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第三单元练习第三单元练习 赵州桥非常雄伟 全长 50 82 米 两端宽 9 6 米 中部略窄 宽 9 米 桥的设计完 全合乎科学原理 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 唐朝的张嘉贞说它 制造奇特 人不知其所 以为 这座桥的特点是 一 全桥只有一个大拱 长达 37 4 米 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 最长的石拱 桥洞不是普通半圆形 而是像一张弓 因而大拱上面的道路没有陡坡 便 于车马上下 二 大拱的两肩上 各有两个小拱 这个创造性的设计 不但节约了石料 减轻了桥身的重量 而且在河水暴涨的时候 还可以增加桥洞的过水量 减轻洪水对 桥身的冲击 同时 拱上加拱 桥身也更美观 三 大拱由 28 道拱圈拼成 就像这么多 同样形状的弓合拢在一起 做成一个弧形的桥洞 每道拱圈都能独立支撑上面的重量 一道坏了 其他各道不致受到影响 四 全桥结构匀称 和四周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谐 桥上的石栏石板也雕刻得古朴美观 唐朝的张鷟说 远望这座桥就像 初月出云 长虹 饮涧 赵州桥高度的技术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 充分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 力量 桥的主要设计者李春就是一位杰出的工匠 在桥头的碑文里还刻着他的名字 6 用 将这段文字分成三层 标明层意 7 这段文字的说明对象是什么 8 揭示这段文字中心的句子是 9 这段文字的说明顺序是 10 文中 这个创造性的设计 是指什么 11 文中引用张鷟之语是为了说明 石拱桥自身的结构就很美 圆的桥洞 方的石块 弧的桥背 方 圆之间相处和谐 得体 力学的规律往往与美感的规律相拍合 不过我之爱桥 并非着重于将桥作为大 件工艺品来欣赏 也并非着眼于自李春的赵州桥以来的桥梁的发展 而是缘于桥在不同 环境中的多种多样的形式作用 茅盾故乡乌镇的小河两岸都是密密的芦苇 真是密不透风 每当其间显现一座石桥 时 仿佛发闷的苇丛做了一次深呼吸 透了一口舒畅的气 那拱桥的强劲的大弧线 或 方桥的单纯的直线 都恰好与芦苇丛构成鲜明的对照 早春天气 江南乡间石桥头细柳 2 飘丝 那纤细的游丝拂着桥身坚硬的石块 即使碰不见晓风残月 也令画家销魂 湖水 苍茫 水天一色 在一片单纯明亮的背景前突然出现一座长桥 卧龙一般 它有生命 而且往往有几百上千年的年龄 人们珍视长桥之美 颐和园里仿造的卢沟桥只 17 孔 苏 州的宝带桥 53 孔之多 如果坐小船沿桥缓缓看一遍 你会感到像读了一篇史诗似的满足 广西 云南 贵州等省山区往往碰到风雨桥 桥面上盖成遮雨的廊和亭 那是古代山 水画中点缀人物的理想位置 因桥下多半是急流 人们到此总要驻足欣赏飞瀑流泉 画 家和摄影师们必然要在此展开一番搏斗 6 能够表明作者爱桥的原因的句子是 7 上述两段文字从结构上看是 关系 8 用 标出第二段的层次并概括层意 层 层 层 9 第二段中使用的说明方法有 10 简要概括本文在语言方面的特点 苏州园林 1 指出下列各句使用的说明方法 苏州园林与北京的园林不同 极少使用彩绘 阶砌旁边栽几丛书带草 墙上蔓延着爬山虎或者蔷薇木香 有些园林池沼宽畅 就把池沼作为全国的中心 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 用图画来比方 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 不是美术画 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 假山的堆叠 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 或者 是重峦叠嶂 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 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 胸 中有丘壑 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 只觉得身在山间 至于池沼 大多 引用活水 有些园林池沼宽畅 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 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 水面 假如成河道模样 往往安排桥梁 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 那就一座一个样 决不雷 同 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 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 还在那儿布置几块 玲珑的石头 或者种些花草 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 池沼里 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 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 游览者看 鱼戏莲叶间 又是入画的 一景 1 这段文字说明的对象是 其中又以 为主 2 首句的 假山和池沼 能否换成 池沼和假山 为什么 3 3 苏州园林假山和池沼的共同特征是 4 文中概括苏州园林假山特点的一句是 5 这段文字说明的中心是 6 生平多阅历 胸中有邱壑 与 相呼应 说明假 山的 8 第二句话中的 艺术 与 技术 的词序能否对调 为什么 9 为什么说 假山的堆叠 可以说是一项艺术 用简明的话来回答 10 这段文字的说明顺序是 11 游览者 忘却苏州城市 只觉得身在山间 的原因是什么 用原文回答 12 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 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 是怎样配合布置的 成河道模样的水面与 配合 池沼河道的石岸与 配合 池沼 养的鱼与 配合 13 作者将苏州园林的池沼设计分为两类 一类是 另一类是 两 类的共同点是 14 这段文字运用的说明方法是 15 苏州园林 一文中说苏州园林有很多特点 其中最主要的是 16 文中加点的 这 指代的内容是 太和殿俗称金銮殿 高 28 米 面积 2380 多平方米 是故宫最大的殿堂 在湛蓝 的天空下 那金黄色的琉璃瓦重檐屋顶 显得格外辉煌 殿檐斗拱 额枋 梁柱 装饰 着青蓝点金和贴金彩画 正面是 12 根红色大圆柱 金琐窗 朱漆门 同台基相互衬映 色彩鲜明 雄伟壮丽 大殿正中是一个约两米高的朱漆方台 上面安放着金漆雕龙宝座 背后是雕龙屏 方台两旁有六根高大的蟠龙金柱 每根大柱上盘绕着矫健的金龙 仰望殿顶 中央藻 井有一条巨大的雕金蟠龙 从龙口里垂下一颗银白色大圆珠 周围环绕着六颗小珠 龙 头 宝珠正对着下面的宝座 梁枋间彩画绚丽 有双龙戏珠 单龙翔舞 有行龙 升龙 降龙 多态多姿 龙身周围还衬托着流云火焰 6 第 段写太和殿 高 28 米 面积 2380 多平方米 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这样 写有什么表达作用 7 第 2 段说明太和殿内景是按照空间顺序写的 按空间顺序进行说明时 需要确 立空间方位的观察点 本段确立的观察点是 8 按空间顺序说明往往借助于方位词 第 段文字中使用的方位词有哪些 4 9 段文字都突出了说明对象的主要特征 请具体说明突出了什么样的特征 目 的是什么 说屏 1 指出下列句子所用的说明方法 1 古代的画中常见室内置屏 它与帷幕起着同一作用 2 屏者 障也 可以缓冲一下视线 3 按屏的建造材料及其装饰的华丽程度 分为金屏 银屏 锦屏 画屏 等 4 锦屏人忒看得这韶光贱 一句 用锦屏人来代指闺中女郎 屏可以分隔室内室外 过去的院子或天井中 为避免从门外直接望见厅室 必置一 屏 上面有书有画 既起分隔作用 又是艺术点缀 而且可以挡风 而空间上还是流通 的 如今称为 流动空间 小时候厅上来了客人 就躲在屏后望一下 旧社会男女有别 双方不能见面 只得借助屏风了 古代的画中常见室内置屏 它与帷幕起着同一作用 在古时皇家的宫廷中 屏就用得更普遍了 从前女子的房中 一般都要有屏 屏者 障也 可以缓冲一下视线 牡丹亭 游园 一出中有 锦屏人忒看得这韶光贱 一句 用锦屏人来代指闺中女郎 按屏的建 造材料及其装饰的华丽程度 分为金屏 银屏 锦屏 画屏 石屏 木屏 竹屏等 因 而在艺术上有雅俗之别 同时也显露了使用人不同的经济与文化水平 屏也有大小之分 从宫殿 厅堂 院子 天井 直到书斋 闺房 皆可置之 因为 场合不同 自然因地制宜 大小由人了 近来我也注意到 屏在许多餐厅 宾馆中用得 很普遍 可是总勾不起我的诗意 原因似乎是造型不够轻巧 色彩又觉伧俗 绘画尚少 诗意 这是因为制作者和使用者没有认识到屏在建筑美中应起的作用 仅仅把它当作活 动门板来用的缘故 其实 屏的设置 在与整体的相称 安放的位置与作用 曲屏的折 度 视线的远近诸方面 均要做到得体才是 屏是真够吸引人的 闲倚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人力资源助理招聘笔试人才选拔技巧模拟题库
- 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阅读提升计划
- 2025年塔葬专业操作技能考核试题集及解析
- (2025年标准)购买活动板房协议书
- 2026届湖南省株洲市醴陵市四中化学高二上期末检测试题含答案
- 雇主品牌传播渠道整合-洞察及研究
- 旅游设施建设成本控制措施
- 护理不良事件安全警示
- 艾滋病培训课件教学
- 磁共振影像诊断技术-洞察及研究
- 辽宁动物检疫管理办法
- 肺癌免疫治疗病例分享
- 2025年汽车智能驾驶技术及产业发展白皮书-清华大学
- 2025云南师范大学辅导员考试题库
- 2025年国考行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 财务岗位安全培训课件
- 2025年贵州省中考语文试卷真题(含答案)
- 2025至2030中国电容膜片真空计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
- 社工儿童沟通技巧课件
- 2025年甘肃省高考物理试卷(含答案)
- 2025二年级语文下册期末统考测试卷汇-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