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实施《教育法》和《义务教育法》情况的报告_第1页
贯彻实施《教育法》和《义务教育法》情况的报告_第2页
贯彻实施《教育法》和《义务教育法》情况的报告_第3页
贯彻实施《教育法》和《义务教育法》情况的报告_第4页
贯彻实施《教育法》和《义务教育法》情况的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4 页 贯彻实施贯彻实施 教育法教育法 和和 义务教育法义务教育法 情情 况的报告况的报告 各位主任 各位委员 我受县政府的委托 向县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 会议做关于我县贯彻实施 教育法 和 义务教育法 有关情况的报告 请予审议 一 我县教育工作基本情况及发展现状 目前 我县共有各级各类学校 346 所 其中小学 273 所 中学 49 所 职教中心 1 所 成教中心 1 所 教 师进修学校 1 所 特教中心 1 所 乡镇成人学校 20 所 全县中小学共有在校生 147687 人 其中高中 120XX 人 初中 50340 人 小学 73647 人 在编教职 工 7923 人 全县小学教师学历合格率达 初中教 师学历合格率达 高中教师学历合格率为 小学 生入学率 巩固率分别为 和 初中生入学率 巩 固率分别为 99 和 多年来 我县坚持把发展教育作为推动经济发展和社 会进步的基础工程 深入贯彻落实 教育法 和 义 务教育法 大力实施 科教兴县 战略 努力使基 础教育适度超前发展 特别是近几年 我县以迎接 普九 复查为契机 大力推进 普九 完善工程 第 2 页 共 14 页 我县在办学条件 教育装备现代化 教师队伍素质 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等方面又有了长足的进步 1998 年 我县被省政府评为 普九 工作先进县 在巩固 普九 成果的同时 学前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得到 进一步发展 自 1998 年以来 全县共新建中心幼儿 园 19 所 独立幼儿园 59 所 目前 全县在园幼儿达 11700 人 学前三年幼儿入园率达到 高中阶段教 育不断发展 高中在校生人数逐年增加 办学条件逐 年改善 目前 我县高中在校生人数和办学规模均居 全市前列 普通高中工作连续三年被市政府命名为 高中工作先进县 县职教中心被评为国家级重点 职业高中 县成教中心被市评为继续教育先进单位 总的看 几年来 我县教育工作在全市排位逐年前移 与乐亭 迁安 丰南等先进县区的差距逐渐缩小 二 教育法 和 义务教育法 的贯彻落实情况 1 办学条件明显改善 为满足我县教育发展的需要 县政府在财政资金异常紧张的情况下 本着集中财力 办大事的原则 采取政府出资 施工单位垫资 组织 社会各界捐资 争取上级扶持和向银行贷款等多种方 式 广泛筹集资金 加大投入力度 狠抓基础设施建 设 取得明显成效 99 年以来 国办中小学及县直 单位先后完成了一批重点工程建设 主要有 投资 第 3 页 共 14 页 5600 万元的一中迁建一期工程 投资 180 万元的亮 甲店中学教学楼工程 投资 170 万元的一幼教学楼工 程 投资 260 万元的职中图书电教楼工程 投资 100 万元的林南仓中学实验楼建设工程 投资 350 万元的 教师进修学校迁建工程 投资 65 万元的彩中宿舍楼 桥中实验楼续建工程 沽中投资 103 万元征地 12 亩 三年多来彩中 仓中 桥中 一幼等学校还投资 70 万元修缮了校舍 正在建设的工程有 投资 120 万元 的三中宿舍楼 投资 120 万元的成教中心教学楼 投 资 350 万元的二中宿舍楼建设工程 另外投资 970 万 元的实验小学迁建一期工程 投资 1300 万元的一中 学生宿舍楼和投资 100 万元的林南仓中学教学楼建设 工程前期准备工作已完成 已经或即将破土动工 今 年秋季谋划实施的有 投资 600 万元的一中教学楼 餐厅及附属工程 投资 130 万元的二中教学楼工程 投资 150 万元的职中教学楼工程 投资 140 万元的仓 中宿舍楼工程 三年来 各乡镇还多方筹措资金 用于农村中小学校 舍建设投资达 1752 万元 新建校舍 24500 平方米 改扩建校舍 13042 平方米 维修校舍 85520 平方米 主要工程有 窝洛沽镇投资 108 万元为镇中建 2200 平方米教学楼一栋 投资 57 万元为窝洛镇中心小学 第 4 页 共 14 页 翻建校舍 1680 平方米 玉田镇投资 50 万元为镇中 林东 马头山三所中学建校舍 1480 平方米 林西镇 投资 50 万元改造北霍庄中心小学校舍 940 平方米 鸦鸿桥镇投资 60 万元新建校舍 1520 平方米 改造 维修校舍 820 平方米 杨家套乡投资 50 万元翻建校 舍 1360 平方米 维修校舍 940 平方米 散水头镇钱 家沟小学投资 50 万元整体迁建 建校舍 800 平方米 正在建设的工程有 石臼窝一中 二中合并 投资 120 万元建 20XX 平方米的教学楼工程 林西中学投 资 55 万元建 1000 平方米的教学楼工程 渠河头中学 投资 200 万元建 3000 平方米的教学楼工程 散水头 中学投资 120 万元建 20XX 平方米的教学楼工程及郭 屯中学与葫芦寺中学合并项目正在运作之中 同时 狠抓了校舍建设 加大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和危旧校 舍改造力度 努力撤并规模过小的农村小学 近三年 共撤并学校 193 所 农村小学由 99 年前的 461 所减 少到目前的 268 所 使农村小学的布局和规模逐步趋 于合理 现有的教育资源得以充分利用 加强了校园 环境建设 全县有 18 所学校被唐山市教育局命名为 校园环境建设示范学校 2 教育普及程度逐步提高 为控制在校生流失 保 证每个学生都能接受九年义务教育 我县狠抓了学生 第 5 页 共 14 页 控流 辍返工作 县政府转发了教育局 关于控制初 中生流失 加强辍返工作的安排意见 将此项工作 纳入了政府行为 从根本上保证了控制初中生流失工 作的顺利开展 县教育局把初中生年巩固率纳入校长 目标考核 明确了各校的初中生巩固率保底指标 各 乡镇及学校抽调人员 深入学生家庭宣传 义务教育 法 等法律法规 有针对性地做辍学生及家长的思想 工作 并依据有关法律法规适时下发了劝学通知书 使绝大多数辍学生又重返校园就读 在此基础上 我 县进一步加强了校园及周边环境治理 通过开展法律 讲座 严惩扰乱校园秩序人员 清理校外游戏场所等 措施 有效净化了育人环境 进一步加强了学校内部 管理 规范教师行为 融洽师生关系 努力为学生创 造宽松的学习环境 并对后进生实施重点帮教 对贫 困生实施救助 有效控制了学生流失 通过全县上下 的共同努力 几年来 我县初中生巩固率逐年提高 今年中考报名人数达 11500 多人 进入全市前三名 初中在校生巩固率已接近省 普九 标准 小学生入 学率 巩固率均已达省 普九 标准 3 学校内部管理更加科学 规范 一是教育系统内 部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目标管理机制 每学年 教 育局都要对乡镇教育办及中 小学校进行目标考核 第 6 页 共 14 页 通过规范科学的管理提高办学水平 20XX 年 我县 顺利通过了市薄弱初中改造验收 至此 全县初中彻 底消灭了薄弱学校 被评为初中工作先进单位 20XX 年 我县高中通过了市普通高中学校升级升类验收 全县高中整体管理工作又上升到一个新水平 二是不 断深化教育改革 大力推进素质教育 在具体工作中 我县坚持 五育并重 德育为首 的原则 全面贯彻 党的教育方针 认真执行课程计划和教学大纲 坚持 两全 两开 不断推进素质教育 20XX 年底 为适应新形势下学校德育工作的需要 成立了玉田县 中小学德育研究领导小组 积极开展德育研究 为提 高全县教师的师德水平 适时开展了师德教育活动 在课堂教学中 以教科研为先导 全县中小学开展了 以 主体性教学思想在课堂教学中的实施 为重点的 教育科研活动 课堂教学改革得以深入开展 在城内 及周边乡镇小学三年级开设了英语课 并计划今年暑 假后在全县小学三年级全面开设 认真执行上级减负 规定 建立了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基本杜绝了体罚 变相体罚和乱收费 乱征订现象 取消了小学升初中 的选拔考试 小学生全部划片就近升入初中学校 初 中不再设重点学校 禁止学生择校 高中针对 3 X 的高考模式 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进一步深 第 7 页 共 14 页 化了课堂教学改革 全县中小学艺术教育发展迅速 已成为我县实施素质教育的突破口 各校都建立起了 音美活动小组 广泛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体科技活动 通过上述工作的落实 有效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协调发 展 我县教育教学质量总体水平不断提高 20XX 年 中考 县一中的录取分数线居全市前列 20XX 年高 考 全县二批本科以上上线 910 人 上线率为 居 全市十县第五位 一般本科以上上线 1305 人 上线 率为 创我县高考最好成绩 4 干部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明显提高 为建设一支高 素质的干部教师队伍 重点抓了以下两方面工作 一 是不断深化用人制度改革 1997 年在唐山市率先实 施了教职工聘任制 中层干部竞争上岗制 自 1999 年开始 对 919 名新分配的毕业生实行了合同制管理 对全县 20 个乡镇教育办的中小学视导员实行了公开 招聘 教育局也先后两次从基层单位公开招聘机关工 作人员 20 余名 竞争机制的引入 进一步激发了广 大教职工的工作热情 二是加强了干部教师的业务培 训 根据我县的师资队伍实际 按照 立足当前 兼 顾长远 解决急需 注重实效 的师资培训思路 认 真组织干部教师参加各种形式的继续教育 1998 年 第 8 页 共 14 页 以来 先后举办干部培训班 4 期 全县 284 名小学 初中校长参加了校长岗位培训 其中 270 人参加了校 长提高班培训 并全部取得了合格证书 20XX 年 我县有 2 名教师参加了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 6 名教 师参加了省级骨干教师培训 15 名教师参加了市级 骨干教师培训 教师学历达标率逐年提高 5 教育装备现代化工程有较大进展 为适应信息社 会的发展需要 县委 县政府适时启动了以多媒体视 听设备为重点的教育装备现代化工程 把教育装备现 代化列入了 20XX 年向全县人民承诺的 十件大事 之一 制定出台了 关于加快教育装备现代化的实施 意见 明确了责任目标 制订了奖惩措施 有力地 推进了教育装备现代化进程 自 1999 年以来 全县 教育装备现代化的投资约 2300 万元 共装备微机室 64 个 语音室 58 个 多功能教室 112 个 购置校长 办公系统 225 套 教师办公微机 403 台 中小学计 算机总数达到 2556 台 建立计算机校园网 5 个 多 媒体教学网 2 个 通过近三年的努力 我县的教育装 备现代化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在全市排位由后几名 升至中游水平 在加大装备力度的同时 我县对所有 中小学校长进行了微机培训 并培训了 60 名微机专 职教师 为中小学开设信息技术课做了必要准备 目 第 9 页 共 14 页 前 全县所有高中 23 所初中和 13 所小学开设了微 机课 有 80 多名教师能自制教学课件 为实现 20XX 年在全县中小学全面开设信息技术课打下了坚实基础 6 教育经费的征收 管理及使用比较规范 按照 分级办学 分级管理 的原则 坚持以县级投入为 主 乡镇村队合理分担 依法落实各级政府的办学主 体责任 20XX 年 全县教育总投入为万元 其中县 财政预算内拨款万元 城市教育费附加按 三税 的 计 征 征收总额为 215 万元 农村教育费附加按玉政 1997 39 号文件规定标准减少 10 征收总额为 1871 万元 其中乡镇留用 835 万元 缴县 1036 万元 捐集资 万元 学杂费等收入 万元 县政府在财政十 分困难的情况下 首先保证了教师工资的按时足额发 放 征收的农村教育附加费主要用于民办教师的工资 和改善农村中小学的办学条件 加强了对学校经费的 收支管理 国办中小学及县直单位的经费由县财政管 理 安排预算支出 乡镇中小学的经费由乡镇教育办 管理 保证了各校资金用于正常的公用支出 全县没 有挤占 挪用教育经费现象 中小学收费是直接关系到全县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 的大事 为此 县政府把加强学校收费管理 制止乱 第 10 页 共 14 页 收费作为一项长期的政治任务来抓 做到思想上位 工作到位 常抓不懈 具体做法是 规范基层收费 行为 完善收费程序 实行 一证一卡四统一 制度 坚持中小学用书由县教育局审批制度 实行公开 承诺 加强收费的常规检查 加大对乱收费案件的 查处力度 由于领导重视 措施得力 使我县中小学 的收费行为得到了进一步规范 提高了群众的满意度 三 两法 贯彻落实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打算 在贯彻落实 教育法 和 义务教育法 推进我县 教育工作的过程中 也存在着一些制约我县教育工作 发展的因素 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 教育需求的增加与教育投入的不足这一矛盾更加 突出 近年来 我县县 乡两级财政受基金会兑付的 影响 一直比较紧张 加之近几年村队投入减少 社 会集资更加困难 使教育经费的更显不足 特别是公 用经费近两年呈下降趋势 20XX 年全县教育公用经 费投入为万元 20XX 年减少到 万元 而我县校舍建 设 危旧校舍维修改造和教育装备现代化任务艰巨 资金投入巨大 我县现有危旧校舍 70000 平方米 需 改造资金 1450 万元 其中危险校舍 11000 平方米 需改造资金 200 万元 按照我省制定的全省中小学信 第 11 页 共 14 页 息技术教育的规划要求 2 0 0 3 年全省初中学校要 全部开设信息技术课 20XX 年小学全部开设信息技 术课 而就我县目前的教育装备现代化的进展情况看 全县初中只有计算机教室 23 个 尚缺 19 个 全县 124 所完小以上小学 仅有计算机教室 13 个 即使 考虑近两三年内撤并一些小学 也至少要装备计算机 教室 100 多个 按市教育局规划要求 年内 40 的 中心小学要配备计算机教室 这样 今年我县小学需 要装备计算机教室 44 个 要确保全县如期开设信息 技术课 仅设备投资就需 1800 万元 另外 各校建 多功能教室和购置教师办公微机等还需资金 760 万元 2 教师队伍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 一是教师素质有 待提高 受多年应试教育的影响 部分教师教育观念 陈旧 教学手段滞后 还不能很好地适应教育形势发 展的需要 制约了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 二是教师编 制不足 目前 我县小学生源锐减 初中正值高锋 高中从今年开始也进入高峰期 小学教师相对超编 但初 高中教师严重不足 即使暑假后将小学超编教 师全部拔高到初中使用 同时 初中尽量扩大班容量 减少班数 以压缩初中教师的需求量 乡镇中小学仍 然缺编 381 人 高中缺编 120 人 系统县直单位的 第 12 页 共 14 页 职中 三中 国小缺编 20 人 暑假后教育系统合计 缺编 521 人 3 学校布局调整发展不平衡 自 1995 年以来 我县 根据小学生源不断减少的趋势和教育发展的需要 开 始对农村小学布局进行调整 但由于一些村队干部或 群众出于局部利益考虑 加之个别乡镇缺少应有的力 度 至今依然没有完成调整任务 调整后出现的校舍 不足和老化问题没能得到有效解决 不足百人的小分 校和教学点在个别乡镇还依然存在 制约了教育资源 的合理调配 影响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而今后几 年 我县初 高中仍处于入学高峰期 虽然我县每年 都要投入资金扩建校舍 但仍难以满足生源增加的需 要 全县初中班容量普遍过大 平均班容量为人 城 内学校由于县城人口增加 也导致班容量偏大 实小 平均班容量达 80 多人 4 素质教育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当前 受社会就 业 用人制度及教育自身基础以及高考指挥棒的影响 教育工作中还存在着学生在校时间长 课业负担重 部分教师改革意识不强 教学效果不理想 小学 初 中的非主要学科授课质量不高等问题 都需要我们在 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 今后打算 第 13 页 共 14 页 1 建立健全教育经费投入和保障机制 保证义务教 育投入 将农村费改税前应征收的教育费附加收齐上 交县财政统一管理 作为教育专项资金 全部用于农 村中小学校舍维修 危房改造和学校布局调整 余额 补充学校公用经费不足 费改税后 取消教育集资和 教育费附加 教育管理体制由 分级办学分级管理 改为由县级政府举办 并管理农村义务教育 按照 财政多投 社会多筹 教育专用 的原则 教育经 费纳入县级财政预算 保证专款专用 并多渠道吸纳 和利用社会资金与资源 积极争取上级的转移支付资 金 努力做到 四个确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