫星城位于甲城市的卫星城位于 N N 处处 乙城市的卫星城位于乙城市的卫星城位于 Q Q 处处 A A B B C C D D 答案答案 D D 解析解析 中央商务区具有交通最优和市场最优的原则 甲图中的中央商务区具有交通最优和市场最优的原则 甲图中的 N N 地形成二级商务区 地形成二级商务区 20112011 年高考天津卷 年高考天津卷 1 1 图图 1 1 20102010 年卫星拍摄的京津地区夜景照片 从中可以看到年卫星拍摄的京津地区夜景照片 从中可以看到 所示城区的所示城区的 用心 爱心 专心14 图图 1 1 A A 空间形态 道路格局 空间形态 道路格局 B B 耗能状况 商业区分布耗能状况 商业区分布 C C 空间结构 经济水平 空间结构 经济水平 D D 人口密度 功能区分布人口密度 功能区分布 2011 2011 年高考广东卷年高考广东卷 3 19963 1996 20062006 年 我国城镇人口平均增长年 我国城镇人口平均增长 4 46 4 46 城镇建成区面积年 城镇建成区面积年 均增长均增长 5 23 5 23 20062006 年人均建设用地面积是发达的国家的年人均建设用地面积是发达的国家的 1 581 58 倍 由此可推断该阶段我国倍 由此可推断该阶段我国 A A 城镇建成区城镇人口密度升高城镇建成区城镇人口密度升高 B B 城镇化水平已经超过发达国家城镇化水平已经超过发达国家 C C 城镇土地集约利用水平高于发达国家城镇土地集约利用水平高于发达国家 D D 城镇人口增长速度滞后于城镇空间扩张城镇人口增长速度滞后于城镇空间扩张 速度速度 答案答案 D D 解析解析 由由 1996 1996 20062006 年 我国城镇人口平均增长年 我国城镇人口平均增长 4 46 4 46 城镇建成区面积年均增长 城镇建成区面积年均增长 5 23 5 23 可知我国城镇建成区面积增长速度大于城镇人口 城镇建成区城镇人口密度降低 可知我国城镇建成区面积增长速度大于城镇人口 城镇建成区城镇人口密度降低 我国城镇化水平没有超过发达国家 我国城镇化水平没有超过发达国家 20062006 年人均建设用地面积是发达的国家的年人均建设用地面积是发达的国家的 1 581 58 倍 倍 说明城镇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低于发达国家 说明城镇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低于发达国家 20112011 年高考浙江卷 年高考浙江卷 表表 1 1 为为 20052005 年联合国城市研究机构发布的关于日本 沙特阿拉年联合国城市研究机构发布的关于日本 沙特阿拉 伯 泰国 英国等四国的城市化水平表 完成伯 泰国 英国等四国的城市化水平表 完成 1 21 2 题 题 表表 1 1 国家国家甲甲乙乙丙丙丁丁 城市化水平城市化水平 9090838366663232 用心 爱心 专心15 1 1 甲 乙 丙 丁一次代表的国家是甲 乙 丙 丁一次代表的国家是 A A 日本 英国 泰国 沙特阿拉伯日本 英国 泰国 沙特阿拉伯 B B 日本 英国 沙特阿拉伯 泰国日本 英国 沙特阿拉伯 泰国 C C 英国 沙特阿拉伯 日本 泰国英国 沙特阿拉伯 日本 泰国 D D 英国 日本 沙特阿拉伯 泰国英国 日本 沙特阿拉伯 泰国 20112011 年高考江苏卷 年高考江苏卷 图图 1111 为同一降水过程形成的自然状态的洪水过程线 自然状为同一降水过程形成的自然状态的洪水过程线 自然状 态的地下径流过程线 城市化后的洪水过程线和修建水库后的洪水过程线示意图 读图回态的地下径流过程线 城市化后的洪水过程线和修建水库后的洪水过程线示意图 读图回 答答 2121 2222 题 题 双选双选 2121 人类活动影响下形成的洪水过程线是 人类活动影响下形成的洪水过程线是 用心 爱心 专心16 20102010 天津卷 我国东北地区某重工业城市产业结构调整期间 人口增长在天津卷 我国东北地区某重工业城市产业结构调整期间 人口增长在 1010 年中出现年中出现 了图中所示状况 结合图文材料 回答下列问题 了图中所示状况 结合图文材料 回答下列问题 1 1 图 图 7 7 所示人口增长状况分布 能够反映该城市 所示人口增长状况分布 能够反映该城市 A A 人口由中心向周边迁移 人口由中心向周边迁移 B B 老龄人口增多 老龄人口增多 C C 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提高 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提高 D D 人口密度变小 人口密度变小 2 2 伴随图中所示的人口变化 该城市 伴随图中所示的人口变化 该城市 A A 商业用地减少 商业用地减少 B B 居住用地扩大 居住用地扩大 C C 交通用地减少 交通用地减少 D D 工业用地扩大 工业用地扩大 20102010 江苏卷 图江苏卷 图 l l9 9 为某区域城镇发展过程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为某区域城镇发展过程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用心 爱心 专心17 1 1 从图 从图 l9al9a 到到 19c19c 该区域城镇发展的特点有 该区域城镇发展的特点有 和和 2 2 该区域城镇间联系的主要方式是 该区域城镇间联系的主要方式是 3 3 今后 城镇发展可能沿 今后 城镇发展可能沿 AB AB ACAC AD AD 方向最快 方向最快 4 4 区域城镇发展过程中 在土地利用方面可能出现的主要问题是 区域城镇发展过程中 在土地利用方面可能出现的主要问题是 解析解析 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 城市人口不断增加 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地区城市化水平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 城市人口不断增加 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地区城市化水平 不断提高 交通逐步由线状转变成网状 交通方式也逐渐多样化 交通和城市之间相辅相不断提高 交通逐步由线状转变成网状 交通方式也逐渐多样化 交通和城市之间相辅相 成 尤其是在发展到一定程度后 城市往往沿主要交通线向外延伸 成 尤其是在发展到一定程度后 城市往往沿主要交通线向外延伸 答案答案 1 1 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城镇数量减少城镇数量减少 2 2 交通运输交通运输 3 AC 3 AC 4 4 耕地减少 用耕地减少 用 地紧张地紧张 2 2 关于该区域城市化水平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关于该区域城市化水平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A 20102010 年约为年约为 50 50 B B 20202020 年以后趋于降低年以后趋于降低 C C 20302030 年超过年超过 80 80 D D 20402040 年以后保持稳定年以后保持稳定 解析解析 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 一些大城市会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逆城市化不是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 一些大城市会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逆城市化不是城市化城市化 的衰败 而是城市化扩展的一种新形式 由于乡村 小城镇的交通 水 电 信息等设施的衰败 而是城市化扩展的一种新形式 由于乡村 小城镇的交通 水 电 信息等设施 用心 爱心 专心18 逐步完善 再加上优越的自然风光 吸引了久在城市中的居民到乡村 小城镇暂住 从而逐步完善 再加上优越的自然风光 吸引了久在城市中的居民到乡村 小城镇暂住 从而 导致逆城市化现象出现 第导致逆城市化现象出现 第 1 1 题 认真读图 再结合选项 运用排除法 得出正确选项 题 认真读图 再结合选项 运用排除法 得出正确选项 2009 2009 浙江卷浙江卷 东京市目前是日本太平洋沿岸大都市带的核心城市 远郊出现许多卫星城 东京市目前是日本太平洋沿岸大都市带的核心城市 远郊出现许多卫星城 读下图 完成读下图 完成 1 1 2 2 题 题 1 1 东京市城市化过程目前已处于东京市城市化过程目前已处于 A A 中期阶段 中期阶段 B B 加速发展阶段加速发展阶段 C C 高级阶段 高级阶段 D D 衰落阶段 衰落阶段 2 2 东京市的空间扩张模式给城市规划带来的有益启示是东京市的空间扩张模式给城市规划带来的有益启示是 A A 解决大城市交通拥堵的最好办法是规划放射状交通干道 解决大城市交通拥堵的最好办法是规划放射状交通干道 B B 中心区不保留绿化带 以提高城市土地利用率 中心区不保留绿化带 以提高城市土地利用率 C C 在基础设施 土地利用等方面实行城乡统一规划 在基础设施 土地利用等方面实行城乡统一规划 D D 乡村 乡村 城市转型的根本动力是大都市郊区的卫星城建设城市转型的根本动力是大都市郊区的卫星城建设 解析解析 第第 1 1 题 依据图示及材料 东京远郊出现许多卫星城 说明其城市化已进入高题 依据图示及材料 东京远郊出现许多卫星城 说明其城市化已进入高 级阶段 第级阶段 第 2 2 题 合理规划城市道路网是解决城市交通拥堵的重要措施 环形题 合理规划城市道路网是解决城市交通拥堵的重要措施 环形 放射式道放射式道 用心 爱心 专心19 路网是较好选择 城市绿地具有美化环境 吸烟除尘 降低噪音 改善局部小气候的作用 路网是较好选择 城市绿地具有美化环境 吸烟除尘 降低噪音 改善局部小气候的作用 应予以保留 乡村应予以保留 乡村 城市转化的根本动力是经济因素 城市转化的根本动力是经济因素 答案答案 1 C 1 C 2 C 2 C 突破核心考点突破核心考点 课堂讲解重点难点突破课堂讲解重点难点突破 考点一考点一 世界城市化进程的差异分析世界城市化进程的差异分析 归纳总结归纳总结 1 1 时间差异 时间差异 从世界各国的城市化进程来看 城市化水平随时间的变化可表示为一条稍被拉平的从世界各国的城市化进程来看 城市化水平随时间的变化可表示为一条稍被拉平的 S S 形曲线 如图所示 形曲线 如图所示 2 2 地区差异地区差异 发达国家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 城市化起城市化起 步步 早早 自产业革命开始自产业革命开始 晚晚 自自 二战二战 结束后开始结束后开始 目前水平目前水平 高 城市人口比重在高 城市人口比重在 70 70 以上以上 较低 城市人口比重不足较低 城市人口比重不足 40 40 发展趋势发展趋势 城市化速度大大放慢 甚至停止 一些大城市化速度大大放慢 甚至停止 一些大 城市中心区人口向郊区移动 出现逆城市城市中心区人口向郊区移动 出现逆城市 化现象化现象 城市化速度超过发达国家 少数大城市化速度超过发达国家 少数大 城市迅速膨胀城市迅速膨胀 用心 爱心 专心20 合理性问合理性问 题题 农业现代化使大批农业劳动力向城市移农业现代化使大批农业劳动力向城市移 动 相对合理动 相对合理 城市化速度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城市化速度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 应 出现许多社会问题应 出现许多社会问题 方法技巧方法技巧 1 1 郊区城市化与逆郊区城市化与逆城市化的区别城市化的区别 郊区城市化郊区城市化 其形成过程及影响如下图所示 其形成过程及影响如下图所示 逆城市化逆城市化 1 1 形成 逆城市化是郊区城市化的进一步发展 如下图所示 形成 逆城市化是郊区城市化的进一步发展 如下图所示 用心 爱心 专心21 典题探究典题探究 例例 1 1 从从 18401840 年被迫打开国门 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改革开放 中国的现代化经历年被迫打开国门 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改革开放 中国的现代化经历 了漫长而艰辛的历程 中国社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了漫长而艰辛的历程 中国社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经济的发展推动了我国城市化进程 图甲表示的是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及国内三大经济经济的发展推动了我国城市化进程 图甲表示的是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及国内三大经济 地带城市化水平的变化情况 图乙是我国地带城市化水平的变化情况 图乙是我国 19801980 年年和和 20042004 年城市等级规模金字塔示意图 年城市等级规模金字塔示意图 1 1 读图甲 图乙 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主要特点 读图甲 图乙 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主要特点 2 2 在西部地带城市化进程中 有人提出了应优先发展大城市的观点 你认为是否合理 请在西部地带城市化进程中 有人提出了应优先发展大城市的观点 你认为是否合理 请 说明理由 说明理由 解析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读图能力 归纳概括能力 图甲反映的是我国城市化水平的发展变本题主要考查读图能力 归纳概括能力 图甲反映的是我国城市化水平的发展变 化和东 中 西部城市化速度的差异 图乙反映的是我国城市等级的变化 据图总结出城化和东 中 西部城市化速度的差异 图乙反映的是我国城市等级的变化 据图总结出城 市化的特点即可 市化的特点即可 用心 爱心 专心22 变式精练变式精练 1 1 下图示意某国城镇人口和乡村人口的变化 读图 回答下图示意某国城镇人口和乡村人口的变化 读图 回答 1 1 3 3 题 题 1 1982 1 1982 年该国城镇化水平约为年该国城镇化水平约为 A 10 A 10 B 20 B 20 C 30 C 30 D 40 D 40 2 20 2 20 世纪该国城镇人口比重增长最快的时期是世纪该国城镇人口比重增长最快的时期是 A 60A 60 年代初期年代初期 B 70B 70 年代中期年代中期 C 80C 80 年代中期年代中期 D 90D 90 年代后期年代后期 3 1961 3 1961 20072007 年 该国城镇化总体趋势表现为年 该国城镇化总体趋势表现为 A A 乡村人口持续增加乡村人口持续增加 B B 城镇人口缓慢减少城镇人口缓慢减少 C C 进入加速发展阶段进入加速发展阶段 D D 进入进入 郊区化阶段郊区化阶段 2 2 下图表示甲 乙两类国家的城市人口增长图 据此完成下图表示甲 乙两类国家的城市人口增长图 据此完成 1 1 2 2 题 题 用心 爱心 专心23 1 1 下列关于两类国家的叙述正确的是下列关于两类国家的叙述正确的是 A A 甲图表示发展中国家 甲图表示发展中国家 B B 乙图表示发达国家 乙图表示发达国家 C C 目前 甲类国家城市化速度快于乙类国家 目前 甲类国家城市化速度快于乙类国家 D D 目前 甲类国家城市化水平高于乙类国家 目前 甲类国家城市化水平高于乙类国家 考点二考点二 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及应对措施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归纳总结归纳总结 1 1 城市化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城市化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自然环境自然环境 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评评 价价 地形地形 对原来的地形地貌进行改造 趋向平坦对原来的地形地貌进行改造 趋向平坦 容易造成水土流失 滑坡 泥石流等容易造成水土流失 滑坡 泥石流等 地质灾害地质灾害 气候气候 强烈改变了下垫面的原有性质 使城市产生热岛强烈改变了下垫面的原有性质 使城市产生热岛 效应 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周围地区的局部气候效应 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周围地区的局部气候 形成城市风 将城市大气污染物带到形成城市风 将城市大气污染物带到 郊区 也可把郊区工厂的废气带到城郊区 也可把郊区工厂的废气带到城 区区 水文水文 城市建设过程破坏了原有的河网系统 有的河流城市建设过程破坏了原有的河网系统 有的河流 被填埋后作为道路或其他建设用地 有的河流被被填埋后作为道路或其他建设用地 有的河流被 分割成断头河或死水河 以致城市地区水系十分分割成断头河或死水河 以致城市地区水系十分 紊乱紊乱 容易使城市在暴雨时排水不畅 造成容易使城市在暴雨时排水不畅 造成 地面积水 残留河道也容易因富营养地面积水 残留河道也容易因富营养 化而变黑发臭化而变黑发臭 用心 爱心 专心24 生态生态 城市的生产生活污染 尤其是工业城市的生产生活污染 尤其是工业 三废三废 干 干 扰和破坏了所在地区的生态环境扰和破坏了所在地区的生态环境 城市生态系统是一个脆弱的系统 城城市生态系统是一个脆弱的系统 城 市是人类对自然环境影响和改变最深市是人类对自然环境影响和改变最深 刻的地方刻的地方 2 2 城市化对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城市化对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 城市是人类对环境影响最深刻 最集中的地区 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表现在资源城市是人类对环境影响最深刻 最集中的地区 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表现在资源 短缺 生态破坏 环境污染等方面 还会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 具体分析如下表 短缺 生态破坏 环境污染等方面 还会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 具体分析如下表 影响影响 成因成因 措施措施 耕地面积减少耕地面积减少 城市数量增加 规模扩大 占用城市数量增加 规模扩大 占用 大量耕地大量耕地 城市 工交建设节约用地 尽量少城市 工交建设节约用地 尽量少 占耕地占耕地 资源资源 短缺短缺 水资源短缺水资源短缺 产业和人口的大量集中 用水量产业和人口的大量集中 用水量 增大增大 节约用水 提高利用率 治理水污节约用水 提高利用率 治理水污 染染 生态破坏生态破坏 过量开采地下水 导致地面沉降 过量开采地下水 导致地面沉降 海水入侵 水质恶化海水入侵 水质恶化 减少地下水开采 雨季回灌减少地下水开采 雨季回灌 大气污染大气污染 家庭炉灶 工矿企业 交通工具家庭炉灶 工矿企业 交通工具 等燃烧煤 石油 天然气排放大等燃烧煤 石油 天然气排放大 量烟尘 废气量烟尘 废气 合理布局大气污染较重的企业 实合理布局大气污染较重的企业 实 行集体供暖 建立绿化隔离带行集体供暖 建立绿化隔离带 水污染水污染 工业废水 生活污水 城市地面工业废水 生活污水 城市地面 径流径流 建立污水处理厂 实行污水达标排建立污水处理厂 实行污水达标排 放放 固体垃圾污染固体垃圾污染 建设规模扩大 工业生产发展 建设规模扩大 工业生产发展 居民消费水平提高居民消费水平提高 实行分类回收 利用 采用填埋 实行分类回收 利用 采用填埋 燃烧 堆肥处理方法燃烧 堆肥处理方法 环境环境 污染污染 环境环境 污染污染 噪声污染噪声污染 交通运输 工业生产 建筑施工交通运输 工业生产 建筑施工 和社会活动和社会活动 噪声大的工厂远离城区布局 建立噪声大的工厂远离城区布局 建立 绿化隔离带绿化隔离带 交通拥挤 居交通拥挤 居 住条件差住条件差 城市人口急剧膨胀 汽车数量不城市人口急剧膨胀 汽车数量不 断增加断增加 控制城市人口增长 合理布局城市控制城市人口增长 合理布局城市 道路 公交优先 加快住房建设道路 公交优先 加快住房建设 社会问社会问 题题 就业困难 社就业困难 社 会秩序混乱会秩序混乱 乡村人口无序迁入 城市人口急乡村人口无序迁入 城市人口急 剧增长剧增长 加快经济发展 增加就业岗位加快经济发展 增加就业岗位 方法技巧方法技巧 利用关联图记忆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利用关联图记忆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用心 爱心 专心25 典题探究典题探究 例例 2 2 读城市区域景观结构变化示意图 完成读城市区域景观结构变化示意图 完成 1 1 2 2 题 题 1 1 城市区域与郊区相比 易出现的环境问题是城市区域与郊区相比 易出现的环境问题是 A A 逆温现象 逆温现象 B B 水土流失 水土流失 C C 热岛效应 热岛效应 D D 臭氧洞臭氧洞 2 2 为避免该问题对城市大气环境带来的污染 应该为避免该问题对城市大气环境带来的污染 应该 A A 将卫星城布局在城市热力环流范围之外 将卫星城布局在城市热力环流范围之外 B B 将工业区布局在最小风频的下风向地 将工业区布局在最小风频的下风向地 带带 C C 控制城市发展 缩小城市规模 控制城市发展 缩小城市规模 D D 减少城市高层建筑物 增加城市空间 减少城市高层建筑物 增加城市空间 例例 3 3 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举措 必须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否则会引发城市生态问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举措 必须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否则会引发城市生态问 题 读图 回答题 读图 回答 1 1 2 2 题 题 用心 爱心 专心26 1 1 导致城市水位过程线提前的因素有导致城市水位过程线提前的因素有 水泥路面多水泥路面多 下水道多下水道多 绿地多绿地多 人口多人口多 A A B B C C D D 2 2 下列能够有效防御城市洪水的措施是下列能够有效防御城市洪水的措施是 在人行道改造中采用透水砖在人行道改造中采用透水砖 禁止开采地下水禁止开采地下水 城市建设中尽可能保持天然池城市建设中尽可能保持天然池 塘 河道塘 河道 扩大城市绿地面积扩大城市绿地面积 营造营造 绿色屋顶绿色屋顶 和和 绿色阳台绿色阳台 A A B B C C D D 1 1 上述材料反映出我国正致力于改善在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下列问题中的上述材料反映出我国正致力于改善在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下列问题中的 环境污染环境污染 绿地面积少绿地面积少 交通拥挤交通拥挤 就业困难就业困难 社会治安差社会治安差 A A B B C C D D 2 2 对大多数中国城市来说 不能呈现对大多数中国城市来说 不能呈现 碧水蓝天碧水蓝天 的原因是的原因是 A A 城市城市 热岛效应热岛效应 时多雨天 少晴天时多雨天 少晴天 B B 城市建设大兴土木 尘土飞扬 污水城市建设大兴土木 尘土飞扬 污水 四流四流 用心 爱心 专心27 C C 沙尘暴时的城市大气能见度变小 水域泥沙含量大沙尘暴时的城市大气能见度变小 水域泥沙含量大 D D 城市生活 生产及交通排出废气城市生活 生产及交通排出废气 尾气尾气 与生活 生产废水造成城市大气和水域污染与生活 生产废水造成城市大气和水域污染 3 3 修建城市轻轨铁路 除了能改善城市交通 还可以修建城市轻轨铁路 除了能改善城市交通 还可以 A A 改善城市的景观改善城市的景观 B B 提高城市居民的经济收入提高城市居民的经济收入 C C 改善城市的环境质量改善城市的环境质量 D D 调整城市的经济结构调整城市的经济结构 4 4 城市是社会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地区 读图并回答问题 城市是社会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地区 读图并回答问题 1 1950 1 1950 年至年至 20002000 年 该地区城市发展变化的特征是年 该地区城市发展变化的特征是 一般说来 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的重要标志一般说来 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的重要标志是是 2 2 与与 F F 城相比 城相比 E E 城的城市规模从小到大 说明城的城市规模从小到大 说明 运输对城市发展具有明显的推动运输对城市发展具有明显的推动 作用 作用 3 3 图乙的图乙的 a a b b 两线中 反映两线中 反映 G G 城人口变化特点的是城人口变化特点的是 线 这说明线 这说明 2020世纪世纪 8080 年代以年代以 来 来 G G 城人口变化的特点是城人口变化的特点是 其原因是存在 其原因是存在 等社会经济问题 等社会经济问题 4 4 城市的迅速发展会改变土地利用方式 并对自然环境各要素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如工城市的迅速发展会改变土地利用方式 并对自然环境各要素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如工 业废渣中的有害物质会对土地质量产生不良影响 此外 城市的发展对自然环境其他要素业废渣中的有害物质会对土地质量产生不良影响 此外 城市的发展对自然环境其他要素 的不良影响还表现在 的不良影响还表现在 对生物 对生物 用心 爱心 专心28 对气温 对气温 对降水 对降水 对地下水 对地下水 5 5 城市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 主要表现在城市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 主要表现在 A A 满足人们更多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需求满足人们更多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需求 B B 促进产业结构的良性变化促进产业结构的良性变化 C C 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 扩大城乡差别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 扩大城乡差别 D D 增强规模经济效应和集聚效应增强规模经济效应和集聚效应 考点三考点三 城市规划城市规划 归纳总结归纳总结 2 2 城市中工业区布局的一般方法 城市中工业区布局的一般方法 从风向角度考虑工矿企业的合理布局 对大气有污染 有害气体和烟尘等 的工矿从风向角度考虑工矿企业的合理布局 对大气有污染 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