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江都市2012-2013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新人教版_第1页
江苏省江都市2012-2013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新人教版_第2页
江苏省江都市2012-2013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新人教版_第3页
江苏省江都市2012-2013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新人教版_第4页
江苏省江都市2012-2013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新人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江都市大桥高中江都市大桥高中 2012 20132012 2013 学年学年度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度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 地理试题地理试题 第第 I I 卷 选择题 卷 选择题 一 选择题一 选择题 本世纪 50 年代 我国地矿工程技术人员在黑龙江省某区发现了大型油气田 本区位于松 嫩平原内 外力侵蚀严重 地势低平 经多年地质勘探 判定本地区为大型背斜构造 储 油的可能性极大 后经开采 原油喷出 本地区地质剖面图如图所示 读后完成下列各题 1 该区为大型背斜地质构造的判定依据是在地表自 A 至 B 一线多点采集岩石标本经同位 素方法测定 岩石年龄分布为 A 老 新 老 B 新 老 新 C 相当接近 D 新 较新 较老 老 2 如图所示 背斜构造内 E F G 分别代表的是 A 气 水 油 B 气 油 水 C 水 气 油 D 油 水 气 看 全球洋流模式图 回答下列各题 3 下列洋流的形成都与盛行风有关的是 A B C D 4 假设该图表示太平洋 则图中对我国的气候有重要影响的是 A B C D 5 假设该图表示大西洋 则 两支洋流交汇处形成的世界性大渔场是 A 秘鲁渔场 B 北海渔场 C 北海道渔场 D 纽芬兰渔场 雅典发生的森林火灾持续燃烧了 5 天 大火迫使上万居住在北部郊外的居民们逃离他们的 家园 这是自 2007 年希腊发生特大森林大火以来最为严重的一次森林火灾 时隔几天 8 月 26 日 美国洛杉矶东北方向约 30 公里处的天使国家森林又发生火灾 据此完成问题 6 雅典和洛杉矶远隔重洋 但几乎同时发生严重森林火灾 共同原因之一是 2 A 两处地点 8 月均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气温高 降水多 B 两处地点 8 月均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气温高 降水少 C 两处地点 8 月均受西风带控制 气温高 降水多 D 两处地点 8 月均受西风带控制 气温高 降水少 7 下列有关两处地点地理环境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A 8 月份主要河流都进入汛期 B 植被种类丰富 多高大的乔木 藤本植物密集 C 由于地壳运动活跃 多发地震等灾害 D 城市化水平高 人口自然增长率高 第 16 届亚运会将于 2010 年 11 月 12 日 19 时 58 分在中国广州开幕 这是中国第二次举办 亚运会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8 届时 身在纽约 西五区 的华人想看到开幕式的全程直播 将于当地什么时间打开 电视机 A 11 月 12 日 6 时 58 分 B 11 月 13 日 8 时 58 分 C 11 月 12 日 8 时 58 分 D 11 月 11 日 6 时 58 分 9 此后的季节 北京盛行风向及成因 A 东北季风 南半球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形成 B 西北季风 陆地由于降温较快形成高压 C 东南季风 陆地由于升温较快形成低压 D 西南季风 南半球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形成 构建模式图 探究地理基本原理 过程 成因及规律 是学习地理的方法之一 读图 回 答问题 11 如果该图为在大气环流模式 S 线代表地球表面 则 A E 处气温比 H 处高 B F 处气压比 G 处低 C 气流 自西向东运动 D E 处的高度可达 120 千米 12 如果该图为海陆间水循环模式 S 线代表地球表面 则 A 环节 参与地表淡水资源的补给 B 环节 是陆地自然带形成的基础 C 环节 使大洋表面海水的盐度降低 D 环节 的运动距离与下垫面无关 13 如果该图为世界洋流模式的南半球部分 S 线代表纬线 则 A 洋流 对沿岸气候有降温 减湿作用 B 洋流 为西风漂流 C 洋流 对沿岸气候有增温 增湿作用 D 洋流 为赤道逆流 读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 图中有一河流 该地一年中正午太阳的位置始终在北 据此回答 问题 3 14 图中 P 地的地形是 A 凹地 B 凸地 C 鞍部 D 可能是凹地也可能是凸地 15 图中河流的两岸六地中 在自然状态下侵蚀较重的是 A 2 3 5 B 1 4 6 C 1 3 5 D 2 4 6 图为某地理事物循环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6 若该图为大洋环流示意图 且 c d 两地全年昼夜等长 则 A 洋流为西风漂流 性质属于寒流 B 洋流附近可能有沙漠和大型渔场分布 C 洋流一定为寒流 D 此洋流圈是北半球中低纬海区的大洋环流 17 关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摩尔曼斯克港终年不冻 直接得益于沿岸的暖流 B 世界上著名的大渔场都是位于寒暖流的交汇处 C 洋流既加快海洋污染物的净化速度 同时扩大污染的范围 D 暖流的海水温度可能比寒流的海水水温更低 18 若该图为三圈环流中北半球的低纬环流圈 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为近地面的东北信风带 B 在 a 气压带的影响下形成了全年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 C b 气压带控制的地区高温少雨 D 处大气做下沉运动的原因是动力因素 19 若该图表示海陆间水循环示意图 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环节为水汽输送 B 可以表示塔里木河 C b 表示陆地 a 表示海洋 D 表示蒸发 读太阳直射点季节移动示意图 回答下列各题 20 大庆中学 30 周年校庆日 9 月 5 日 太阳直射点在哪个区域并向哪个方向移动 A 直射点位于 之间 并向北移动 B 直射点位于 之间 并向南移动 C 直射点位于 之间 并向南移动 D 直射点位于 之间 并向南移动 21 当太阳直射点由 向 移动时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我校正午太阳高度角由大变小 B 地球公转速度由慢变快 C 北京白昼时间由长变短 D 极昼范围由北极点扩大到北极圈 读下列四图中 回答下列各题 4 22 上图中夜晚气温最高和昼夜温差最大的是 A D 和 B B D 和 A A B 和 C A C 和 A 23 地面获得太阳辐射能的多少 与下列各项要素成正比的是 太阳高度 地理位置 大气厚度 大气透明度 A B C D 读图 回答下列各题 24 图中河流 a b c 三处主要的流水作用是 A 侵蚀 搬运 堆积 B 搬运 侵蚀 堆积 C 侵蚀 堆积 搬运 D 堆积 搬运 侵蚀 25 图中 c 处最有可能形成的河流地貌的名称是 A 瀑布 B 洪积扇 C 三角洲 D 溶洞 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通过水循环 大气循环 生物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等过程 进行着 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 形成了一个相互渗透 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的整体 读右图回答下 面问题 26 若此图为海陆间水循环侧视图 则 A a 为海洋 b 为陆地 B 环节 为人类提供了重要的淡水资源 C 环节 表示植物蒸腾和陆地水蒸发 D 环节 均能造成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 27 若此图表示的是某大洋环流示意图 且 c d 两地全年昼夜等长 则 A 洋流为西风漂流 性质属于寒流 B 洋流附近可能有沙漠和大型渔场分布 C 洋流势力强大 沿岸地区形成面积广大的温带落叶阔叶林 D 此洋流圈是北半球中低纬海区的大洋环流 读下图 回答问题 28 该图反映了地理环境的 5 A 整体性规律 B 从赤道向两极的分异规律 C 垂直地带性规律 D 从沿海向内陆的分异规律 29 下列关于方框中 E 自然带的生物特征 说法正确的是 A 叶面硕大 鲜嫩翠绿 B 叶面坚硬且树皮厚 C 物种丰富 层次复杂 D 叶面宽大 四季常绿 30 下列叙述中 属于 F 环节的是 A 夏季降水集中 冬季温和干燥 B 植被破坏严重容易形成红色沙漠 C 夏季高温多雨 有机质分解快 D 河网稠密 径流量大 水能丰富 第第 IIII 卷 非选择题 卷 非选择题 二 综合题二 综合题 31 读全球大气环流示意图 完成下列要求 12 分 1 图中各字母所在的气压带名称是 6 分 A B C D 其中盛行上升气 流的是 2 用箭头表示三圈环流的方向 5 分 图中 代表的是 风带 代表的是 风带 3 有关气压带 风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1 分 A 热的地方一定形成低压 冷的地方一定形成高压 B 气压带 风带季节移动的原因在于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C 气流在 30 附近相遇形成极锋 带来阴雨天气 D 气压带 风带夏季北移 冬季南移 32 拯救死海 材料一 约旦河是死海的主要水源 以色列占据约旦河上游建坝拦水造成上游来水减少 且以色列与约旦河沿岸国家矛盾重重 不易缓解 材料二 红海和死海均位于东非大裂谷带中 红海是世界上盐度最高的海 死海湖水盐度 更高达 25 是世界上盐度最高的湖泊 水中鱼虾贝类都不能生存 湖岸两旁草木也能生 长 故称 死海 但是近年来能过科学考察 在死海中发现有耐盐的细菌和藻类 死海并 不是完全没有生命的 材料三 6 根据以上材料及图示信息 试分析约旦计划从距离死海较远的红海调水进入死海 不从地 中海调水的原因为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1 5 BBBBD 6 10 BCABB 11 15 ABDAB 1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